蘋果今年帶來了四款全新 iPhone,分別有 17 系列的 iPhone 17、iPhone 17 Pro、iPhone 17 Pro Max,以及首款 iPhone Air 系列新品。其中 iPhone 17 標準版終於在這一代加入 120Hz 螢幕、iPhone 17 Pro 系列則追求性能與外型設計的全面突破、iPhone Air 更是以極致纖薄作為核心賣點。究竟這四款手機該怎麼選?今天就讓小編幫你找出最適合入手的 iPhone 17 系列吧。
蘋果今年針對 iPhone 17 Pro 與 iPhone 17 Pro Max 大改外型設計,全面以追求性能為設計重心;改採一體成型的鋁金屬機身,搭配局部超瓷晶盾玻璃背板,透過將金屬與玻璃雙材質交互的拼接設計,確保手機擁有更好的散熱能力,也能避免無線充電功率受到影響。
iPhone Air 同樣作為今年最具特色的蘋果新機,主要訴求就是提供纖薄的機身,因此厚度最薄僅有 5.64mm;背蓋採用大面積的玻璃覆蓋,中框則使用亮面拋光的鈦金屬材質提高機身耐用性,裸機使用容易殘留指紋,平時保養需額外留意。
顏色方面,iPhone 17 標準版與 iPhone Air 擁有相對完整的顏色款式,同樣具備經典的黑、白配色,適合多數用戶選購;反觀 iPhone 17 Pro 與 iPhone 17 Pro Max 這次僅有帶來 3 組配色,且除了評價兩極的「宇宙橙色」外,其他也只剩下銀色、藏藍色可選,如果你是純白或純黑愛好者,今年在 iPhone 17 Pro 系列的挑選上,勢必得花點工夫好好抉擇下了。
▲iPhone 17 提供「黑色」、「白色」、「鼠尾草綠色」、「霧藍色」與「薰衣草紫色」等配色。
▲iPhone 17 Pro 提供「銀色」、「宇宙橙色」與「藏藍色」等款式。
▲iPhone 17 Pro Max 提供「銀色」、「宇宙橙色」與「藏藍色」等款式。
▲iPhone Air 提供「天藍色」、「淺金色」、「雲白色」與「太空黑色」等配色。
![iPhone 17系列與Air比較!到底該買哪一款?升級重點及選購建議一次看 iPhone 17系列與Air比較!到底該買哪一款?升級重點及選購建議一次看]()
如果你較少在手機追劇看影片,或是通勤過程主要是以滑社群動態、閱讀網路新聞為主,建議可以挑選 6.3 吋的 iPhone 17 標準版與 iPhone 17 Pro,其中 iPhone 17 又比 iPhone 17 Pro 來的更輕巧。另外,擁有 5.64mm 機身厚度的 iPhone Air 也是不錯的選擇,但畢竟它擁有較大的 6.5 吋螢幕,如果各位手心較小無法單手掌握的話,就要特別留意意外摔機的風險。
![iPhone 17系列與Air比較!到底該買哪一款?升級重點及選購建議一次看 iPhone 17系列與Air比較!到底該買哪一款?升級重點及選購建議一次看]()
撇除螢幕尺寸差異,其實 iPhone 17 全系列與 iPhone Air 的螢幕表現與耐用度也是一致,除了搭載超 Retina XDR 顯示器的 OLED 螢幕,也都具備最高達 120Hz 自動適應更新率的 ProMotion 顯示技術;正面玻璃同樣搭載全新超瓷晶盾 2 面板,比起初代超瓷晶盾可提升 3 倍抗刮能力,並且還有在螢幕加入抗反射鍍膜,可使光線反射減少,進而讓螢幕閱讀起來更加清晰。
![iPhone 17系列與Air比較!到底該買哪一款?升級重點及選購建議一次看 iPhone 17系列與Air比較!到底該買哪一款?升級重點及選購建議一次看]()
另外補充一點,針對近期冒出許多「iPhone 17 不適合貼保護貼,因為會損害螢幕」的討論,我認為這實在過於危言聳聽,先說結論,只要你貼的是知名品牌且通過認證的市售保護貼,其實並不會因為貼個保護貼就影響到手機螢幕鍍膜,一來是因為有認證的保護貼不會一撕就損壞螢幕鍍膜,二來是手機螢幕的鍍膜也沒有這麼脆弱,請大家按照過往習慣,有需求就貼保護貼即可。
![iPhone 17系列與Air比較!到底該買哪一款?升級重點及選購建議一次看 iPhone 17系列與Air比較!到底該買哪一款?升級重點及選購建議一次看]()
至於有關 iPhone 17 Pro 系列與 iPhone Air 的 A19 Pro 晶片比較,雖然同樣擁有 16 核心神經網路引擎,以及 6 核心 CPU,但在 GPU 部分 iPhone Air 卻只有提供 5 核心設計,只有專業版的 iPhone 17 Pro 系列才擁有最完整的 6 核心 GPU 配置。不過以日常遊戲體驗來說,即便是只有 5 核心 GPU 的 A19 Pro 晶片,相信也能順暢應付目前 3A 等級的手機遊戲了。
![iPhone 17系列與Air比較!到底該買哪一款?升級重點及選購建議一次看 iPhone 17系列與Air比較!到底該買哪一款?升級重點及選購建議一次看]()
尤其多數遊戲商對於 iPhone 都會提供特別優化,相信平常不太會遇到只有 iPhone 17 Pro 才能玩,而 iPhone 17 或 iPhone Air 卻跑不動遊戲的情況才對。即便真有性能方面的疑慮,主要也是受到散熱因素的影響,好在 iPhone 17 Pro 這次特別導入 VC 均溫板設計,相信會是有史以來擁有最強散熱能力的 iPhone 機型。
![iPhone 17系列與Air比較!到底該買哪一款?升級重點及選購建議一次看 iPhone 17系列與Air比較!到底該買哪一款?升級重點及選購建議一次看]()
若以 iPhone 17 系列與 iPhone Air 的追劇續航來看,iPhone 17 Pro Max 影片播放時間最長可達 37 小時,影片串流播放時間最長可達 33 小時,續航表現最佳;而 iPhone Air 影片播放時間最長只有 27 小時,影片串流播放時間最長也僅有 22 小時,續航表現最差。另外。iPhone 17 全系列支援 40W 有線快充、30W MagSafe 快充速度;iPhone Air 則支援 20W 有線快充、30W MagSafe 快充速度。
![iPhone 17系列與Air比較!到底該買哪一款?升級重點及選購建議一次看 iPhone 17系列與Air比較!到底該買哪一款?升級重點及選購建議一次看]()
而 iPhone 17 Pro 與 iPhone 17 Pro Max 由於相機配置相同,所以兩者的實拍效果基本也不會有什麼差別。就拍攝體驗來說,小尺寸的 iPhone 17 Pro 更適合用於旅拍、街拍等情境,畢竟在外出攝影的狀態下,簡單、便攜才是致勝的王道。但如果你需要透過手機完成影音剪輯,這時候挑選大尺寸的 iPhone 17 Pro Max 肯定會更有優勢,畢竟人家的大螢幕就明擺在那裡。
![iPhone 17系列與Air比較!到底該買哪一款?升級重點及選購建議一次看 iPhone 17系列與Air比較!到底該買哪一款?升級重點及選購建議一次看]()
如果你的照片多半是記錄生活的類型,不追求美感,只求有畫面,且主要都是主鏡頭搭配預設焦段,拿起來拍就完事,甚至你根本不太了解我現在到底在說甚麼的用戶,那麼恭喜你,真的不用強迫自己直上 Pro 系列,其實選擇 iPhone 17 標準版對你來說也完全是夠用。針對喜愛自拍的用戶,由於今年 iPhone 17 全系列都有強化前鏡頭規格,所以無論選誰體驗都是一樣的。
![iPhone 17系列與Air比較!到底該買哪一款?升級重點及選購建議一次看 iPhone 17系列與Air比較!到底該買哪一款?升級重點及選購建議一次看]()
至於 iPhone 17 與 iPhone Air 雖然僅有一顆鏡頭數量的差異,但這關鍵性的差異就是超廣角鏡頭,畢竟以望遠攝影的角度來看,光學不夠數位來湊,就算手機本身沒有搭載光學焦段的長焦鏡頭,也能透過主鏡頭數位變焦滿足一定程度的拍攝需求。但手機若是缺乏超廣角鏡頭,也無法利用數位變焦實現超廣角的攝影焦段。論實用性,我認為 iPhone 17 更勝一籌。
表格報價日期為 9/19,以下表格若無法詳細呈現,可以直接點選這裡看完整內容。
至於在容量版本的挑選上,針對一般用戶的主力機,挑選最基本的 256GB 版本也就足夠了,如果想用的再充裕一些,與其直升價格更高昂的 512GB 版本,我倒是建議每月去訂閱 iCloud 服務或許更加實在。不過對於熱愛手機遊戲的玩家族群來說,選擇 256GB 是明顯不夠用的,建議直上 512GB 版本才能享有更加充裕的手機體驗。
另外,假如你手邊沒有額外的平板、電腦可以使用,那我會推薦至少手機螢幕買大一點,至少無論是玩遊戲、追劇、工作,或是視訊等,大螢幕的手機體驗也會比較舒服一些。
考量 iPhone Air 只有提供 eSIM 網路版本,若平常就有在使用 eSIM 的習慣,且需要到處出國跑行程的話,iPhone Air 輕巧纖薄的機身設計,相信可以減輕你在旅途操作手機的負擔。另外,針對平時不太用手機拍照的用戶,iPhone Air 簡單俐落的單鏡頭設計,對於特別排斥三眼怪設計的你,或許也是另一種不錯的選擇。
另外,你也可以透過《SOGI 手機王》的 Google 新聞與 LINE TODAY 頻道,隨時追蹤最新資訊,一手掌握 iPhone 17 比較資訊。
從外觀上來說
iPhone 17 標準版基本延續 iPhone 16 的設計語言,雖然看起來比較沒有新鮮感,但至少在外型方面也比較沒有爭議,適合推薦給不追求過度嶄新的設計,認為熟悉的外型才對味的果粉用戶。蘋果今年針對 iPhone 17 Pro 與 iPhone 17 Pro Max 大改外型設計,全面以追求性能為設計重心;改採一體成型的鋁金屬機身,搭配局部超瓷晶盾玻璃背板,透過將金屬與玻璃雙材質交互的拼接設計,確保手機擁有更好的散熱能力,也能避免無線充電功率受到影響。
iPhone Air 同樣作為今年最具特色的蘋果新機,主要訴求就是提供纖薄的機身,因此厚度最薄僅有 5.64mm;背蓋採用大面積的玻璃覆蓋,中框則使用亮面拋光的鈦金屬材質提高機身耐用性,裸機使用容易殘留指紋,平時保養需額外留意。
顏色方面,iPhone 17 標準版與 iPhone Air 擁有相對完整的顏色款式,同樣具備經典的黑、白配色,適合多數用戶選購;反觀 iPhone 17 Pro 與 iPhone 17 Pro Max 這次僅有帶來 3 組配色,且除了評價兩極的「宇宙橙色」外,其他也只剩下銀色、藏藍色可選,如果你是純白或純黑愛好者,今年在 iPhone 17 Pro 系列的挑選上,勢必得花點工夫好好抉擇下了。
iPhone 17 系列與 Air 外觀重點差異
| 機型 | iPhone 17 | iPhone 17 Pro | iPhone 17 Pro Max | iPhone Air |
| 機身尺寸 | 149.6 x 71.5 x 7.95mm | 150 x 71.9 x 8.75mm | 163.4 x 78 x 8.75mm | 156.2 x 74.7 x 5.64mm |
| 機身重量 | 177g | 204g | 231g | 165g |
| 機身材質 | 鋁金屬邊框 | 鍛造鋁金屬一體成型 | 鍛造鋁金屬一體成型 | 5 級鈦金屬 |
| 機身玻璃 | 超瓷晶盾 2 面板 玻璃背板 |
超瓷晶盾 2 面板 超瓷晶盾背板 |
超瓷晶盾 2 面板 超瓷晶盾背板 |
超瓷晶盾 2 面板 超瓷晶盾背板 |
| 顏色款式 | 白色 黑色 霧藍色 鼠尾草綠色 薰衣草紫色 |
銀色 宇宙橙色 藏藍色 |
銀色 宇宙橙色 藏藍色 |
太空黑色 雲白色 淺金色 天藍色 |
從螢幕上來說
對於習慣在手機追劇的用戶而言,螢幕尺寸是首要考量,優先推薦 6.9 吋大螢幕的 iPhone 17 Pro Max,視覺表現最佳;但如果你習慣在通勤過程追劇,考量機身重量對手腕造成的負擔,建議挑選 6.5 吋且主打纖薄機身設計的 iPhone Air 會比較理想,不過要注意 iPhone Air 僅配備一顆單喇叭,而且還是與聽筒共用設計,建議平時盡量搭配耳機使用,整體表現會更出色。如果你較少在手機追劇看影片,或是通勤過程主要是以滑社群動態、閱讀網路新聞為主,建議可以挑選 6.3 吋的 iPhone 17 標準版與 iPhone 17 Pro,其中 iPhone 17 又比 iPhone 17 Pro 來的更輕巧。另外,擁有 5.64mm 機身厚度的 iPhone Air 也是不錯的選擇,但畢竟它擁有較大的 6.5 吋螢幕,如果各位手心較小無法單手掌握的話,就要特別留意意外摔機的風險。
撇除螢幕尺寸差異,其實 iPhone 17 全系列與 iPhone Air 的螢幕表現與耐用度也是一致,除了搭載超 Retina XDR 顯示器的 OLED 螢幕,也都具備最高達 120Hz 自動適應更新率的 ProMotion 顯示技術;正面玻璃同樣搭載全新超瓷晶盾 2 面板,比起初代超瓷晶盾可提升 3 倍抗刮能力,並且還有在螢幕加入抗反射鍍膜,可使光線反射減少,進而讓螢幕閱讀起來更加清晰。
另外補充一點,針對近期冒出許多「iPhone 17 不適合貼保護貼,因為會損害螢幕」的討論,我認為這實在過於危言聳聽,先說結論,只要你貼的是知名品牌且通過認證的市售保護貼,其實並不會因為貼個保護貼就影響到手機螢幕鍍膜,一來是因為有認證的保護貼不會一撕就損壞螢幕鍍膜,二來是手機螢幕的鍍膜也沒有這麼脆弱,請大家按照過往習慣,有需求就貼保護貼即可。
iPhone 17 系列與 Air 螢幕重點差異
| 機型 | iPhone 17 | iPhone 17 Pro | iPhone 17 Pro Max | iPhone Air |
| 螢幕尺寸 | 6.3 吋「動態島」螢幕 | 6.3 吋「動態島」螢幕 | 6.9 吋「動態島」螢幕 | 6.5 吋「動態島」螢幕 |
| 螢幕解析度 | 2,622 x 1,206pixels 解析度 460ppi 顯示密度 |
2,622 x 1,206pixels 解析度 460ppi 顯示密度 |
2,868 x 1,320pixels 解析度 460ppi 顯示密度 |
2,736 x 1,260pixels 解析度 460ppi 顯示密度 |
| 螢幕材質 | 超 Retina XDR 顯示器 OLED 螢幕 |
超 Retina XDR 顯示器 OLED 螢幕 |
超 Retina XDR 顯示器 OLED 螢幕 |
超 Retina XDR 顯示器 OLED 螢幕 |
| ProMotion 技術 | 最高 120Hz 自動適應更新頻率 永遠顯示 |
最高 120Hz 自動適應更新頻率 永遠顯示 |
最高 120Hz 自動適應更新頻率 永遠顯示 |
最高 120Hz 自動適應更新頻率 永遠顯示 |
| 螢幕亮度 | 1,000nits 最大亮度(標準) 1,600nits 峰值亮度(HDR) 3,000nits 峰值亮度(室外) |
1,000nits 最大亮度(標準) 1,600nits 峰值亮度(HDR) 3,000nits 峰值亮度(室外) |
1,000nits 最大亮度(標準) 1,600nits 峰值亮度(HDR) 3,000nits 峰值亮度(室外) |
1,000nits 最大亮度(標準) 1,600nits 峰值亮度(HDR) 3,000nits 峰值亮度(室外) |
從處理器與續航來說
iPhone 17 搭載 A19 晶片,而 iPhone 17 Pro、iPhone 17 Pro Max 與 iPhone Air 則是搭載 A19 Pro 晶片,雖然以規格來看,如果你需要更好的效能就是選擇 iPhone 17 Pro 系列或 iPhone Air 沒有錯,不過蘋果今年針對 A19 與 A19 Pro 晶片的 GPU 都有加入神經網路加速器,預期在遊戲體驗這塊能有不錯的表現,就算是選擇標準版 iPhone 17 搭配 A19 晶片同樣也很夠用。至於有關 iPhone 17 Pro 系列與 iPhone Air 的 A19 Pro 晶片比較,雖然同樣擁有 16 核心神經網路引擎,以及 6 核心 CPU,但在 GPU 部分 iPhone Air 卻只有提供 5 核心設計,只有專業版的 iPhone 17 Pro 系列才擁有最完整的 6 核心 GPU 配置。不過以日常遊戲體驗來說,即便是只有 5 核心 GPU 的 A19 Pro 晶片,相信也能順暢應付目前 3A 等級的手機遊戲了。
尤其多數遊戲商對於 iPhone 都會提供特別優化,相信平常不太會遇到只有 iPhone 17 Pro 才能玩,而 iPhone 17 或 iPhone Air 卻跑不動遊戲的情況才對。即便真有性能方面的疑慮,主要也是受到散熱因素的影響,好在 iPhone 17 Pro 這次特別導入 VC 均溫板設計,相信會是有史以來擁有最強散熱能力的 iPhone 機型。
若以 iPhone 17 系列與 iPhone Air 的追劇續航來看,iPhone 17 Pro Max 影片播放時間最長可達 37 小時,影片串流播放時間最長可達 33 小時,續航表現最佳;而 iPhone Air 影片播放時間最長只有 27 小時,影片串流播放時間最長也僅有 22 小時,續航表現最差。另外。iPhone 17 全系列支援 40W 有線快充、30W MagSafe 快充速度;iPhone Air 則支援 20W 有線快充、30W MagSafe 快充速度。
iPhone 17 系列與 Air 核心重點差異
| 機型 | iPhone 17 | iPhone 17 Pro | iPhone 17 Pro Max | iPhone Air |
| 處理器 | A19 晶片 16 核心神經網路引擎 硬體加速光線追蹤 |
A19 Pro 晶片 16 核心神經網路引擎 硬體加速光線追蹤 |
A19 Pro 晶片 16 核心神經網路引擎 硬體加速光線追蹤 |
A19 Pro 晶片 16 核心神經網路引擎 硬體加速光線追蹤 |
| CPU 核心數 | 6 核心 CPU 配備 2 個效能核心與 4 個節能核心 |
6 核心 CPU 配備 2 個效能核心與 4 個節能核心 |
6 核心 CPU 配備 2 個效能核心與 4 個節能核心 |
6 核心 CPU 配備 2 個效能核心與 4 個節能核心 |
| GPU 核心數 | 5 核心 GPU 配備神經網路加速器 |
6 核心 GPU 配備神經網路加速器 |
6 核心 GPU 配備神經網路加速器 |
5 核心 GPU 配備神經網路加速器 |
| VC 均溫板 | 無 | 有 | 有 | 無 |
| 影片播放時間 | 最長可達 30 小時 | 最長可達 31 小時 | 最長可達 37 小時 | 最長可達 27 小時 |
| 影片串流播放時間 | 最長可達 27 小時 | 最長可達 28 小時 | 最長可達 33 小時 | 最長可達 22 小時 |
| 數據晶片 | Apple N1 無線網路晶片 Apple 第 2 代超寬頻晶片 |
Apple N1 無線網路晶片 Apple 第 2 代超寬頻晶片 |
Apple N1 無線網路晶片 Apple 第 2 代超寬頻晶片 |
Apple C1X 行動數據機系統 Apple N1 無線網路晶片 Apple 第 2 代超寬頻晶片 |
| 網路連線 | Wi-Fi 7 藍牙 6 Thread 網路技術 |
Wi-Fi 7 藍牙 6 Thread 網路技術 |
Wi-Fi 7 藍牙 6 Thread 網路技術 |
Wi-Fi 7 藍牙 6 Thread 網路技術 |
| SIM 卡槽 | 實體 SIM 卡槽 支援 eSIM 服務 |
實體 SIM 卡槽 支援 eSIM 服務 |
實體 SIM 卡槽 支援 eSIM 服務 |
僅支援 eSIM 服務 |
| USB-C 傳輸埠 | USB 2 規格(速度最高可達 480Mb/s) 具備 DisplayPort 連線 |
USB 3 規格(速度最高可達 10Gb/s) 具備 DisplayPort 連線 |
USB 3 規格(速度最高可達 10Gb/s) 具備 DisplayPort 連線 |
USB 2 規格(速度最高可達 480Mb/s) |
從相機方面來說
對於追求專業手機攝影的用戶,不用多說,一定就是選擇鏡頭焦段最完整的 iPhone 17 Pro,畢竟擁有 24mm 焦段主鏡頭、13mm 焦段超廣角鏡頭、100mm 焦段長焦望遠鏡頭,可以靈活應對各種場景的拍攝需求,即便是專業影像工作者,也能提供 ProRAW 攝影、最高 120fps 的 4K 杜比視界錄影、ProRes 錄影、ProRes RAW、Apple Log 2 錄影,支援 Genlock 功能等。而 iPhone 17 Pro 與 iPhone 17 Pro Max 由於相機配置相同,所以兩者的實拍效果基本也不會有什麼差別。就拍攝體驗來說,小尺寸的 iPhone 17 Pro 更適合用於旅拍、街拍等情境,畢竟在外出攝影的狀態下,簡單、便攜才是致勝的王道。但如果你需要透過手機完成影音剪輯,這時候挑選大尺寸的 iPhone 17 Pro Max 肯定會更有優勢,畢竟人家的大螢幕就明擺在那裡。
如果你的照片多半是記錄生活的類型,不追求美感,只求有畫面,且主要都是主鏡頭搭配預設焦段,拿起來拍就完事,甚至你根本不太了解我現在到底在說甚麼的用戶,那麼恭喜你,真的不用強迫自己直上 Pro 系列,其實選擇 iPhone 17 標準版對你來說也完全是夠用。針對喜愛自拍的用戶,由於今年 iPhone 17 全系列都有強化前鏡頭規格,所以無論選誰體驗都是一樣的。
至於 iPhone 17 與 iPhone Air 雖然僅有一顆鏡頭數量的差異,但這關鍵性的差異就是超廣角鏡頭,畢竟以望遠攝影的角度來看,光學不夠數位來湊,就算手機本身沒有搭載光學焦段的長焦鏡頭,也能透過主鏡頭數位變焦滿足一定程度的拍攝需求。但手機若是缺乏超廣角鏡頭,也無法利用數位變焦實現超廣角的攝影焦段。論實用性,我認為 iPhone 17 更勝一籌。
iPhone 17 系列與 Air 相機重點差異
| 機型 | iPhone 17 | iPhone 17 Pro | iPhone 17 Pro Max | iPhone Air |
| 主鏡頭 | 26mm 焦段: 4,800 萬畫素融合主相機 F1.6 光圈 2 倍光學變焦品質 感光元件位移式光學影像穩定功能 |
24mm 焦段: 4,800 萬畫素融合主相機 F1.78 光圈 2 倍光學變焦品質 第 2 代感光元件位移式光學影像穩定功能 |
24mm 焦段: 4,800 萬畫素融合主相機 F1.78 光圈 2 倍光學變焦品質 第 2 代感光元件位移式光學影像穩定功能 |
26mm 焦段: 4,800 萬畫素融合主相機 F1.6 光圈 2 倍光學變焦品質 感光元件位移式光學影像穩定功能 |
| 超廣角鏡頭 | 13mm 焦段: 4,800 萬畫素融合超廣角相機 F2.2 光圈 120° 超廣角 |
13mm 焦段: 4,800 萬畫素融合超廣角相機 F2.2 光圈 120° 超廣角 |
13mm 焦段: 4,800 萬畫素融合超廣角相機 F2.2 光圈 120° 超廣角 |
無 |
| 望遠鏡頭 | 無 | 100mm 焦段: 4,800 萬畫素融合望遠相機 F2.8 光圈 3D 感光元件位移式光學影像穩定功能與自動對焦 四重反射稜鏡設計 4 倍光學焦段、8 倍光學變焦品質 |
100mm 焦段: 4,800 萬畫素融合望遠相機 F2.8 光圈 3D 感光元件位移式光學影像穩定功能與自動對焦 四重反射稜鏡設計 4 倍光學焦段、8 倍光學變焦品質 |
無 |
| 前鏡頭 | 1,800 萬畫素 Center Stage 相機 F1.9 光圈 自動對焦 |
1,800 萬畫素 Center Stage 相機 F1.9 光圈 自動對焦 |
1,800 萬畫素 Center Stage 相機 F1.9 光圈 自動對焦 |
1,800 萬畫素 Center Stage 相機 F1.9 光圈 自動對焦 |
| 專業攝影 | 智慧型 HDR 5 新一代人像照具備焦點控制與景深控制 人像光線具備六種效果 空間照片 |
智慧型 HDR 5 新一代人像照具備焦點控制與景深控制 人像光線具備六種效果 空間照片 ProRAW ProRes RAW 學院色彩編碼系統 (ACES) Apple Log 2 支援 Genlock |
智慧型 HDR 5 新一代人像照具備焦點控制與景深控制 人像光線具備六種效果 空間照片 ProRAW ProRes RAW 學院色彩編碼系統 (ACES) Apple Log 2 支援 Genlock |
智慧型 HDR 5 新一代人像照具備焦點控制與景深控制 人像光線具備六種效果 |
| 影片錄製格式 | HEVC H.264 |
HEVC H.264 ProRes ProRes RAW |
HEVC H.264 ProRes ProRes RAW |
HEVC H.264 |
| 最高數位變焦拍照 | 最高可達 10 倍數位變焦 | 最高可達 40 倍數位變焦 | 最高可達 40 倍數位變焦 | 最高可達 10 倍數位變焦 |
| 最高數位變焦錄影 | 最高可達 6 倍數位變焦 | 最高可達 15 倍數位變焦 | 最高可達 15 倍數位變焦 | 最高可達 6 倍數位變焦 |
選購建議懶人包
iPhone 17 適合誰
姑且不論你的預算是否有限,只要你也不清楚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麼,那麼我統一推薦入手標準版 iPhone 17 就沒問題了。尤其蘋果今年特別取消 128GB 容量版本,全面改以 256GB 版本起步,因此無論各位怎麼買,相信就日常體驗來說,都能有很不錯的操作表現,另外,除非你有重度遊戲需求,否則我一律推薦挑選 256GB 版本就很夠用了,當然,如果平時還能搭配訂閱雲端服務就會更好了。表格報價日期為 9/19,以下表格若無法詳細呈現,可以直接點選這裡看完整內容。
| iPhone 17 | 上市時建議售價 | SOGI 合作通路最低售價 |
| 256GB | 29,990 元 | 29,300 元(直降 600 元) |
| 512GB | 36,900 元 | 35,800 元(直降 1,100 元) |
iPhone 17 通路最低報價
iPhone 17 Pro 適合誰
對於每年蘋果新機抱有各種高度期待的你,今年的 iPhone 17 Pro 確實很值得下手,儘管蘋果對於 AI 應用的描述較少,但無論是外觀設計、相機體驗、性能與散熱的升級等,終於不再是令人存疑的擠牙膏程度,尤其獨特的「宇宙橙色」款式,更能讓你在拿出手的瞬間,立即奪走在場所有人的目光,畢竟這組顏色是真的很吸睛沒有錯。至於在容量版本的挑選上,針對一般用戶的主力機,挑選最基本的 256GB 版本也就足夠了,如果想用的再充裕一些,與其直升價格更高昂的 512GB 版本,我倒是建議每月去訂閱 iCloud 服務或許更加實在。不過對於熱愛手機遊戲的玩家族群來說,選擇 256GB 是明顯不夠用的,建議直上 512GB 版本才能享有更加充裕的手機體驗。
| iPhone 17 Pro | 上市時建議售價 | SOGI 合作通路最低售價 |
| 256GB | 39,900 元 | 39,400 元(直降 500 元) |
| 512GB | 46,900 元 | 46,400 元(直降 500 元) |
| 1TB | 53,900 元 | 53,900 元 |
iPhone 17 Pro 通路最低報價
iPhone 17 Pro Max 適合誰
如果你對 iPhone 17 Pro 感到很滿意,那同樣的 iPhone 17 Pro Max 也很值得你入手,尤其以今年發表的四款新 iPhone 來看,考量蘋果正式取消標準版的 Plus 系列,那麼擁有最大 6.9 吋螢幕的 iPhone 17 Pro Max,無疑就是大螢幕愛好者的第一首選。另外,假如你手邊沒有額外的平板、電腦可以使用,那我會推薦至少手機螢幕買大一點,至少無論是玩遊戲、追劇、工作,或是視訊等,大螢幕的手機體驗也會比較舒服一些。
| iPhone 17 Pro Max | 上市時建議售價 | SOGI 合作通路最低售價 |
| 256GB | 44,900 元 | 44,400(直降 500 元) |
| 512GB | 51,900 元 | 51,400(直降 500 元) |
| 1TB | 58,900 元 | 58,900 元 |
| 2TB | 72,900 元 | 72,900 元 |
iPhone 17 Pro Max 通路最低報價
iPhone Air 適合誰
如果你是裸機使用的愛好者,這一次全新登場的 iPhone Air 絕對值得你一試,儘管長時間使用多少存在邊框掉漆的風險,但由於整機架構還是採用堅固的鈦金屬設計,搭配新一代的超瓷晶盾 2 面板提升螢幕保護力,日常使用基本無須擔心手機容易損壞。考量 iPhone Air 只有提供 eSIM 網路版本,若平常就有在使用 eSIM 的習慣,且需要到處出國跑行程的話,iPhone Air 輕巧纖薄的機身設計,相信可以減輕你在旅途操作手機的負擔。另外,針對平時不太用手機拍照的用戶,iPhone Air 簡單俐落的單鏡頭設計,對於特別排斥三眼怪設計的你,或許也是另一種不錯的選擇。
| iPhone Air | 上市時建議售價 | SOGI 合作通路最低售價 |
| 256GB | 36,900 元 | 35,400 元(直降 1,500 元) |
| 512GB | 43,900 元 | 42,400 元(直降 1,500 元) |
| 1TB | 50,900 元 | 50,400 元(直降 500 元) |
iPhone Air 通路最低報價
iPhone 17 系列與 iPhone Air 選購 FAQ
2025 年新推出的四款 iPhone,哪一台的價格最便宜、哪一台價格最貴?
最便宜的是 iPhone 17 256GB 的 29,900 元;最貴的則是 iPhone 17 Pro Max 2TB 的 72,900 元。
iPhone 17 與 iPhone Air 的 USB 傳輸埠有哪些差異?
iPhone 17 與 iPhone Air 都是使用 USB 2 規格,傳輸速度最高為 480Mb/s,但 iPhone Air 並不支援 DisplayPort 影像傳輸功能。而 iPhone 17 Pro 與 iPhone 17 Pro Max 則支援更高的 USB 3 規格,傳輸速度最高可達 10Gb/s,並且也有支援 DisplayPort。
iPhone 17 與 iPhone Air、iPhone 17 Pro 系列之間的價差如何?
iPhone 17 標準版在相同容量版本的前提下,與 iPhone Air 的價差達 7 千元、與 iPhone 17 Pro 的價差達 1 萬元、與 iPhone 17 Pro Max 的價差達 1 萬 5 千元。
關注手機王,快速掌握 iPhone 17 比較資訊
想要第一時間掌握最新手機情報與優惠資訊嗎?趕快加入《SOGI 手機王》Facebook 專區「悄悄跟你說新手機情報!」與「撿便宜!最新手機空機價格情報」,帶你即時掌握最新手機發表動態與空機價格優惠,不錯過任何手機好康!另外,你也可以透過《SOGI 手機王》的 Google 新聞與 LINE TODAY 頻道,隨時追蹤最新資訊,一手掌握 iPhone 17 比較資訊。
Sponsor
用文字撰寫科技是種浪漫,用科技點綴生活是種魔幻!你好,我是克勞德。
本文相關商品
相關新聞
2025/09/11
最新消息
2025/11/12
熱門新聞
2025/10/13
2025/10/18
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