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隨著 Sony 持續更新 Xperia 1 系列手機,也讓我對於羅馬數字的熟悉度不斷提升,而 Sony 新推出的 2025 年度旗艦手機 Xperia 1 VII,型號上便是以羅馬數字的「VII」作為命名,代表是 Xperia 1 系列以來的第 7 代產品,不過看見這熟悉如初的外型設計,到底 Sony Xperia 1 VII 這次有帶來哪些新的手機亮點,趕在台灣正式上市之前,先讓我們速速開箱一探究竟吧!
▲Sony Xperia 1 VII 盒裝外型一覽。
▲Sony Xperia 1 VI 沿用零塑包裝策略,選擇以紙質取代並捨棄塑膠元件,其中包括移除充電器、傳輸線、耳機等配件。
▲Sony Xperia 1 VII 機身尺寸 162 x 74 x 8.2mm,重量為 197g。
由於 Sony Xperia 1 VII 並不是使用全螢幕設計,所以上方額頭與下巴區域還是很明顯,但也就是因為 Xperia 1 VII 偏狹長的機身外型,所以裸機握起來的手感還算是舒適,而且 Xperia 1 VII 針對背蓋與邊框的過渡也比前代圓潤,不容易有明顯的割手感。另外,Xperia 1 VII 的機身尺寸相較 Xperia 1 VI 完全相同,僅有前者的重量微微增加 5g,差異不大基本可以直接忽視也沒有關係。
▲Sony Xperia 1 VII 維持與電源鍵整合在一起的側邊指紋辨識設計。
既然外型沒有大改,那麼 Sony Xperia 1 VII 想必會以顏色款式決勝負,好在 Sony 這次相當給面子,一出手就直接端出壓箱寶,讓經典的紫色 Xperia 手機「羅蘭紫」再度回歸,其他還有「石墨黑」與今天開箱介紹的「森苔綠」款式,台灣上市版本共有三組配色。
耐用性方面,Sony Xperia 1 VII 維持支援 IP65、IP68 防塵防水,雖然沒有 IP69 認證,也沒有加入近期中國手機品牌常見的水下相機功能,但也不影響使用。
▲Sony Xperia 1 VII 由左至右依序為「石墨黑」、「羅蘭紫」與「森苔綠」顏色款式。
▲Sony Xperia 1 VII 支援 IP65、IP68 防塵防水,代表這台手機同時擁有 IP6X 的灰塵防護 + IPX5 與 IPX8 的防水能力。
▲Sony Xperia 1 VII(左)與 Xperia 1 VI(右)外型差異一覽。
▲Sony Xperia 1 VII 採用 6.5 吋 2,340 x 1,080pixels 解析度螢幕,手機出廠並沒有預設螢幕保護貼。
▲Sony Xperia 1 VII 延續 Powered by BRAVIA 與 Sunlight Vision 強光影像增強技術,強調在光線直射下,Xperia 1 VII 的螢幕可以提供比 Xperia 1 VI 更清晰明亮的畫面表現。
▲Sony Xperia 1 VII 正面螢幕覆蓋康寧大猩猩 Victus 2 強化玻璃,而背蓋則使用康寧大猩猩 Victus 強化玻璃。
▲Sony Xperia 1 VII 特別強化 3.5mm 耳機孔與有線耳機的音樂體驗,如果你手邊有不少高階有線耳機,不妨找機會去 Sony 體驗店感受一下吧。
Sony Xperia 1 VII 還是採用雙面式設計的 Nano-SIM 三選二卡槽,卡托維持可快拆式設計,不用使用退卡針也能手動取出,說實在話,我對這個設計真心十分好評,尤其 Xperia 1 VII 還支援 microSD 記憶卡功能,換句話說,透過單眼相機拍完的照片及影片,我可以很輕鬆地利用記憶卡轉移至手機播放。續航方面,延續高密度材質設計的 5,000mAh 電池,支援 PD3.0 有線快充。
▲Sony Xperia 1 VII 支援 Wi-Fi 7、藍牙 6.0、NFC、VoLTE 與 VoWi-Fi 等功能 ,但還是沒有提供 eSIM 服務。
▲Sony Xperia 1 VII 內建 5,000mAh 電池,支援 30W USB PD3.0 有線快充、15W Qi 無線充電、無線電量共享功能。
▲Sony Xperia 1 VII 這次還是有保留蔡司光學的 ZEISS T* 鍍膜,能防止一定程度的鏡頭眩光。
▲Sony Xperia 1 VII 實體快門按鍵維持 Xperia 1 V 時期的格紋設計,提供半按快門對焦、全按快門拍照兩種按壓程度,強化盲操作的使用手感。
▲Sony Xperia 1 VII 還有加入「自動取景錄影」功能,可以一邊同時錄製完整比例的 4K 影片,一邊錄製 1080P 的裁切畫面(可選取直式、橫式的裁切比例),方便上傳社群分享。
![經典不變的日系外觀設計!Sony Xperia 1 VII搶先開箱 經典不變的日系外觀設計!Sony Xperia 1 VII搶先開箱]()
隨著各家手機品牌都在進行生成式 AI 的軍備競賽,無論是三星還是華碩都有自己一套的語言模型,不過 Sony 主要還是將重心放在影像 AI 部分,有關生成式 AI 的應用則是完全依靠 Android 系統或是 Gemini 的運用。其實我還是比較希望 Sony 能趕緊推出自家的生成式 AI 應用,例如語言翻譯這塊,至少在日文翻譯的部分,相信 Sony 總能比其他韓系或歐美品牌來的更精準吧。
![經典不變的日系外觀設計!Sony Xperia 1 VII搶先開箱 經典不變的日系外觀設計!Sony Xperia 1 VII搶先開箱]()
至於 Sony Xperia 1 VII 值不值得買?我認為它還是比較適合兩種用戶入手,一種是堅持自我的忠實「索粉」,另一種則是對於專業影像有所追求的攝影用戶。這裡所指的專業影像並非代表 Xperia 1 VII 可以無腦拍出專業級的照片,相反的,Xperia 1 VII 比較適合喜歡手動調整攝影參數,不希望有過多的系統調味,想要盡可能拍出忠於自身想法與畫面的用戶。
Sony Xperia 1 VII 重點規格
系統 | Android 15 作業系統(4 年 Android 升級、6 年安全性更新) |
SIM 卡功能 | 5G + 5G 雙卡雙待 |
尺寸 / 重量 | 162 x 74 x 8.2mm / 197g |
螢幕 | 6.5 吋 FHD+ HDR OLED(1-120Hz 更新率) 2,340 x 1,080pixels 解析度 19.5:9 顯示比例 |
處理器 | Qualcomm Snapdragon 8 Elite |
RAM / ROM | 12GB + 256GB 12GB + 512GB |
記憶卡 | 支援 microSD 記憶卡,最高可擴充 2TB 儲存空間 |
防水等級 | IP65、IP68 防塵防水 |
前鏡頭 | 1,200 萬畫素鏡頭、F2.0 光圈 |
後鏡頭 | 4,800 萬畫素主鏡頭(24mm、F1.9 光圈、1/1.35 吋行動裝置專用 Exmor T 雙層式架構感光元件) 4,800 萬畫素超廣角(16mm、F2.0 光圈、1/1.56 吋行動裝置專用 Exmor RS 感光元件) 1,200 萬畫素長焦(85-170mm、F2.3-3.5 光圈、1/3.5 吋行動裝置專用 Exmor RS 感光元件) ZEISS T* 鍍膜 |
連線 | Wi-Fi 7、藍牙 6.0、NFC、VoLTE、VoWi-Fi ,沒有 eSIM |
電池 | 5,000mAh(不可拆卸);30W USB PD3.0 有線快充、15W Qi 無線充電、無線電量共享 |
特色功能 | 側邊指紋辨識、實體快門按鍵、Bravia 導演模式、遊戲增強器、畫圈搜尋 |
Sony Xperia 1 VII 外觀介紹
盒裝設計與配件
Sony Xperia 1 VII 今年還是沿用自 Xperia 1 V 開始的 ESG 永續環保盒裝設計,透過導入竹子、甘蔗纖維與回收紙製成的原創混合材料(Original Blended Material),進而提升盒裝的環保價值。內容物部份,這次打開盒裝還是沒有 USB-C 傳輸線、沒有充電器,也沒有透明保護殼,或許 Sony 是秉持著與其擔心你用不到配件會浪費,那我不如一開始什麼都不給。外觀六面圖
如果說一個好的設計不需要年年更動,那麼 Sony 肯定是手機市場中最遵守這一原則的品牌。除了從去年開始改用的 19.5:9 螢幕比例,今年全新的 Sony Xperia 1 VII 整體還是延續與 Xperia 1 VI 相同的主視覺設計,外型風格對比前幾代也沒什麼太大變化,硬要點出差異的話,大概就是 Xperia 1 VII 的閃光燈位置有向下調整,而原本的 ZEISS T* 鍍膜標誌則上移至鏡頭區域。機身設計
我認為外型沒有大改這點,對於 Sony 來說或許更有優勢,至少這樣的產品外型一眼就能看出是 Sony 推出的旗艦手機,而目前還在使用前幾代機型的「索粉」們,也不用擔心自己使用的手機外型跟不上流行,畢竟 Sony 行走的道路始終如一,對於建立產品印象而言,這樣看來 Xperia 1 系列近乎相同的設計風格(除了初代以外),倒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由於 Sony Xperia 1 VII 並不是使用全螢幕設計,所以上方額頭與下巴區域還是很明顯,但也就是因為 Xperia 1 VII 偏狹長的機身外型,所以裸機握起來的手感還算是舒適,而且 Xperia 1 VII 針對背蓋與邊框的過渡也比前代圓潤,不容易有明顯的割手感。另外,Xperia 1 VII 的機身尺寸相較 Xperia 1 VI 完全相同,僅有前者的重量微微增加 5g,差異不大基本可以直接忽視也沒有關係。
既然外型沒有大改,那麼 Sony Xperia 1 VII 想必會以顏色款式決勝負,好在 Sony 這次相當給面子,一出手就直接端出壓箱寶,讓經典的紫色 Xperia 手機「羅蘭紫」再度回歸,其他還有「石墨黑」與今天開箱介紹的「森苔綠」款式,台灣上市版本共有三組配色。
耐用性方面,Sony Xperia 1 VII 維持支援 IP65、IP68 防塵防水,雖然沒有 IP69 認證,也沒有加入近期中國手機品牌常見的水下相機功能,但也不影響使用。
顯示螢幕
如果你很期待 4K 螢幕是否有望回歸?那我只能說今年還是很遺憾,至於 Sony 為何要改用 FHD+ 螢幕的原廠說法,推薦大家可以回顧去年 Xperia 1 VI 的開箱評測。顯示部分,Sony Xperia 1 VII 維持 6.5 吋 FHD+ HDR OLED 螢幕,支援 1~120Hz 動態更新率(LTPO 動態更新率),並針對機身前後都加入光源感應器(原本只有正面會設置),協助螢幕更精準的亮度及色彩調整。音效與續航
除了維持立體聲雙喇叭設計,Sony Xperia 1 VII 最有看點的升級主要是在 3.5mm 耳機音源孔,得益於與 Walkman 部門的深度合作,這次耳機孔零組件有特別選用「金」這個材質,強調在低音與中低音能提升 10% 的音質表現,同時在高音部分也能有更寬廣的效果。對於在意音質的發燒友來說,Xperia 1 VII 這次的升級或許值得關注一下(抱歉,小編木耳感受不出差異)。Sony Xperia 1 VII 還是採用雙面式設計的 Nano-SIM 三選二卡槽,卡托維持可快拆式設計,不用使用退卡針也能手動取出,說實在話,我對這個設計真心十分好評,尤其 Xperia 1 VII 還支援 microSD 記憶卡功能,換句話說,透過單眼相機拍完的照片及影片,我可以很輕鬆地利用記憶卡轉移至手機播放。續航方面,延續高密度材質設計的 5,000mAh 電池,支援 PD3.0 有線快充。
相機鏡頭
Sony Xperia 1 VII 維持採用三鏡頭的配置,本次升級重點主要放在 16mm 超廣角鏡頭部分,不僅相機畫素提高至 4,800 萬畫素,更改用 1/1.56 吋行動裝置專用 Exmor RS 感光元件,並且新增「超廣角微距」的攝影模式(沒錯,就是大家早就都有的超廣角微距)。至於其他鏡頭則維持不變,同樣還是 24mm 主鏡頭與 85-170mm 長焦鏡頭,前鏡頭也是 1,200 萬畫素鏡頭沒有改變。Sony Xperia 1 VII 產品評價
Sony Xperia 1 VII 今年的三大升級核心,分別為與 Bravia 強化螢幕表現、與 Alpha 優化相機水準,最後再與 Walkman 增進音效體驗,看似是有感的三個升級面向,不過說到底這幾年喊的口號也都差不多。自從去年 Xperia 1 VI 面對一系列的產品大改後,我的感受上,今年的 Xperia 1 VII 只能算是常規升級的幅度,有變得更好用但進步幅度又沒有預期來得大,大概是這樣的感覺。隨著各家手機品牌都在進行生成式 AI 的軍備競賽,無論是三星還是華碩都有自己一套的語言模型,不過 Sony 主要還是將重心放在影像 AI 部分,有關生成式 AI 的應用則是完全依靠 Android 系統或是 Gemini 的運用。其實我還是比較希望 Sony 能趕緊推出自家的生成式 AI 應用,例如語言翻譯這塊,至少在日文翻譯的部分,相信 Sony 總能比其他韓系或歐美品牌來的更精準吧。
至於 Sony Xperia 1 VII 值不值得買?我認為它還是比較適合兩種用戶入手,一種是堅持自我的忠實「索粉」,另一種則是對於專業影像有所追求的攝影用戶。這裡所指的專業影像並非代表 Xperia 1 VII 可以無腦拍出專業級的照片,相反的,Xperia 1 VII 比較適合喜歡手動調整攝影參數,不希望有過多的系統調味,想要盡可能拍出忠於自身想法與畫面的用戶。
Sponsor

用文字撰寫科技是種浪漫,用科技點綴生活是種魔幻!你好,我是克勞德。
本文相關商品
相關新聞
2025/05/13
2024/05/15
最新消息
2025/05/13
熱門新聞
2025/05/0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