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最新推出的 Nothing Phone (3) 首度搭載高通 Snapdragon 8 系列處理器,採用 Snapdragon 8s Gen 4,並且導入 5,000 萬畫素三鏡頭主相機系統,承襲品牌透明美學的同時,加入 Glyph Matrix 點陣螢幕、後方 Glyph Button 觸控按鍵,以及 Essential Key 實體快捷鍵等設計,不僅延續 Nothing 獨特的非對稱設計語言,也在軟硬體整合與 AI 應用上展現更成熟的表現。
Nothing Phone (3) 手機正面覆有出廠保護薄膜與一層灰色保護紙,方便取出並防刮;配件部分包含 USB-C to USB-C 傳輸充電線、退卡針、附 QR Code 的安全說明與快速入門小冊,以及一個透明保護殼。盒內未附充電器,延續品牌減塑與環保策略。整體開箱體驗簡潔俐落,從外盒到內裝都圍繞著「少即是多」的設計理念,同時提供基本且到位的隨盒配件。
▲Nothing Phone (3) 分離式上蓋外觀一角採白色霧面紙材,設有紅色圓點撕開標籤指示開箱方向,右上角可見條碼與警示字樣,整體呈現簡潔乾淨的極簡包裝語言;同時採用無塑膠的紙材與貼紙結構,強調環保設計理念,不使用塑膠外包裝。
▲Nothing Phone (3) 側開內盒後的左側頁面印有「Welcome to Nothing」的歡迎詞與簡短說明,下方有一個圓形 QR code 方便掃描取得更多資訊。排版採打字機風格字體,延續品牌的像素與復古科技感。
▲Nothing Phone (3) 隨盒 USB‑C to USB‑C 充電線採金屬銀色接頭,外圍以透明套筒包覆,套筒上雷雕「NOTHING」字樣,突顯品牌識別與設計感;白色圓線線身做工俐落。
▲Nothing Phone (3) 隨附的透明保護殼採用高透光 TPU 材質,開孔對位精準,能完整貼合機身、鏡頭與按鍵。全透明設計也能完整展現手機背面的幾何線條與 Glyph 細節,在提供保護的同時,達到近乎裸機的視覺效果。
▲Nothing Phone (3) 退卡針採用透明圓柱握柄,呼應品牌核心的透視設計概念,不僅辨識度高,握持手感也相當紮實。搭配堅固細長的金屬針桿,完美展現 Nothing 在小配件上毫不馬虎的設計巧思。
此外,Nothing Phone (3) 機身上下具備雙立體聲喇叭,右側整合了電源鍵與獨立的 Essential 實體按鍵,左側則為音量調節鍵,按壓回饋清脆俐落,提升了操控手感。其中,電源鍵位於 Essential Key 的上方,由於兩者位置相近,在實際使用時偶有誤觸情況,操作邏輯仍有改進空間。
背蓋部分,Nothing Phone (3) 採用招牌透視風格的強化玻璃材質,可窺見內部結構細節,兼具視覺與質感。全新 Glyph Matrix 點陣式圓形螢幕由多顆微型 LED 組成。三鏡頭模組以精緻金屬環包覆,與機身輪廓自然融合。背蓋中段設有專屬 Glyph Button 按鍵,觸感溫潤且幾乎與背板融為一體。整機厚度與重量分布均衡,握持舒適不易疲勞。
配色方面,Nothing Phone (3) 提供黑、白兩款經典選擇,呈現俐落清爽的視覺風格。
▲Nothing Phone (3) 配備 6.67 吋、解析度為 2,800 x 1,260 的柔性 AMOLED 螢幕,支援 120Hz 更新率與最高可達 4,500nits 的局部峰值亮度。螢幕同時具備 HDR10+ 認證與 2,160Hz PWM 調光技術,畫質與色彩表現極為優異。
▲Nothing Phone (3) 的操作介面採用品牌標誌性的極簡像素風格,主畫面可套用黑白圖示主題,將所有 App 統一為單色外觀,使用者還可選擇性地隱藏應用程式名稱,打造極度純淨的桌面。
承襲前幾代 Nothing Phone 的 Glyph 設計概念,Nothing Phone (3) 將原本的「線條式燈光」進化為「Glyph Matrix 點陣式圓形螢幕」。過去的 Glyph 僅能透過幾道燈條閃爍來傳達基本訊息,而新一代的 Glyph Matrix 則是一個真正的「背蓋顯示器」,由高達 489 顆可獨立控制的微型 LED 燈珠密集排列而成,形成一個圓形的點陣螢幕區域。
這項升級讓 Glyph 不再僅僅是「會發光的裝飾」,而是具備真正顯示功能的互動介面。每一顆 LED 都能個別控制亮滅,因此可以組合出文字、圖案、進度條、甚至是動畫效果,讓 Nothing Phone (3) 背蓋變成一個資訊豐富且高度個性化的溝通工具。
▲Nothing Phone (3) 配備專屬的「Glyph Button」實體按鍵,與 Glyph Matrix 形成完整的互動生態。輕觸此按鍵可在時鐘、天氣、音樂播放器等多種顯示主題間快速切換;長按則能啟動對應的進階功能,例如在時鐘模式下開啟倒數計時器,或直接控制音樂播放。
▲Glyph Button 的設計展現了品牌的設計功力,幾乎與背蓋完美融合,觸感溫潤且不破壞整體極簡美學,同時提供明確的按壓震動回饋確保操作精準。這種「隱藏式互動」設計,讓 Nothing Phone (3) 使用者無需翻轉手機就能透過背面完成多種快捷操作。
▲Nothing Phone (3) 內建 5,150mAh 大容量電池,充電規格相當完整,支援 65W 有線快充與 15W 無線充電。此外,還具備反向充電功能,可提供 7.5W 反向有線充電及 5W 反向無線充電,能隨時為耳機、手錶等配件應急補電,功能全面且實用。
▲Nothing Phone (3) 的卡槽採用雙面 nano-SIM 設計,不支援透過 microSD 記憶卡擴充儲存空間。為了確保機身的密合度與防護性,卡槽托盤邊緣設有防水膠圈,能有效抵禦灰塵與水分滲入。
▲Nothing Phone (3) 支援最新的 Wi-Fi 7 標準、藍牙 6.0 技術,以及 NFC 功能。
後置主相機部分,Nothing Phone (3) 採用全面升級的高規格三鏡頭系統,由 5,000 萬畫素主鏡頭(f/1.68、1/1.3 吋感光元件、OIS + EIS)、5,000 萬畫素超廣角鏡頭(f/2.2),以及 5,000 萬畫素潛望式長焦鏡頭(f/2.68、OIS、3 倍光學變焦)組成。
Nothing Phone (3)「全 5,000 萬畫素」的配置確保了各焦段的成像品質高度一致,能全方位滿足從廣闊風景到遠距特寫的各種拍攝需求,也同時彰顯 Nothing Phone (3) 在品牌中的旗艦級定位。
▲Nothing Phone (3) 採用三鏡頭模組設計,宛如工程藍圖般的幾何構圖——白色格子背板與黑色圓形鏡頭框形成對稱布局,搭配細緻的金屬邊框與隱約分割線條,如同精密機械設計圖紙的基本元素,呈現出理性而純粹的工業美學。
錄影方面,Nothing Phone (3) 所有鏡頭均支援 4K 60fps,主鏡頭與長焦也搭載 OIS 光學防手震,手持拍攝能維持良好穩定度。
Nothing Phone (3) 攝錄表現在日常場景中成像品質穩定,透過 Ultra XDR 與 TrueLens Engine 影像引擎提升亮度與層次感。變焦超過 30 倍後,系統更會啟動「AI 超清晰變焦」優化遠景,讓高倍率數位變焦具備不錯的清晰度,不過 AI 演算的紋理會與真實影像略有差異。超廣角鏡頭在邊緣畫質與細節保留上相對鬆散,但整體品質還是具有不錯的水準,不影響整體拍攝體驗。
◎Nothing Phone (3) 前鏡頭自拍的預設畫素為 5,000 萬,本次評測作業僅有將上述兩組人像照經過等比例縮放裁切,所以評測展示照片實際並不是 5,000 萬畫素,最終成像品質恐有影響。
系統內建「遊戲模式」,能將指定程式加入清單後即可自動套用「效能模式」,優先調度 CPU、GPU 與記憶體,並支援亮度鎖定、來電與通知過濾及螢幕錄製,讓玩家專注操作、暢享高幀率穩定體驗。
此外,Nothing Phone (3) 系統內建 AI 壁紙工具,提供「彩虹色」、「現代主義」等風格模組,使用者可自由混搭或自訂參數,一鍵生成獨一無二的動態桌布,為日常介面增添趣味與個性。
「Essential 新聞小工具」利用 AI 每日從全球多個新聞來源彙整要聞,並透過語音合成技術,以擬人化語調播報重點摘要。使用者可一鍵在桌面上啟動小工具,不僅能聆聽最新新聞,還能透過觸控互動跳轉至全文或切換不同主題,實現「聽+看+選」的智慧化資訊獲取體驗。
Essential Space 結合側邊的 Essential Key 操作,單擊即可快速截圖、長按進入錄音模式、雙擊開啟整理頁,使用者在任意畫面都能一鍵召喚智慧浮窗,同時搭配語音或文字輸入文字,整理頁會自動整合所有內容並透過 AI 摘要提取重點,無論是會議記錄、靈感筆記或待辦清單,資訊管理都能更有條理,操作也更加流暢無縫。
Glyph 系統提供了強大的燈效與互動功能,可於設定中開啟或關閉 Glyph 燈光,並在「Glyph 玩具」中選擇多種點陣動畫(如數字時鐘、旋轉酒瓶、電量顯示與計時器),隨時以長按或翻轉手機觸發。進階選項則能將來電鈴聲與通知聲映射至 Glyph 燈效,並在靜音模式下自動切換至點陣顯示、以翻轉動作快速靜音或以側鍵顯示音量等級;同時支援就寢排程,自動於指定時間關閉燈效,讓視覺化提示與實用互動無縫結合,完整呈現 Nothing Phone (3) 的獨有美學與科技魅力。
▲Nothing Phone (3) 在「Glyph 玩具」中,酒瓶遊戲透過長按或翻轉手機隨機旋轉點陣酒瓶圖示,指向最終瓶口位置即可產生「幸運兒」,結合點陣燈光與觸控互動,為派對增添趣味與驚喜。
Nothing Phone (3) 在綜合效能測試中,安兔兔 v10.5.2 測得總分 1,986,277 分,AITUTU Benchmark v3.5.6 的 AI 運算得分為 1,402,655 分,展現出對日常圖像識別與基礎 AI 任務的良好處理能力。Geekbench 6 測試結果顯示,單核得分 2,160、多核得分 6,766,GPU OpenCL 得分 13,594。
Nothing Phone (3) 在 3DMark Wild Life Stress Test 的 20 分鐘壓力測試中,最佳循環得分為 15,901、最低循環得分 10,585,穩定度為 66.6%。測試過程中電池電量從 33% 下降至 19%,溫度從 33°C 上升至 51°C,幀率在 38 FPS 至 118 FPS 之間波動。儘管在高壓與高溫環境下效能會有所波動,但還算是可接受的穩定範圍。
續航表現方面,Nothing Phone (3) 在 PCMark 工作 3.0 測試中採用自動亮度與預設更新率,模擬真實的日常使用場景,最終獲得 17 小時 21 分鐘的優異電池續航力。以如此高效能的機種而言,這樣的續航表現相當令人滿意。
AI 桌布生成與 Essential Space 等功能雖然低調,卻強化了「個人化使用」的核心精神。透過 Essential Key 快速整理截圖、錄音,或依據情境生成專屬桌布,讓手機不只是工具,而是貼合個人使用習慣的數位空間。不過,這些功能也需要使用者願意花時間摸索,加上 Essential Key 的操作邏輯有點反直覺,對習慣「拿來就用」的人來說,可能要適應一段時間。
整體來看,在尋求差異化的時代下,Nothing Phone (3) 的目標族群更像是鎖定發揮實驗精神的 Geek 玩家,而非一般大眾用戶,但這樣的定位能否幫品牌擴大市佔,還有待觀察。
Nothing Phone (3) 重點規格
系統 | Nothing OS 3.5(基於 Android 15 ) |
SIM 卡功能 | 5G+5G |
尺寸 / 重量 | 160.6 x 75.6 x 8.99mm / 218g |
螢幕 | 6.67 吋 FHD+ 柔性 AMOLED 120Hz 更新率 |
處理器 | 高通 Snapdragon 8s Gen 4 8 核心(TSMC 4nm) |
RAM / ROM | 12GB LPDDR5X RAM / 256GB UFS 4.0 ROM 16GB LPDDR5X RAM / 512GB UFS 4.0 ROM |
前鏡頭 | 5,000 萬畫素(f/2.2 光圈) |
後鏡頭 | 5,000 萬畫素主相機(f/1.68 光圈、OIS) 5,000 萬畫素潛望式 3倍鏡頭 (f/2.68 光圈、3 倍光學變焦,最高 60 倍數位變焦、OIS) 5,000 萬畫素超廣角鏡頭 f/2.2 光圈 |
無線功能 | Wi-Fi 7、藍牙 6.0 技術,NFC |
電池 | 5,150mAh 支援 65W 快速充電、15W 無線充電、7.5W 反向有線充電、5W 反向無線充電 |
特色功能 | Essential Space、Glyph Matrix、遊戲模式、生成式 AI 極致縮放、TrueLens Engine 4.0 |
Nothing Phone (3) 外觀介紹
盒裝設計與配件
外盒設計上,Nothing Phone (3) 採用扁平正方形搭配分離式上蓋,正面可見以手機背面元素為靈感的圖案:三顆鏡頭模組、幾何分區與右上角的點陣波形 Glyph 圖樣,充分體現像素美學與機械結構感。內盒則是如書本般側開的設計,以純白為基調,延續品牌一貫的極簡語言。Nothing Phone (3) 手機正面覆有出廠保護薄膜與一層灰色保護紙,方便取出並防刮;配件部分包含 USB-C to USB-C 傳輸充電線、退卡針、附 QR Code 的安全說明與快速入門小冊,以及一個透明保護殼。盒內未附充電器,延續品牌減塑與環保策略。整體開箱體驗簡潔俐落,從外盒到內裝都圍繞著「少即是多」的設計理念,同時提供基本且到位的隨盒配件。
本體介紹
機身設計方面,Nothing Phone (3) 延續品牌極簡而獨特的設計語言,採用航空級鋁合金中框搭配強化玻璃背板,手感紮實、質感細膩。正面配備 6.67 吋柔性 AMOLED 螢幕,表面覆以康寧大猩猩 7i 玻璃,兼具優異的抗刮與抗摔能力,並內建螢幕指紋辨識,讓解鎖反應更即時便利。機身具備 IP68 防塵防水等級,應付日常使用更安心。此外,Nothing Phone (3) 機身上下具備雙立體聲喇叭,右側整合了電源鍵與獨立的 Essential 實體按鍵,左側則為音量調節鍵,按壓回饋清脆俐落,提升了操控手感。其中,電源鍵位於 Essential Key 的上方,由於兩者位置相近,在實際使用時偶有誤觸情況,操作邏輯仍有改進空間。
背蓋部分,Nothing Phone (3) 採用招牌透視風格的強化玻璃材質,可窺見內部結構細節,兼具視覺與質感。全新 Glyph Matrix 點陣式圓形螢幕由多顆微型 LED 組成。三鏡頭模組以精緻金屬環包覆,與機身輪廓自然融合。背蓋中段設有專屬 Glyph Button 按鍵,觸感溫潤且幾乎與背板融為一體。整機厚度與重量分布均衡,握持舒適不易疲勞。
配色方面,Nothing Phone (3) 提供黑、白兩款經典選擇,呈現俐落清爽的視覺風格。
承襲前幾代 Nothing Phone 的 Glyph 設計概念,Nothing Phone (3) 將原本的「線條式燈光」進化為「Glyph Matrix 點陣式圓形螢幕」。過去的 Glyph 僅能透過幾道燈條閃爍來傳達基本訊息,而新一代的 Glyph Matrix 則是一個真正的「背蓋顯示器」,由高達 489 顆可獨立控制的微型 LED 燈珠密集排列而成,形成一個圓形的點陣螢幕區域。
這項升級讓 Glyph 不再僅僅是「會發光的裝飾」,而是具備真正顯示功能的互動介面。每一顆 LED 都能個別控制亮滅,因此可以組合出文字、圖案、進度條、甚至是動畫效果,讓 Nothing Phone (3) 背蓋變成一個資訊豐富且高度個性化的溝通工具。
相機鏡頭
Nothing Phone (3) 前置鏡頭搭載 5,000 萬畫素高解析度鏡頭(f/2.2,1/2.76 吋感光元件),提供 81.2° 廣角視野。無論日常自拍或視訊通話,都能呈現清晰且細節豐富的畫面。後置主相機部分,Nothing Phone (3) 採用全面升級的高規格三鏡頭系統,由 5,000 萬畫素主鏡頭(f/1.68、1/1.3 吋感光元件、OIS + EIS)、5,000 萬畫素超廣角鏡頭(f/2.2),以及 5,000 萬畫素潛望式長焦鏡頭(f/2.68、OIS、3 倍光學變焦)組成。
Nothing Phone (3)「全 5,000 萬畫素」的配置確保了各焦段的成像品質高度一致,能全方位滿足從廣闊風景到遠距特寫的各種拍攝需求,也同時彰顯 Nothing Phone (3) 在品牌中的旗艦級定位。
Nothing Phone (3) 攝錄體驗
Nothing Phone (3) 採用全 5,000 萬畫素三鏡頭配置,涵蓋超廣角、主鏡到 3 倍長焦的常用焦段,支援最高 60 倍數位變焦與 AI 超清晰變焦,低光時則會自動啟用夜景模。微距模式利用長焦鏡頭拍攝,不僅能捕捉景物細節,也解決了一般微距鏡頭因過於靠近而產生陰影的問題。系統內建的「鏡頭風格主題」與直覺的操作介面,讓使用者可快速套用預設風格或取用 HDR、格線等設定,輕鬆拍出具特定氛圍感的照片。錄影方面,Nothing Phone (3) 所有鏡頭均支援 4K 60fps,主鏡頭與長焦也搭載 OIS 光學防手震,手持拍攝能維持良好穩定度。
Nothing Phone (3) 攝錄表現在日常場景中成像品質穩定,透過 Ultra XDR 與 TrueLens Engine 影像引擎提升亮度與層次感。變焦超過 30 倍後,系統更會啟動「AI 超清晰變焦」優化遠景,讓高倍率數位變焦具備不錯的清晰度,不過 AI 演算的紋理會與真實影像略有差異。超廣角鏡頭在邊緣畫質與細節保留上相對鬆散,但整體品質還是具有不錯的水準,不影響整體拍攝體驗。
前鏡頭人像
◎Nothing Phone (3) 前鏡頭自拍的預設畫素為 5,000 萬,本次評測作業僅有將上述兩組人像照經過等比例縮放裁切,所以評測展示照片實際並不是 5,000 萬畫素,最終成像品質恐有影響。
主相機日間實拍
微距實拍
變焦實拍
AI 變焦
後鏡頭濾鏡與人像
主相機夜間實拍
錄影實測
日間錄影: 夜間錄影:Nothing Phone (3) 特色功能
Nothing Phone (3) 採用基於 Android 15 的 Nothing OS 3.5,延續品牌極簡且俐落的像素美學:整體介面支援 App 抽屜、自訂小工具與無文字圖示設計,使用者可透過簡潔的佈局與應用管理,快速整理桌面並打造專屬配置;操作體驗直覺流暢,滿足追求純粹視覺與效率的需求。系統內建「遊戲模式」,能將指定程式加入清單後即可自動套用「效能模式」,優先調度 CPU、GPU 與記憶體,並支援亮度鎖定、來電與通知過濾及螢幕錄製,讓玩家專注操作、暢享高幀率穩定體驗。
此外,Nothing Phone (3) 系統內建 AI 壁紙工具,提供「彩虹色」、「現代主義」等風格模組,使用者可自由混搭或自訂參數,一鍵生成獨一無二的動態桌布,為日常介面增添趣味與個性。
「Essential 新聞小工具」利用 AI 每日從全球多個新聞來源彙整要聞,並透過語音合成技術,以擬人化語調播報重點摘要。使用者可一鍵在桌面上啟動小工具,不僅能聆聽最新新聞,還能透過觸控互動跳轉至全文或切換不同主題,實現「聽+看+選」的智慧化資訊獲取體驗。
Essential Space 結合側邊的 Essential Key 操作,單擊即可快速截圖、長按進入錄音模式、雙擊開啟整理頁,使用者在任意畫面都能一鍵召喚智慧浮窗,同時搭配語音或文字輸入文字,整理頁會自動整合所有內容並透過 AI 摘要提取重點,無論是會議記錄、靈感筆記或待辦清單,資訊管理都能更有條理,操作也更加流暢無縫。
Glyph 系統提供了強大的燈效與互動功能,可於設定中開啟或關閉 Glyph 燈光,並在「Glyph 玩具」中選擇多種點陣動畫(如數字時鐘、旋轉酒瓶、電量顯示與計時器),隨時以長按或翻轉手機觸發。進階選項則能將來電鈴聲與通知聲映射至 Glyph 燈效,並在靜音模式下自動切換至點陣顯示、以翻轉動作快速靜音或以側鍵顯示音量等級;同時支援就寢排程,自動於指定時間關閉燈效,讓視覺化提示與實用互動無縫結合,完整呈現 Nothing Phone (3) 的獨有美學與科技魅力。
Nothing Phone (3) 效能測試
此次實測的 Nothing Phone (3) 內部型號 A024,搭載 Android 15 作業系統與 Nothing OS 3.5 介面,採用高通 Snapdragon 8s Gen 4 八核心處理器,內建 16 GB LPDDR5X 記憶體,開機後可用記憶體約 12 GB,支援最高 8 GB 的虛擬記憶體擴充,使得總可用記憶體可達 24 GB。儲存方面,配備 UFS 4.0 快閃儲存,在安兔兔儲存性能測試中,順序讀寫速度分別達到 4,090.0 MB/s 與 3,543.3 MB/s,隨機讀寫速度亦分別有 1,464.0 MB/s 與 1,416.0 MB/s,整體讀寫表現均衡且流暢。Nothing Phone (3) 在綜合效能測試中,安兔兔 v10.5.2 測得總分 1,986,277 分,AITUTU Benchmark v3.5.6 的 AI 運算得分為 1,402,655 分,展現出對日常圖像識別與基礎 AI 任務的良好處理能力。Geekbench 6 測試結果顯示,單核得分 2,160、多核得分 6,766,GPU OpenCL 得分 13,594。
Nothing Phone (3) 在 3DMark Wild Life Stress Test 的 20 分鐘壓力測試中,最佳循環得分為 15,901、最低循環得分 10,585,穩定度為 66.6%。測試過程中電池電量從 33% 下降至 19%,溫度從 33°C 上升至 51°C,幀率在 38 FPS 至 118 FPS 之間波動。儘管在高壓與高溫環境下效能會有所波動,但還算是可接受的穩定範圍。
續航表現方面,Nothing Phone (3) 在 PCMark 工作 3.0 測試中採用自動亮度與預設更新率,模擬真實的日常使用場景,最終獲得 17 小時 21 分鐘的優異電池續航力。以如此高效能的機種而言,這樣的續航表現相當令人滿意。
Nothing Phone (3) 體驗評價
就效能而言,Nothing Phone (3) 並非追求頂尖規格的跑分怪獸,更像是一場風格與互動的實驗。對追求性價比的消費者來說,處理器與相機表現或許不夠頂尖;但對喜歡玩科技的使用者而言,可自訂動畫的 Glyph Matrix 點陣螢幕與結合 AI 的 Essential Key,才是這支手機有趣的地方。AI 桌布生成與 Essential Space 等功能雖然低調,卻強化了「個人化使用」的核心精神。透過 Essential Key 快速整理截圖、錄音,或依據情境生成專屬桌布,讓手機不只是工具,而是貼合個人使用習慣的數位空間。不過,這些功能也需要使用者願意花時間摸索,加上 Essential Key 的操作邏輯有點反直覺,對習慣「拿來就用」的人來說,可能要適應一段時間。
整體來看,在尋求差異化的時代下,Nothing Phone (3) 的目標族群更像是鎖定發揮實驗精神的 Geek 玩家,而非一般大眾用戶,但這樣的定位能否幫品牌擴大市佔,還有待觀察。
優點
- 透明背蓋與點陣式 Glyph Matrix 燈效
- 拍照效果自然討喜
- 優異的續航
缺點
- 極限效能下會友降頻現象,影響極致效能的發揮
- ssential Key 位置容易發生誤觸的情況
- 品牌在市場中的接受程度與能見度依然有待考驗
編輯給分
8.5
Sponsor

斜槓N年,特約編輯/工程師/鄉民/部落客/攝影師,似工程師也似藝術家,相信理性與感性可以和平共處。
本文相關商品
相關新聞
2025/04/17
2024/06/25
最新消息
2025/08/19
2025/08/19
熱門新聞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