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前於 WWDC 2023 開發者大會上發表 iPhone 最新作業系統 iOS 17,並於即日釋出開發者 Beta 版本。除了發表會上公布的 Live Voicemail、平安通報、NemaDrop 數位名片、Journal、StandBy 等重點新功能,還被發現其實 iOS 17 針對隱私方面也有增加一項名為「敏感性內容警告」(Sensitive Content Warning)的新功能。
「敏感性內容警告」功能依靠手機內的 AI 辨識技術,當運行 iOPS 17 系統的 iPhone 偵測到用戶的 Message、AirDrop、電話功能的聯絡人海報、FaceTime 或其他第三方通訊軟體收到裸照等敏感性內容圖片或影片時,會先將預覽畫面模糊處理,並跳出警語,要用戶確認是否要觀看敏感性內容。
這項 iOS 17 功能類似現行 Twitter 的敏感內容顯示提醒,但不同之處在於後者是由使用者自行對內容或帳號進行敏感性標記,而 iOS 17 的做法是透過手機內 AI 辨識系統進行判讀,與 Facebook 那樣由系統識別血腥暴力內容後進行警示的做法較為相近。
▲iOS 17 新功能,讓用戶自行決定是否讓裝置預先判斷內容敏感性,進一步阻擋預覽顯示。
國外網站 Nerds Chalk 實測「敏感性內容警告」功能時發現,這項功能預設是關閉的,須由 iPhone 用戶自行到設定功能底下的「隱私權與安全性」項目中進行開啟;用戶並能自行設定哪些功能、應用程式能開啟「敏感性內容警告」功能。
功能開啟後,當收到敏感性內容時,用戶除了選擇是否觀看,畫面右上角還有一個警示設定能點選,能選擇要到 Apple 支援頁面獲得進一步幫助,或是直接封鎖聯絡人。
▲iOS 17 作業系統新增「敏感性內容警告」功能,可設定哪些功能與應用程式能搭配使用。(圖片來源:Nerds Chalk)
蘋果亦表示,「敏感性內容警告」跟「通訊安全」一樣,圖片、影片辨識行為僅在 iPhone 上處理,並不會上傳資料出去;但 Nerds Chalk 網站也發現,「敏感性內容警告」功能有開放讓用戶跟蘋果分享相關統計資料的設定,說明欄位顯示相關資料將用於改進「敏感性內容警告」,並會以無法辨識個人身分的方式彙整資料,也不會直接跟蘋果共享任何訊息、圖像與影音檔案。
▲iOS 17「敏感性內容警告」功能偵測到敏感內容,會自動模糊預覽畫面並做提醒。(圖片來源:Nerds Chalk)
「敏感性內容警告」功能依靠手機內的 AI 辨識技術,當運行 iOPS 17 系統的 iPhone 偵測到用戶的 Message、AirDrop、電話功能的聯絡人海報、FaceTime 或其他第三方通訊軟體收到裸照等敏感性內容圖片或影片時,會先將預覽畫面模糊處理,並跳出警語,要用戶確認是否要觀看敏感性內容。
這項 iOS 17 功能類似現行 Twitter 的敏感內容顯示提醒,但不同之處在於後者是由使用者自行對內容或帳號進行敏感性標記,而 iOS 17 的做法是透過手機內 AI 辨識系統進行判讀,與 Facebook 那樣由系統識別血腥暴力內容後進行警示的做法較為相近。
國外網站 Nerds Chalk 實測「敏感性內容警告」功能時發現,這項功能預設是關閉的,須由 iPhone 用戶自行到設定功能底下的「隱私權與安全性」項目中進行開啟;用戶並能自行設定哪些功能、應用程式能開啟「敏感性內容警告」功能。
功能開啟後,當收到敏感性內容時,用戶除了選擇是否觀看,畫面右上角還有一個警示設定能點選,能選擇要到 Apple 支援頁面獲得進一步幫助,或是直接封鎖聯絡人。
蘋果亦表示,「敏感性內容警告」跟「通訊安全」一樣,圖片、影片辨識行為僅在 iPhone 上處理,並不會上傳資料出去;但 Nerds Chalk 網站也發現,「敏感性內容警告」功能有開放讓用戶跟蘋果分享相關統計資料的設定,說明欄位顯示相關資料將用於改進「敏感性內容警告」,並會以無法辨識個人身分的方式彙整資料,也不會直接跟蘋果共享任何訊息、圖像與影音檔案。
Sponsor

曾任手機王編輯4年,也曾於時尚雜誌短暫嘗試數編/採編/責編的斜槓人生,手機常備4款修圖軟體+8款手遊
本文相關商品
相關新聞
2023/06/06
2023/06/06
最新消息
2023/12/01
2023/12/0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