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de服務最終仍向WAP2.0看齊

瀏覽: 3489
回覆: 17
共2頁
Default sogi
發文數:4
發表時間:2002-08-19 01:15:00
遊戲字典
i-Mode的發展
1999年日本的NTT DoCoMo推出的i-mode,是全球首支可上網手機。但是DoCoMo所創造的不僅是件設計精巧的裝置,它還根據網際網路的程式語言創造了無線專門用語,並且為i-mode手機設定了嚴謹的技術規格,進而發展出全球第一個賺錢的行動上網服務商業模式。
它的最高傳輸速度只有9.6Kbps(與GSM相同),但因採用封包(Packet)傳輸技術,以資料傳輸量計費(目前日本行動上網服務皆採此方式),與台灣以連線時間計費相較之下,費用低廉許多。例如i-mode,每一封包(容量128K)收費0.3日圓,假設1個月傳輸資料量20萬K(約195.3M),費用只要468日圓(合台幣約140元)。
未來,為使i-mode國際化,NTT DoCoMo計畫將i-mode的基礎系統改為架構在W-CDMA上,並採用與有線網際網路較易相容的通訊協定,此時的程式語言將仍是cHTML。到WAP更為普及後,i-mode將採用xHTML,與WAP2.0採用相同的程式語言,未來雙方的內容更容易互相流通。W-CDMA服務初始時,傳輸速度最高每秒可達384K,是目前i-mode的數十倍。3G可提供的寬頻服務,恰能為i-mode建立良好且快速的網路環境,讓i-mode性能更強、內容更加多元化。屆時,NTT DoCoMo企望以W-CDMA的高速傳輸,配合i-mode的Contents,跨入行動多媒體(Mobile Multimedia)市場。

陌生的訪客 於 2015-05-25 08:05:53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
發表時間:2024-06-07 12:51:53
Default sogi
發文數:329
發表時間:2002-08-31 05:55:00
那之前不是睜眼說瞎話?
還說i-mode向WAP2.0靠攏....
明明就是WML混不下去
向xhtml陣營靠攏...
誰靠攏誰啊?

SO505i 於 2002-08-31 05:55:00 修改文章內容


共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