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紋面手機袋 原住民親手縫

瀏覽: 2427
回覆: 19
共2頁
Default sogi
發文數:1100
發表時間:2003-10-15 01:15:00
烏來十二家原住民織藝工作坊結合傳統與現代,推出能耍酷與玩帥的新產品,有T恤、紋面手機袋、泰雅時鐘、香包娃娃、面紙袋與各種飾品等,即日起接受訂購。
以往烏來婦女以手工編織賺錢,忙了一天才完成一兩條,一條只賣到兩百多元,收入有限,有的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如廿八歲的高蓮君兩年前貸款卅萬元,開辦了打米果工作坊,結果生意越做越少,今年再碰到SARS,就幾乎快停擺了。她參加由李長青老師帶領的新工藝課程,三個月來一周上一整天的課,她說:「原來經過商品化包裝,傳統編織可以變得更吸引人,成本更低。」

昨天由提供經費的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代表到李長青的烏來鄉公所部落教室驗收學習成果,大家都感到原住民傳統織藝只有走商品化的路線才有出路。商品化第一要件就是能大量生產,但又不能失去傳統手工的原味。自小喜愛手工藝的李長青,往烏來跑了兩三年,第一次開班教原住民婦女,就很成功的協助了十二家工作坊的婦女把傳統紅、黑、白、藍等色交錯的編織應用在各種日用品上。

傳統編織繡在衣物上非常討好,但要先了解衣物的基本結構,先學簡單的打版,把衣物如褲管、袖子等若干地方拆開,再縫上傳統編織

;此外,操作裁縫機的技巧也要加強,否則難以量化。李長青另引進一些操作簡單的編織器具,並帶她們外出採購原料,接觸一些新的資訊,才能經常為自己的作品注入創新的養分。她說,以往她們太墨守成規了,致古樸有餘,但變化不足。

七年前烏來鄉公所成立家政班,指導原住民婦女學習傳統編織,把祖先留下來的傳統之美編入布紋經緯之間,並能長長久久留傳下去。學成後婦女紛紛組成了工作坊,如今最年長的有七十三歲,最年少的廿八歲,有婆媳檔、母女檔等,都是李長青的學員。她說,今後她們能提供不一樣的產品,但有待大家幫她們行銷,打通市場的網路。

from yam news

劉小剛 於 2015-05-25 07:58:16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
發表時間:2024-05-07 08:31:01
Mem7205
發文數:3391
發表時間:2003-10-19 21:56:00
呵呵呵


幸董

泥就姑摸來呀


下次來時也記得幫我多帶些哦 ^^

哈囉傑克 於 2003-10-19 21:56:00 修改文章內容


共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