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年和信真有NECSH251i進來台灣

瀏覽: 4022
回覆: 21
共2頁
發文數:4
發表時間:2002-12-24 00:32:00
如果外型完全比照日本的手機規格~那大眾電信根本不用玩了

陌生的訪客 於 2015-05-25 08:05:55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
發表時間:2025-09-07 18:05:12
發文數:4
發表時間:2003-01-01 01:52:00
你的立論點一點也不公正客觀.只是一味情緒性的發言
全都是揣測之詞,毫無真正的數據.

1 你認為GSM與PDC製造上沒有多大的差價,是依據什麼來說??
2.全球使用GSM系統,能用i mode 手機是有哪幾款??

嘴巴說是要討論,其實骨子裡是無法接受別人的看法.

坐井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其所見小也。夏蟲不可與語冰,非無冰也,以其 未見冰也。"
這句話是我第一次用.並非常常用...你係看到鬼喔..我何時在本站用過.
引用這句話給形容你,說真的是有點污辱這句話.....

陌生的訪客 於 2003-01-01 01:52:00 修改文章內容


發文數:918
發表時間:2003-01-01 03:02:00
你好~
終於有人想要討論了, 那位不斷做人身攻擊的網友, 應該要適可而止了吧?
說話都是冷嘲熱諷.

回應你的問題, 關於定價方面, 其實他之前說的我有在雜誌上看到, 因為我本身常常看日本的手機雜誌, 因此對於他打出來的價位, 一看就知道是廠商的公定價, 在日本是根本不會照著賣的..

根據 DoCoMo 的服務人員告訴我, 日本當時使用 PDC 系統其實是以為亞洲會跟著他們的規格走, 沒想到最後竟然是跟著歐美(他當時苦笑著對我說)
, 至於我認為 i-mode 手機不好的問題, 我想你說的沒錯,如果和信有好手機不推出, 的確是會被大眾唾棄, 只不過就是有一點看不過去,(如果大家都用過日本的 i-mode 或是知道一些日本 i-mode 的狀況) 日本不是沒有技術做好手機, 但是對於海外的發展總是保留(感覺就像以前的 PS2 或是CLIE PDA 一樣), 對於 GSM 和 PDC 的製造上差價, 說實在的你說對了, 我是用推測的, 我是這麼推測的~你看看.

例如, 如果 NOKIA 8850 的 GSM 晶片技術就要價13500 元, 那麼再加上其他零件, 技術...等等商業包裝, 那麼他還可以賣 13500 元嗎? 答案是不行(這合理吧?), 如果說 GSM 技術不需要到上萬元, 那麼何以日本現有的 PDC 轉至 GSM 需要兩萬以上? ( GSM 的液晶和 PDC 不會不同吧..燈泡應該也不會...), 更何況我還是以一隻蠻貴的手機來舉例, 如果說
是技術上的問題要花到 2 萬元以上, 那也不太可能, 怎麼說呢? 要是這樣的話 GD92 現在賣的價格他不是虧死了?? 所以我才會把 GSM 拿來和 PDC
比較, 畢竟...我認為這是一定要比的問題, 因為現在我門討論的, 就是這一群原本做PDC 系統手機的廠商, 反正如果把問題攤開來說, 沒什麼不能比的(如果由專業人士來比較)

所以我會覺得這些差價都是由廠商(日本或是台灣..還是兩方)做出來的, 跟技術問題沒有多大的關係, 藉口倒是真的. 要不然要靠什麼漲價??

我最看不起的就是台灣廠商對外界只會發表新聞, 說代理了哪一家產品, 或是拿到某知名廠商的代工權, 可以好好"卡一筆", 為何我在日本的網站和雜誌上總是會看到她們發明某某"世界初"的產品發表, 為何台灣廠商就不能走出自己的路?? 至於台灣手機廠商, 如您所言, 如果競爭力不夠~ 自然會淘汰, 被宰割的會是台灣民眾的荷包.

很高興和你討論.

Kyota 於 2003-01-01 03:02:00 修改文章內容


發文數:2712
發表時間:2003-01-02 09:30:00
Kyota(papasniper)兄,難得您有心關心台灣本身的通信產業,小弟也非通信相關從業人員,不過和您一樣關心台灣通信產業的未來。

也因小弟非通信相關產業的從業人員,所言不免外行,以下言論,您參考便是。

Kyota(papasniper)兄,您不妨從手機"生產經濟規模"來觀看這個問題。

根據一個概估性的數字統計,每一款手機從設計到開模,其中的花費,約需賣出100萬支"以上"才能符合其生產成本。當然賣的越多,其平均成本愈低,若低於這個數量,一般手機生產商是不願意生產該款手機的(鐵賠生意沒人作,套句您的話說:手機生產商也不是從事"慈善事業"的)。

根據去年(2002年)九、十月的電信新聞內有提到,和信曾有努力找過國內的手機生產業者協商合作i-mode手機的生產,結果如何呢?根據熟知此事的網友所言,華碩、英業達及明碁根本是明言拒絕,仁寶到是鬆口願意把訂單的數量降至50萬支,就合作生產。看到這裡,結果究竟為何,聰明的您,相信已知其答案。

根據各項報導內的統計,國內在去年(2002年)手機的銷售量是約600萬支上下,而這600萬左右的手機銷售量,是由國內目前能見共30餘個品牌來瓜分,而每一家品牌旗下又大都不只推出一款手機,一款手機能賣上十萬支,就算是"熱銷機種"了!

Kyota(papasniper)兄由以上的說明,您可以看的出來台灣的手機生產商及系統業者難為之處了嗎?和信真的可以為了推行i-mode服務向手機生產商下訂"100萬支"或"50萬支"的訂單嗎?i-mode服務在台灣推了半年左右,目前的成果說好不好,說壞不壞,約四萬多接近五萬用戶。如果再加上歐洲那裡推行的i-mode服務的國家,其i-mode用戶也難超過50萬或是100萬那麼多。而且,100萬支的手機的生產規模是指單一機種,再來就是歐洲那裡對台灣品牌的手機接受度也是一個未知數。

小弟相信依台灣目前的手機的製作水準,雖然不比歐、美、日、韓這些通信產業先進國家,但生產數款比現行的530、535有更佳性能的機型至少是沒有問題,但是,就是問題出在市場不夠大,雖然號稱手機普及率早已超過100%,總體的市場需求量,卻是相對的很小很小。

市場不夠大,這不只是通信產業所面臨的問題,其它的業者,一樣有同樣的問題。

另外,您所提及的"日本人根本只會把好的留在國內, 不會把好東西流落國外的~~ 愛國!!"這一方面,小弟有不同的看法。常言道:商人無祖國。有賺錢的東西,只要海外有人要買,下的訂單符合其生產經濟規模,沒有理由不賣的。至於您所說的在雜誌上看到另人驚艷的日本好手機,並非日本人不賣,而是壞就壞在受到在2G時代日本走通信系統鎖國政策之苦,目前在日本通行的PDC手機,出了日本國是無法和世界較通用的GSM系統接軌的。這一點,小弟相信和愛不愛國是無關的,也不能就此推論出在台灣的人民或廠商比較不愛國這樣的結論。

小弟非通信相關業內人事,以上所言,若有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阿文 於 2003-01-02 09:30:00 修改文章內容


發文數:918
發表時間:2003-01-02 10:49:00
哇...文兄~ ^^ 拜讀...
其實手機生產規模的問題, 我以前就知道了...
就是如你所說的一樣, 但是總是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 對吧? 至於要怎麼辦? 如果說國內廠商真的肯為國內的使用者多做一點, 現在我們的行動生活應該會更好, 至少, 我是這麼希望的.

另外就是日本人愛不愛國的問題, 其實那是我從玩 PDA 得到的感想之一, 當然又在手機這邊看到的問題一樣, 所以才會這樣說, 看看同一期的 CLIE
在日本與在美國明顯的不一樣, 明顯的海外版與國內版就是有差, PS2 也是在一開始的機種到現在海外的機種, (其實我覺得 PS2 第一版根本是優惠自己人..還打密碼可以看全區 DVD..~"~ , 說是不小心...你會相信嗎?)
你應該也看過日本 P503i 吧? 和 GD85 放在一起看看就知道我說的了.(其實上一篇我舉例舉錯了..^_^" )
不過我倒是沒有推論說台灣人比較不愛國, 畢竟..
政治上的不安, 加上經濟衰退, 廠商紛紛往外跑... 台灣.....
..................
算了, 新年快樂..!!

Kyota 於 2003-01-02 10:49:00 修改文章內容


發文數:4
發表時間:2003-01-03 02:10:00
明年和信真有NECSH251i進來台灣???
我覺得不太可能吧
大家看看現在的i-mode手機
N530i (N21i), T535i (T21i), N8000 (N22i)
將來可能有 N23i (N8)
根本都不是從PDC修改過來的
這三, 四款手機事實上都有 GSM 的 WAP 版本不是嗎???
只是瀏覽器升級支援 i-mode 的 cHTML
我想技術這種東西是累積的
要做 GSM 的東西應該不太可能延用 PDC 的路
一定是從 GSM 的路來升級
據我所知這些 NEC 的i-mode手機都是倫敦的NEC所製造的
日本根本不熟 GSM 的手機怎麼可能從零開始??
一定也是先跟歐洲的人合作阿
台灣要想製造出好手機也必須先跟別人合作吧
手機要好要便宜
各種晶片 零件 相機 不先建立自己的技術
根本不可能阿 台灣技術是需要加強

陌生的訪客 於 2003-01-03 02:10:00 修改文章內容


共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