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期間是否因為大魚大肉感到罪惡感想要開始運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妨在運動前先入手穿戴裝置,開始設定目標進行挑戰,為接下來的健身計畫做好準備。目前市面上已有智慧手錶、智慧手環等各種穿戴裝置可以記錄步數、追蹤運動成效、監控心率,甚至能進行睡眠偵測、讀取訊息等,但這麼多樣的穿戴裝置究竟怎麼挑選,請看小編特別整理的挑選指南。
智慧手錶與智慧手環也是目前穿戴裝置之中,擁有較多的產品,應用也相當普遍,而使用屬性上亦非常接近,有些配備螢幕的智慧手環會被視為是智慧手錶的一種。不過,實際上智慧手錶與智慧手環兩者的定位及功能並不完全相同。
![買智慧手錶還是智慧手環?穿戴裝置挑選指南 買智慧手錶還是智慧手環?穿戴裝置挑選指南]()
智慧手錶外觀上比較貼近傳統常見的手錶,錶面擁有圓形或方形等不同設計,由於螢幕尺寸較大因此能提供較多的資訊;再加上內建作業系統,概念上更像是智慧手機的延伸,能減少用戶經常要低頭看手機,當手錶與手機配對結合可以進行簡單的查詢與回覆,有些還支援通話功能。
![買智慧手錶還是智慧手環?穿戴裝置挑選指南 買智慧手錶還是智慧手環?穿戴裝置挑選指南]()
至於智慧手環則是除了承襲手環的外型外,錶面設計多半為長方形或橢圓形,雖然可以與智慧手錶提供同樣的時間顯示、記步、心律、睡眠與心率監控等基本功能,但附加功能相對有限;不過,重量與體積比起智慧手錶更輕小,因此攜帶方便,而且因為配備小螢幕或是少了螢幕,所以續航力更持久。
穿戴裝置可以視為智慧手機的延伸,需要搭配手機綁定使用,透過下載 App 掌握相關數據,因此若能選擇同品牌的產品,通常整體(硬體裝置與手機上的 App)的使用體驗上會更好。若你是 iPhone 的使用者,想購買智慧手錶可以直接考慮 Apple Watch。非蘋陣營則是有較多的選擇,像是三星有 SAMSUNG Galaxy Watch,華為有 HUAWEI WATCH GT 系列手錶。
外型
智慧手錶有圓錶與方錶之分,錶框部分通常也能看到鋁金屬或是不銹鋼等不同的材質,消費者可依照個人穿搭需求入手適合的樣式。另外,不論是智慧手錶或是智慧手環錶帶通常可以自行替換,除了原廠提供的錶帶外,消費者也可額外購入不同樣式的錶帶,打造個人的風格。
▲Apple Watch SE 延續蘋果手錶一貫設計風格,擁有圓角方正的外型。
▲SAMSUNG Galaxy Watch 3 擁有經典外型,採用圓錶設計。
▲HUAWEI WATCH GT 2e 主打運動定位,採用圓錶設計。
▲小米手環 5 經典的設計在智慧手環相當常見。
防水
智慧手錶與智慧手環的防水等級,影響著裝置的使用範圍,例如能夠記錄游泳與用於游泳基本上是兩回事,游泳模式需要一定等級的防水等級,像是 5ATM 防水等級,可承受相當於深度 50 公尺的壓力;IPX7 能承受深達 1 公尺、長達 30 分鐘的意外浸水,但不代表能用於游泳,若有特殊的使用目的可以留意其使用範圍。
![買智慧手錶還是智慧手環?穿戴裝置挑選指南 買智慧手錶還是智慧手環?穿戴裝置挑選指南]()
記錄與監測
市面上的智慧手錶或智慧手環多半訴求的運動、心率、睡眠等監測功能已是相當基本的功能。要特別提醒的是,運動模式常見的有戶外跑步、健走、騎車或游泳等,也能進一步記錄運動時間、運動距離、消耗卡路里,消費者可以特別挑選平常的運動習慣就好,不見得要追求運動模式上的數量。另外,若裝置支援 GPS 定位,能提供更精準的距離與路線記錄。
![買智慧手錶還是智慧手環?穿戴裝置挑選指南 買智慧手錶還是智慧手環?穿戴裝置挑選指南]()
電池續航力
由於智慧手錶與智慧手錶外型相對智慧手機設計輕巧,因此電池容量也較小;其中,智慧手錶配備較大的螢幕,部分續航力甚至無法維持一整天的使用,購買時可以特別留意電池續航力,若有支援快充功能會更好。另外,因為智慧手錶與智慧手錶充電方式不一,不像智慧手機有共用的充電方式,因此若具備無線充電,能避免因為忘了攜帶充電座無法充電。
![買智慧手錶還是智慧手環?穿戴裝置挑選指南 買智慧手錶還是智慧手環?穿戴裝置挑選指南]()
附加價值
大部分的智慧手錶具備來電、郵件或訊息通知,甚至能直接接聽來電電話,減少低頭看手機的次數,但也有少數只能支援單一功能。部分智慧手錶內建作業系統,擁有語音助理功能,可以直接聲控使用。
另外,隨著行動支付越來越普及,智慧手錶也能使用 Apple Pay、Google Pay 或 Samsung Pay,也有智慧手環提供悠遊卡的支付功能,能夠減少直接使用實體卡支付。
認識穿戴裝置
市面上的穿戴裝置相關廣泛,包括頭戴式的 VR 裝置、鼻樑上的眼鏡,戴在耳朵的真無線耳機,甚至穿到身上的智慧衣或是腳上的運動鞋,都可以被歸類在穿戴裝置的範疇,但我們這次要討論的是手腕上的智慧手錶與智慧手環。智慧手錶與智慧手環也是目前穿戴裝置之中,擁有較多的產品,應用也相當普遍,而使用屬性上亦非常接近,有些配備螢幕的智慧手環會被視為是智慧手錶的一種。不過,實際上智慧手錶與智慧手環兩者的定位及功能並不完全相同。
智慧手錶外觀上比較貼近傳統常見的手錶,錶面擁有圓形或方形等不同設計,由於螢幕尺寸較大因此能提供較多的資訊;再加上內建作業系統,概念上更像是智慧手機的延伸,能減少用戶經常要低頭看手機,當手錶與手機配對結合可以進行簡單的查詢與回覆,有些還支援通話功能。
至於智慧手環則是除了承襲手環的外型外,錶面設計多半為長方形或橢圓形,雖然可以與智慧手錶提供同樣的時間顯示、記步、心律、睡眠與心率監控等基本功能,但附加功能相對有限;不過,重量與體積比起智慧手錶更輕小,因此攜帶方便,而且因為配備小螢幕或是少了螢幕,所以續航力更持久。
類別 | 智慧手錶 | 智慧手環 |
設計 | 圓形或圓角方形 | 長方形或橢圓形 |
螢幕 | 較大 | 較小 |
資訊顯示 | 較多 | 較少 |
功能 | 較多 | 基本 |
續航力 | 較短 | 較長 |
體積 | 較大 | 較小 |
重量 | 較重 | 較輕 |
價格 | 較高 | 較低 |
挑選重點
相容性穿戴裝置可以視為智慧手機的延伸,需要搭配手機綁定使用,透過下載 App 掌握相關數據,因此若能選擇同品牌的產品,通常整體(硬體裝置與手機上的 App)的使用體驗上會更好。若你是 iPhone 的使用者,想購買智慧手錶可以直接考慮 Apple Watch。非蘋陣營則是有較多的選擇,像是三星有 SAMSUNG Galaxy Watch,華為有 HUAWEI WATCH GT 系列手錶。
外型
智慧手錶有圓錶與方錶之分,錶框部分通常也能看到鋁金屬或是不銹鋼等不同的材質,消費者可依照個人穿搭需求入手適合的樣式。另外,不論是智慧手錶或是智慧手環錶帶通常可以自行替換,除了原廠提供的錶帶外,消費者也可額外購入不同樣式的錶帶,打造個人的風格。
防水
智慧手錶與智慧手環的防水等級,影響著裝置的使用範圍,例如能夠記錄游泳與用於游泳基本上是兩回事,游泳模式需要一定等級的防水等級,像是 5ATM 防水等級,可承受相當於深度 50 公尺的壓力;IPX7 能承受深達 1 公尺、長達 30 分鐘的意外浸水,但不代表能用於游泳,若有特殊的使用目的可以留意其使用範圍。
記錄與監測
市面上的智慧手錶或智慧手環多半訴求的運動、心率、睡眠等監測功能已是相當基本的功能。要特別提醒的是,運動模式常見的有戶外跑步、健走、騎車或游泳等,也能進一步記錄運動時間、運動距離、消耗卡路里,消費者可以特別挑選平常的運動習慣就好,不見得要追求運動模式上的數量。另外,若裝置支援 GPS 定位,能提供更精準的距離與路線記錄。
電池續航力
由於智慧手錶與智慧手錶外型相對智慧手機設計輕巧,因此電池容量也較小;其中,智慧手錶配備較大的螢幕,部分續航力甚至無法維持一整天的使用,購買時可以特別留意電池續航力,若有支援快充功能會更好。另外,因為智慧手錶與智慧手錶充電方式不一,不像智慧手機有共用的充電方式,因此若具備無線充電,能避免因為忘了攜帶充電座無法充電。
附加價值
大部分的智慧手錶具備來電、郵件或訊息通知,甚至能直接接聽來電電話,減少低頭看手機的次數,但也有少數只能支援單一功能。部分智慧手錶內建作業系統,擁有語音助理功能,可以直接聲控使用。
另外,隨著行動支付越來越普及,智慧手錶也能使用 Apple Pay、Google Pay 或 Samsung Pay,也有智慧手環提供悠遊卡的支付功能,能夠減少直接使用實體卡支付。
Sponsor

科技媒體人、數位觀察者,主要關注 5G 通訊、IoT 物聯網及手機等智慧裝置的應用與市場發展
本文相關商品
最新消息
2025/05/03
熱門新聞
2025/04/29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