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Xperia 1 VI相機強在哪?長焦微距、人像攝影心得一次看

2024/05/26
by 克勞德 編輯
12552
Sony 最新推出的 Xperia 1 VI 仍是維持前 1 後 3 的鏡頭配置,雖然延續使用前一代的相機感光元件,不過隨著導入全新的潛望式望遠光學變焦鏡頭,Xperia 1 VI 這次不僅帶來了比以往更強的 85~170mm 連續光學變焦,同時還加入最短對焦距離為 4 公分的長焦微距功能,並首度針對主鏡頭開放 4,800 萬畫素攝影模式。究竟 Sony Xperia 1 VI 整體攝影表現如何?趕緊體驗看看吧!

Sony Xperia 1 VI相機強在哪?長焦微距、人像攝影心得一次看

Sony Xperia 1 VI 相機規格

24mm 前鏡頭 鏡頭焦段:24mm
解析度:1,200 萬畫素
光圈:F2.0
視野:83 度廣角
感光元件大小:1/2.9 吋行動裝置專用 Exmor RS 感光元件
畫素尺寸:1.22μm
24mm 主鏡頭 鏡頭焦段:24mm
解析度:5,200 萬畫素(全長寬比);4,800 萬畫素(有效畫素)
光圈:F1.9
視野:84 度廣角
感光元件大小:1/1.35 吋行動裝置專用 Exmor T 雙層式架構感光元件
畫素尺寸:2.24μm(1,200 萬畫素合併大小)
16mm 超廣角鏡頭 鏡頭焦段:16mm
解析度:1,200 萬畫素
光圈:F2.2
視野:123 度廣角
感光元件大小:1/2.5 吋行動裝置專用 Exmor RS 感光元件
畫素尺寸:1.4μm
85mm~170mm 長焦鏡頭 鏡頭焦段:85mm~170mm 連續光學變焦
解析度:1,200 萬畫素
光圈:F2.3(85mm)~F3.5(170mm)
視野:28 度廣角(85mm)~15 度廣角(170mm)
感光元件大小:1/3.5 吋行動裝置專用 Exmor RS 感光元件
畫素尺寸:1.0μm
相機/鏡頭特色 ZEISS T* 鍍膜、Sony AI 攝影輔助、AI 姿勢預測、創意外觀濾鏡、新版相機 APP

Sony Xperia 1 VI 相機介面

Sony Xperia 1 VI 這次不僅沒有新推出專業影像程式,反而化繁為簡,一口氣將過去主打的 Photo Pro、Video Pro 統整成單一的相機 APP,至於強調專業錄影的 Cinema Pro 目前則是處於「失蹤」狀態,根據 Sony 說法,Cinema Pro 將在日後以更新檔形式再度回歸,有需求的用戶可以靜待後續發展。除此之外,其他包括 Music Pro、影片製作器則是有完整保留下來,未被移除。

Sony Xperia 1 VI相機強在哪?長焦微距、人像攝影心得一次看
由於 Sony Xperia 1 VI 新版的相機 APP 介面改動不小,如果你是用習慣前幾代 Xperia 1 系列相機介面的用戶,可能短時間會對新版的相機介面感到不適。至於與前代最大差別的地方,主要在於 Xperia 1 VI 快門鍵下方多了一整排的攝影選單,包含:「相片」、「影片」、「背景虛化」、「專業」、「慢動作」、「更多」等模式,不過底部的選單文字並不會跟隨手機轉動而轉向。

Sony Xperia 1 VI相機強在哪?長焦微距、人像攝影心得一次看▲Sony Xperia 1 VI(左)與 Xperia 1 V(右)內建的專業影像程式 APP 一覽。

Sony Xperia 1 VI相機強在哪?長焦微距、人像攝影心得一次看▲Sony Xperia 1 VI 如果在拍攝時橫向轉動手機,底部由紅框標示的文字並不會跟著手機轉方向。

Sony Xperia 1 VI 同樣也有延續 Alpha 相機的 6 種創意外觀濾鏡,不過根據目標用戶的不同,這 6 種創意外觀的顯示名稱也會有所變化。舉例來說,由於新版相機 APP 預設的拍照介面主要是提供給普通用戶使用,所以這部分的創意外觀會以更好理解的中文名稱進行標示,分別為「關閉」、「自然」、「生動」、「電影」、「懷舊」、「明亮」等模式。

一旦切換至專業模式時情況就會不同,因為 Sony Xperia 1 VI 的專業模式就是主打專業攝影用戶,所以 6 種創意外觀則會沿用 Alpha 相機原本的命名方式,也就是「ST」、「NT」、「VV」、「FL」、「IN」、「SH」等。需要注意的是,儘管名稱有所差異,但前後兩者的濾鏡風格是相同的,比如說「關閉」=「ST」、「自然」=「NT」... 諸如此類。

Sony Xperia 1 VI相機強在哪?長焦微距、人像攝影心得一次看▲實際將預設相機模式的創意外觀(左)與專業模式的創意外觀(右)對比,雖然兩者濾鏡名稱不同,但攝影描述都是一致的。

專業攝影方面,Sony Xperia 1 VI 主要保留 P 程式自動、S 快門速度優先、M 手動曝光三種拍攝模式,當你橫向握持手機時,Xperia 1 VI 會將鏡頭切換選項調整至畫面右側,這樣的異動也有利於左手更好的握住手機。至於其他更多的攝影功能,Sony 則是將它們通通收納進 Fn 選單,如果你覺得相機預覽畫面太雜會影響拍攝,也可以點擊 DISP 按鈕快速淨空預覽畫面。

另外,雖然 Sony Xperia 1 VI 本次首度開放 4,800 萬畫素攝影模式,不過在專業攝影模式下,最高還是僅能拍攝 1,200 萬畫素的 4:3 比例照片,僅有一般模式下可透過底部選單的「更多」按鈕啟用 4,800 萬畫素攝影模式。

Sony Xperia 1 VI相機強在哪?長焦微距、人像攝影心得一次看▲Sony Xperia 1 VI 專業攝影模式一覽。

Sony Xperia 1 VI相機強在哪?長焦微距、人像攝影心得一次看▲Sony Xperia 1 VI 在專業攝影模式時(橫握手機的狀態),切換鏡頭的選項會被放在紅框標示的畫面右側,而不是前一代的畫面左側。

人像實拍照

Sony Xperia 1 VI 維持上一代的前鏡頭配置,同樣採用搭載 1/2.9 吋行動裝置專用 Exmor RS 感光元件的 1,200 萬畫素鏡頭,具備 F2.0 光圈、1.22μm 像素尺寸,擁有 24mm 攝影焦段、83 度廣角視野。自拍體驗來說,Xperia 1 VI 能夠捕捉真實的色彩畫面,不容易有色素過重的感覺,尤其在背景虛化方面表現特別好,但不建議將效果開的太強,否則還是會有假假的感覺出現。

Sony Xperia 1 VI相機強在哪?長焦微距、人像攝影心得一次看
另外,Sony Xperia 1 VI 主鏡頭使用的感光元件與 Xperia 1 V 相同,一樣是 1/1.35 吋行動裝置專用的 Exmor T 雙層式架構感光元件,同樣可提供近乎無損的 2 倍數位變焦(效果媲美 2 倍光學變焦,擁有 48mm 光學焦段的攝影品質),如果再搭配「創意外觀」濾鏡進行拍攝,Xperia 1 VI 人像攝影的表現其實相當不錯。

人像背景虛化

   

創意外觀實拍

     

主相機實拍

儘管 Sony Xperia 1 VI 主鏡頭依舊是沿用 Exmor T 雙層式架構感光元件,不過這次搭載的 4,800 萬畫素廣角鏡頭除了能拍攝 1,200 萬畫素照片,也首度開放最高 4,800 萬畫素攝影模式,提供用戶更多元的攝影創作方向。此外,Sony Xperia 1 VI 一共具備 399 個相機對焦點,結合 Sony AI 攝影技術,提供全新 AI 姿勢預測功能,同時支援高效即時的眼部 / 物件自動對焦。

Sony Xperia 1 VI相機強在哪?長焦微距、人像攝影心得一次看▲Sony Xperia 1 VI 主相機保留與蔡司光學合作的 ZEISS T* 抗反射鍍膜,可減少反射光線,抑制暈光與強化對比表現,有助於強化手機攝影的影像光學品質。

Sony Xperia 1 VI相機強在哪?長焦微距、人像攝影心得一次看▲Sony Xperia 1 VI 新加入的「AI 姿勢預測」可透過 AI 識別身體與頭部位置,而藉由精確的全身跟踪技術,即使是動態拍攝對象,也可以準確對焦於麻豆的臉部及眼睛區域。

日間實拍

 

夜間與室內實拍

 

4,800 萬畫素模式

Sony Xperia 1 VI相機強在哪?長焦微距、人像攝影心得一次看▲Sony Xperia 1 VI 開啟 4,800 萬畫素實拍照。

Sony Xperia 1 VI相機強在哪?長焦微距、人像攝影心得一次看▲Sony Xperia 1 VI 預設 1,200 萬畫素實拍照。

微距實拍

如果你問我 Sony Xperia 1 VI 今年最大的相機亮點是什麼?那我可以直接回答就是「微距」。需要強調的是,Sony Xperia 1 VI 這一次不僅只是在超廣角鏡頭導入微距模式,同樣也有針對 85~170mm 長焦鏡頭追加超逆天的長焦微距功能,最短對焦距離為 4 公分,換句話說,大家可以在 120mm~360mm 的攝影焦段使用長焦微距,不過需要額外點擊「長焦超近拍攝」按鈕才能啟用。

Sony Xperia 1 VI相機強在哪?長焦微距、人像攝影心得一次看
至於 Sony Xperia 1 VI 的長焦微距有多猛呢?簡單來說,這已經不是單純使用近拍兩個字來形容,而是很接近顯微攝影的範疇了,畢竟在 360mm 焦段的長焦微距模式下,甚至連電腦螢幕的像素點都能清楚拍下來,其他包括眼睛特寫、花卉特寫、絨毛特寫等等都能有不錯的水準。小編推薦 120mm 長焦微距模式可以用來拍攝模型公仔,使用 360mm 長焦微距則要留意周遭光源是否充足。

唯一可惜的地方在於 Sony Xperia 1 VI 的長焦微距只支援手動對焦,儘管有峰值對焦的顏色輔助,但要一邊手持裝置一邊調整焦距還是比較困難的,推薦搭配腳架使用體驗會更佳。

Sony Xperia 1 VI相機強在哪?長焦微距、人像攝影心得一次看▲Sony Xperia 1 VI 啟用長焦微距拍照介面一覽。

超廣角鏡頭微距實拍

 

長焦鏡頭微距實拍

 

多焦段鏡頭實拍

Sony Xperia 1 VI 的後鏡頭切換選單之中,主要有提供 4 組重點光學焦段,分別為 16mm 超廣角鏡頭、24mm 廣角鏡頭,以及 85~170mm 的長焦鏡頭,其中 Xperia 1 VI 使用的長焦鏡頭採用「潛望式望遠光學變焦」技術,可針對 85-170mm 之間實現全焦段的光學變焦功能,若是把數位變焦也算進去,最遠可捕捉 510mm 的焦段距離。

換句話說,Sony Xperia 1 VI 最遠支援 21.3x 的數位變焦模式,不過在這個狀態下,系統並未提供輔助預覽視窗,以至於有時候在拍攝長焦照片時,一個失神就會不太好找到拍攝主體。
     
 

4K 錄影實測

Sony Xperia 1 VI 前後每顆鏡頭最高支援 4K HDR 120FPS 錄影格式,搭配 S-Cinetone 濾鏡效果可以拍出電影感的畫面風格,省去後置調色的時間成本,適合拍攝人像。慢動作錄影則是提供 4K 與 FHD 兩種選項,不僅能記錄 1/4 的畫面速度,且實際拍攝的畫面效果也都非常好看,質感很高。另外也有保留產品展示錄影功能,開啟後可快速針對手中的展示物件進行對焦,適合拍攝開箱影片使用。

4K 日間錄影

4K 夜間錄影

慢動作錄影

Sony Xperia 1 VI 體驗評價

儘管 Sony Xperia 1 VI 這次並沒有更新相機感光元件,但是經由全新的 SoC 與潛望式長焦鏡頭的加持,再加上專為輔助攝影而生的 Sony AI 技術幫助之下,Xperia 1 VI 依舊在攝影方面給我們帶來了足夠的驚喜,尤其針對長焦攝影的部分,Sony 可謂是一鳴驚人,直接就採用了最短對焦距離為 4 公分的長焦微距,只不過無法自動對焦這點還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至於過去容易在戶外拍照就熱當的 Sony,隨著 Xperia 1 VI 內部散熱的加強,以及系統功耗的降低,以前常見的手機過熱問題,如今也沒有再遇見過了,至少目前為止是這樣,私心覺得進步幅度非常有感。接下來只期待 Sony 能夠盡快履行承諾,盡早將 Cinema Pro 重新回歸到 Xperia 1 VI,滿足專業攝影的使用需求。
Sponsor
Medium
克勞德 編輯
用文字撰寫科技是種浪漫,用科技點綴生活是種魔幻!你好,我是克勞德。

本文相關商品
門市空機價
$34,300
立即查詢
  • 主螢幕尺寸
    6.5 inch
  • 主相機畫素
    4800 萬畫素
  • RAM記憶體
    12 GB
  • 電池容量
    5000 mAh
  • 主螢幕材質
    HDR OLED
門市空機價
$39,400
立即查詢
  • 主螢幕尺寸
    6.5 inch
  • 主相機畫素
    4800 萬畫素
  • RAM記憶體
    12 GB
  • 電池容量
    5000 mAh
  • 主螢幕材質
    HDR OLED

留言

登入後即可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