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來最有感升級的基本款 iPhone 莫過於 iPhone 17 了,螢幕放大到 6.3 吋,更加上了網友期盼已久的 120Hz 更新率,一推出的討論度不輸給 iPhone 17 Pro 系列與 iPhone Air。《SOGI 手機王》日前透過「買不買小調查」蒐集網友對 iPhone 17 的看法與購買意願,究竟這些願意購買 iPhone 17 的網友,看中的是哪些亮點?又是什麼原因讓部分人仍抱持觀望態度?一起來看看網友們的回應與看法!
另一方面,選擇「不一定會入手,先觀望」的比例達 28.2%,顯示不少人仍處於觀望期,可能受到價格、規格或市場反饋影響。至於完全不打算購入的比例為 27.2%,其中「絕對不會入手」僅 0.3%,代表 iPhone 17 並未引起強烈排斥,但確實有超過四分之一的用戶不被打動。
相對而言,覺得 iPhone 17「稍微偏貴」的比例為 32.8%,但認為「非常貴」的僅 0.6%。換言之,價格雖仍具爭議,但並非 iPhone 17 最大的阻力,更多人是對升級幅度與實際需求有疑慮,而非單純因價格卻步。
至於拍照/錄影(8.7%) 與 外型設計(8%),雖然不及前三大亮點,但仍維持一定吸引力。
由此可見 iPhone 17 的潛在市場仍集中於既有果粉,而跨品牌吸引用戶的效應相對有限。不過,對於已在蘋果生態圈中的用戶來說,新機升級仍具一定吸引力。
此外,部分網友認為缺少長焦鏡頭對於日常拍攝的影響有限,而硬體規格的升級、價格不漲反跌,讓 iPhone 17 成為整個系列中最具性價比、最「香」的選擇。對於追求實用與流暢體驗的消費者來說,iPhone 17 幾乎已經消除了猶豫理由。
首先,外觀變化不大,對於重視新鮮感的使用者來說吸引力不足;其次,AI 升級幅度有限,讓人覺得 iPhone 與競爭對手之間的差距正在拉大。價格部分也讓人猶豫,儘管比上一代更具 CP 值,但依然不便宜。換句話說,iPhone 17 的實用性獲得肯定,但是否值得立即換機,網友多半選擇再觀望。
相較於 Android 陣營 AI 功能的狂飆,蘋果在 iPhone 17 上的 AI 表現被視為「雞肋」,既沒有驚喜,也難以成為換機理由。在這些消費者眼中,iPhone 17 雖然「補齊了遲來的基礎功能」,卻依然缺乏能讓人眼睛一亮的創新,因此「不買單」的態度相當明確。
另外,你也可以透過《SOGI 手機王》的 Google 新聞與 LINE TODAY 頻道,隨時追蹤最新資訊,一手掌握 iPhone 17 新機消息。
iPhone 17 滿意度調查結果
彙整本次小調查中網友對於 iPhone 17 的評價,總共有 323 人參與這次投票,有 40.2% 的網友表示滿意並考慮購入,4.3% 表態「一定會入手」,加總起來接近 45% 的購買傾向,顯示 iPhone 17 對於參加小調查的網友來說仍是一款具吸引力的新機。另一方面,選擇「不一定會入手,先觀望」的比例達 28.2%,顯示不少人仍處於觀望期,可能受到價格、規格或市場反饋影響。至於完全不打算購入的比例為 27.2%,其中「絕對不會入手」僅 0.3%,代表 iPhone 17 並未引起強烈排斥,但確實有超過四分之一的用戶不被打動。
售價定位落在「合理偏高」
價格向來是決定消費者是否升級的重要因素,但調查顯示 41.2% 的網友認為 iPhone 17 售價「差不多,合理」,另有 24.1% 認為「稍微便宜」,合計超過六成持正面或中立看法。相對而言,覺得 iPhone 17「稍微偏貴」的比例為 32.8%,但認為「非常貴」的僅 0.6%。換言之,價格雖仍具爭議,但並非 iPhone 17 最大的阻力,更多人是對升級幅度與實際需求有疑慮,而非單純因價格卻步。
電池續航最受網友關注
在功能偏好上,iPhone 17 的電池續航以 39.6% 壓倒性成為網友最感興趣的特色,反映續航力表現是網友的關注重點。其次是效能/處理器(20.4%) 與 螢幕顯示(17.6%),顯示網友仍看重 iPhone 17 的流暢體驗與視覺享受。至於拍照/錄影(8.7%) 與 外型設計(8%),雖然不及前三大亮點,但仍維持一定吸引力。
蘋果用戶忠誠度高,品牌生態強力支撐
從品牌分布來看,64.4% 的受訪者本身就是 iPhone 用戶,顯示蘋果龐大的用戶基盤仍是 iPhone 17 的主要支撐力量。而非蘋果用戶中,三星以 23.2% 居次,其餘品牌占比皆不到 6%。由此可見 iPhone 17 的潛在市場仍集中於既有果粉,而跨品牌吸引用戶的效應相對有限。不過,對於已在蘋果生態圈中的用戶來說,新機升級仍具一定吸引力。
網友為什麼滿意 iPhone 17 ?
從滿意派網友的反應來看,iPhone 17 最大的加分點在於「終於補齊了使用體驗上的關鍵缺口」。螢幕尺寸放大到 6.3 吋後,帶來更好的影音與遊戲體驗,而 iPhone 17 終於有 ProMotion,也讓操作順暢度大幅提升。對比過往「基礎款缺東缺西」的定位,這次的 iPhone 17 終於展現「該有的都有」的誠意。此外,部分網友認為缺少長焦鏡頭對於日常拍攝的影響有限,而硬體規格的升級、價格不漲反跌,讓 iPhone 17 成為整個系列中最具性價比、最「香」的選擇。對於追求實用與流暢體驗的消費者來說,iPhone 17 幾乎已經消除了猶豫理由。
網友為什麼先觀望 iPhone 17?
觀望派網友的評價相對複雜,雖然承認 iPhone 17 是今年新機中「規格進步最明顯的一款」,螢幕放大與 ProMotion 確實補強短板,但仍有幾個讓人遲疑的因素。首先,外觀變化不大,對於重視新鮮感的使用者來說吸引力不足;其次,AI 升級幅度有限,讓人覺得 iPhone 與競爭對手之間的差距正在拉大。價格部分也讓人猶豫,儘管比上一代更具 CP 值,但依然不便宜。換句話說,iPhone 17 的實用性獲得肯定,但是否值得立即換機,網友多半選擇再觀望。
網友為什麼不滿意 iPhone 17?
在不滿意派的眼中,iPhone 17 雖然補上了高更新率與大螢幕,但依舊難以稱得上「完整的旗艦機」。部分網友認為,在這個價位帶的旗艦機,沒有長焦就是硬傷。不少人批評蘋果刻意把長焦綁定在 Pro Max,讓基礎版始終缺乏高階拍攝的完整性。相較於 Android 陣營 AI 功能的狂飆,蘋果在 iPhone 17 上的 AI 表現被視為「雞肋」,既沒有驚喜,也難以成為換機理由。在這些消費者眼中,iPhone 17 雖然「補齊了遲來的基礎功能」,卻依然缺乏能讓人眼睛一亮的創新,因此「不買單」的態度相當明確。
結論
iPhone 17 雖然靠大螢幕與 120Hz ProMotion 彌補基礎款的缺憾,贏得「最具性價比」的肯定,但外觀乏新意、AI 升級力道不足,加上長焦鏡頭持續缺席,仍讓部分消費者選擇觀望或直接放棄。整體而言,iPhone 17 在市場定位上更完善,卻依舊未能成為讓所有人買單的「完美之作」。iPhone 17 全系列怎麼挑?
蘋果今年帶來了四款全新 iPhone,分別有 17 系列的 iPhone 17、iPhone 17 Pro、iPhone 17 Pro Max,以及首款 iPhone Air 系列新品。其中 iPhone 17 標準版終於在這一代加入 120Hz 螢幕、iPhone 17 Pro 系列則追求性能與外型設計的全面突破、iPhone Air 更是以極致纖薄作為核心賣點。iPhone 17 / iPhone 17 Pro 怎麼挑?
蘋果推出新一代 iPhone 17 系列,這次採用與 iPhone 11 系列相同的產品策略,一共帶來 iPhone 17、iPhone 17 Pro 以及 iPhone 17 Pro Max 三款機型,其中 iPhone 17 與 iPhone 17 Pro 同樣搭載 6.3 吋 120Hz 螢幕,不過兩者價差可是高達 1 萬元。關注手機王,快速掌握 iPhone 17 新訊
想要第一時間掌握最新手機情報與優惠資訊嗎?趕快加入《SOGI 手機王》Facebook 專區「悄悄跟你說新手機情報!」與「撿便宜!最新手機空機價格情報」,帶你即時掌握最新手機發表動態與空機價格優惠,不錯過任何手機好康!另外,你也可以透過《SOGI 手機王》的 Google 新聞與 LINE TODAY 頻道,隨時追蹤最新資訊,一手掌握 iPhone 17 新機消息。
Sponsor

致力於將生硬的科技資訊以簡單易懂、生活化的方式呈現,讓更多人可以體驗科技的「美」
本文相關商品
相關新聞
2025/09/23
2025/09/19
最新消息
2025/10/04
2025/10/04
熱門新聞
2025/10/03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