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文數:1647
發表時間:2013-01-26 21:46:00
發表時間:2013-01-26 21:46:00
Sony Mobile 近日刊出一篇文章,內容不僅羅列出 Sony 旗下 Xperia 系列手機在全球範圍內 LTE 網路覆蓋的情況,還提供一張全球 LTE 網路現況圖,該圖直觀的顯示出目前北美、歐洲、澳洲等多個地區 LTE 網路已經架設完成並投入使用,且南美洲與非洲等多個國家也都有 LTE 網路的覆蓋。然而,反觀目前台灣本土 LTE 網路的建設情況卻已遠遠落後於這些地區。雖然去年 11 月 NCC 舉行記者會宣佈 2013 年下旬正式發放 4 – 8 張 3.9G 與 4G LTE 網路執照,預計開放 700MHz、900MHz 以及 1800MHz 三段頻率,但以台灣目前建設網路的速度,次代網路大約需要 2 年時間才能完成建設,預計台灣最快也要在 2015 年才能真正邁入 4G LTE 時代,而目前全球的主要行動標準正逐漸升級到 4G LTE 技術,這對於身在 ICT 產業中的台灣而言可說是相當難堪,當今儘快加速 LTE 網路的建設與普及已至關重要。

▲從 Sony Mobile 博文中列出了 Sony 旗下 Xperia 系列手機在全球範圍內 LET 網路覆蓋的情況,可以看出北美、歐洲、澳洲 LTE 網路已經架設完成並正式上路,南美洲的巴西、巴拉圭、哥倫比亞,非洲的南非、納米比亞、安哥拉、坦薩尼雅以及肯亞都已經有 LTE 網路,這對於身在 ICT 產業中的台灣而言可說是相當難堪。(圖片來源:Sony Mobile)
目前 4G LTE 網路在全球各地的頻段相當複雜,北美部分使用的是 700、850、1900、1700 / 2100 MHz;南美則是 700、1700 / 2100 以及 2600MHz;歐洲地區有 800、900、1800、2600MHz;亞洲方面擁有 850、1500、1800、2100、2300 以及 2600MHz,至於澳洲則是 1800MHz,也難怪該技術在全球普及的速度受阻,加上台灣過去對 WiMax 判斷的失利,讓 NCC 對於 4G LTE 的態度相當保守,是否能在 2014 年釋出牌照,在 2015 年使用上 4G LTE 網路還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

▲雖然去年 11 月 NCC 針對次代通訊技術頻譜發照時間召開記者會,宣佈明年下旬正式發放 4 – 8 張 3.9G 與 4G LTE 網路執照,但台灣過去對 WiMax 判斷的失利,讓 NCC 對於 4G LET 的態度相當保守,是否能在 2014 年釋出牌照,在 2015 年使用上 4G LTE 網路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因素。(圖片來源:自由電子報)
WiMAX 也叫 802·16 無線局域網路或 802.16, WiMAX 過去被認為是最好的一種接入蜂窩網路,運營商部署一座信號塔,在信號覆蓋的範圍內讓用戶能夠便捷連接到運營商的寬頻無線網路,和 Wi-Fi 一樣,WiMAX 也是一個基於開放標準的技術,它可以提供消費者所希望的服務,在全球經濟範圍內創造一個開放而具有競爭優勢的市場,並且提供優於 Wi-Fi 的高速寬頻互聯網體驗,能夠在比 Wi-Fi 更廣闊的地域範圍內提供「最後一公里」寬頻連接性,資料傳輸距離最遠可達 50km。Wi-Fi 網路使用無許可證頻譜,WiMAX 服務供應商使用許可頻譜,具有可預見性和穩定性。
由於近幾年來 WiMAX 逐步實現寬頻業務的行動化,而 3G 則實現行動業務的寬頻化,因此兩種網路的融合程度會越來越高。但 3G 的兩個主要系統 UMTS 和 CDMA2000 均為 WiMAX 的競爭者,特別是 UMTS 對 WiMAX 的威脅更大,由 UMTS/GSM 升級到 4G 的計畫稱為 3GPP 長期演進技術(LTE),UMTS 同時加強為 UMTS-TDD 的形式,使用以 WiMAX 導向的頻譜,並能在使用高峰導致低頻寬時提供比 WiMAX 更穩定的服務,以直接與 WiMAX 競爭。而對於 CDMA2000 這類由 AMPS/TIA 演進而來的技術也稱為超行動寬頻(UMB)的替代方案在推展,這兩項計畫均捨棄現存的空中接取標準(air interfaces),改以 OFDMA 為下行鏈路技術,及為上行鏈路採用以 OFDM 為基礎的多項方案。這些都將帶來可與 WiMAX 相同、甚至比 WiMAX 更快速的網路連線服務。

▲由於近幾年來 WiMAX 逐步實現寬頻業務的行動化,而 3G 則實現行動業務的寬頻化,因此兩種網路的融合程度會越來越高。但 3G 的兩個主要系統 UMTS 和 CDMA2000 均為 WiMAX 的競爭者,特別是 UMTS 對 WiMAX 的威脅更大,由 UMTS/GSM 升級到 4G 的計畫稱為 3GPP 長期演進技術(LTE),目前全球主要的行動標準正升級到 4G LTE 技術。(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3G 由兩個主要兩種系統 CDMA2000 和 UMTS 構成,由 UMTS/GSM 升級到 4G 的計畫稱為 3GPP 長期演進技術(LTE),LTE 事實上是 3.5G 下 HSDPA 邁向 4G 的過度版本,也曾經被俗稱為 3.9G,具有 100Mbps 的資料下載能力,被視作從 3G 向 4G 演進的主流技術, LTE(長期演進項目)是近兩年來 3GPP 啟動的最大的新技術研發項目,這種以 OFDM / FDMA 為核心的技術可以被看作「準 4G」技術,因此也稱作 4G LTE 網路。與 3G 相比,4G LTE 更具技術優勢,具體體現在:等待時間的減少、高資料速率、分組傳送、向下相容性更高、系統容量和覆蓋的改善以及運營成本的降低,因此目前全球主要的行動標準正升級到 4G LTE 技術。
目前全球 4G LTE 網路分佈情況整理:
資料來源:Sony Mobile

▲從 Sony Mobile 博文中列出了 Sony 旗下 Xperia 系列手機在全球範圍內 LET 網路覆蓋的情況,可以看出北美、歐洲、澳洲 LTE 網路已經架設完成並正式上路,南美洲的巴西、巴拉圭、哥倫比亞,非洲的南非、納米比亞、安哥拉、坦薩尼雅以及肯亞都已經有 LTE 網路,這對於身在 ICT 產業中的台灣而言可說是相當難堪。(圖片來源:Sony Mobile)
目前 4G LTE 網路在全球各地的頻段相當複雜,北美部分使用的是 700、850、1900、1700 / 2100 MHz;南美則是 700、1700 / 2100 以及 2600MHz;歐洲地區有 800、900、1800、2600MHz;亞洲方面擁有 850、1500、1800、2100、2300 以及 2600MHz,至於澳洲則是 1800MHz,也難怪該技術在全球普及的速度受阻,加上台灣過去對 WiMax 判斷的失利,讓 NCC 對於 4G LTE 的態度相當保守,是否能在 2014 年釋出牌照,在 2015 年使用上 4G LTE 網路還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

▲雖然去年 11 月 NCC 針對次代通訊技術頻譜發照時間召開記者會,宣佈明年下旬正式發放 4 – 8 張 3.9G 與 4G LTE 網路執照,但台灣過去對 WiMax 判斷的失利,讓 NCC 對於 4G LET 的態度相當保守,是否能在 2014 年釋出牌照,在 2015 年使用上 4G LTE 網路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因素。(圖片來源:自由電子報)
WiMAX 也叫 802·16 無線局域網路或 802.16, WiMAX 過去被認為是最好的一種接入蜂窩網路,運營商部署一座信號塔,在信號覆蓋的範圍內讓用戶能夠便捷連接到運營商的寬頻無線網路,和 Wi-Fi 一樣,WiMAX 也是一個基於開放標準的技術,它可以提供消費者所希望的服務,在全球經濟範圍內創造一個開放而具有競爭優勢的市場,並且提供優於 Wi-Fi 的高速寬頻互聯網體驗,能夠在比 Wi-Fi 更廣闊的地域範圍內提供「最後一公里」寬頻連接性,資料傳輸距離最遠可達 50km。Wi-Fi 網路使用無許可證頻譜,WiMAX 服務供應商使用許可頻譜,具有可預見性和穩定性。
由於近幾年來 WiMAX 逐步實現寬頻業務的行動化,而 3G 則實現行動業務的寬頻化,因此兩種網路的融合程度會越來越高。但 3G 的兩個主要系統 UMTS 和 CDMA2000 均為 WiMAX 的競爭者,特別是 UMTS 對 WiMAX 的威脅更大,由 UMTS/GSM 升級到 4G 的計畫稱為 3GPP 長期演進技術(LTE),UMTS 同時加強為 UMTS-TDD 的形式,使用以 WiMAX 導向的頻譜,並能在使用高峰導致低頻寬時提供比 WiMAX 更穩定的服務,以直接與 WiMAX 競爭。而對於 CDMA2000 這類由 AMPS/TIA 演進而來的技術也稱為超行動寬頻(UMB)的替代方案在推展,這兩項計畫均捨棄現存的空中接取標準(air interfaces),改以 OFDMA 為下行鏈路技術,及為上行鏈路採用以 OFDM 為基礎的多項方案。這些都將帶來可與 WiMAX 相同、甚至比 WiMAX 更快速的網路連線服務。

▲由於近幾年來 WiMAX 逐步實現寬頻業務的行動化,而 3G 則實現行動業務的寬頻化,因此兩種網路的融合程度會越來越高。但 3G 的兩個主要系統 UMTS 和 CDMA2000 均為 WiMAX 的競爭者,特別是 UMTS 對 WiMAX 的威脅更大,由 UMTS/GSM 升級到 4G 的計畫稱為 3GPP 長期演進技術(LTE),目前全球主要的行動標準正升級到 4G LTE 技術。(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3G 由兩個主要兩種系統 CDMA2000 和 UMTS 構成,由 UMTS/GSM 升級到 4G 的計畫稱為 3GPP 長期演進技術(LTE),LTE 事實上是 3.5G 下 HSDPA 邁向 4G 的過度版本,也曾經被俗稱為 3.9G,具有 100Mbps 的資料下載能力,被視作從 3G 向 4G 演進的主流技術, LTE(長期演進項目)是近兩年來 3GPP 啟動的最大的新技術研發項目,這種以 OFDM / FDMA 為核心的技術可以被看作「準 4G」技術,因此也稱作 4G LTE 網路。與 3G 相比,4G LTE 更具技術優勢,具體體現在:等待時間的減少、高資料速率、分組傳送、向下相容性更高、系統容量和覆蓋的改善以及運營成本的降低,因此目前全球主要的行動標準正升級到 4G LTE 技術。
目前全球 4G LTE 網路分佈情況整理:
工作頻段 | 上行鏈路(UL)工作的頻段 | 下行鏈路(DL)工作的頻段 | 通用名 | 中心頻率 | 地區 |
I(1) | 1920 MHz -1980 MHz | 2110 MHz -2170 MHz | IMT | 2100MHz | 亞洲,歐洲,以色列,日本(NTT DoCoMo,KDDI,Softbank),韓國(LG U Plus) |
II(2) | 1850 MHz -1910 MHz | 1930 MHz -1990 MHz | PCS | 1900 MHz | 加拿大,美國,拉丁美洲 |
III(3) | 1710 MHz - 1785 MHz | 1805 MHz - 1880 MHz | DCS | 1800 MHz | 英國(EE),芬蘭,德國,澳大利亞,香港,日本(E移動),波蘭,新加坡,韓國 |
IV(4) | 1710 MHz - 1755 MHz | 2110 MHz - 2155 MHz | AWS | 1700 MHz | 加拿大,拉丁美洲,美國(AT&T Mobility, T-Mobile Verizon Wireless, MetroPCS) |
V(5) | 824 MHz - 849 MHz | 869 MHz - 894 MHz | CLR | 850 MHz | 美洲,韓國(LG U Plus 全國范圍內,SKT),以色列 |
VII(7) | 2500 MHz - 2570 MHz | 2620 MHz - 2690 MHz | IMT-E | 2.6 GHz | 加拿大,歐盟,拉丁美洲,新加坡,巴西,香港,俄羅斯聯邦 |
XVII(17) | 704 MHz - 716 MHz | 734 MHz - 746 MHz | Lower SMH block B/C | 700 MHz | 美國(AT&T),加勒比 |
XIX(19) | 830 MHz - 845 MHz | 875 MHz - 890 MHz | Japan upper 800 | 850 MHz | 日本(NTT DoCoMo) |
XX(20) | 832 MHz - 862 MHz | 791 MHz - 821 MHz | EU’s Digital Dividend | 800 MHz | 歐盟,俄羅斯聯邦 |
XXI(21) | 1447.9 MHz - 1462.9 MHz | 1495.9 - 1510.9 MHz | PDC | 1500 MHz | 日本(NTT DoCoMo) |
資料來源:Sony Mobile
Enson 於 2015-05-25 17:07:35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發表時間:2025-08-20 04:3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