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傳電信 FarEastone 討論[電子時報]新聞評析-台灣手機發展如何in起來 跳脫低價迷思關鍵

瀏覽: 1183
回覆: 1
共1頁
發文數:2712
發表時間:2002-09-26 11:41:00
資料來源:http://www.digitimes.com.tw/news/PagesContent.asp?NewsPage=002&DatePublish=2002/09/26
(記者王君毅/特稿) 2002/9/26

 其實,台灣高唱強化技術、品牌、行銷,擺脫低價競爭的宿命,並不是在手機產業第一次發生,手機也絕非第一個台灣可跳脫成本迷思的產業,蛻變成一除價格外,仍有其他可供海內外廠商、媒體、法人、研究機構津津樂道且作為學習模仿對象的個案,然時序進入微利時代,業者除極力成本控制外,短期內似乎無其他方式可脫離低價思惟的窠臼。

 寄望業者專注創新研發,並擺脫價格競爭的迷思似乎已是老生常談,然除價格外,是否有其他方法讓台灣手機產業in起來,並塑造出可讓多數人覺得驕傲的企業,相信對投身電子產業發展的云云眾生來說,將是最大的鼓舞與夢想。

 業者常舉例,無線通訊產業發展不同於既往的IT產業,由於產品涉及高頻傳輸,且無標準的規格、軟體支撐,加上認證期長,發展相對不易;因此即使在如筆記型電腦等如此複雜的設計產品都能拿下世界第一,不過一旦跨足手機生產,產品開發仍無捷徑,平均都須花費2~3年的時間不斷修正,才有小小的成就出現。

 此外,業者常認為,手機市場趨於飽和,未來轉朝高、低階兩極化的方向發展將成趨勢,在台灣以代工為定位的宿命下,短期內跨足高階手機生產恐將無望;但短期內低價手機除市場仍有一定需求外,在開發中國家仍有相當的成長潛力,因此對台灣業者來說,欲承接國際大廠的訂單,除價格吸引客戶外,現階段似乎別無他較佳的模式可供發揮,也因此,除了砍價,還是砍價。

 台灣科技產業傲人的成就除優質的成本控制外,完善的週邊配合也是不容忽視的一環,面對台灣關鍵零組件的技術追趕跟不上領先大廠、殺價不斷及產品生命週期不斷縮短,其實對結構鏈的傷害已逐漸擴大,一旦現有的產業鏈恐怖平衡的狀態破裂,台灣業者還有何種優勢,值得留意。

 異常低價競爭的結果,不論手機代工廠是否甘之如飴,但對零組件業者來說,肯定是怨聲載道,日前外電即表示,雖然分析師認為良好的供應鏈管理是評估企業的主要重點之一,但過度專注於價格控制,將對長久建立起的產業供應鏈及供需間的忠誠度有一定的殺傷力。新惠普的新筆記型電腦代工廠商名單出爐後,台灣代工廠為客戶鞠躬盡瘁的結果,換來的僅是新惠普認為台灣業者產能擴張過剩的評語,面對自家門廝殺慘烈,外人坐收漁利的戲碼不斷重演,台灣業者如何in起來,其實,仍有很多包袱。

阿文 於 2016-05-28 17:34:35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
發表時間:2025-10-02 13:05:32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