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文數:97
發表時間:2003-07-16 21:41:00
發表時間:2003-07-16 21:41:00
http://www.appledaily.com.tw/template/twapple/art_main.cfm?loc=TP&showdate=20030716&sec_id=8&art_id=191913
遠傳併和信裁員800人
和信今開臨董會 合併案即將拍板
【李宗莉╱台北報導】和信電訊今日將召開臨時董事會,針對與遠傳電信(4904)合併案,達成最終決議。某電信業高層指出,遠傳購併和信後,不論是延續雙品牌,或和信從此成為消滅公司,預計2家合併後,只需1.6倍的人力規模即可維持現有營運,也就是說,未來約有800名員工將面臨裁員命運。
山雨欲來
負責與遠東集團斡旋的台泥(1101)副董事長張安平昨日表示,包括NTT DoCoMo法人代表河野達、荻原篤弘2人,今天都將親自來台出席臨時董事會。
至於外傳每股換股17元、現金12元的合併價格,今天將是一場拉鉅戰,因為在所有大股東中,目前只有台泥希望以每股12元的現金交易方式將和信賣給遠傳,但包括國壽、東元等其他股東,對12元的現金價不滿意,幾乎是賠錢賣股,主張應以換股方式完成合併,由於兩派意見南轅北轍,今天將攤牌討論。
就業人口不增反減
至於合併後的人力結構,雖然和信與遠傳方面都表示不會裁員,但國內電信產業的封閉市場特性,加上用戶數達2300萬戶後,市場難有成長力道,且獲利也走下滑,業界認為,向來以資本密集、技術密集著稱的電信業,近年的就業人口不增反減,各家都有精簡人事成本動作,動手裁員只是早晚問題。
控制成本創造獲利
以台灣大哥大(3045)為例,2001年進行「部門公司化」政策後,將包括客服、工務等部門相繼獨立,成功將員工人數縮減到1600名上下;而遠傳更是從去年起,在董事長徐旭東一聲令下,嚴守有效控制營運成本為創造本業獲利的經營原則,先後採取人事凍結、遇缺不補和自然流失等方式,讓員工數從2800名縮減到2500名,成功達到人事費用精簡10%的目標。
合併整體綜效有限
法人圈對遠傳合併和信一案,則大多抱持「中性」看法。建華證券研究部經理周奇賢表示,國內行動電話業多達9家,對僅有2000多萬用戶的市場來說的確太過「擁擠」,雖然遠傳藉此可避免淪為「二軍」,有利中長期的策略布局,但合併後頂多強化手機採購的議價能力,整體綜效有限。
再從和信電訊的經營體質來看,雖然勇敢打消12億元的帳面呆帳,但經營體質仍未有明顯改善,負債比仍在30%左右。法人指出,翻開和信電訊的財報可發現,今年即將到期的負債約為30.7億元,聯貸銀行包括台灣銀行、荷蘭銀行、中國信託、交通銀行、台灣工銀等,總金額高達101.4億元,壓力不輕。
財務虧損負擔沈重
此外,和信今年的短期負債還包括手機採購、通路佣金等短期應付帳款18億元,但和信目前手中的流動資產,包括短期投資和現金部位不過20億元,加上本業不賺錢,去年稅前虧損達17.7億元,財務負擔沈重。
反應在遠傳與和信電訊的股價上,也缺乏激情演出。昨天遠傳股價收在27.4元,3大法人幾無著墨;和信的未上市盤價仍在12元到13元附近打轉,未有上攻的凌厲氣勢,盤商私下透露,目前尚無特定買盤積極介入。雖然2家聯姻是喜事,但不管最終如何定案,在買氣退潮下,恐怕難對電信類股帶來多大的激勵效應。
http://www.appledaily.com.tw/template/twapple/art_main.cfm?loc=TP&showdate=20030716&sec_id=8&art_id=191913
遠傳併和信裁員800人
和信今開臨董會 合併案即將拍板
【李宗莉╱台北報導】和信電訊今日將召開臨時董事會,針對與遠傳電信(4904)合併案,達成最終決議。某電信業高層指出,遠傳購併和信後,不論是延續雙品牌,或和信從此成為消滅公司,預計2家合併後,只需1.6倍的人力規模即可維持現有營運,也就是說,未來約有800名員工將面臨裁員命運。
山雨欲來
負責與遠東集團斡旋的台泥(1101)副董事長張安平昨日表示,包括NTT DoCoMo法人代表河野達、荻原篤弘2人,今天都將親自來台出席臨時董事會。
至於外傳每股換股17元、現金12元的合併價格,今天將是一場拉鉅戰,因為在所有大股東中,目前只有台泥希望以每股12元的現金交易方式將和信賣給遠傳,但包括國壽、東元等其他股東,對12元的現金價不滿意,幾乎是賠錢賣股,主張應以換股方式完成合併,由於兩派意見南轅北轍,今天將攤牌討論。
就業人口不增反減
至於合併後的人力結構,雖然和信與遠傳方面都表示不會裁員,但國內電信產業的封閉市場特性,加上用戶數達2300萬戶後,市場難有成長力道,且獲利也走下滑,業界認為,向來以資本密集、技術密集著稱的電信業,近年的就業人口不增反減,各家都有精簡人事成本動作,動手裁員只是早晚問題。
控制成本創造獲利
以台灣大哥大(3045)為例,2001年進行「部門公司化」政策後,將包括客服、工務等部門相繼獨立,成功將員工人數縮減到1600名上下;而遠傳更是從去年起,在董事長徐旭東一聲令下,嚴守有效控制營運成本為創造本業獲利的經營原則,先後採取人事凍結、遇缺不補和自然流失等方式,讓員工數從2800名縮減到2500名,成功達到人事費用精簡10%的目標。
合併整體綜效有限
法人圈對遠傳合併和信一案,則大多抱持「中性」看法。建華證券研究部經理周奇賢表示,國內行動電話業多達9家,對僅有2000多萬用戶的市場來說的確太過「擁擠」,雖然遠傳藉此可避免淪為「二軍」,有利中長期的策略布局,但合併後頂多強化手機採購的議價能力,整體綜效有限。
再從和信電訊的經營體質來看,雖然勇敢打消12億元的帳面呆帳,但經營體質仍未有明顯改善,負債比仍在30%左右。法人指出,翻開和信電訊的財報可發現,今年即將到期的負債約為30.7億元,聯貸銀行包括台灣銀行、荷蘭銀行、中國信託、交通銀行、台灣工銀等,總金額高達101.4億元,壓力不輕。
財務虧損負擔沈重
此外,和信今年的短期負債還包括手機採購、通路佣金等短期應付帳款18億元,但和信目前手中的流動資產,包括短期投資和現金部位不過20億元,加上本業不賺錢,去年稅前虧損達17.7億元,財務負擔沈重。
反應在遠傳與和信電訊的股價上,也缺乏激情演出。昨天遠傳股價收在27.4元,3大法人幾無著墨;和信的未上市盤價仍在12元到13元附近打轉,未有上攻的凌厲氣勢,盤商私下透露,目前尚無特定買盤積極介入。雖然2家聯姻是喜事,但不管最終如何定案,在買氣退潮下,恐怕難對電信類股帶來多大的激勵效應。
http://www.appledaily.com.tw/template/twapple/art_main.cfm?loc=TP&showdate=20030716&sec_id=8&art_id=191913
beenerey 於 2016-05-28 17:35:03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發表時間:2025-08-09 06:26:46

發文數:2007
發表時間:2003-07-16 23:03:00
發表時間:2003-07-16 23:03:00
嗯!
風晨 於 2003-07-16 23:03:00 修改文章內容

發文數:4
發表時間:2003-07-17 10:53:00
發表時間:2003-07-17 10:53:00
奇怪了~我認識的朋友~幾乎都換和信了~業績還那ㄇ差~我們都喜歡用哈啦900~不知道和遠傳合併後還有沒有哈啦900的費率~
陌生的訪客 於 2003-07-17 10:53:00 修改文章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