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文數:7559
發表時間:2004-11-29 23:42:00
發表時間:2004-11-29 23:42:00
http://www.digitimes.com.tw/n/article.asp?id=728A410B2CAC04BF48256F580047A80E
產業瞭望-
正向看照相手機市場發展
DSC業者當下最大競爭來自同業
--------------------------------------------------------------------------------
(賴麗秋/採訪中心) 2004/11/29
近來在網路上流傳著一則手機業者的照相手機廣告,廣告中的主人翁利用照相手機拍下許多畫面,原本令人摸不著頭緒,但當鏡頭一轉換後,原來這些預先拍下的畫面,到了語言不通的國度旅遊時,全都派上用場。啊!聰明,原來照相手機也可以這樣用。這則廣告除了廣告創意令人激賞外,不免還是要引起數位相機(DSC)業者的擔憂。
三星(Samsung)的500萬畫素照相手機S250上市,標榜採用500萬畫素的CCD影像感測器,與一般採用CMOS影像感測器的照相手機不同,明顯是衝著數位相機而來;相較於其他手機業者對照相手機的策略,三星對於以照相手機來取代數位相機的企圖心從來不刻意隱瞞。在照相手機影像畫素越來越高的趨勢下,數位相機廠商面臨的壓力是越來越明顯。
再由近期日本幾大數位相機業者所公佈財報來看,營收已明顯下降,原因在於數位相機成長趨緩,業者庫存水位升高。數位相機的庫存增加,與照相手機持續成長,是否具有直接因果關係,尚未有明確的證據顯示,但是,手機業者與數位相機業者間的競爭心態肯定將會越趨激烈。
正是基於上述的種種理由與發展,市場上對於數位相機是否會被照相手機取代的討論也熱烈了起來。然而,數位相機是否真會被取代,市場看法兩極,各有各的立場,沒有定論。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在未來無法預測的情況下,照相手機也許會取代數位相機;屆時的數位相機也可能有新的出路,這些在不久的未來可能會發生。但現在,我們要討論的是照相手機對數位相機市場分食及數位相機廠商面對的挑戰。
其實撇開照相手機對低階數位相機市場的侵蝕,數位相機廠商面對更大的競爭壓力應是來自於同業的競爭。
手機照相功能曾引爭議 今日卻成重要賣點
記得可照相手機剛推出時,利用照相手機翻拍書店上架新書、公共場合偷拍事件等負面事件層出不窮,為照相手機蒙上一層陰影,為此韓國政府還要求手機業者需對照相手機拍照時,強制設計聲響來提醒週遭人士,許多私人俱樂部更是嚴禁攜入照相手機。
不過,種種的負面用法還是無法阻擋可照相手機的成長,根據Gartner的報告,2004年全球照相手機銷售可達1.59億支,較2003年成長40%,報告同時預測2008年,全球照相手機出貨佔整體市場的比例會高達7成。
對手機業者來說,照相功能已經成為手機的標準配備了,為領先競爭者,更需要在照相模組畫素上領先。因此,快速帶動了照相手機的成長。
雖然照相手機在部分回教國家遭到禁止,而其照相功能對個人的隱私威脅,同樣在許多先進國家引起廣泛討論,甚至將進入以司法規範地步;但這些都無損照相手機今日的地位。
然手機業者雄心不僅止於取代照相手機而已。隨著手機技術的進步,以及3G網絡日漸成熟完整,大幅提升傳輸速率,手機功能不斷擴大,不單是數位相機功能,包括個人多媒體娛樂、動態攝影、指紋辨識、電子錢包、電子門票等,甚至已有業者提出可以手機來替代遙控器等,不斷有新功能準備隨時加入手機上,如此說來,要緊張的不單是數位相機業者,包括MP3、數位攝錄影機、掌上遊樂器等業者都應該要擔心手機業者的侵蝕。
數位相機市場幾由日商壟斷 外人插足難
數位相機發展自今,雖有許多廠商看重其發展潛力而紛紛切入,台灣廠商更是積極參與,以承接日系訂單為目標。但時至今日,掌握了數位相機關鍵零組件的日本廠商可說完全把持了數位相機市場,且隨著數位相機像素快速提升,及市場競爭加劇,台灣廠商面臨的挑戰業是越來越嚴厲。
數位相機市場競爭激烈,除了有照相手機在後面虎視眈眈外,無庸置疑,日本廠商是掌握數位相機市場的最大推手,且在其中的廠家實力都在伯仲間,以日本光學技術發展的實力,換個角度看,今日的數位相機市場,也是日本廠商間的競爭。因為不相上下的實力,加上以日商為主,使得數位相機市場現今的發展也變得有趣。
為何說數位相機廠商最大競爭壓力來自同業!維持一定的高毛利一向是日商經營策略,因此,日商最不喜歡的便是台灣廠商的加入,因為往往台廠以低價搶市,破壞市場行情,進而迫使日商往更高階的產品發展,但這種模式對日商的好處是擴大了市場,日商只需與台廠保持一定技術差距,仍可維持高毛利運作。
但如今的數位相機產業發展,價格破壞者不需由台廠來扮演,因為在數位相機發展至一定規格後,當畫素向500萬、800萬推升,精簡型的單眼數位相機等,因技術門檻高,加上日商掌握了關鍵零組件與專利保護,台廠想再上一層樓的難度增加,已無力隨意發動價格戰,說的更白些,台廠也沒有能力快速跟上日廠技術的發展。
因為大家實力相近,對市場看法差異不大,產品同質性也高,不得已必須自行扮演價格殺手。這點由日前日本各大數位相機廠公佈的財報中,已可窺見一二,數位相機出貨量雖仍在成長,但獲利能力均大幅衰退。日數位相機業者面對是來自一群技術相近、品牌實力一樣堅強的競爭者,是同業,也是自我挑戰。
照相手機進逼打的是行銷戰 業內的技術考驗將更嚴苛
根據法人UBS的報告,2004年數位相機跌價幅度達15%,預估2005年仍有15%的跌價幅度;不過數位相機市場還是持續成長,2004年約可成長40%、銷售6,850萬台;2005年預估則可成長22%,達8,410萬台;而到2006年時成長可能持平。
面對照相手機對低階數位相機取代的危機,還有來自同業巨大的競爭,除了SONY、Canon、Olympus等仍維持既定出貨目標外,多數業者已經下調年度出貨目標。而這些業者也不諱言,隨價格不斷的下滑,想要維持獲利越來越艱難了。
數位相機市場近來發展面臨瓶頸,有業者將原因歸之為推出產品款示不夠多,在時程上也落後,因此影響買氣,為此,有業者積極推出新機種來刺激市場。
以當下數位相機廠商策略來分析,因低階數位相機毛利低,加上有照相手機在後追趕,紛紛轉往高階單眼數位相機發展,因此,在先前市場一下多了許多800萬畫素的單眼數位相機,這些機種功能多在伯仲間,看得消費者不知如何選擇。
對影像品質要求高的消費者來說,數位相機還是有其魅力,不是照像手機可輕易取代。不過,在現階段高階數位相機價位仍偏高,因此,又影響了市場的銷售量,使得日數位相機業者陷入兩難。
另一方面,當數位相機發展至800萬畫素,甚至更高畫素後,大量的影像處理及相關關鍵零組件的配合,對數位相機業者而言,技術上的考驗也越來越困難。以CCD影像感測器來說,雖然在影像品質上整體來說優於CMOS影像感測器,但CCD已面臨到高畫素與處理速度的問題,CMOS影像感測器正挾其高整合度,準備取代CCD影像感測器市場。還有,高階單眼數位相機另一大賣點-長焦距鏡頭等技術發展,其技術難度不斷挑戰業者。
因為功能需求,初推出市場的單眼數位相機體積偏大,影響了消費者選購意願,這又為業者帶來另一挑戰,需要在功能提升、體積縮小上進一步努力。數位相機選擇朝高階產品雖是不得已,但所面臨的挑戰,並未亞於照相手機帶來的威脅。
高階數位相機發展之路不好走,另一端輕薄短小的數位相機雖也是業者對抗照相手機侵蝕的法寶,但如何輕薄短小,又無損影像品質,同樣是技術的挑戰。
除了技術的挑戰,日本各大數位相機品牌都有基礎,在技術之外,更考驗著業者的經營能力及正確的決策。數位相機業者正面臨外憂內患,稍有疏失可能就此被迫退出市場的生死存亡關頭。
數位相機業者已經有了面臨市場洗牌的心裡準備,只是這場洗牌競賽中,參與都是世界級大廠,而且是日系大廠。
產業瞭望-
正向看照相手機市場發展
DSC業者當下最大競爭來自同業
--------------------------------------------------------------------------------
(賴麗秋/採訪中心) 2004/11/29
近來在網路上流傳著一則手機業者的照相手機廣告,廣告中的主人翁利用照相手機拍下許多畫面,原本令人摸不著頭緒,但當鏡頭一轉換後,原來這些預先拍下的畫面,到了語言不通的國度旅遊時,全都派上用場。啊!聰明,原來照相手機也可以這樣用。這則廣告除了廣告創意令人激賞外,不免還是要引起數位相機(DSC)業者的擔憂。
三星(Samsung)的500萬畫素照相手機S250上市,標榜採用500萬畫素的CCD影像感測器,與一般採用CMOS影像感測器的照相手機不同,明顯是衝著數位相機而來;相較於其他手機業者對照相手機的策略,三星對於以照相手機來取代數位相機的企圖心從來不刻意隱瞞。在照相手機影像畫素越來越高的趨勢下,數位相機廠商面臨的壓力是越來越明顯。
再由近期日本幾大數位相機業者所公佈財報來看,營收已明顯下降,原因在於數位相機成長趨緩,業者庫存水位升高。數位相機的庫存增加,與照相手機持續成長,是否具有直接因果關係,尚未有明確的證據顯示,但是,手機業者與數位相機業者間的競爭心態肯定將會越趨激烈。
正是基於上述的種種理由與發展,市場上對於數位相機是否會被照相手機取代的討論也熱烈了起來。然而,數位相機是否真會被取代,市場看法兩極,各有各的立場,沒有定論。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在未來無法預測的情況下,照相手機也許會取代數位相機;屆時的數位相機也可能有新的出路,這些在不久的未來可能會發生。但現在,我們要討論的是照相手機對數位相機市場分食及數位相機廠商面對的挑戰。
其實撇開照相手機對低階數位相機市場的侵蝕,數位相機廠商面對更大的競爭壓力應是來自於同業的競爭。
手機照相功能曾引爭議 今日卻成重要賣點
記得可照相手機剛推出時,利用照相手機翻拍書店上架新書、公共場合偷拍事件等負面事件層出不窮,為照相手機蒙上一層陰影,為此韓國政府還要求手機業者需對照相手機拍照時,強制設計聲響來提醒週遭人士,許多私人俱樂部更是嚴禁攜入照相手機。
不過,種種的負面用法還是無法阻擋可照相手機的成長,根據Gartner的報告,2004年全球照相手機銷售可達1.59億支,較2003年成長40%,報告同時預測2008年,全球照相手機出貨佔整體市場的比例會高達7成。
對手機業者來說,照相功能已經成為手機的標準配備了,為領先競爭者,更需要在照相模組畫素上領先。因此,快速帶動了照相手機的成長。
雖然照相手機在部分回教國家遭到禁止,而其照相功能對個人的隱私威脅,同樣在許多先進國家引起廣泛討論,甚至將進入以司法規範地步;但這些都無損照相手機今日的地位。
然手機業者雄心不僅止於取代照相手機而已。隨著手機技術的進步,以及3G網絡日漸成熟完整,大幅提升傳輸速率,手機功能不斷擴大,不單是數位相機功能,包括個人多媒體娛樂、動態攝影、指紋辨識、電子錢包、電子門票等,甚至已有業者提出可以手機來替代遙控器等,不斷有新功能準備隨時加入手機上,如此說來,要緊張的不單是數位相機業者,包括MP3、數位攝錄影機、掌上遊樂器等業者都應該要擔心手機業者的侵蝕。
數位相機市場幾由日商壟斷 外人插足難
數位相機發展自今,雖有許多廠商看重其發展潛力而紛紛切入,台灣廠商更是積極參與,以承接日系訂單為目標。但時至今日,掌握了數位相機關鍵零組件的日本廠商可說完全把持了數位相機市場,且隨著數位相機像素快速提升,及市場競爭加劇,台灣廠商面臨的挑戰業是越來越嚴厲。
數位相機市場競爭激烈,除了有照相手機在後面虎視眈眈外,無庸置疑,日本廠商是掌握數位相機市場的最大推手,且在其中的廠家實力都在伯仲間,以日本光學技術發展的實力,換個角度看,今日的數位相機市場,也是日本廠商間的競爭。因為不相上下的實力,加上以日商為主,使得數位相機市場現今的發展也變得有趣。
為何說數位相機廠商最大競爭壓力來自同業!維持一定的高毛利一向是日商經營策略,因此,日商最不喜歡的便是台灣廠商的加入,因為往往台廠以低價搶市,破壞市場行情,進而迫使日商往更高階的產品發展,但這種模式對日商的好處是擴大了市場,日商只需與台廠保持一定技術差距,仍可維持高毛利運作。
但如今的數位相機產業發展,價格破壞者不需由台廠來扮演,因為在數位相機發展至一定規格後,當畫素向500萬、800萬推升,精簡型的單眼數位相機等,因技術門檻高,加上日商掌握了關鍵零組件與專利保護,台廠想再上一層樓的難度增加,已無力隨意發動價格戰,說的更白些,台廠也沒有能力快速跟上日廠技術的發展。
因為大家實力相近,對市場看法差異不大,產品同質性也高,不得已必須自行扮演價格殺手。這點由日前日本各大數位相機廠公佈的財報中,已可窺見一二,數位相機出貨量雖仍在成長,但獲利能力均大幅衰退。日數位相機業者面對是來自一群技術相近、品牌實力一樣堅強的競爭者,是同業,也是自我挑戰。
照相手機進逼打的是行銷戰 業內的技術考驗將更嚴苛
根據法人UBS的報告,2004年數位相機跌價幅度達15%,預估2005年仍有15%的跌價幅度;不過數位相機市場還是持續成長,2004年約可成長40%、銷售6,850萬台;2005年預估則可成長22%,達8,410萬台;而到2006年時成長可能持平。
面對照相手機對低階數位相機取代的危機,還有來自同業巨大的競爭,除了SONY、Canon、Olympus等仍維持既定出貨目標外,多數業者已經下調年度出貨目標。而這些業者也不諱言,隨價格不斷的下滑,想要維持獲利越來越艱難了。
數位相機市場近來發展面臨瓶頸,有業者將原因歸之為推出產品款示不夠多,在時程上也落後,因此影響買氣,為此,有業者積極推出新機種來刺激市場。
以當下數位相機廠商策略來分析,因低階數位相機毛利低,加上有照相手機在後追趕,紛紛轉往高階單眼數位相機發展,因此,在先前市場一下多了許多800萬畫素的單眼數位相機,這些機種功能多在伯仲間,看得消費者不知如何選擇。
對影像品質要求高的消費者來說,數位相機還是有其魅力,不是照像手機可輕易取代。不過,在現階段高階數位相機價位仍偏高,因此,又影響了市場的銷售量,使得日數位相機業者陷入兩難。
另一方面,當數位相機發展至800萬畫素,甚至更高畫素後,大量的影像處理及相關關鍵零組件的配合,對數位相機業者而言,技術上的考驗也越來越困難。以CCD影像感測器來說,雖然在影像品質上整體來說優於CMOS影像感測器,但CCD已面臨到高畫素與處理速度的問題,CMOS影像感測器正挾其高整合度,準備取代CCD影像感測器市場。還有,高階單眼數位相機另一大賣點-長焦距鏡頭等技術發展,其技術難度不斷挑戰業者。
因為功能需求,初推出市場的單眼數位相機體積偏大,影響了消費者選購意願,這又為業者帶來另一挑戰,需要在功能提升、體積縮小上進一步努力。數位相機選擇朝高階產品雖是不得已,但所面臨的挑戰,並未亞於照相手機帶來的威脅。
高階數位相機發展之路不好走,另一端輕薄短小的數位相機雖也是業者對抗照相手機侵蝕的法寶,但如何輕薄短小,又無損影像品質,同樣是技術的挑戰。
除了技術的挑戰,日本各大數位相機品牌都有基礎,在技術之外,更考驗著業者的經營能力及正確的決策。數位相機業者正面臨外憂內患,稍有疏失可能就此被迫退出市場的生死存亡關頭。
數位相機業者已經有了面臨市場洗牌的心裡準備,只是這場洗牌競賽中,參與都是世界級大廠,而且是日系大廠。
奧提斯 於 2016-05-28 16:50:46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發表時間:2025-09-09 21:5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