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文數:2712
發表時間:2002-12-14 05:31:00
發表時間:2002-12-14 05:31:00
資料來源:http://www.topology.com.tw/report/report_show.asp?ID=0X4CHQC2N6S59MMTQHW2UJBEH1&tbl=tblReport&isHomePage=1
行動數據服務:MMS多媒體訊息服務發展現況
陳淑倩
多媒體訊息服務是手機邁入數據傳輸時代的一項技術與服務,意謂著行動電話由語音、簡單的數據服務,跨入可以觀賞多媒體資訊的時代。隨著3G服務的頻寬增加,MMS已被業者視為3G時代殺手級應用的內容服務。本文將探討多媒體訊息服務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以供相關業者參考。
2007年全球MMS服務的消費者營收
2007年全球MMS服務的消費者營收
Source:Ovum
多媒體訊息服務(Multimedia Message Service, MMS)是繼簡訊服務(short messaging service, SMS)的另一個大事,也是今年6月18日至6月21日止新加坡電信展的主題之一。在新加坡電信展上,Siemens、Nokia、Sony Ericsson等國際手機大廠也同時舉辦新產品發表會,多媒體訊息服務、和絃鈴聲、彩色螢幕已成為下半年手機大廠共通的三大賣點。
多媒體訊息服務是手機邁入數據傳輸時代的一項技術與服務,意謂著行動電話由語音、簡單的數據服務,跨入可以觀賞多媒體資訊的時代。隨著3G服務的頻寬增加,MMS已被業者視為3G時代殺手級應用的內容服務。本文將探討多媒體訊息服務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以供相關業者參考。
一、多媒體訊息服務發展快速
廣義來說,行動訊息包括簡訊家族,如多媒體訊息服務(MMS)、簡訊服務(SMS)與增強型簡訊服務(EMS)以及行動電子郵件、即時通訊等,其中發展最為快速的莫過於MMS。MMS可以跨不同品牌手機和不同電信業者,有別於目前盛行的SMS與EMS。由於許多簡訊服務受限於不同品牌的專屬格式,不能夠讓消費者自由傳送圖案,造成許多不便與困擾。為統一訊息服務市場,MMS是一個由3GPP與WAP FORUM制定的公開標準,在全球的通訊系統、手機與其他相關業者共同合作下,將可提供跨平台與跨手機品牌訊息服務。此外,MMS並不侷限於由手機端來發送訊息,透過PDA、電腦或是其他電子郵件均可發送。
根據Ericsson估計,MMS可望在2005年超越僅能傳送文字的簡訊服務SMS。此外,Gartner則統計出,去年全球總共送出1029億個SMS,該公司預測今年SMS的數量可望成長到1460億,2003年度成長到1680億,之後則會減少。Gartner也預測來自各種型態無線訊息服務的相關營收將從去年的1340億美元,至2006年成長達2230億美元。
二、多媒體訊息服務發展現況
(一)全球地區MMS業者發展現況
MMS在全球三大區域--歐洲、亞太及北美地區的發展情況完全不同,其中,歐洲是最早採用MMS服務的地區,相較之下,美國地區在MMS部署上約落後一年半至二年的時間。
1. 歐洲地區
過去兩年,SMS一直在歐洲占一席之地,該區早已建立的P2P訊息提供了MMS服務穩固的發展基礎。目前大部分西歐地區業者正在研究或嘗試MMS服務,而西歐也是大多數最早開始推出MMS服務的地區,因為主要成功的MMS服務已在該區推行。
行動網路技術在歐洲的同質性比其他地區來得高,除了使用GSM,歐洲大部分業者選擇GPRS作為他們2G+升級標準。大部分歐洲業者預計2002年底或2003年初將推出3G網路,而這些網路將建構在W-CDMA。嚴格來說,MMS並不是一個GSM標準,也不是特別針對任何特定的網路技術,但MMS已是歐洲行動通訊業者目前的發展重心之一。目前已宣佈在2002年計劃推出MMS服務的有德國、希臘、芬蘭、愛爾蘭、義大利、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及英國。2002年4月,超過20家業者宣佈今年底前將推出MMS商業化服務,例如,挪威的Telenor是第一家推出商業化MMS服務的業者,Vodafone的德國地區業者D2也宣佈推出計劃,Vodafone D2的服務直至7月31日止為免費,此後每個圖像訊息傳送費用約0.37美元。
2. 亞洲地區
由於亞太地區行動電話市場特性不同,不同國家間採用新技術及服務的時間和速度也不相同。如在亞太地區的其他未發展國家,由於缺乏手機支援當地語言內文輸入,基本SMS無法起步。而日本及南韓在行動訊息發展腳步居亞太地區之首,目前他們已經推出行動及影像訊息服務,也是全球先趨者。NTT DoCoMo宣佈將為FOMA 3G網路發展MMS服務,南韓業者也因相容性理由正在發展MMS標準上的圖像訊息服務。不過,雖然各國手機升級循環不同及高價格敏感度等影響MMS標準的推行是否順利,但MMS在亞太行動市場仍是重要的舞台。
3. 北美地區
在美國市場,一般民眾尚不習慣利用手機來上網或傳送文字訊息,不像歐洲地區每月的手機郵件大約有300億通。目前大部分美國業者多提供two-way SMS,市場上大部分手機也都支援此性能。事實上,一些業者供應SMS服務已有許多年,例如VoiceStream在1996年供應SMS服務,但對北美地區大部分行動使用者來說,使用SMS型態的內文服務是相當新的革新。展望2002年及2003年美國SMS使用率成長樂觀,但仍需要時間才能達到歐洲及亞太地區所建立的強勁行動訊息文化。
相較歐洲及部分亞太國家,美國在MMS部署方面落後主要地區約18個月至24個月,2002年北美地區不大有可能推出任何商業化MMS服務的機會,預估該區的MMS服務最有可能發生的時間在2003年底或2004年初。不過,最近多媒體訊息服務似乎開始出現在一些北美業者的業務議程中。例如2002年2月Sprint PCS宣佈與軟體公司LightSurf Technologies合作在其cdma2000 1X高速行動網路發展photo messaging服務,不過,這些服務不是以MMS標準為發展基礎。展望北美地區的MMS服務,短期而言,將因行動資料服務使用文化尚未完全建立而不理想,不過該區因是訊息及網路應用高度發展市場,故將是多媒體訊息服務快速成長的區域。
(二)MMS手機是手機大廠下半年賣點之一
根據Merill Lynch研究報告預測,2002年MMS手機大約為1500萬支至2000萬支。另外,產業報告指出,未來幾年整合二種以上資源,包括內文、聲音、影像等多媒體訊息將超越標準短訊服務,成為行動世界最大成長動力之一。對行動業者而言,雖然SMS正產生許多營收,占一些業者營收的10%到15%,但業者需要新營收來源,而MMS正是一個機會。
Sony Ericsson是第一家開始消費MMS手機的廠商。在新加坡電信展上該公司公布具有MMS功能的新手機,其中有四款將在2002年開始上市銷售。不過,其MMS手機將先在部分市場推出,包括芬蘭、德國、挪威、匈牙利、英國與香港,預計年底前應可推展至全球。目前市面上唯一支援MMS標準的手機是Sony Ericsson的T68i。雖然Nokia也推出入門機種3510可接收MMS圖像,但為單色螢幕,而預訂6月底上市的7650可能要等到第三季底才能量產。另外,Nokia也針對行動專業人員新推出Nokia 6610行動電話,該款tri-band電話提供高品質彩色螢幕、Java(TM)技術及多媒體簡訊服務功能,適用於GSM/GPRS 900/1800/1900網路,預計2002年第三季開始出貨。
雖然EMS也可以使行動電話使用者傳送內文訊息,超越SMS的160個字母的限制,並且增加簡單的繪圖及聲音,但業者大規模採用EMS技術愈發不可能,因為Nokia的行動電話占全球所有使用EMS的約三分之一,但該公司已在其產品上拒絕採用EMS標準,並積極在歐洲及亞洲地區推動MMS網路。Nokia預計今年底的所有販售手機中將近50%都具有多媒體訊息服務;2003年50%的手機皆具有彩色螢幕。除了Nokia,MMS也被大部分主要供應行動電話、網路設備及軟體的公司所支援,包括手機廠商Motorola等、IT服務公司,如CMG及Logica、訊息平台及軟體廠商,如Comverse 及Openwave、專業網路元件公司,包括付款系統、file caching systems、imaging servers以及應用發展商,如Beep Science、ConVisual、 Extratainment及Magic4不是已經銷售,就是正在快速發展MMS相關產品。
三、多媒體訊息服務的展望
(一)2002年及2003年MMS將溫和成長
今年6月中旬,全球四大行動電話業者Nokia、Motorola、Sony Ericsson和Siemens宣佈將聯手促銷多媒體訊息服務的方式,並打算建立一套服務標準,提供一套統一的多媒體電子郵件架構,以提昇行動電話用戶利用電子郵件附加影像、圖片或聲音檔傳輸的意願。藉由聯合行動,無線電話製造業者希望激發軟體開發商和系統業者開發應用服務,並促銷擁有收發多媒體訊息功能的手機。不過,即使行動電話大廠已統一陣線,分析師認為MMS普及化仍得等上幾年。根據Ovum 預估,2002年及2003年MMS將溫和成長,SMS仍將是未來2至3年用於person-to-person (P2P)訊息的主要技術,MMS的使用預估在2004年至2005年開始出現強勁成長。2007年,全球來自MMS服務的消費者營收(如P2P訊息、machine-to-person (M2P)訊息為基礎的資訊與娛樂服務),包括來自相關付費內容等將達約700億美元;其中,約310億美元將來自P2P訊息,另外的390億美元來自娛樂及資訊服務,如M2P訊息。
(二)被視為3G殺手級應用
MMS是目前簡訊服務的升級版本,可以傳送圖片、音樂與影像等多媒體內容。隨著3G服務的頻寬增加,MMS技術將作為3G服務及內容的催化劑,未來不僅可以傳送更多樣化的訊息,不需3G網路可同時提供更多應用,如傳送任何長度的formatted內文訊息、照片、aud
行動數據服務:MMS多媒體訊息服務發展現況
陳淑倩
多媒體訊息服務是手機邁入數據傳輸時代的一項技術與服務,意謂著行動電話由語音、簡單的數據服務,跨入可以觀賞多媒體資訊的時代。隨著3G服務的頻寬增加,MMS已被業者視為3G時代殺手級應用的內容服務。本文將探討多媒體訊息服務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以供相關業者參考。
2007年全球MMS服務的消費者營收
2007年全球MMS服務的消費者營收
Source:Ovum
多媒體訊息服務(Multimedia Message Service, MMS)是繼簡訊服務(short messaging service, SMS)的另一個大事,也是今年6月18日至6月21日止新加坡電信展的主題之一。在新加坡電信展上,Siemens、Nokia、Sony Ericsson等國際手機大廠也同時舉辦新產品發表會,多媒體訊息服務、和絃鈴聲、彩色螢幕已成為下半年手機大廠共通的三大賣點。
多媒體訊息服務是手機邁入數據傳輸時代的一項技術與服務,意謂著行動電話由語音、簡單的數據服務,跨入可以觀賞多媒體資訊的時代。隨著3G服務的頻寬增加,MMS已被業者視為3G時代殺手級應用的內容服務。本文將探討多媒體訊息服務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以供相關業者參考。
一、多媒體訊息服務發展快速
廣義來說,行動訊息包括簡訊家族,如多媒體訊息服務(MMS)、簡訊服務(SMS)與增強型簡訊服務(EMS)以及行動電子郵件、即時通訊等,其中發展最為快速的莫過於MMS。MMS可以跨不同品牌手機和不同電信業者,有別於目前盛行的SMS與EMS。由於許多簡訊服務受限於不同品牌的專屬格式,不能夠讓消費者自由傳送圖案,造成許多不便與困擾。為統一訊息服務市場,MMS是一個由3GPP與WAP FORUM制定的公開標準,在全球的通訊系統、手機與其他相關業者共同合作下,將可提供跨平台與跨手機品牌訊息服務。此外,MMS並不侷限於由手機端來發送訊息,透過PDA、電腦或是其他電子郵件均可發送。
根據Ericsson估計,MMS可望在2005年超越僅能傳送文字的簡訊服務SMS。此外,Gartner則統計出,去年全球總共送出1029億個SMS,該公司預測今年SMS的數量可望成長到1460億,2003年度成長到1680億,之後則會減少。Gartner也預測來自各種型態無線訊息服務的相關營收將從去年的1340億美元,至2006年成長達2230億美元。
二、多媒體訊息服務發展現況
(一)全球地區MMS業者發展現況
MMS在全球三大區域--歐洲、亞太及北美地區的發展情況完全不同,其中,歐洲是最早採用MMS服務的地區,相較之下,美國地區在MMS部署上約落後一年半至二年的時間。
1. 歐洲地區
過去兩年,SMS一直在歐洲占一席之地,該區早已建立的P2P訊息提供了MMS服務穩固的發展基礎。目前大部分西歐地區業者正在研究或嘗試MMS服務,而西歐也是大多數最早開始推出MMS服務的地區,因為主要成功的MMS服務已在該區推行。
行動網路技術在歐洲的同質性比其他地區來得高,除了使用GSM,歐洲大部分業者選擇GPRS作為他們2G+升級標準。大部分歐洲業者預計2002年底或2003年初將推出3G網路,而這些網路將建構在W-CDMA。嚴格來說,MMS並不是一個GSM標準,也不是特別針對任何特定的網路技術,但MMS已是歐洲行動通訊業者目前的發展重心之一。目前已宣佈在2002年計劃推出MMS服務的有德國、希臘、芬蘭、愛爾蘭、義大利、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及英國。2002年4月,超過20家業者宣佈今年底前將推出MMS商業化服務,例如,挪威的Telenor是第一家推出商業化MMS服務的業者,Vodafone的德國地區業者D2也宣佈推出計劃,Vodafone D2的服務直至7月31日止為免費,此後每個圖像訊息傳送費用約0.37美元。
2. 亞洲地區
由於亞太地區行動電話市場特性不同,不同國家間採用新技術及服務的時間和速度也不相同。如在亞太地區的其他未發展國家,由於缺乏手機支援當地語言內文輸入,基本SMS無法起步。而日本及南韓在行動訊息發展腳步居亞太地區之首,目前他們已經推出行動及影像訊息服務,也是全球先趨者。NTT DoCoMo宣佈將為FOMA 3G網路發展MMS服務,南韓業者也因相容性理由正在發展MMS標準上的圖像訊息服務。不過,雖然各國手機升級循環不同及高價格敏感度等影響MMS標準的推行是否順利,但MMS在亞太行動市場仍是重要的舞台。
3. 北美地區
在美國市場,一般民眾尚不習慣利用手機來上網或傳送文字訊息,不像歐洲地區每月的手機郵件大約有300億通。目前大部分美國業者多提供two-way SMS,市場上大部分手機也都支援此性能。事實上,一些業者供應SMS服務已有許多年,例如VoiceStream在1996年供應SMS服務,但對北美地區大部分行動使用者來說,使用SMS型態的內文服務是相當新的革新。展望2002年及2003年美國SMS使用率成長樂觀,但仍需要時間才能達到歐洲及亞太地區所建立的強勁行動訊息文化。
相較歐洲及部分亞太國家,美國在MMS部署方面落後主要地區約18個月至24個月,2002年北美地區不大有可能推出任何商業化MMS服務的機會,預估該區的MMS服務最有可能發生的時間在2003年底或2004年初。不過,最近多媒體訊息服務似乎開始出現在一些北美業者的業務議程中。例如2002年2月Sprint PCS宣佈與軟體公司LightSurf Technologies合作在其cdma2000 1X高速行動網路發展photo messaging服務,不過,這些服務不是以MMS標準為發展基礎。展望北美地區的MMS服務,短期而言,將因行動資料服務使用文化尚未完全建立而不理想,不過該區因是訊息及網路應用高度發展市場,故將是多媒體訊息服務快速成長的區域。
(二)MMS手機是手機大廠下半年賣點之一
根據Merill Lynch研究報告預測,2002年MMS手機大約為1500萬支至2000萬支。另外,產業報告指出,未來幾年整合二種以上資源,包括內文、聲音、影像等多媒體訊息將超越標準短訊服務,成為行動世界最大成長動力之一。對行動業者而言,雖然SMS正產生許多營收,占一些業者營收的10%到15%,但業者需要新營收來源,而MMS正是一個機會。
Sony Ericsson是第一家開始消費MMS手機的廠商。在新加坡電信展上該公司公布具有MMS功能的新手機,其中有四款將在2002年開始上市銷售。不過,其MMS手機將先在部分市場推出,包括芬蘭、德國、挪威、匈牙利、英國與香港,預計年底前應可推展至全球。目前市面上唯一支援MMS標準的手機是Sony Ericsson的T68i。雖然Nokia也推出入門機種3510可接收MMS圖像,但為單色螢幕,而預訂6月底上市的7650可能要等到第三季底才能量產。另外,Nokia也針對行動專業人員新推出Nokia 6610行動電話,該款tri-band電話提供高品質彩色螢幕、Java(TM)技術及多媒體簡訊服務功能,適用於GSM/GPRS 900/1800/1900網路,預計2002年第三季開始出貨。
雖然EMS也可以使行動電話使用者傳送內文訊息,超越SMS的160個字母的限制,並且增加簡單的繪圖及聲音,但業者大規模採用EMS技術愈發不可能,因為Nokia的行動電話占全球所有使用EMS的約三分之一,但該公司已在其產品上拒絕採用EMS標準,並積極在歐洲及亞洲地區推動MMS網路。Nokia預計今年底的所有販售手機中將近50%都具有多媒體訊息服務;2003年50%的手機皆具有彩色螢幕。除了Nokia,MMS也被大部分主要供應行動電話、網路設備及軟體的公司所支援,包括手機廠商Motorola等、IT服務公司,如CMG及Logica、訊息平台及軟體廠商,如Comverse 及Openwave、專業網路元件公司,包括付款系統、file caching systems、imaging servers以及應用發展商,如Beep Science、ConVisual、 Extratainment及Magic4不是已經銷售,就是正在快速發展MMS相關產品。
三、多媒體訊息服務的展望
(一)2002年及2003年MMS將溫和成長
今年6月中旬,全球四大行動電話業者Nokia、Motorola、Sony Ericsson和Siemens宣佈將聯手促銷多媒體訊息服務的方式,並打算建立一套服務標準,提供一套統一的多媒體電子郵件架構,以提昇行動電話用戶利用電子郵件附加影像、圖片或聲音檔傳輸的意願。藉由聯合行動,無線電話製造業者希望激發軟體開發商和系統業者開發應用服務,並促銷擁有收發多媒體訊息功能的手機。不過,即使行動電話大廠已統一陣線,分析師認為MMS普及化仍得等上幾年。根據Ovum 預估,2002年及2003年MMS將溫和成長,SMS仍將是未來2至3年用於person-to-person (P2P)訊息的主要技術,MMS的使用預估在2004年至2005年開始出現強勁成長。2007年,全球來自MMS服務的消費者營收(如P2P訊息、machine-to-person (M2P)訊息為基礎的資訊與娛樂服務),包括來自相關付費內容等將達約700億美元;其中,約310億美元將來自P2P訊息,另外的390億美元來自娛樂及資訊服務,如M2P訊息。
(二)被視為3G殺手級應用
MMS是目前簡訊服務的升級版本,可以傳送圖片、音樂與影像等多媒體內容。隨著3G服務的頻寬增加,MMS技術將作為3G服務及內容的催化劑,未來不僅可以傳送更多樣化的訊息,不需3G網路可同時提供更多應用,如傳送任何長度的formatted內文訊息、照片、aud
阿文 於 2016-05-28 17:34:52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發表時間:2025-09-13 05:25:27

發文數:4
發表時間:2002-12-14 14:46:00
發表時間:2002-12-14 14:46:00
這些熱心的作者!我向它們「致敬」!
只是電信公司~~~太短視了!低價可以創造大量用戶一樣可以賺大錢。
可是電信公司的作法是!只想收高價然後!賺多少算多少!
到最後可能!投入成本都無法回收。呵呵~~
只是電信公司~~~太短視了!低價可以創造大量用戶一樣可以賺大錢。
可是電信公司的作法是!只想收高價然後!賺多少算多少!
到最後可能!投入成本都無法回收。呵呵~~
陌生的訪客 於 2002-12-14 14:46:00 修改文章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