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文數:4169
發表時間:2002-12-04 01:14:00
發表時間:2002-12-04 01:14:00
《企業總部探索》 明基桃園總部 給員工家的感覺
■記者陳雅蘭(2002-12-02 23:54)
--------------------------------------------------------------------------------
一株老榕,一叢竹林;一棵茄冬,一樹青楓。走進明基桃園營運總部,走近BenQ品牌誕生的基地,觀察這塊綠意盎然、自在呼吸的辦公空間,明基電通董事長李焜耀對營運總部內外的大小樹木及盆景,如數家珍。
無論是營運總部或台北辦公室,甚至明基蘇州廠,這幾處孕育年營收千億的每一個集團基地,都有李焜耀對辦公室空間的想像與堅持。處女座的他,細膩地關照每個角落,和設計師討論每個空間的可能性。
思考空間 自在呼吸
李焜耀抱持「給員工家的感覺」做為核心,延伸思考工作空間的人性化。「呼吸」、「視野」、「走動」,是他堅持納入辦公室的思維。
李焜耀認為,一個人在一間公司可能一待即是十年,每天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都在公司裡,相形之下,符合人性的空間規劃更形重要。
講求創新的時代,踏上品牌之路的明基,也深黯投資辦公室的效益。BenQ品牌事業大腦中樞的內湖辦公室,十二樓至十四樓的挑高天井,陽光直射進中央的開放空間,幾張桌椅,幾株亞熱帶風情的蒲葵樹,成為在這辦公室裏頭打拚的一群創意人才最愛的心靈角落。
明基行銷發展室經理陳亞男說,有時在辦公室待到夜深了,從十二樓的落地窗看出去,內湖的夜景在空曠中點綴著點點燈光,心裡就會想,如果可以在這裡辦派對,感覺一定很棒。
這個挑高的天井與咖啡座,也是主導明基產品設計風格的工業設計中心總監王千睿的最愛。
為了讓這群研發人員充分激發右腦的感性與左腦的理性,明基在這棟大樓特別採中央挑高及透天的設計,使得這三層樓的員工都可共享這裡的天光,找到工作忙碌之餘呼吸的所在。
咖啡文化 激盪創意
當然,企業思維並不是追求浪漫,即使講求創意,也要控制預算,但李焜耀認為,這些開放空間每坪造價不過數萬元,卻可讓效果在無形中發揮。
因此,明基的咖啡座無所不在,就連咖啡文化並不盛行的大陸蘇州廠內,也有一個。
就實用角度來看,李焜耀說,這兒不只讓員工放鬆心情、激盪創意,對於強調「享受快樂科技」的明基品牌性格,這裡也提供員工「體驗小資階級」的感受,讓他們知道:「明基的產品就是要賣給喜歡這種環境和品味的人」。
大樓周圍的整體營造,也可看出李焜耀的靈活與用心。明基內湖辦公室和普立爾比鄰而居,中間僅圍一道竹籬笆,免去冰冷牆壁的隔閡,還將鄰居小橋流水的造景,借進明基人的窗邊景致。
窗外正是室內有限空間的延伸,傳統辦公室通常讓主管的小隔間占據了靠窗的位置,明基卻主張將大部分的窗景留給員工,不管從哪一個角度,每一個員工只要抬頭,就可看到窗外、看見陽光,適度地讓自己從工作及壓力中放開,自在地呼吸。
在明基的大樓內,坐下來,有個人的空間,保有一定的私密性;站起來,可以向外看,可以方便和同事溝通,無論是水平的隔鄰同事,或是因挑高樓層之後,樓上樓下的垂直聯繫,都使大空間與小空間、公領域及私領域,恰如其份、疏落有致地區隔及交錯。
擴大了個別員工辦公空間的想像,李焜耀還刻意地要員工多走路。桃園營銷總部廠辦合一,員工餐廳刻意選在中間的位置,員工必須走過長長的彩虹走廊及紫色長廊,才能抵達「明基BenQ食堂」。
根留台灣 用心良苦
「我是故意的」,李焜耀如此的說。他說,工作做(坐)了半天,一定要動一動、走一走才好。而沿著長廊走上連接工廠與辦公大樓的空橋,窗外就是一株青楓,身姿挺拔,也是李焜耀最喜愛的設計之一。
談起明基大樓內外的植物,李焜耀如數家珍。桃園總部前的老榕及茄冬,是明基大樓動土之前特地留下的植物,至今仍枝葉繁密,就像是已經開枝展葉的明基集團,庇蔭著友達光電、達方、達信、達宙多個在各自領域占鰲頭的子公司。
大廳裡,一邊是幾叢竹林映著蘇州帶回的窗櫺,搭配綠色沙發的飄逸氣質;另一邊豎立著高高的蒲葵,襯著紫色沙發,帶進明基享受快樂科技的活潑風情。「這蒲葵可是宜蘭龜山島的原生種,」李焜耀略顯得意,強調人性空間的明基總部裡,也悄然透露根留台灣的用心。
(經濟日報)
■記者陳雅蘭(2002-12-02 23:54)
--------------------------------------------------------------------------------
一株老榕,一叢竹林;一棵茄冬,一樹青楓。走進明基桃園營運總部,走近BenQ品牌誕生的基地,觀察這塊綠意盎然、自在呼吸的辦公空間,明基電通董事長李焜耀對營運總部內外的大小樹木及盆景,如數家珍。
無論是營運總部或台北辦公室,甚至明基蘇州廠,這幾處孕育年營收千億的每一個集團基地,都有李焜耀對辦公室空間的想像與堅持。處女座的他,細膩地關照每個角落,和設計師討論每個空間的可能性。
思考空間 自在呼吸
李焜耀抱持「給員工家的感覺」做為核心,延伸思考工作空間的人性化。「呼吸」、「視野」、「走動」,是他堅持納入辦公室的思維。
李焜耀認為,一個人在一間公司可能一待即是十年,每天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都在公司裡,相形之下,符合人性的空間規劃更形重要。
講求創新的時代,踏上品牌之路的明基,也深黯投資辦公室的效益。BenQ品牌事業大腦中樞的內湖辦公室,十二樓至十四樓的挑高天井,陽光直射進中央的開放空間,幾張桌椅,幾株亞熱帶風情的蒲葵樹,成為在這辦公室裏頭打拚的一群創意人才最愛的心靈角落。
明基行銷發展室經理陳亞男說,有時在辦公室待到夜深了,從十二樓的落地窗看出去,內湖的夜景在空曠中點綴著點點燈光,心裡就會想,如果可以在這裡辦派對,感覺一定很棒。
這個挑高的天井與咖啡座,也是主導明基產品設計風格的工業設計中心總監王千睿的最愛。
為了讓這群研發人員充分激發右腦的感性與左腦的理性,明基在這棟大樓特別採中央挑高及透天的設計,使得這三層樓的員工都可共享這裡的天光,找到工作忙碌之餘呼吸的所在。
咖啡文化 激盪創意
當然,企業思維並不是追求浪漫,即使講求創意,也要控制預算,但李焜耀認為,這些開放空間每坪造價不過數萬元,卻可讓效果在無形中發揮。
因此,明基的咖啡座無所不在,就連咖啡文化並不盛行的大陸蘇州廠內,也有一個。
就實用角度來看,李焜耀說,這兒不只讓員工放鬆心情、激盪創意,對於強調「享受快樂科技」的明基品牌性格,這裡也提供員工「體驗小資階級」的感受,讓他們知道:「明基的產品就是要賣給喜歡這種環境和品味的人」。
大樓周圍的整體營造,也可看出李焜耀的靈活與用心。明基內湖辦公室和普立爾比鄰而居,中間僅圍一道竹籬笆,免去冰冷牆壁的隔閡,還將鄰居小橋流水的造景,借進明基人的窗邊景致。
窗外正是室內有限空間的延伸,傳統辦公室通常讓主管的小隔間占據了靠窗的位置,明基卻主張將大部分的窗景留給員工,不管從哪一個角度,每一個員工只要抬頭,就可看到窗外、看見陽光,適度地讓自己從工作及壓力中放開,自在地呼吸。
在明基的大樓內,坐下來,有個人的空間,保有一定的私密性;站起來,可以向外看,可以方便和同事溝通,無論是水平的隔鄰同事,或是因挑高樓層之後,樓上樓下的垂直聯繫,都使大空間與小空間、公領域及私領域,恰如其份、疏落有致地區隔及交錯。
擴大了個別員工辦公空間的想像,李焜耀還刻意地要員工多走路。桃園營銷總部廠辦合一,員工餐廳刻意選在中間的位置,員工必須走過長長的彩虹走廊及紫色長廊,才能抵達「明基BenQ食堂」。
根留台灣 用心良苦
「我是故意的」,李焜耀如此的說。他說,工作做(坐)了半天,一定要動一動、走一走才好。而沿著長廊走上連接工廠與辦公大樓的空橋,窗外就是一株青楓,身姿挺拔,也是李焜耀最喜愛的設計之一。
談起明基大樓內外的植物,李焜耀如數家珍。桃園總部前的老榕及茄冬,是明基大樓動土之前特地留下的植物,至今仍枝葉繁密,就像是已經開枝展葉的明基集團,庇蔭著友達光電、達方、達信、達宙多個在各自領域占鰲頭的子公司。
大廳裡,一邊是幾叢竹林映著蘇州帶回的窗櫺,搭配綠色沙發的飄逸氣質;另一邊豎立著高高的蒲葵,襯著紫色沙發,帶進明基享受快樂科技的活潑風情。「這蒲葵可是宜蘭龜山島的原生種,」李焜耀略顯得意,強調人性空間的明基總部裡,也悄然透露根留台灣的用心。
(經濟日報)
豬頭立方 於 2015-05-25 07:49:26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發表時間:2025-08-29 00:17:01

發文數:42
發表時間:2002-12-04 08:38:00
發表時間:2002-12-04 08:38:00
呵呵!結果萬眾期待的830c在這樣的環境還是生不出來........我想他們上層該改用皮鞭政策比較實際。
我想目前這個『萬眾』大概歷經一年的消磨已經被打了N折了
我想目前這個『萬眾』大概歷經一年的消磨已經被打了N折了
一支手機撐三年 於 2002-12-04 08:38:00 修改文章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