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手機討論[日經BP社] 第三代手機服務“FOMA”名稱消失之日

瀏覽: 812
回覆: 1
共1頁
發文數:4169
發表時間:2003-04-30 20:02:00

日經BP社


2003/04/30


  【日經BP社報道】 “希望今年能夠成為FOMA年”——NTT DoCoMo總裁立川敬二在2003年2月的記者招待會上如此宣言。雖說從以往FOMA的銷售實績來看,雖然這頗有些說大話的味道,但還是有一定的根據。畢竟FOMA的用戶開始增加,2003年1月上市的新機型在零售店裏也出現熱銷缺貨的場面。

  2月份以後,FOMA的用戶數量一反以往停滯不前的狀態,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大幅增加。DoCoMo當初提出的2002年度(截止到2003年3月)用戶數量目標是32萬。但是截止到1月時還遠未達到這一目標,在最後的兩個月裏卻突飛猛進,到年度末結束的3月底一舉達到33萬。曾被喻為“DoCoMo落日”的FOMA,緣何會發生如此突然的變化呢?

  FOMA是DoCoMo第三代手機的服務名稱,取自“Freedom Of Mobile multimedia Access”的第一個字母。如果說模擬制式的手機是第一代,數位制式的手機是第二代,那麼FOMA就相當於第三代。其通信速度比老機型提高了10~40倍,最大的特點是可以高速交換高解析度圖像與動態圖像等數據。今後還計劃增加同一電話號碼在國外也可使用的漫遊功能。

接近飽和的手機市場

  DoCoMo力推FOMA的背景是:日本國內的手機普及數量已接近飽和點。客源不再繼續增加,只要不提高產品及服務的單價,就無法實現增收。也就是說,只有用戶收發的大數據量高解析度圖像與動態圖像比以前多,DoCoMo的營業額才會增加。

  力推FOMA的另一原因是:分配給老機型用戶的波段已經不夠,FOMA可以推動向新頻帶的過渡。目前分配給第二代手機的頻帶容量已接近極限,因此如果能吸引用戶過渡至第三代手機、使用不同於第二代的頻率,那麼第二代手機使用的頻率就會寬鬆起來,就可以開展其他服務。

  DoCoMo於2001年10月開始推出FOMA服務,為世界上最早推出的第三代手機服務。或許是受i模式大獲成功的鼓舞,DoCoMo製訂了2002年度用戶達到138萬的宏偉目標。不過,用戶的反應平平,DoCoMo不得已只好改變了預期目標。前文所說的實現了2002年度目標,就是大幅下調後的數值。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在第三代手機FOMA倍受冷落的同時,第二代老機型卻極為暢銷。在J-PHONE以視頻郵件開拓的相機手機市場,DoCoMo足足落後了一年半,直到2002年6月才投放了新產品,一上市就極為火爆。目前,DoCoMo的相機手機銷售量已超過900萬部,不過卻與DoCoMo發展FOMA的戰略很不合拍。

  為什麼力推FOMA的DoCoMo會失算呢?手機內容開發商、日本Cybird的副總裁真田哲彌認為主要是因為FOMA終端存在如下三大缺陷:“使用區域太小、機型過大、電池使用時間太短”。

  就拿DoCoMo開始服務時推出的兩款機型來說,待機時間均為55個小時,這只相當於最新款第二代手機的1/10,多打幾次電話,電池就只能用半天。可通話區域也比第二代手機小,在高層建築或地下常常找不到信號。就連手機廠商的開發負責人都說:“用戶無法接受是很自然的事情”。

  儘管FOMA在手機的基本性能方面表現較差,售價卻在3萬~4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875元~2500元)之間,比老機型貴一些。原因在於第三代手機的軟硬體比第二代複雜得多,終端的開發成本相當高。而不被普通用戶看好的另一原因是目前專門面向FOMA的內容很少。這樣就陷入了惡性迴圈:產品賣不動導致廠商消極開發、開發出的產品性能低下導致產品無法普及。

“補貼政策”初見成效

  為了打破惡性迴圈,DoCoMo採取了向廠商提供“補貼”的措施。DoCoMo將提供給廠商一半開發費用,條件是:與廠商共同擁有技術專利。儘管有這一限制條件,DoCoMo的提案還是大大吸引了終端廠商。

  FOMA終端的開發成本方面,估計每種機型為8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億元)左右。對於即賣不動、開發費用又高的FOMA,手機廠商自己很難保證預算,因此就算讓出一半的專利權,也希望能換取開發費用。DoCoMo的木下耕太常務推心置腹地說,“這就象給廠商打了一針強心劑,我們的目的是通過此舉提高開發速度”。

  DoCoMo為了落實了這項補貼,在2002至2003財年專門劃出了4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5億元)預算。最早結出碩果的就是2003年3月開始銷售、由松下移動通信生產的“P2102V”。該機型的優勢是帶有動態圖像拍攝功能及富有特色的外觀,在上市不到一個月裏,就賣了近10萬部。DoCoMo之所以能在年度末實現當初的目標,與P2102V的問世也有很大的關係。

  包括P2102V在內,已於2002年度後半期上市的3款機型都得到了DoCoMo的補貼,估計今年即將問世的新機型也同樣會得到DoCoMo的補貼。提供補貼的效果如實體現到了市場價格上。DoCoMo從手機廠商購進的價格下降了4000日元(約合人民幣250元)左右,這樣一來,儘管零售市場上各種機型價格各異,但得到補貼都以便宜得多的2萬~3萬5000日元(約合人民幣1250~2188元)的價格擺上了櫃檯。

  對手機廠商注入的這一強心劑,也加快了FOMA手機基本性能的改進速度。在去年以前的機型飽受指責的待機時間上,立川總裁自信地說:“今年秋季,電池待機時間可達300小時”。

  擴大通話區域的進展,也比當初的計劃有所提前。不僅僅擴大了地面區域,還在高層建築內設置了小型基站,並積極擴展到在地下通道及地鐵站裏。DoCoMo計劃到2003年度末,將2002年度末91%的人口覆蓋率提高到97%以上。

下一年度FOMA將成為主力軍

  如果能大體滿足手機應有的基本性能,接下來的課題便是如何發揮FOMA特有的優勢。以往的FOMA終端重視的提高基本性能,而本年度末起投放市場的FOMA終端的開發將更為重視符合普通用戶需求的服務。

  為了做到這一點,DoCoMo還改變了公司的內部體制,由在i模式推廣普及方面獲取驕人成績的i模式業務總部,全權負責FOMA終端的外觀設計、功能、新增服務開發。i模式企劃部部長夏野剛表示:“將充分發揮FOMA的功能,推出令用戶傾心的i模式服務”。

  第二代FOMA將標準配備可視電話功能,下一步將配備“令用戶驚嘆的特殊功能”。不管什麼功能其目標都是挖掘更大數據量的通信需求、增加單個用戶的通信資費。

  i模式企劃部部長夏野剛斷言:“下一年度FOMA肯定會成為主角”。水下常務也認為:“到2005年,FOMA的用戶將遠遠超過老機型”。也就是說,在DoCoMo的戰略中,2004年手機的主角將是FOMA。因此,很有可能不必強調FOMA牌子,而是當做普通手機銷售。

  DoCoMo所描繪的FOMA前景似乎非常美好,但最近DoCoMo的戰略卻頗有些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意味。相機手機的銷量在增加,不過是因為相機已經成為手機的標準配置而已。也有許多用戶基本上不使用相機,卻必須負擔無用功能的成本。

最壞的結果——用戶敬而遠之

  另外,隨著手機增加數碼相機功能,用戶或許更不使用通話功能了。如果標準配備了可移動存儲卡,使用存儲卡處理數據的用戶肯定會增加。比如通過數位家電及個人電腦將電視節目保存到存儲卡上,再用手機欣賞等……這些使用方法都不會帶來數據通信資費的增加。

  DoCoMo最近還推出了FOMA通信費比老機型便宜的政策。雖說i模式企劃部部長夏野認為:“由於通信費更加便宜,用戶就會相應地使用更多的服務”,但如果用戶根本不使用能增加通信費的服務,只象老機型一樣使用的話,每個用戶的通信費用反而會減少。事實上有數據表明,FOMA與老機型相比,單個用戶的通信費還是FOMA低。

  Cybird副總裁真田認為:“正因為是FOMA,所以才擁有老機型沒有的功能——這只不過是一廂情願的幻想。沒有相機的高性能手機用起來也不錯”。即使是過渡到FOMA,也不能增加數據通信費——這對DoCoMo來說無疑是最糟糕的結局。要想避免這一惡果,最重要的恐怕是再次站在用戶的角度去探討服務模式服務。(記者:瀧本 大輔)

豬頭立方 於 2016-05-28 16:50:05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
發表時間:2025-08-06 12:02:12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