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文數:4169
發表時間:2003-04-16 18:48:00
發表時間:2003-04-16 18:48:00
注意下面--->()的符號中的話是我單獨的看法,不代表任何立場,請大家別對我公幹
手機“圍城” 2003-04-15 08:10 eNet記者 徐志斌
http://news.enet.com.cn/article/20030415/20030415239477_1.xml
【eNews專稿】某台灣手機廠商近日向記者宣稱,即將拿到內地手機牌照。根據透露,這一把握達到90%以上。將與其同一批次拿到手機牌照的企業中同時也包含了另外幾家台灣廠商。有電信專家也私下表示,考慮到目前擁有手機生產牌照企業的實際情況,政府將通過市場手段調節牌照這種稀缺資源的合理利用,讓真正有實力的國內企業參與手機的生產和核心技術的研發,手機牌照的發放將可能適當放開。如果此言不虛,算上早已進入內地市場並更名為迪比特的大霸,台灣手機品牌將在內地市場全面開花。
與此同時,內地手機廠商卻在幾周內密集訪台,以謀求涉足這個市場。繼聯想、海爾之后,廈新、東信、波導、TCL、首信、康佳等,一度在台灣頻頻訪問各大代工廠商和渠道代理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內地手機品牌在將隨后的幾個月內大舉進入台灣市場。作為已經奪得了內地市場30%以上市場份額的國內廠商而言,激烈的競爭使他們太渴望開辟新的領地,從而增加銷量。而被狹小的台灣市場束縛多年的台灣手機廠商望著廣闊的內地市場,則熱切盼望著早點進入。牌照在不遠的將來松動后,這一熱情更是會被極大地釋放出來——內地手機品牌渴望沖出去,而台灣手機廠商則希望早點進來。
台灣手機廠商對內地市場充滿熱情
一不願意泄露名稱的台灣手機廠商告訴記者,如果不出意外,一段時間后他將拿到內地手機牌照。這與前段時間一些民企在許多場合呼吁放開手機牌照的情況相比,他們的坦白直接的讓人都不敢相信。但他也同時向記者透露,為了能盡早進入內地市場,該廠商已經和內地一手機廠商達成了貼牌協議,目前,這個貼牌的手機在市場已經開始銷售。 ----->(好像指的是BenQ喔 )
1999年起,資訊產業部就停止對外資手機生產牌照的發放,並規定目前外商企業的手機規定至少要出口60%。從最初頒發的10張,資訊產業部至今一共頒發了49張牌照,其中,GSM手機牌照發給了13家合資企業和17家國內企業,而CDMA的19張牌照中,除了摩托羅拉一家外資企業外,其余全都頒給了國內企業。目前,同時擁有GSM和CDMA牌照的國內廠商有11家,僅僅生產CDMA的國內廠商有7家。但真正稱得上“大牌”的卻寥寥無幾。
但是近一段時間以來,解除手機生產準入制度,一直是一些家電、電腦企業擬進軍手機市場的呼聲,我國的手機使用者已達到2億,手機市場利潤之豐厚,已經引來了眾多企業垂涎。另外,手機牌照的松動也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最新的消息是,諾基亞曲線與聯通達成協議將生產CDMA手機,三星此前也對外宣稱,已經獲得了內地GSM手機牌照。因此,有專家對記者稱,“手機牌照的發放將可能適當放開。”
在等待放開的廠商中,來自台灣省的手機群體就顯得更為熱切。自台灣大霸手機趕上末班車,順利拿到牌照在內地開始生產銷售手機后,這一期盼就更加熱切地體現在其他的手機廠商身上。如果這次即將獲得牌照也算次沖擊波的話,目前台灣廠商已經在經曆了到內地設廠、代工組裝手機的階段之后,開始了自己的第三波沖擊。
兩大目的促使內地手機廠商密集訪台
在記者所能聯系到的幾家台灣手機廠商都紛紛給予記者這樣一個答復:部分內地手機廠商來台灣訪問,主要都是與台灣手機廠商洽談貼牌合作的可行性,以及參觀台灣手機代工廠商的規模,並且順便來看看這邊的市場。他們對內地手機廠商的訪台處理的極為低調。但是根據台灣同行提供的資料顯示,2003年新年后訪問台灣的內地手機廠商有聯想、海爾、廈新、東信、波導、TCL、首信、康佳、桑達,共九家之多,這其中還不包括行程沒有被媒體所關注的一些低調廠商。
訪問台灣的目的直接干脆。在各大廠商的行程安排中,手機代工廠商或是台灣手機渠道商被排在了第一位,像明基、仁寶、奇美這些代工廠商更是被多家內地廠商登門拜訪。來自台灣業界的消息稱,內地手機廠商尋找更為密切的代工合作伙伴是訪台的首要問題。在內地手機市場日益慘烈的市場爭奪戰下,與韓國廠商的合作已經亮出了利潤紅牌。而與內地市場同文同種,在設計與代工都具有優勢的台灣代工廠商自然成了上上之選。 --->(其實是要偷和學習技術較快啦~直接中文也不用翻,有的還聊天就可以得到了)
另外一個目的就是銷售。去年年底,台灣省的經濟部門決定開放市場,允許內地手機廠商分批進入台灣市場進行銷售,第一個階段就是GSM手機。因此,這次內地手機廠商也是直奔台灣市場而去。根據了解,海爾高層在台灣訪問期間,已經敲定了台灣市場的總代理,未來幾個月后,海爾手機就會進入台灣手機市場進行銷售;如果不出意外,波導手機登陸台灣市場的時間也被定在了這個月,渠道則由震旦通信和御立來共同搭建;TCL也與包括震旦通信在內的台灣手機渠道進行了接触並達成了部分合作意向。--->(疑懷有人買嗎)
不過,和低調的“主人”相比,前去訪問的“客人”也同樣低調不已。在記者獲得內地手機廠商訪問台灣市場的消息后,向其中一些手機廠商進行了求證,但出乎意料,多數廠商都予以了否認。更有甚者,有廠商竟慌稱其正在台灣市場訪問的高層領導正在內地某地召開市場會議。
留下並活著仍然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對於內地手機廠商的低調訪台,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是因為台灣市場競爭過於激烈,內地手機廠商不得不小心對待,給自己留好退路。但對於台灣市場而言,歡迎的程度大於對新競爭者進入的抵触心理。
根據台灣市場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目前一年的手機市場規模在550萬到600萬部之間。其中,摩托羅拉和諾基亞就各占了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其它的品牌,包括索尼愛立信、三星、西門子、阿爾卡特等品牌,和台灣本地手機品牌一道瓜分剩下的三分之一的市場。根據台灣手機廠商提供的2003年1月份的市場統計資料顯示,截止到今年1月份,排名市場前五位的廠商中,台灣本地品牌只有明基和OK WAP(英業達集團)上榜,市場份額相加才剛剛達到10%左右。因此,對於內地手機廠商的進入,台灣市場普遍持有歡迎態度。認為這樣有利於和國外的手機品牌相抗衡,從而奪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另外一個想法當然就是能籍此密切和內地手機廠商的關係,從而接獲更多的手機訂單,這次內地手機廠商密集訪台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正是尋找代工廠商。但對於內地手機品牌而言,台灣手機市場早已經成熟,目前主要是針對換機市場。因此,對於在內地習慣了價格和炒作兩種方式,並且質量還相當嚴重的內地廠商來說,能否順利存活就已經是一大挑戰。有台灣同行直接告誡說,每一個市場都具有不同的特色,任何想要進入市場的新品牌勢必都要經過一段激烈的競爭。台灣市場的特色在於,品牌影響力占有很大的部分,價格反而不見得是重要的因素,因此內地的手機廠商想要進入台灣市場,首先必須先克服在短時間內建立知名度的困難。
這個告誡對於急於進入內地市場的台灣品牌來說似乎也同樣可行。一個公認的事實是,在品牌操作上,台灣廠商要遠勝內地廠商一籌。但另外一個流傳甚廣的話題同樣不能回避:做久了代工的台灣廠商做起品牌市場來分外艱難!因此,互相滲透,互通有無,無疑是兩個市場開放與進步的表現,但對於先行者來說,留下來,並且活下去依舊是一個首要考慮的問題。
【責任編輯:徐志斌】
手機“圍城” 2003-04-15 08:10 eNet記者 徐志斌
http://news.enet.com.cn/article/20030415/20030415239477_1.xml
【eNews專稿】某台灣手機廠商近日向記者宣稱,即將拿到內地手機牌照。根據透露,這一把握達到90%以上。將與其同一批次拿到手機牌照的企業中同時也包含了另外幾家台灣廠商。有電信專家也私下表示,考慮到目前擁有手機生產牌照企業的實際情況,政府將通過市場手段調節牌照這種稀缺資源的合理利用,讓真正有實力的國內企業參與手機的生產和核心技術的研發,手機牌照的發放將可能適當放開。如果此言不虛,算上早已進入內地市場並更名為迪比特的大霸,台灣手機品牌將在內地市場全面開花。
與此同時,內地手機廠商卻在幾周內密集訪台,以謀求涉足這個市場。繼聯想、海爾之后,廈新、東信、波導、TCL、首信、康佳等,一度在台灣頻頻訪問各大代工廠商和渠道代理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內地手機品牌在將隨后的幾個月內大舉進入台灣市場。作為已經奪得了內地市場30%以上市場份額的國內廠商而言,激烈的競爭使他們太渴望開辟新的領地,從而增加銷量。而被狹小的台灣市場束縛多年的台灣手機廠商望著廣闊的內地市場,則熱切盼望著早點進入。牌照在不遠的將來松動后,這一熱情更是會被極大地釋放出來——內地手機品牌渴望沖出去,而台灣手機廠商則希望早點進來。
台灣手機廠商對內地市場充滿熱情
一不願意泄露名稱的台灣手機廠商告訴記者,如果不出意外,一段時間后他將拿到內地手機牌照。這與前段時間一些民企在許多場合呼吁放開手機牌照的情況相比,他們的坦白直接的讓人都不敢相信。但他也同時向記者透露,為了能盡早進入內地市場,該廠商已經和內地一手機廠商達成了貼牌協議,目前,這個貼牌的手機在市場已經開始銷售。 ----->(好像指的是BenQ喔 )
1999年起,資訊產業部就停止對外資手機生產牌照的發放,並規定目前外商企業的手機規定至少要出口60%。從最初頒發的10張,資訊產業部至今一共頒發了49張牌照,其中,GSM手機牌照發給了13家合資企業和17家國內企業,而CDMA的19張牌照中,除了摩托羅拉一家外資企業外,其余全都頒給了國內企業。目前,同時擁有GSM和CDMA牌照的國內廠商有11家,僅僅生產CDMA的國內廠商有7家。但真正稱得上“大牌”的卻寥寥無幾。
但是近一段時間以來,解除手機生產準入制度,一直是一些家電、電腦企業擬進軍手機市場的呼聲,我國的手機使用者已達到2億,手機市場利潤之豐厚,已經引來了眾多企業垂涎。另外,手機牌照的松動也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最新的消息是,諾基亞曲線與聯通達成協議將生產CDMA手機,三星此前也對外宣稱,已經獲得了內地GSM手機牌照。因此,有專家對記者稱,“手機牌照的發放將可能適當放開。”
在等待放開的廠商中,來自台灣省的手機群體就顯得更為熱切。自台灣大霸手機趕上末班車,順利拿到牌照在內地開始生產銷售手機后,這一期盼就更加熱切地體現在其他的手機廠商身上。如果這次即將獲得牌照也算次沖擊波的話,目前台灣廠商已經在經曆了到內地設廠、代工組裝手機的階段之后,開始了自己的第三波沖擊。
兩大目的促使內地手機廠商密集訪台
在記者所能聯系到的幾家台灣手機廠商都紛紛給予記者這樣一個答復:部分內地手機廠商來台灣訪問,主要都是與台灣手機廠商洽談貼牌合作的可行性,以及參觀台灣手機代工廠商的規模,並且順便來看看這邊的市場。他們對內地手機廠商的訪台處理的極為低調。但是根據台灣同行提供的資料顯示,2003年新年后訪問台灣的內地手機廠商有聯想、海爾、廈新、東信、波導、TCL、首信、康佳、桑達,共九家之多,這其中還不包括行程沒有被媒體所關注的一些低調廠商。
訪問台灣的目的直接干脆。在各大廠商的行程安排中,手機代工廠商或是台灣手機渠道商被排在了第一位,像明基、仁寶、奇美這些代工廠商更是被多家內地廠商登門拜訪。來自台灣業界的消息稱,內地手機廠商尋找更為密切的代工合作伙伴是訪台的首要問題。在內地手機市場日益慘烈的市場爭奪戰下,與韓國廠商的合作已經亮出了利潤紅牌。而與內地市場同文同種,在設計與代工都具有優勢的台灣代工廠商自然成了上上之選。 --->(其實是要偷和學習技術較快啦~直接中文也不用翻,有的還聊天就可以得到了)
另外一個目的就是銷售。去年年底,台灣省的經濟部門決定開放市場,允許內地手機廠商分批進入台灣市場進行銷售,第一個階段就是GSM手機。因此,這次內地手機廠商也是直奔台灣市場而去。根據了解,海爾高層在台灣訪問期間,已經敲定了台灣市場的總代理,未來幾個月后,海爾手機就會進入台灣手機市場進行銷售;如果不出意外,波導手機登陸台灣市場的時間也被定在了這個月,渠道則由震旦通信和御立來共同搭建;TCL也與包括震旦通信在內的台灣手機渠道進行了接触並達成了部分合作意向。--->(疑懷有人買嗎)
不過,和低調的“主人”相比,前去訪問的“客人”也同樣低調不已。在記者獲得內地手機廠商訪問台灣市場的消息后,向其中一些手機廠商進行了求證,但出乎意料,多數廠商都予以了否認。更有甚者,有廠商竟慌稱其正在台灣市場訪問的高層領導正在內地某地召開市場會議。
留下並活著仍然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對於內地手機廠商的低調訪台,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是因為台灣市場競爭過於激烈,內地手機廠商不得不小心對待,給自己留好退路。但對於台灣市場而言,歡迎的程度大於對新競爭者進入的抵触心理。
根據台灣市場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目前一年的手機市場規模在550萬到600萬部之間。其中,摩托羅拉和諾基亞就各占了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其它的品牌,包括索尼愛立信、三星、西門子、阿爾卡特等品牌,和台灣本地手機品牌一道瓜分剩下的三分之一的市場。根據台灣手機廠商提供的2003年1月份的市場統計資料顯示,截止到今年1月份,排名市場前五位的廠商中,台灣本地品牌只有明基和OK WAP(英業達集團)上榜,市場份額相加才剛剛達到10%左右。因此,對於內地手機廠商的進入,台灣市場普遍持有歡迎態度。認為這樣有利於和國外的手機品牌相抗衡,從而奪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另外一個想法當然就是能籍此密切和內地手機廠商的關係,從而接獲更多的手機訂單,這次內地手機廠商密集訪台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正是尋找代工廠商。但對於內地手機品牌而言,台灣手機市場早已經成熟,目前主要是針對換機市場。因此,對於在內地習慣了價格和炒作兩種方式,並且質量還相當嚴重的內地廠商來說,能否順利存活就已經是一大挑戰。有台灣同行直接告誡說,每一個市場都具有不同的特色,任何想要進入市場的新品牌勢必都要經過一段激烈的競爭。台灣市場的特色在於,品牌影響力占有很大的部分,價格反而不見得是重要的因素,因此內地的手機廠商想要進入台灣市場,首先必須先克服在短時間內建立知名度的困難。
這個告誡對於急於進入內地市場的台灣品牌來說似乎也同樣可行。一個公認的事實是,在品牌操作上,台灣廠商要遠勝內地廠商一籌。但另外一個流傳甚廣的話題同樣不能回避:做久了代工的台灣廠商做起品牌市場來分外艱難!因此,互相滲透,互通有無,無疑是兩個市場開放與進步的表現,但對於先行者來說,留下來,並且活下去依舊是一個首要考慮的問題。
【責任編輯:徐志斌】
豬頭立方 於 2015-05-25 07:49:27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發表時間:2025-09-15 10:03:26

發文數:4169
發表時間:2003-04-16 19:38:00
發表時間:2003-04-16 19:38:00
這篇的報導怎麼又完全相反呢?
怪怪的~
怪怪的~
豬頭立方 於 2003-04-16 19:38:00 修改文章內容

發文數:4169
發表時間:2003-04-16 19:38:00
發表時間:2003-04-16 19:38:00
忘記貼網址
http://tech.sina.com.cn/it/t/2003-04-16/1033178451.shtml
http://tech.sina.com.cn/it/t/2003-04-16/1033178451.shtml
豬頭立方 於 2003-04-16 19:38:00 修改文章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