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文數:2712
發表時間:2002-11-20 12:45:00
發表時間:2002-11-20 12:45:00
資料來源:http://www.digitimes.com.tw/news/PagesContent.asp?NewsPage=002&DatePublish=2002/11/20
諾基亞首度揭示4G願景
2010~2020年代居主流
--------------------------------------------------------------------------------
(記者蘇倩慧/台北) 2002/11/20
大力推動3G不遺餘力、向來避談4G的諾基亞(Nokia),18日於全球通訊會議中,首度揭示4G願景。諾基亞中國區策略總監(Strategy Director)Tatu Koljonen於演講時指出,4G將成為2010~2020年代主流,具高無線電性能、高傳輸量、低延遲等特色,傳輸速率可達100Mbps~1Gbps,為3G理想傳輸值10倍。
日韓電信巨擘NTT DoCoMo、韓國電信已紛投入4G研發,並進行4G行動通訊服務相關測試,4G手機可進行Hi-Vision影像傳輸與收訊,DoCoMo日前完成4G接取實驗,預計於2010年正式推出4G服務。易利信為主導4G產業,在3G系統將開始商業應用之際,也著手進行4G技術規劃與發展,預計2010年開始應用。
Koljonen將4G定義為超越3G或IMT-2000的系統,雖然無線區網(WLAN)在美國和北歐等國家問世已久,但諾基亞始終迴避其與4G關聯性,因若承認無線區網為4G,則歐洲電信設備商於3G投入的研發鉅資,將血本無歸。但4G正逐步滲透市場,研究指出,2006年全球將有超過1萬4G網絡,將有三分之一手機支援4G功能,4G用戶將佔全球行動通訊用戶10%。
然Koljonen也強調,目前無線區網是定點式通訊技術,移動性低,採利基市場取向,傳輸品質、安全等議題有待改進。鋪建完整的4G通訊網路於技術上可行,價格便宜,而3G雖傳輸速率低於4G,卻較4G更適合用於傳輸語音,4G仍以數據服務為主,在VoIP等將語音數位化技術未成熟前,3G仍扮演重要角色。
諾基亞首度揭示4G願景
2010~2020年代居主流
--------------------------------------------------------------------------------
(記者蘇倩慧/台北) 2002/11/20
大力推動3G不遺餘力、向來避談4G的諾基亞(Nokia),18日於全球通訊會議中,首度揭示4G願景。諾基亞中國區策略總監(Strategy Director)Tatu Koljonen於演講時指出,4G將成為2010~2020年代主流,具高無線電性能、高傳輸量、低延遲等特色,傳輸速率可達100Mbps~1Gbps,為3G理想傳輸值10倍。
日韓電信巨擘NTT DoCoMo、韓國電信已紛投入4G研發,並進行4G行動通訊服務相關測試,4G手機可進行Hi-Vision影像傳輸與收訊,DoCoMo日前完成4G接取實驗,預計於2010年正式推出4G服務。易利信為主導4G產業,在3G系統將開始商業應用之際,也著手進行4G技術規劃與發展,預計2010年開始應用。
Koljonen將4G定義為超越3G或IMT-2000的系統,雖然無線區網(WLAN)在美國和北歐等國家問世已久,但諾基亞始終迴避其與4G關聯性,因若承認無線區網為4G,則歐洲電信設備商於3G投入的研發鉅資,將血本無歸。但4G正逐步滲透市場,研究指出,2006年全球將有超過1萬4G網絡,將有三分之一手機支援4G功能,4G用戶將佔全球行動通訊用戶10%。
然Koljonen也強調,目前無線區網是定點式通訊技術,移動性低,採利基市場取向,傳輸品質、安全等議題有待改進。鋪建完整的4G通訊網路於技術上可行,價格便宜,而3G雖傳輸速率低於4G,卻較4G更適合用於傳輸語音,4G仍以數據服務為主,在VoIP等將語音數位化技術未成熟前,3G仍扮演重要角色。
阿文 於 2016-05-28 17:34:48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發表時間:2025-09-12 23:59:49

發文數:2712
發表時間:2002-11-20 12:48:00
發表時間:2002-11-20 12:48:00
另一則相關報導:
====================================================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FINANCE/TI/1080085.shtml
柯炯:未來十年是4G行動通訊時代
【記者費家琪/台北報導】
諾基亞中國區策略長柯炯(TatuKolijonen)昨(19)日說,第四代行動通訊(4G)將在 2010年至 2020 年間蓬勃發展,具有結合無線區域網路(WLAN)與第三代行動通訊(3G)的寬頻傳輸功能,達到 100Mbps 至 1Gbps的寬頻行動世界。
柯炯昨天參與全球通訊會議時,針對未來十年的4G網路發表看法。之前日本電信電話公司移動通信網(NTT DoCoMo)、易利信等業者都已陸續提出4G的觀念,這將是行動電話下一波的大變革,將寬頻傳輸速率大為提升。
目前 3G 服務,大多尚未推出,僅有 DoCoMo 已經商用化,其傳輸速率為靜態達到 2Mbps,動態快速移動時達到 384kbps,在4G 的世界中,傳輸速率由 10Mbps 起跳,在靜態定點時達到1Gbps,比 3G 起碼快上十倍至百倍,比現有泛歐數位式行動電話(GSM)快上千倍,可能由手機下載一首 MP3 的音樂只要 2秒鐘。
等到 4G 時代來臨,民眾將又要更換全新的手機,屆時的終端設備也不僅是手機,可能是手錶、化妝盒等各種新穎的產品。
柯炯說,3G 的改革將朝向與 WLAN 結合的方面,在定點時運用WLAN 網路達到高速傳輸,在移動時運用行動通訊的網路,預期在2010年至2020年間將是4G快速發展的年代來臨。
WLAN 是適合於定點使用,用戶插上一張 WLAN 的卡片後,上網速率起碼由11Mbps起跳,也可以高到100Mbps。
柯炯說,3G 目前在廣域與區域網路中的傳輸速率已有所提升,由 10Mbps 至 100Mbps,4G 網路中可達到 100Mbps 至 1Gbps,而且無線電語音品質更佳,傳輸量更大、成本卻更低。
WLAN 目前還在發展初期,在傳輸速率、安全與品質上還有加強的空間。
【2002/11/20 經濟日報】
====================================================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FINANCE/TI/1080085.shtml
柯炯:未來十年是4G行動通訊時代
【記者費家琪/台北報導】
諾基亞中國區策略長柯炯(TatuKolijonen)昨(19)日說,第四代行動通訊(4G)將在 2010年至 2020 年間蓬勃發展,具有結合無線區域網路(WLAN)與第三代行動通訊(3G)的寬頻傳輸功能,達到 100Mbps 至 1Gbps的寬頻行動世界。
柯炯昨天參與全球通訊會議時,針對未來十年的4G網路發表看法。之前日本電信電話公司移動通信網(NTT DoCoMo)、易利信等業者都已陸續提出4G的觀念,這將是行動電話下一波的大變革,將寬頻傳輸速率大為提升。
目前 3G 服務,大多尚未推出,僅有 DoCoMo 已經商用化,其傳輸速率為靜態達到 2Mbps,動態快速移動時達到 384kbps,在4G 的世界中,傳輸速率由 10Mbps 起跳,在靜態定點時達到1Gbps,比 3G 起碼快上十倍至百倍,比現有泛歐數位式行動電話(GSM)快上千倍,可能由手機下載一首 MP3 的音樂只要 2秒鐘。
等到 4G 時代來臨,民眾將又要更換全新的手機,屆時的終端設備也不僅是手機,可能是手錶、化妝盒等各種新穎的產品。
柯炯說,3G 的改革將朝向與 WLAN 結合的方面,在定點時運用WLAN 網路達到高速傳輸,在移動時運用行動通訊的網路,預期在2010年至2020年間將是4G快速發展的年代來臨。
WLAN 是適合於定點使用,用戶插上一張 WLAN 的卡片後,上網速率起碼由11Mbps起跳,也可以高到100Mbps。
柯炯說,3G 目前在廣域與區域網路中的傳輸速率已有所提升,由 10Mbps 至 100Mbps,4G 網路中可達到 100Mbps 至 1Gbps,而且無線電語音品質更佳,傳輸量更大、成本卻更低。
WLAN 目前還在發展初期,在傳輸速率、安全與品質上還有加強的空間。
【2002/11/20 經濟日報】
阿文 於 2002-11-20 12:48:00 修改文章內容

發文數:4
發表時間:2002-11-20 22:21:00
發表時間:2002-11-20 22:21:00
3G已消耗掉大多數公司的財力,資金回收利潤如何都不知道?4G再來!能捱的過嗎?會垮嗎?
陌生的訪客 於 2002-11-20 22:21:00 修改文章內容

發文數:2712
發表時間:2002-11-20 22:29:00
發表時間:2002-11-20 22:29:00
老王兄,那只是"願景"而已,身為通訊界的領導品牌,一定要弄一些"願景"來看看,不然怎麼叫"領導品牌"呢?呵呵~~
阿文 於 2002-11-20 22:29:00 修改文章內容

發文數:4
發表時間:2002-11-20 22:47:00
發表時間:2002-11-20 22:47:00
哈哈!原來是一幅畫!嚇死電信公司了!
陌生的訪客 於 2002-11-20 22:47:00 修改文章內容

發文數:2712
發表時間:2002-11-21 10:58:00
發表時間:2002-11-21 10:58:00
另一篇相關報導,日本NTT DoCoMo的"願景",比芬蘭NOKIA的"願景"還要....:
====================================================
資料來源:http://www.ithome.com.tw/
電腦報:NTT DoCoMo總裁立川敬二:日本2010年進入4G時代
立川敬二今天(11/20)在臺表示,日本的行動通訊網路以每10年為一週期進行世代交替,而3G網路從2001年起步,至2010年時,將進入到第4代行動通訊網路(4G)。
電腦報記者 / 陳珮雯 台北報導
( 2002-11-20 18:09 )
在推出第3代行動通信服務(3G)FOMA之後,日本NTT DoCoMo總裁立川敬二(Tachikawa Keiji)已放眼第4代行動通訊網路(4G),他表示,與3G相較,4G可提供更高速的傳輸、系統的用戶容量也比3G多了10倍,但系統建構成本更低。
立川敬二今天(11/20)應邀在臺北的「IEEE 全球通訊會議」發表演說。他表示,日本的行動通訊網路以每10年為一週期進行世代交替,而3G網路從2001年起步,至2010年時,將進入到第4代行動通訊網路(4G)。
對於3G與4G的比較,立川舉了幾個實例,以現行3G的網路,傳送10MB大小的檔案約需200秒,但4G僅需1秒鐘;而在影像部分,過去352 x 288畫素的照片,在4G時代可達1024 x 1920,影音表現也能由以往單純的聲音傳送進步到視訊會議。
立川敬二指出,4G的傳輸速度比3G更快,理論上可達50Mbps至100Mbps,實際上平均也有20Mbps,同時系統可容納的用戶容量比3G多出10倍,而4G網路更擁有IPv6、QoS等次世代網路支援,並使用微波頻段(3-6GHz),但系統的建構成本只有3G的十分之一至百分之一。
而至4G時代,非語音服務比重將大幅攀升,立川預估,2005年時,行動數據服務流量將佔50%比重,而2010年進入4G服務時,數據流量比例將高達70%至80%,且屆時網際網路、行動定位、多媒體訊息、遠端感應與控制、行動商務等服務皆可實現。
未來行動通訊市場也會比現在廣大許多,因為在立川敬二的想像中,溝通不再僅限於人與人之間,行動通訊科技將可使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溝通,簡而言之,只要是可以移動的物品,包括電腦、家電、汽車,甚至是寵物,都可以賦予行動通訊的功能。
====================================================
資料來源:http://www.ithome.com.tw/
電腦報:NTT DoCoMo總裁立川敬二:日本2010年進入4G時代
立川敬二今天(11/20)在臺表示,日本的行動通訊網路以每10年為一週期進行世代交替,而3G網路從2001年起步,至2010年時,將進入到第4代行動通訊網路(4G)。
電腦報記者 / 陳珮雯 台北報導
( 2002-11-20 18:09 )
在推出第3代行動通信服務(3G)FOMA之後,日本NTT DoCoMo總裁立川敬二(Tachikawa Keiji)已放眼第4代行動通訊網路(4G),他表示,與3G相較,4G可提供更高速的傳輸、系統的用戶容量也比3G多了10倍,但系統建構成本更低。
立川敬二今天(11/20)應邀在臺北的「IEEE 全球通訊會議」發表演說。他表示,日本的行動通訊網路以每10年為一週期進行世代交替,而3G網路從2001年起步,至2010年時,將進入到第4代行動通訊網路(4G)。
對於3G與4G的比較,立川舉了幾個實例,以現行3G的網路,傳送10MB大小的檔案約需200秒,但4G僅需1秒鐘;而在影像部分,過去352 x 288畫素的照片,在4G時代可達1024 x 1920,影音表現也能由以往單純的聲音傳送進步到視訊會議。
立川敬二指出,4G的傳輸速度比3G更快,理論上可達50Mbps至100Mbps,實際上平均也有20Mbps,同時系統可容納的用戶容量比3G多出10倍,而4G網路更擁有IPv6、QoS等次世代網路支援,並使用微波頻段(3-6GHz),但系統的建構成本只有3G的十分之一至百分之一。
而至4G時代,非語音服務比重將大幅攀升,立川預估,2005年時,行動數據服務流量將佔50%比重,而2010年進入4G服務時,數據流量比例將高達70%至80%,且屆時網際網路、行動定位、多媒體訊息、遠端感應與控制、行動商務等服務皆可實現。
未來行動通訊市場也會比現在廣大許多,因為在立川敬二的想像中,溝通不再僅限於人與人之間,行動通訊科技將可使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溝通,簡而言之,只要是可以移動的物品,包括電腦、家電、汽車,甚至是寵物,都可以賦予行動通訊的功能。
阿文 於 2002-11-21 10:58:00 修改文章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