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傳電信 FarEastone 討論【各國電信】中港台美頻率大不同 多頻在手全球走透透

瀏覽: 3651
回覆: 2
共1頁
發文數:2712
發表時間:2002-11-18 09:51:00
資料來源:http://www.chineseworld.com/publish/today/13_1400.4a/n/4anb(021117)01_tb.htm

世界日報:中港台美頻率大不同 多頻在手全球走透透

●無線電通訊傳播訊號的方式有二種--Analogue(類比系統)及Digital(數位系統),由於在傳遞信息的精確度和保密性方面數位系統有著明顯的優越性,近年Analogue類比系統已逐漸為Digital數位系統所取代。但在數位化行動通訊的演進過程中,發展出了許多不同的系統,它們所採用的技術與頻道不盡相同,也各自在不同的地區和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這個現象,對系統供應商Service Providers和終端用戶,亦即手機使用者,產生了困擾和不便。

 亞洲或其他國家和美國手機最大的不同在於其頻率的差異,由於美國的手機通訊頻率和海外地區所使用的頻率不盡相同,在美國便英雄無用武之地。針對這點,手機製造商絞盡腦汁克服,以期讓業務擴及海外甚至全球。

 前全世界有10種以上的數位化行動電話系統在運作,其中,TACS和GSM主導歐洲市場,北美則以AMPS,IS54/136和CDMA為主。至於亞太地區,則為歐美各大廠家進攻最激烈的市場,因而亞太地區可看到各種行動電話系統在不同地區被採用,如:AMPS, CDMA,DCS1800,DECT,ETACS,GSM,IS54/136,NMT,PCS1900,PDC,PHS,TACS A&B,E-TDMA..等。亞太地區不僅是成長最快的市場,也是系統種類花樣最多的地區。在1997年下半年之前,手機都是單頻/單模(Single-Band, Single-Mode),亦即它只能在一個頻率,一個系統下使用。譬如GSM900的手機只能在GSM900的系統之下使用,不可能在AMPS, DCS1800 or PCS1900的系統之下使用。所以單頻手機用戶在漫遊跨入不同系統區域時甚為不便,可見為使在各行動電話系統中進行漫遊(Roaming)通訊服務,多頻(Multi-Band)手機是個必然趨勢。

 常常聽到有人說,單頻,雙頻,或是GSM1800,GSM1900等的名詞,那是什麼意思呢?那就是手機的通用頻率,是目前全球使用率最普遍的系統。

 手機發射及接收頻率在900MHz者為GSM900系統:在1800MHz者為GSM1800系統:在1900MHz者為PCS1900系統。一般雙頻(Dual-Band)手機,是指同時可在GSM900GSM1800系統上使用者,而三頻(Tri-Band)手機一般指包含上列三種系統通信功能之手機稱之。

 雙頻手機能同時支援兩種通訊網路的頻段(GSM900/1800),若能同時支援三種通訊網路頻段(GSM 900/1800/1900),就是所謂的三頻手機。雙頻與三頻的通訊服務主要是要提高手機對訊號的接收範圍,一旦GSM900通訊網路過於阻塞,手機就有斷訊的危險。但是雙頻,三頻手機卻能自動切換到另一個通訊頻率,讓使用者能隨時隨地連上通訊網路。

 美國規範的PACS(Personal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屬於低功率手機(俗稱二哥大)系統,其訊號的涵蓋範圍較小,系統容量較大,傳輸速率快,相當適用於人口密度高的都市型地區。相對的,由於低功率行動電話的通話範圍僅擁有64K-128K的高速傳輸速率,可傳送電子郵件,圖像,訊息等限於都會區及高速公路沿線,因此無法提供國際漫遊的服務。此問題促使美國業者近年來投入雙頻及多頻的手機市場及系統。

 不過,多數的系統提供業者都是屬於區域性的服務,因此當用戶漫遊到另一區域去,例如由加州的洛杉磯到亞利桑那州的鳳凰城,或由北京到上海,或由香港到廣州,此時手機的通訊就得經由當地的另一系統來轉接處理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在同一區域內系統服務業者是彼此競爭的,在不同區域內的系統服務業者彼此卻得合作,便在其用戶跨越區域時可提供漫遊的服務功能。可是越區後的當地業者之系統可能和用戶原有的系統不同,例如從GSM900區域漫遊到AMPS或CDMA的區域時,單頻手機就不管用了,若有雙頻手機,仍可漫遊,這就是需要多頻手機的一大主因,也代表無線通訊向真正的全球漫遊邁進了一大步。

阿文 於 2016-05-28 17:34:47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
發表時間:2025-10-04 01:08:32
發文數:4
發表時間:2002-11-18 16:49:00
所以大家都選擇900/1800/1900三頻手機!

陌生的訪客 於 2002-11-18 16:49:00 修改文章內容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