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文數:4169
發表時間:2003-04-16 20:31:00
發表時間:2003-04-16 20:31:00
明基獲NOKIA大單傳聞四起 明基謹慎否認 (11:14:14 中央社)
http://tw.news.yahoo.com/2003/04/16/finance/cna/3935489.html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2003年 4月16日電)受到獲利下滑壓力,市場普遍看好 NOKIA低階手機委外代工釋單趨勢,市場預期今年定案 , 近來已有市場傳出明基電通(2352)已接獲NOKIA首次釋出的低階手機ODM大單,且自3月起已開始出貨,初期單月出貨量約在10-20萬台間;對此,明基發言人游克用不願評論,網通事業群總經理陳盛穩則指稱,明基與NOKIA目前未有手機業務往來。
全球第一大手機通訊大廠諾基亞 (NOKIA) 手機ODM釋單去向一直受到各界高度關注,台灣手機製造廠也當然躋身於眾多覬覦者之中,其中鴻海 (2317) 更展現出勢在必得的氣魄,在手機事業的諸多大手筆動作似乎都瞄準NOKIA而來, 最後是否會在跌破大多數法人業界眼鏡之下,由明基以黑馬之姿雀屏中選 , 獲得低階手機ODM大單,仍有待觀察與進一步確認。
儘管明基電通手機代工事業Motorola的色彩濃厚,一般市場普遍不看好其爭取 NOKIA訂單,但據部份業者透露,NOKIA對釋單對象開出5大項條件,其中一項為單月量產能力達百萬台水準,姑且不論其他條件,單就百萬台量產能力,台灣廠商能上榜的看來僅有明基一家,再從去年底及今年初,NOKIA連續2次密集SURVEY(勘察)明基廠的動作研判,NOKIA與明基往來密切應是確立。
有一位業界人士即指出,去年底 NOKIA一組人馬到明基SURVEY工廠一連 3天,且為台灣行中唯一勘察的廠家,雙方非到達相當程度,應不致會有這樣的安排,若僅是技術意見交流頂多只會安排一天行程。
另外,為避開Motorola的顧忌,顧好Motorola這家大客戶,成為囊括全球前 2大手機廠商的代工製造霸主。市場也傳出,明基以大股東個人名義先行成立新公司接單後,再轉包給明基代工,以技術性問題避開明基與NOKIA的直接往來。
NOKIA在大陸市場遭遇來自 Motorola及南韓三星等強敵威脅,為拉高在中國大陸市場佔有率,早在去年即傳出, NOKIA不排除以次品牌低價策略攻戰該市場,如何成功搶佔大陸市場佔有率與Motorola搶爭龍頭地位,二家大廠的動作已成為業界關注焦點,據傳,NOKIA 此次釋單的機種是準備以中國大陸及印度為主要戰場,至於大單花落誰家 , 市場預期訊息不會太早揭露 , 就NOKIA 一向的保守作風,可明顯感受到近來各家相關供應商變得三緘其口。
對市場有關傳言,明基以極度低調的態度回應,對NOKIA 相關事情一概不予正面評論,僅表示,手機大廠釋單趨勢明確,對任何客戶及機會都會努力、不死心的去爭取。但對於客戶的相關訊息均不會對外表示意見與說明,但有趣的是特別重提明基在10年前有過因為接單過程中訊息曝光以致丟單的慘痛經驗,拒絕談論單一客戶接單問題。網通事業群總經理陳盛穩則以明基目前與NOKIA沒有任何手機業務往來回應。
NOKIA 挑選供應商、合作夥伴一向相當嚴格,就其對品質的重視程度,技術製造量產能力以及穩定性無非是重要考量。
但 NOKIA若為獲利能力提昇,考量釋出低階手機委外代工訂單,釋單價格則成為另一個評分重點。
從 NOKIA與Motorola雙方的零組件供應商觀察,似乎很難找到相互重疊者,加上 2家分居全球一、二名的大廠,無論在技術、市佔率及人氣各方面相互競爭態勢明確。
因此,一般法人及市場普遍預料 NOKIA在選擇代工廠商時,理應會依循零組件供應商的模式避開Motorola的合作夥伴。也因此,法人在推估 NOKIA釋單對象時,首先排除明基的可能性,一般認為至少明基中選的機率應是不大。
然而明基內部對此推估邏輯並不認同,認為就研發技術及製造量產能力而言,在台灣廠商中,明基可算是首屈一指,就成本優勢而言,明基擁有自己的軟體研發設計人才,所具備的Total solution優勢勝於其他廠商需借助於國外設計公司,在該部份具有一定的成本差距。另外,生產重心位於大陸蘇州廠,在成本製造上也較其他廠商來得優勢。
http://tw.news.yahoo.com/2003/04/16/finance/cna/3935489.html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2003年 4月16日電)受到獲利下滑壓力,市場普遍看好 NOKIA低階手機委外代工釋單趨勢,市場預期今年定案 , 近來已有市場傳出明基電通(2352)已接獲NOKIA首次釋出的低階手機ODM大單,且自3月起已開始出貨,初期單月出貨量約在10-20萬台間;對此,明基發言人游克用不願評論,網通事業群總經理陳盛穩則指稱,明基與NOKIA目前未有手機業務往來。
全球第一大手機通訊大廠諾基亞 (NOKIA) 手機ODM釋單去向一直受到各界高度關注,台灣手機製造廠也當然躋身於眾多覬覦者之中,其中鴻海 (2317) 更展現出勢在必得的氣魄,在手機事業的諸多大手筆動作似乎都瞄準NOKIA而來, 最後是否會在跌破大多數法人業界眼鏡之下,由明基以黑馬之姿雀屏中選 , 獲得低階手機ODM大單,仍有待觀察與進一步確認。
儘管明基電通手機代工事業Motorola的色彩濃厚,一般市場普遍不看好其爭取 NOKIA訂單,但據部份業者透露,NOKIA對釋單對象開出5大項條件,其中一項為單月量產能力達百萬台水準,姑且不論其他條件,單就百萬台量產能力,台灣廠商能上榜的看來僅有明基一家,再從去年底及今年初,NOKIA連續2次密集SURVEY(勘察)明基廠的動作研判,NOKIA與明基往來密切應是確立。
有一位業界人士即指出,去年底 NOKIA一組人馬到明基SURVEY工廠一連 3天,且為台灣行中唯一勘察的廠家,雙方非到達相當程度,應不致會有這樣的安排,若僅是技術意見交流頂多只會安排一天行程。
另外,為避開Motorola的顧忌,顧好Motorola這家大客戶,成為囊括全球前 2大手機廠商的代工製造霸主。市場也傳出,明基以大股東個人名義先行成立新公司接單後,再轉包給明基代工,以技術性問題避開明基與NOKIA的直接往來。
NOKIA在大陸市場遭遇來自 Motorola及南韓三星等強敵威脅,為拉高在中國大陸市場佔有率,早在去年即傳出, NOKIA不排除以次品牌低價策略攻戰該市場,如何成功搶佔大陸市場佔有率與Motorola搶爭龍頭地位,二家大廠的動作已成為業界關注焦點,據傳,NOKIA 此次釋單的機種是準備以中國大陸及印度為主要戰場,至於大單花落誰家 , 市場預期訊息不會太早揭露 , 就NOKIA 一向的保守作風,可明顯感受到近來各家相關供應商變得三緘其口。
對市場有關傳言,明基以極度低調的態度回應,對NOKIA 相關事情一概不予正面評論,僅表示,手機大廠釋單趨勢明確,對任何客戶及機會都會努力、不死心的去爭取。但對於客戶的相關訊息均不會對外表示意見與說明,但有趣的是特別重提明基在10年前有過因為接單過程中訊息曝光以致丟單的慘痛經驗,拒絕談論單一客戶接單問題。網通事業群總經理陳盛穩則以明基目前與NOKIA沒有任何手機業務往來回應。
NOKIA 挑選供應商、合作夥伴一向相當嚴格,就其對品質的重視程度,技術製造量產能力以及穩定性無非是重要考量。
但 NOKIA若為獲利能力提昇,考量釋出低階手機委外代工訂單,釋單價格則成為另一個評分重點。
從 NOKIA與Motorola雙方的零組件供應商觀察,似乎很難找到相互重疊者,加上 2家分居全球一、二名的大廠,無論在技術、市佔率及人氣各方面相互競爭態勢明確。
因此,一般法人及市場普遍預料 NOKIA在選擇代工廠商時,理應會依循零組件供應商的模式避開Motorola的合作夥伴。也因此,法人在推估 NOKIA釋單對象時,首先排除明基的可能性,一般認為至少明基中選的機率應是不大。
然而明基內部對此推估邏輯並不認同,認為就研發技術及製造量產能力而言,在台灣廠商中,明基可算是首屈一指,就成本優勢而言,明基擁有自己的軟體研發設計人才,所具備的Total solution優勢勝於其他廠商需借助於國外設計公司,在該部份具有一定的成本差距。另外,生產重心位於大陸蘇州廠,在成本製造上也較其他廠商來得優勢。
豬頭立方 於 2015-05-25 07:49:27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發表時間:2025-09-15 10:03:26

發文數:4169
發表時間:2003-04-16 20:33:00
發表時間:2003-04-16 20:33:00
2003.04.16 工商時報
領袖洞見:明基李焜耀:將壓力化為執行力;累積知識成洞察力
田媛
從5年前300多億元的營業額,到去年正式突破1000億元營收大關,明基電通這幾年歷經了幾個重要的轉捩點。包括進入難度極高的手機製造業,斥資成立達碁(友達前身)投入TFT-LCD業務,一直到脫離宏碁,經營自有的BenQ品牌,李焜耀每一階段的佈局,在當時看來都極盡風險,現在成效一一展現,再回首,盡是點滴在心頭。
明基當初決定走上手機與TFT-LCD這兩條佈滿荊棘的不歸路,不管是母集團宏碁或是不相干的第三者,不僅不看好,還曾奉勸李焜耀三思而後行。但李焜耀認定明基必須尋求新的企業附加價值,才能攀登新的高峰,因此雖千萬人吾往矣,並將這些壓力都變成了可執行的策略。事實也證明,明基去年不僅成為台灣第十大民營製造業,明基集團的營收也已躋身前五大。
李焜耀認為,企業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必須要尋求附加價值的提升,這也是明基從單一公司朝集團化發展的緣由。但從經營的角度來看,集團化的規劃也是最困難的工作,既要掌握時機,又要長遠佈局,而非一蹴可幾。
如何在茫茫的技術領域中尋求對的方向,李焜耀認為,豐富的知識是制定方向的基礎,大量吸收知識,並且將知識轉化為洞察力,就可以看到別人還看不到的潛力技術,為企業的競爭力加分。這也是為什麼在手機與TFT-LCD尚未形成氣候之時,他敢於縱身其中。
台大電機系畢業的理工背景,使李焜耀在技術的追尋路上不人云亦云。在熟知的領域中一待十數年,難免落於想像的窠臼,所以李焜耀的閱讀,多屬本業以外的題材。李焜耀也說,他喜歡結交不同領域的朋友,多聽別人的意見,尤其是不同行業所專精的領域,更可以幫助洞察力的精準,有力的幕僚也是協助他定出正確方向的助力。
明基各項產品的地位漸穩,下一個挑戰則是品牌與企業價值觀的貫穿。李焜耀並不認為自己是明基的精神領袖,在明基裡每個人都是公司的創辦者(Founder),但是對於居於一個領導者的角色,仍不諱言必須藉由身教以及內部組織的管理工具,樹立一定的典範。如何讓明基企業的風格,體現在品牌上,是李焜耀以及全體明基人,接下來幾年最重要的工作。
領袖洞見:明基李焜耀:將壓力化為執行力;累積知識成洞察力
田媛
從5年前300多億元的營業額,到去年正式突破1000億元營收大關,明基電通這幾年歷經了幾個重要的轉捩點。包括進入難度極高的手機製造業,斥資成立達碁(友達前身)投入TFT-LCD業務,一直到脫離宏碁,經營自有的BenQ品牌,李焜耀每一階段的佈局,在當時看來都極盡風險,現在成效一一展現,再回首,盡是點滴在心頭。
明基當初決定走上手機與TFT-LCD這兩條佈滿荊棘的不歸路,不管是母集團宏碁或是不相干的第三者,不僅不看好,還曾奉勸李焜耀三思而後行。但李焜耀認定明基必須尋求新的企業附加價值,才能攀登新的高峰,因此雖千萬人吾往矣,並將這些壓力都變成了可執行的策略。事實也證明,明基去年不僅成為台灣第十大民營製造業,明基集團的營收也已躋身前五大。
李焜耀認為,企業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必須要尋求附加價值的提升,這也是明基從單一公司朝集團化發展的緣由。但從經營的角度來看,集團化的規劃也是最困難的工作,既要掌握時機,又要長遠佈局,而非一蹴可幾。
如何在茫茫的技術領域中尋求對的方向,李焜耀認為,豐富的知識是制定方向的基礎,大量吸收知識,並且將知識轉化為洞察力,就可以看到別人還看不到的潛力技術,為企業的競爭力加分。這也是為什麼在手機與TFT-LCD尚未形成氣候之時,他敢於縱身其中。
台大電機系畢業的理工背景,使李焜耀在技術的追尋路上不人云亦云。在熟知的領域中一待十數年,難免落於想像的窠臼,所以李焜耀的閱讀,多屬本業以外的題材。李焜耀也說,他喜歡結交不同領域的朋友,多聽別人的意見,尤其是不同行業所專精的領域,更可以幫助洞察力的精準,有力的幕僚也是協助他定出正確方向的助力。
明基各項產品的地位漸穩,下一個挑戰則是品牌與企業價值觀的貫穿。李焜耀並不認為自己是明基的精神領袖,在明基裡每個人都是公司的創辦者(Founder),但是對於居於一個領導者的角色,仍不諱言必須藉由身教以及內部組織的管理工具,樹立一定的典範。如何讓明基企業的風格,體現在品牌上,是李焜耀以及全體明基人,接下來幾年最重要的工作。
豬頭立方 於 2003-04-16 20:33:00 修改文章內容

發文數:4169
發表時間:2003-04-16 20:40:00
發表時間:2003-04-16 20:40:00
>另外,為避開Motorola的顧忌,顧好Motorola這家大客戶,成為囊括全球前 2大手機廠商的代工製造霸主。
明基加油,雖然這樣子的消息不知道會不會害到你們
但還是祝福你們,另外若是真得爭取到了要好好作喔
讓那些愛三俗的人難看
送上阿妹的「了不起」
你真是了不起 是你讓台灣人愛到不行 又哭個不停
明基加油,雖然這樣子的消息不知道會不會害到你們
但還是祝福你們,另外若是真得爭取到了要好好作喔
讓那些愛三俗的人難看
送上阿妹的「了不起」
你真是了不起 是你讓台灣人愛到不行 又哭個不停
豬頭立方 於 2003-04-16 20:40:00 修改文章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