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手機討論Vodafone Live!能否成為下一個i-mode?

瀏覽: 1259
回覆: 2
共1頁
發文數:7559
發表時間:2003-10-23 19:24:00
http://chinagate.yam.com/cgi-bin/g2bcgi.cgi?dest=http%3A%2F%2Fmobile.enet.com.cn%2Finforcenter%2Farticle.shtml%3Farticleid%3D20031023268335


作為全球頂尖的移動運營商,Vodafone在2002年10月推出了自己的移動門戶業務──Vodafone Live!。這個推出了僅僅不到10個月的業務,卻大大帶動了Vodafone的移動數據業務,不僅讓從日本擴展到歐洲的i-mode業務黯然失色,而且使Vodafone在歐洲的幾個主要市場的ARPU均有所上升。

一、 Vodafone Live!獲得成功

  2002年10月25日,Vodafone同時在德國、意大利、愛爾蘭、荷蘭、波蘭、西班牙、瑞典和英國推出了“Vodafone Live!”。Vodafone Live!依賴於GPRS網絡,業務包括MMS、移動互聯網、java遊戲、E-mail、聊天、鈴聲、SMS和話音等,涉及范圍非常廣泛。

  盡管Vodafone Live!推出只有10個月,發展速度卻相當驚人,到2003年7月初,用戶數量已經達到175萬,佔Vodafone總用戶數的1.4%。

  另外,Vodafone Live!業務也成功的推動了Vodafone集團的數據收入。根據Vodafone公布的2003年3~7月份季報,Vodafone集團的數據業務收入2003年6月佔總業務收入的15.3%,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3個百分點。同時,如表1所示,英國、德國和意大利市場的綜合ARPU值也均有所上升。

  國家 貨幣 2002.6 2002.9 2002.12 2003.3 2003.6
  德國 歐元 302 308 312 313 313
  意大利 歐元 345 345 347 347 351
  英國 英鎊 278 282 287 292 297
表1:Vodafone歐洲主要市場ARPU值上升

二、Vodafone Live!與其它移動互聯網業務的比較

  從業務上講,表面看來Vodafone Live!與日本的i-mode以及過去的WAP業務都屬於移動互聯網業務,可以為用戶提供各種移動上網、E-mail和娛樂內容的服務。不過,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其中還是有一些不同。

業務發展特色 i-mode(日本) 早期WAP業務 Vodafone Live!
彩色顯示 彩屏 單色 彩屏
用戶營銷方式 回避技術問題
宣傳重點放在娛樂上 過於強調技術(如WAP、GPRS)等 回避技術
強調娛樂性
重點業務 移動E-mail
彩色網頁瀏覽
下載 只有單色網頁瀏覽
SMS 移動即時信息
移動E-mail
彩色網頁瀏覽
MMS
下載

  與內容供應商的分成比例 業務信息費的91%屬於內容供應商 運營商與內容供應商沒有建立良好的商業模式 業務信息費的60%屬於內容供應商
終端和用戶體驗 向所有設備廠家定制終端 對終端沒有控制,導致不同WAP手機無法兼容 向設備廠家定制終端並且控制手機品牌數量
採用移動互聯網協議 i-mode(NTT DoCoMo自有專利) WAP1.0(全球開放協議) WAP2.0(全球開放協議)
表2 Vodafone Live!與i-mode以及早期WAP業務的比較

  從表2中可以看出,Vodaofone Live!吸取了WAP失敗的教訓,借鑒了i-mode的成功經驗,將業務開展的目標定位於為用戶提供娛樂,並學習i-mode向廠家定制終端。技術上則採用了比第一代WAP業務更靈活、連接速度更快的WAP2.0協議。

  在業務內容上,Vodafone Live!似乎與i-mode非常相似,都提供移動E-mail業務和各種鈴聲、遊戲下載,但是Vodafone Live也沒有完全模仿i-mode,在計費上,Vodafone採取了更靈活的混合計費策略,一些業務是按數據流量計費的,例如即時信息、E-mail和彩色WAP瀏覽,而其它業務則按次計費,例如SMS、MMS、遊戲下載和鈴聲下載。在技術上,Vodafone Live!則採用了WAP2.0。

三、Vodafone Live!的成功經驗

  目前,全球各大業務運營商都將提高業務收入的希望寄托在數據上,很多運營商未來兩三年的數據業務收入目標是佔總收入的20%左右。但如何實現目標,相信不是所有運營商都胸有成竹。而Vodafone Live!正好可以為困惑中的移動運營商們提供一些很好的經驗。

1.認真總結經驗教訓

  Vodafone在開展數據業務的過程中不是沒有遇到過挫折。Vodafone原有的移動門戶Vizzavi就是個失敗的典型。Vizzavi是Vodafone和法國著名的傳媒集團威望迪合資創辦的移動門戶,Vodafone本來希望通過這個門戶網站推廣移動互聯網業務,然而,Vizzavi從一開始就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參照互聯網的模式為用戶提供免費業務。事實証明,免費業務不是吸引用戶的良方,而是毒藥,因為一旦運營商開始收費,用戶就會立刻停止使用業務,用戶忠誠度根本無從談起。另外,Vizzavi所提供的內容也根本沒有針對用戶的需求,而是令Vodafone失望。在這種情況下,Vodafone在2002年8月果斷地向威望迪公司支付1億4270萬歐元現金,取得威望迪所持Vizzavi的全部股份(佔全部Vizzavi股份的50%),並明確表示,Vizzavi將成為全新的移動形象和門戶──Vodafone Live!的內容和信息業務的來源,而Vodafone Live!業務一開始就是收費模式的。

  另外,Vodafone日本子公司J-Phone的移動門戶J-Sky和Sha-Mail經營照片短信業務的成功經驗,也給Vodafone帶來很大啟示。2002年3月,J-Phone Vodafone成為日本第二大移動運營商,業務增長迅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推出了名為“sha-mail”的照片短信業務,通過這個業務,用戶可以使用帶有攝像頭的手機拍照,然後發送給親朋好友。而sha-mail同時也屬於J-Phone Vodafone的J-Sky移動門戶業務, 2002年J-Phone有82%的用戶注冊了J-Sky業務。Vodafone正是從日本市場的發展吸取了經驗,如法炮制,在歐洲各主要市場推出了統一的移動門戶Vodafone Live!,並且終端都是具有可拍照和MMS功能的手機。

2.定制終端

  為了加強自己的品牌形象,Vodafone指定了三款具有Vodafone Live!品牌標志的手機,與業務捆綁銷售。這三種手機是Nokia 7650、 Panasonic GD87 和 Sharp GX-10。Vodafone根據自己的業務要求制定了移動電話特性及標準,還專門設計了一個彩色的、帶有Vodaofone商標的業務菜單,手機廠家不能任意改變界面。由於Sharp最早遵從了Vodafone提出的要求,因此成為業務推出前六個月唯一的指定手機。

  Sharp GX-10是典型的Vodafone Live!終端,支持GSM 900/1800 Mhz, GPRS 4+2,重107克,大小94 x 27 x 49 mm,帶數碼攝像頭和雙屏(內屏16-bit彩色),支持MMS,JAVA、和弦、T9輸入法和紅外接口,並且特意設計了一個快捷鍵,用戶可以快速進入Vodafone Live!菜單。

  這款手機可以存儲40張MMS圖片,拍攝的照片還可以通過MMS傳送出去,但是不能通過紅外線接口或有線方式傳輸給計算機等設備,這主要是為了保護數字版權。不過遺憾的是這個手機不提供E-mail客戶端,用戶只能通過WAP的方式發送和閱讀E-mail。瀏覽器方面GX-10採用的是Openwave基於WAP 2.0的微瀏覽器,這個瀏覽器可以支持WML、HDML和xHTML,甚至可以直接處理某些HTML網頁。

3.貼近用戶的界面設計

  Live! 業務的菜單界面(如圖2)也是經過精心設計的,目的就是方便用戶使用,提升用戶體驗。Live! 業務還專門建立了一個單獨的“MyVodafone”選項,用戶可從手機菜單上進入,也可以從個人電腦上進入。這個選項可以讓用戶直接進入以前下載的應用和鈴聲,以及其它業務,如Vodafone的即時信息應用(IM),IM工具可以通過Live!業務、WAP和一般的互聯網方式獲得。不過IM聊天僅限於Vodafone的用戶使用。

  為了擴大鈴聲和圖片的銷售,Vodafone還將遊戲和鈴聲、圖片聯系起來,一旦用戶下載了某個遊戲,那麼相關的應用和鈴聲就會出現在MyVodafone裡面的MyDownloads文件夾當中。雖然Vodafone Live!的門戶界面令人印象深刻,非常吸引用戶,但是也存在幾個缺陷。其中關鍵的一點就是,目前,MMS可以直接發送給E-mail地址,但是還不能被直接回復,而這一點卻是幾種信息之間互通的重要標志。

4.收費機制靈活,面向預付費用戶

  Vodafone Live! 對計費容量進行了擴充,因此一開始就能夠向預付費用戶開放,Vodafone認為預付費用戶群是業務運營非常關鍵的部分,尤其是在SMS的發展歷程中。因此,Vodafone Live!為預付費用戶提供了預付費打包業務,Vodafone成為英國市場第一個以預付費方式提供MMS業務的運營商。

  Vodafone Live! 試圖從一開始就在資費上壓倒對手。在英國市場,Vodafone Live! 的MMS收費比其它競爭者低,36便士/條,而Orange和O2均為40便士/條,T-Mobile的計費方式是包月制的,20英鎊/月,可發送300條。而且Vodafone UK還基於MMS推出了“長信”業務,即長度可達1.5 Kbytes的文本信息,收費標準為15便士/條。

業務月租費 2英鎊 牆紙下載 2英鎊
MMS 0.36英鎊 屏保下載 2.5英鎊
鈴聲 1.5英鎊 手機費用 199英鎊(包含一年業務月租費)
下載遊戲 1-5英鎊 通信費 標準GPRS數據費用

  表3:Vodafone Live!資費

5. 精明的宣傳攻勢

  Vodafone花費了2.5億歐元發起宣傳攻勢,但是這次Vodafone的手法不是推銷技術,而是業務和應用。事實上,Vodafone Li

奧提斯 於 2016-05-28 16:50:24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
發表時間:2025-09-14 15:53:04
發文數:6998
發表時間:2003-10-24 14:24:00
台灣的成長方式 因該倡導 以WWW電腦網路相同的

把電信廠商合作的網站開放 這才比較有用

Mr.181 於 2003-10-24 14:24:00 修改文章內容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