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文數:7559
發表時間:2005-09-25 19:58:00
發表時間:2005-09-25 19:58:00
http://udn.com/NEWS/INFOTECH/INF1/2917717.shtml
NP上路 手機族移民囉!
【記者 費家琪】
10月開跑的號碼可攜式服務(NP),讓用戶有重新選擇行動電話業者的轉檯機會。透過NP,消費者細細檢視各家業者服務的優劣,NP有如一面照妖鏡,五家業者將現出原形;預期未來一年內,最多可以有250餘萬用戶轉檯,掀起一波手機移民潮。
NP預定在10月13日開跑,但是這場NP大戰早在7月就由遠傳吹起攻擊號角,在推出第三代行動通訊(3G)服務時,率先搭配NP出場,讓用戶由2G升級到3G時不用更換門號,早於政府預定的實施時間三個月偷跑。目前遠傳2.2萬3G用戶中,約有三成是從2G升級的客戶,顯示這記奇襲成功。
中華電信起初不敢像遠傳一般,大張旗鼓推動網內NP,原本是推出雙號同振的方式,用戶同時擁有兩個號碼,兩個手機都會響,但用戶需要多支付月租費,以技術性方式達到NP的功能。看到遠傳闖關成功後,中華電信也馬上跟進,目前8萬多戶的3G用戶中,約有一半來自於2G升級的用戶。
在遠傳、中華電都相繼推出2G門號NP到3G網路後,台灣大也跟進這項策略。而在愈來愈接近NP上路的時程後,戰情也愈來愈緊繃,擁有大群客戶在手的中華電、遠傳與台灣大這電信三雄,不希望用戶轉檯,在此刻不打出NP促銷牌,而3G的新進業者—亞太行動寬頻向市場投出第一顆手榴彈,要大力打響NP。
正規戰提前開打
亞太行動寬頻從9月中開始搶先促銷NP,亞太行動寬頻執行長鄭俊卿說,以往很多客戶都不想要換門號,因此增加採用亞太服務的門檻。有了NP後,障礙消失,對新進業者是行銷利器,可以促使電信三雄的用戶以原號移轉到亞太的網路上,因此亞太砸下6億元,打出零元手機搶客戶。
亞太此次借重大陸手機廠:海爾、TCL、阿爾卡特等業者助陣,共引進六款手機,再加上全虹、震旦行代為進口的中興、Pantech等共達十款機種,搭配不同資費推出零元手機促銷案;同時,NP移轉時用戶需要支付移轉費240元,亞太也將贈送用戶這筆移轉費。
還有不少用戶都與原本的電信公司綁約一、兩年的時間,一旦解約要支付違約金。亞太評估,只要是高用量的客戶,憑帳單到門市,亞太可以帳單金額抵扣這筆違約金。
鄭俊卿大膽的預測,目前台灣市場共有1,500萬行動電話用戶,每人平均有1.4個門號,預期未來可望有25%的用戶會有轉檯意願,可望達到400萬用戶的潛在市場。
威寶電信總經理王柏堂則戲稱這批轉檯的移民潮為「難民潮」,用戶如果對既有的大哥大業者不滿,可以逃離,重新選擇新的業者。但是以市場上客戶約有七成都是有約在身、不是自由之身的情況來評估,很難看出這波難民潮的實際人數。
面對新進業者的嗆聲,台灣大哥大總經理張孝威不以為然。他認為,「有些人個子小,但話講的很大聲」,據他評估,市場上擁有兩個門號的雙槍俠很多,用戶不一定在意NP,因此移轉不超過10%。
中華電老神在在
中華電則是老神在在地認為,NP是考驗業者網路品質的時刻。中華電至今新增用戶數不斷增加,不擔心NP實施後,用戶會流失,反而是對NP開跑「樂觀其成」。
遠傳則是對NP最為熱情擁抱的業者,遠傳總經理楊麟昇說,預期市場上應有10%至15%的用戶移轉,相當於200餘萬用戶。遠傳因應NP戰情升溫,成立「戰情室」(war room),由他坐陣,每天與一級主管商討市場戰情,隨時作出回應。
依照電信技術中心現有NP容量來推估,每天最多可以移轉1萬用戶,全年最多可以達到250多萬用戶移轉量。
楊麟昇並主動向其他兩家大業者喊話,絕不打出價格戰,希望台灣大與中華電也不要走向價格導向;台灣大與中華電也都透過媒體回應,不打價格戰的訴求。但業者私下評估,喊話歸喊話,很難預期市場上會不會出現價格戰,一旦電信三雄中有人喊「殺」,勢必引發全面性的大降價。
各家業者最擔心的是出現香港的戰況。香港在1999年啟動NP,由於有六家大哥大業者擠在彈丸之地上,在NP推出前三個月,即有業者開始降價;在NP實施前後共六個月的時間內,費率驟降67%。結果,除了一家業者仍有些微獲利外,其他個個都賠錢;唯一賺到的,就是消費者。
但是像新加坡,由於每個月都要收取NP月租費,用戶NP的比率不高,也沒有造成一路殺價的慘況。
抗拒還不如擁抱
根據國外實戰經驗,在政府尚未決定NP實施日期前,既有業者要全力拖延,以避免殺價競爭。但是,一旦政府決定實施NP後,業者反而要全力擁抱NP,才能在市場勝出,美國即是最佳案例。
美國NP實施日期是一延再延,四度延期,但最終日期決定後,大型行動電話業者Verizon馬上展開綁約促銷、加強網路品質、加值服務與客戶服務等一連串的戰術,反而占有率較小AWS,從頭到尾一直採取抗拒的態度,最後AWS也被Cingular併購。
電信業大者恆大的理論,在NP推動後,會更明顯確立大業者的主流地位。畢竟大業者的銀彈多,網內客戶也多,只要有心經營,能夠打出的優惠條件會較小業者更能吸引用戶。
【2005/09/25 經濟日報】
NP上路 手機族移民囉!
【記者 費家琪】
10月開跑的號碼可攜式服務(NP),讓用戶有重新選擇行動電話業者的轉檯機會。透過NP,消費者細細檢視各家業者服務的優劣,NP有如一面照妖鏡,五家業者將現出原形;預期未來一年內,最多可以有250餘萬用戶轉檯,掀起一波手機移民潮。
NP預定在10月13日開跑,但是這場NP大戰早在7月就由遠傳吹起攻擊號角,在推出第三代行動通訊(3G)服務時,率先搭配NP出場,讓用戶由2G升級到3G時不用更換門號,早於政府預定的實施時間三個月偷跑。目前遠傳2.2萬3G用戶中,約有三成是從2G升級的客戶,顯示這記奇襲成功。
中華電信起初不敢像遠傳一般,大張旗鼓推動網內NP,原本是推出雙號同振的方式,用戶同時擁有兩個號碼,兩個手機都會響,但用戶需要多支付月租費,以技術性方式達到NP的功能。看到遠傳闖關成功後,中華電信也馬上跟進,目前8萬多戶的3G用戶中,約有一半來自於2G升級的用戶。
在遠傳、中華電都相繼推出2G門號NP到3G網路後,台灣大也跟進這項策略。而在愈來愈接近NP上路的時程後,戰情也愈來愈緊繃,擁有大群客戶在手的中華電、遠傳與台灣大這電信三雄,不希望用戶轉檯,在此刻不打出NP促銷牌,而3G的新進業者—亞太行動寬頻向市場投出第一顆手榴彈,要大力打響NP。
正規戰提前開打
亞太行動寬頻從9月中開始搶先促銷NP,亞太行動寬頻執行長鄭俊卿說,以往很多客戶都不想要換門號,因此增加採用亞太服務的門檻。有了NP後,障礙消失,對新進業者是行銷利器,可以促使電信三雄的用戶以原號移轉到亞太的網路上,因此亞太砸下6億元,打出零元手機搶客戶。
亞太此次借重大陸手機廠:海爾、TCL、阿爾卡特等業者助陣,共引進六款手機,再加上全虹、震旦行代為進口的中興、Pantech等共達十款機種,搭配不同資費推出零元手機促銷案;同時,NP移轉時用戶需要支付移轉費240元,亞太也將贈送用戶這筆移轉費。
還有不少用戶都與原本的電信公司綁約一、兩年的時間,一旦解約要支付違約金。亞太評估,只要是高用量的客戶,憑帳單到門市,亞太可以帳單金額抵扣這筆違約金。
鄭俊卿大膽的預測,目前台灣市場共有1,500萬行動電話用戶,每人平均有1.4個門號,預期未來可望有25%的用戶會有轉檯意願,可望達到400萬用戶的潛在市場。
威寶電信總經理王柏堂則戲稱這批轉檯的移民潮為「難民潮」,用戶如果對既有的大哥大業者不滿,可以逃離,重新選擇新的業者。但是以市場上客戶約有七成都是有約在身、不是自由之身的情況來評估,很難看出這波難民潮的實際人數。
面對新進業者的嗆聲,台灣大哥大總經理張孝威不以為然。他認為,「有些人個子小,但話講的很大聲」,據他評估,市場上擁有兩個門號的雙槍俠很多,用戶不一定在意NP,因此移轉不超過10%。
中華電老神在在
中華電則是老神在在地認為,NP是考驗業者網路品質的時刻。中華電至今新增用戶數不斷增加,不擔心NP實施後,用戶會流失,反而是對NP開跑「樂觀其成」。
遠傳則是對NP最為熱情擁抱的業者,遠傳總經理楊麟昇說,預期市場上應有10%至15%的用戶移轉,相當於200餘萬用戶。遠傳因應NP戰情升溫,成立「戰情室」(war room),由他坐陣,每天與一級主管商討市場戰情,隨時作出回應。
依照電信技術中心現有NP容量來推估,每天最多可以移轉1萬用戶,全年最多可以達到250多萬用戶移轉量。
楊麟昇並主動向其他兩家大業者喊話,絕不打出價格戰,希望台灣大與中華電也不要走向價格導向;台灣大與中華電也都透過媒體回應,不打價格戰的訴求。但業者私下評估,喊話歸喊話,很難預期市場上會不會出現價格戰,一旦電信三雄中有人喊「殺」,勢必引發全面性的大降價。
各家業者最擔心的是出現香港的戰況。香港在1999年啟動NP,由於有六家大哥大業者擠在彈丸之地上,在NP推出前三個月,即有業者開始降價;在NP實施前後共六個月的時間內,費率驟降67%。結果,除了一家業者仍有些微獲利外,其他個個都賠錢;唯一賺到的,就是消費者。
但是像新加坡,由於每個月都要收取NP月租費,用戶NP的比率不高,也沒有造成一路殺價的慘況。
抗拒還不如擁抱
根據國外實戰經驗,在政府尚未決定NP實施日期前,既有業者要全力拖延,以避免殺價競爭。但是,一旦政府決定實施NP後,業者反而要全力擁抱NP,才能在市場勝出,美國即是最佳案例。
美國NP實施日期是一延再延,四度延期,但最終日期決定後,大型行動電話業者Verizon馬上展開綁約促銷、加強網路品質、加值服務與客戶服務等一連串的戰術,反而占有率較小AWS,從頭到尾一直採取抗拒的態度,最後AWS也被Cingular併購。
電信業大者恆大的理論,在NP推動後,會更明顯確立大業者的主流地位。畢竟大業者的銀彈多,網內客戶也多,只要有心經營,能夠打出的優惠條件會較小業者更能吸引用戶。
【2005/09/25 經濟日報】
奧提斯 於 2016-05-28 16:50:58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發表時間:2025-10-08 12:40:59

發文數:1918
發表時間:2005-09-26 12:46:00
發表時間:2005-09-26 12:46:00
根本就要轉台啊
受不了~~
受不了~~
★☆okumuro★☆ 於 2005-09-26 12:46:00 修改文章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