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手機討論NEC松下新年新布局:借彩信日本手機重出江湖

瀏覽: 1101
回覆: 1
共1頁
發文數:4169
發表時間:2003-02-26 15:58:00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2月21日 10:35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陳志剛 武漢、北京報道

  押寶2.5G

  向來保守的武漢NEC移動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NEC移動)正在大張旗鼓地推廣一款帶攝像頭的彩信手機N8,該公司市場部主管梁烈圖稱,希望以之為代表的2.5G/3G


  手機系列能改變其在2G市場的被動局面。

  然而,據知情人士透露,今年初,NEC公司N504IS系列產品電源控制部件出現嚴重技術問題,電池發熱達到100度,待機時間不到一天。結果,NEC不得不把該系列產品全部召回,損失慘重。

  據稱,該款手機在性能上與N8如出一轍,但NEC否認二者存在任何關聯。梁聲稱兩款產品分屬於不同的制式,所採用的機型模板也不一樣,前者的在日本的“失蹄”不會影響到后者在中國的推廣。

  他表示,引進日本相關開發技術、推出資料業務功能更加強大的產品,是NEC移動今后在中國市場的主要策略。

  “而實際上,目前抱此想法的不止是NEC一家,包括松下、三洋、京瓷等在內的許多日本手機廠商都已經開始著手類似布局”,他表示,面對潛力巨大的中國市場,日資品牌不會放棄近水樓台的天然優勢。

  重新布局

  目前NEC在全球只有兩個手機生產基地:在日本國內的工廠負責本土市場供貨;而設在武漢的NEC移動則承擔包括日本、中國、歐洲等在內的其他市場的供貨。

  NEC移動原稱NEC中原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是NEC與CEC全資子公司武漢中原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原國營710廠)於1993年12月30日共同成立。總投資2990萬美元,NEC控股60%。

  據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經濟發展局習新啟副局長介紹,NEC移動在1999年左右銷售光景確實有些“怡人”,曾一度躋入前六名,與諾基亞、摩托羅拉、愛立信、西門子等廠商共同瓜分中國早期市場。NEC手機在當時的年產銷量大概在20萬部左右,市場份額最高曾達6%。

  而GSM的降臨讓NEC風光不再。2000年代初,國產手機廠商借市場的迅速膨脹拔地而起在洋手機反應過來之前,搶占了他們不少的領地。

  據了解,目前NEC移動的年生產能力大概在200萬台左右,去年的銷售量大約為70萬部。且其中很大一部分銷往日本、歐洲等海外市場。

  無獨有偶,與NEC遭遇相似的還有松下。

  2000年以前,松下的幾款手機以其獨特的日本特色博得許多年輕人的歡心,在中國市場保持了前十位。而2001年之后,松下手機的銷量出現明顯明顯下滑。禍不單行的,當年松下推出的新品GD92、GD93又大規模出現部件質量問題,大批產品返修,銷量大跌。在這次事件中,共召回11萬部手機,讓松下在中國手機市場一蹶不振。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部陳小洪研究員認為,日本企業從中國市場“敗退”除了產品質量因素,還有品牌和營銷網絡的問題。

  他指出,日資手機在品牌與歐美廠商相比差了一大截,同時還被后來居上的韓國鄰居搶去了不少眼球;在營銷網絡建設上,又與其他包括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在內的外來者一樣,存在先天不足。而在廣告投放、品牌宣傳上,更不及國產手機大氣。

  習新啟副局長則認為,NEC移動和松下的敗筆就是市場嗅覺不夠靈敏,創新力不夠,不能及時推出滿足多樣化消費需求的新產品。

  不過,據記者了解,NEC移動正在調整。

  該公司已將DB7000之前的純2G手機列入了逐步停止生產的名單中,以前者為代表的2.5G/3G手機隨之“換崗”。

  松下在2G市場上失利后開始改革。

  在2002年7月成立了松下中國移動通信公司下半年,又在中關村設立研發中心、在天竺工業區成立搭建生產基地,松下移動通信公司則專門負責中國市場所有手機的市場產品銷售業務,成功地將研發、生產與銷售全面分離。

  與公司改組同步,松下公司2002年度一反低調之風,一口氣推出6款新品,其中最受使用者青睞的就是以GD88為代表的相機系列。

  雖然價格高達6000元,但上市頭一個月就賣出了6萬部,一度出現斷貨。

  松下移動副總經理宮澤慶和稱,松下在中國的手機市場占有率在2005年前要達到兩位數,並指出,彩信手機將是松下手機突出重圍的大好時機,松下有信心進入中國手機市場前三甲。

  合資變獨資

  在戰略轉移的同時,NEC移動也悄然發生變化。

  然而據習新啟副局長透露,NEC早在2000年就與中原電子集團分家,“合資”企業變成現在事實上的“獨資公司”。

  而梁烈圖則稱,NEC目前仍舊是“合資公司”,合資另外一方為武漢市政府(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后者在公司中僅占2%的股份。

  談及與中原電子“翻臉”的理由,梁烈圖表示,僅僅是一個普通的商業決定,與公司發展和市場環境有關。

  從東湖開發區一位知情人士處得知,這種決裂本來就是遲早的事情。因為在合作當中,NEC對中方合作伙伴不很滿意。記者從一位中原電子員工處得知,CEC方面當初對這種舍棄也有些不痛不痒的感覺,“一方面是因為跟他們合作本來就不太順暢;另一方面,日本人對技術問題相當敏感,我們通過合作掌握核心技術的可能性很小”。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認為,日本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獨資改造”以及“產業撤退”行為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警示性。“這種‘改造’和‘撤退’的結果是,日本跨國公司逐漸占據了產業價值鏈中樞,而中國市場則發展成其廉價配套基地。”

  據悉,在對中投資的同時加強知識財產權保護,已成為日本跨國公司對中投資戰略的一個重要特征。

豬頭立方 於 2016-05-28 16:49:57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
發表時間:2025-09-06 14:15:56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