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傳電信 FarEastone 討論IMODE---搖搖頭

瀏覽: 3111
回覆: 16
共1頁
發文數:4
發表時間:2002-12-11 23:02:00
當初對和信滿懷期望
現在卻覺得當初的期望真是看走了眼
半年的時間官方網站從 80 多個到 112 個 並沒有造成預期的轟動
手機來一直待機時間短 體積又大的 N530i
下一款卻遲遲不肯發行
而且跟現在台灣大哥大以及遠傳的的 GD88 & i98 完全不能相比
市場先機搶不到 連腳步也跟不上
就這樣 i-mode 玩完了
也許不見得會就這樣收起來不做
可是卻很確定沒有在日本的榮景

陌生的訪客 於 2016-05-28 17:34:52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
發表時間:2025-09-10 18:50:28
發文數:4
發表時間:2002-12-11 23:05:00
補充不滿的一點
連線費還是高得嚇人
想用卻用不下手
在使用上看不出跟 MiMi 還有 super -istyle 有多大差別
因為並不普及 即使個人很容易的可以自製網站
卻因為不普及 這項便利的製作方式卻也沒有很繁盛的使用狀況
chtml 跟 WML 在這時候就覺得沒差了

陌生的訪客 於 2002-12-11 23:05:00 修改文章內容


發文數:4169
發表時間:2002-12-12 03:49:00
你完全說出我的心聲了
但不是連線費貴吧,因為是使用GPRS是算資料量的吧
貴就貴在一堆月租費吧~
連GPRS在使用少的人都要付月租費(遠傳就可以使用免月租的)
當然我沒有辦過i-mode來用所以不敢說太多~
但我也沒有偏坦遠傳那邊~因為我只認同它使用gprs可以在使用量少下
使用gprs免月租的方案
其它的就不多說了

豬頭立方 於 2002-12-12 03:49:00 修改文章內容


發文數:4
發表時間:2002-12-12 07:23:00
其實這些抱怨不但講過好多次也都已經講過好久了
本來看了看又忍不住想打一個長篇大論在來好好論述一番
但是想了想反正多說無益
說了也沒啥改變

我也覺得imode漸漸有日薄西山的感覺,大家看合信最近又回頭打哈拉900了,畢竟電信業者著重的重心應該是在語音服務,和信前陣子花了很大的經費宣傳推廣imode,但是服務沒有起飛,語音市場卻大失血,imode從推出到現在幾乎可以算是一成不變,手機還是那一台,網站還是那幾個,我們不能說沒有改變,但改變的程度時再不足以讓消費者再經濟不景氣的寒冷冬天掏出錢包買這樣昂貴但效益如此低廉的服務.

好在現在168月租費可以抵通話費了,當初期待imode大大增進我生活的便利,如今它只剩雞肋的感覺.

和信要加油,我還是覺得imode是個不錯的服務只是目前經營的很差,希望未來可以變好,要是imode倒下去了我會覺得很可惜的.

陌生的訪客 於 2002-12-12 07:23:00 修改文章內容


發文數:2712
發表時間:2002-12-12 10:25:00
有一篇去年"2001/10/8"在"電子時報"發表的報導,或許各位都看過了,供各位回味一下:
====================================================
此篇報導的時間:2001/10/8
資料來源:http://www.digitimes.com.tw/news/NewsContent.asp?NewsPage=241&DatePublish=2001/10/08&Pages=07&All_Seq=43

標題:DoCoMo i-mode over GPRS手機2002年粉墨登台

為了擴大i-mode國際市場,NTT DoCoMo目前正與日本5大行動電話廠商接洽,計劃在2002年第二季引進i-mode over GPRS手機來台,預計到時台灣將可能吹起一陣i-mode風潮,而DoCoMo的台灣合作夥伴和信電訊,則期望在行動數據逐漸普及之際,擺脫殿後的形象。

 NTT DoCoMo與三菱電機(Mitsubishi electronics)、新力索尼(SONY)、東芝(Toshiba)、夏普(Sharp)、及NEC等日本5家行動電話製造大廠洽談策略聯盟,由這5家廠商生產i-mode over GPRS的新款手機,在全球銷售,其中台灣地區將在2002年第二季由和信電訊在台販售,至於到時是掛和信電訊或是DoCoMo的品牌名稱,目前雙方還在協商中。

 和信電訊內部高層表示,初期販賣的數量不多,主為瞭解台灣市場的接受度。而新款手機的軟體程式,到時則可能是由台灣軟體業者協助修改,以適應中文的應用環境。

 和信電訊自從購併東榮電信而成為台灣第四家全區大哥大業者以來,營運狀況一直不佳。雖然公司號稱有400萬用戶,但實際上ARPU值卻不到新台幣400元,而2001年上半營收為新台幣80億元,稅後純益僅為1.7億元,不到當初財測的1成。

 因此,和信電訊近來大力宣傳GPRS服務,就是期望在下一波的行動數據服務中拔得頭籌。由於行動電話語音營收已趨於飽和,而台灣現今也幾乎是人手一機,用戶數已不會大幅成長,因此數據服務成為各家大哥大業者的必爭之地。其中GPRS一直被各方視為數據服務的關鍵級應用(killer application),而目前只有和信電訊與中華電信推出GPRS服務,其他業者仍停留在以WAP簡訊來提供數據加值服務。

 在8月下旬和信電訊推出igogo服務之後,由於可以自動將網際網頁轉換成手機的WML格式,廣受市場重視,使GPRS用戶數激增,不過和信電訊高層仍不願意透露實際用戶數。

 在2002年引進i-mode over GPRS手機之後,和信電訊期待在台灣能造成i-mode風潮,並大幅拉開與其他競爭對手在行動數據服務的距離,不過屆時台灣3G執照已釋出,得標業者急於推出更高速的3G服務,勢必又將壓縮GPRS的營利空間。
====================================================
一年多以前的報導,看起來有什麼感想呢?

阿文 於 2002-12-12 10:25:00 修改文章內容


發文數:2712
發表時間:2002-12-12 12:17:00
其實時空戰士 (spilban)兄、IMODE(net18)兄及豬頭立方(sidra)兄三位都說的很有道理,在三位前輩面前,小弟就先厚顏報告自己的感想吧!

小弟之前曾多次提及和信在台灣推行i-mode服務的三塊大石頭:
一、傳輸費過高。
二、沒有手機可以選。
三、缺乏殺手級的應用。
後來又加了兩塊上去:
四、不夠充份的教育訓練。
五、不夠重視個人網頁。
這幾塊大石頭不除,i-mode服務難以成氣候。
依小弟個人微薄的觀察能力來看,五塊大石頭中,與和信有絕對關係的是第一、第四及第五點(傳輸費過高、不夠充份的教育訓練、不夠重視個人網頁),與和信有一半有關的是第三點(缺乏殺手級的應用),與和信較無關的是第二點(沒有手機可以選)。

今天小弟的感想重點正是放在"第二點:沒有手機可以選。"
其它部份先簡單說明一下:
"一、傳輸費過高。":據說和信高層已在考慮傳輸費的調整,到底結果如何或是要以何方式呈現,就要看和信高層的經營策略和是否有"足夠的智慧"了~~呵呵
"三、缺乏殺手級的應用。":和信只是提供一個i-mode服務入口與內容審核的工作,內容的充實與否,還是要看內容供應商(CP)所提供的內容而定,但是和信制訂的拆帳規則,是否合宜,卻是可以左右CP商投入的熱切程度。所以此項只能列為"與和信有一半的關係"。
"四、不夠充份的教育訓練。":這泛指使用者的教育(廣告內容及產品定位與說明)及i-mode網頁製作的教育(包含簡易的教學文件及定期舉辦i-mode網頁設計大賽等)
"五、不夠重視個人網頁。":指官方網站未提供免費的個人i-mode網頁空間及個人網頁入口搜尋分類功能。
以上四點簡易說明完畢。

現在回歸重點"沒有手機可以選。"這方面來說:

不是小弟要幫和信這家公司說話,其實"沒有手機可以選",或是"推出來的手機很難用這一方面",這基本上是比較不關和信的事的。先回頭看看上面那篇去年的新聞,內有日本DoCoMo所曾經說過的話:
"NTT DoCoMo與三菱電機(Mitsubishi electronics)、新力索尼(SONY)、東芝(Toshiba)、夏普(Sharp)、及NEC等日本5家行動電話製造大廠洽談策略聯盟,由這5家廠商生產i-mode over GPRS的新款手機,在全球銷售..........."
再回頭看看現在i-mode over GPRS的手機又有多少款式呢?一支是nec的n530i,另一支是將要推出的t535i(這不是只有台灣是這樣,而是全世界除日本外,有推行i-mode的國家都遭遇此問題)~~~~當初所說的日本5大廠要推出的來的i-mode over GPRS手機,目前只見有二大廠推出,功能上還不是很高階。

眾所皆知的是一隻GSM手機光開模的經濟規模就須100萬隻(指二線廠,一線大廠就需要更大規模囉!),以台灣的市場規模而言,沒有DoCoMo背後支應,和信基本上是沒有辦法去和任何一家手機製造商來談i-mode over GPRS手機的訂做的,因為i-mode是封閉型市場,不像MMS & Java是開放式規格,如上面時空戰士 (spilban)兄所提及的GD88 & i98,這兩支手機基本上有GSM的地方就能用,引進國內唯一不同的地方在於選單中文化、輸入法中文化及鍵盤中文化。這就是i-mode over GPRS手機難產的原因,要怪就要怪日本在2G系統的時代走的是鎖國路線,所以在日本本土種類繁多、功能超強的i-mode手機,拿到日本以外的國家,卻是一支也不能用。

i-mode手機這個問題實在很難解,小弟有限的智慧實在無法想像NTT DoCoMo要如何解決這樣重大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不單是台灣的和信,全世有推行i-mode國家的業者,都是一樣面臨這樣的問題,吃著一樣的虧,手機在行動通信的環節裡,雖然只是使用者終端的產品,確是消費者切身感受與最重視的一環。

小弟非工作於通信界,所以發表的言論不免不夠週延,若有舉例、用詞及內容錯誤之處,敬請各位網內前輩糾正、指教!也請關心台灣未來通信產業走向的網內前輩們,一齊來參與討論!

阿文 於 2002-12-12 12:17:00 修改文章內容


發文數:4
發表時間:2002-12-13 18:10:00
特殊規格的i_mode手機,現在的市場規模太小,的確難產..........

陌生的訪客 於 2002-12-13 18:10:00 修改文章內容


發文數:2712
發表時間:2002-12-14 05:06:00
IMODE兄所言甚是!

畢竟在行動數據市場還未成熟之際,全力放在行動數據的推廣上,而忽略了原有的語音市場,的確是不智的作法。有理想與抱負是不錯的作法,但是完全背離了現實環境,與無視一些無可抗拒的因素(如:i-mode over GPRS手機就是"難產"),而不去作適度的修正,只會讓路越來越難走的下去。像日本的NTT DoCoMo是推行行動數據及3G系統著力最深的世界級通信業者,相信他也不會因為了推行行動數據而放棄了傳統的語音市場,畢竟,語音通話的費用,還是目前電信公司最大的收入來源。

所幸見到的是見到目前和信也有部份的修正,回歸市場的主流,如重申哈啦900費率的優勢,新增哈啦560適合中級用戶的優惠費率,及據說近期之內也要推出的MMS相關服務等等措施......這正是目前能見到和信部電訊部分修正方向的具體作為。不過,應該推行的行動數據方向還是別忘了~~呵呵

小弟站在消費者立場的心裡話:還是保持現行的多家業者共同競爭的局面吧!因為,這樣消費者永遠才是最大的獲利者~~

以上小弟淺見,若有不當,敬請指正!

阿文 於 2002-12-14 05:06:00 修改文章內容


發文數:4
發表時間:2002-12-14 08:19:00
i-mode的CHTML格式我不覺得是一個封閉的格式.只是台灣i-mode
在官網的那些商家連自家的官方網(pc)都沒有推廣i-mode.大家第一步一定是用家用pc聯網.這比用大量CF宣導i-mode有用的多

yahoojapan都提供i-mode homepage製作....
反正kgt腳步不快點推出殺手級的手機.很快i-mode海外區會落寞

說完了

陌生的訪客 於 2002-12-14 08:19:00 修改文章內容


發文數:4
發表時間:2002-12-14 18:17:00
給各位不同的思考路線
1.imode手機如果都推像gd88高價位手機
2.imode手機是中價位或低價位手機
在台灣何者的市場較大?
imode首推第一年應以推展用戶為主吧
而第二年再推高階手機吧

陌生的訪客 於 2002-12-14 18:17:00 修改文章內容


發文數:29
發表時間:2002-12-15 09:47:00
沒錯!!!!!!!
贊同!!!!!!!
還沒推廣給大眾就限制一堆有的沒的
是很難被市場接受的
不普及化....就無法獲利.............

Sidney 於 2002-12-15 09:47:00 修改文章內容


發文數:7440
發表時間:2003-01-05 10:48:00
這是我一個去日本留學的朋友告訴我的…

日本的I-Mode是建立在PHS系統上,傳輸快、費率低
而台灣確是在GSM系統(I-Mode Over GPRS),傳輸比不上PHS,費率當然也較高
還有一點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過,台灣個人電腦(以及網咖)普及率比日本高
所以上網時能用電腦的人…應該比較不會選擇手機吧?

不過他也有說過,如果台灣的I-Mode可以做到像日本那麼方便好用,其實還是有機會的
他舉的例子:和朋友約了一家咖啡館,不用問地址,直接上網查(大多商店都查得到)!怎麼去?上網查公車路線!有多遠?上網看地圖!要訂位?當然可以上網訂位啦…!喝完咖啡想去看電影?通通手機上網都有了!其他要交水電費、看新聞…更是沒問題!
他的形容辭是:日本人沒有手機(最常用來上網)是沒辦法生活的…
(真是響往他形容的那種便利性…)

說來說去,其實也大多也是包含在阿文版主前面提過的那五大要點中!

小沙子 於 2003-01-05 10:48:00 修改文章內容


發文數:4
發表時間:2003-01-05 17:36:00
日本的imode是建立在pdc而非phs
pdc在503系列的數度為9.6k
而現在504系列為28.8k
先生阿 你那朋友在日本留學是她說錯還是你說錯
台灣imode建立在gprs系統 現行速度40到50k 你說誰快呢
至於費率換算後除以2國民所得的差額比日本便宜

陌生的訪客 於 2003-01-05 17:36:00 修改文章內容


發文數:2712
發表時間:2003-01-06 06:11:00
CI兄,請教您一下,您所提到的:
"至於費率換算後除以2國民所得的差額比日本便宜"
這是如何換算出來的?小弟滿想了解兩國之間的傳輸費用的差異性!
先謝謝CI兄的告知,謝謝!

阿文 於 2003-01-06 06:11:00 修改文章內容


發文數:4
發表時間:2003-01-17 17:59:00
沒知識不要亂發言...遠傳Gxi98就算有照相的功能電他沒變法用紅外線傳輸到電腦.必須搭配遠傳加值功能 i-style才能用..就一張照面就要好幾十塊錢.照相的品質極爛..一只手機不就等於廢機了嗎...有很多通訊行不賣這之手機嘿嘿...GD88雖然好但是一之手機要價28000元新台幣.拜託我用i-mode 半年都還沒有那麼多的費用..你一定是個不會用手機的人.也不會比較一下...嘿嘿...沒水準

陌生的訪客 於 2003-01-17 17:59:00 修改文章內容


發文數:4
發表時間:2003-01-18 07:45:00
日本每128bite/0.3日圓 算1000bite等於2.343日圓
現在用日圓:台幣=1:0.29 2.343乘以0.29=0.679台幣
即日本1000bite/0.679台幣 而台灣是1000bite/0.2台幣
所以算國民所得差3倍(也就是除以3)也比台灣貴

陌生的訪客 於 2003-01-18 07:45:00 修改文章內容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