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生活討論Gartner 至2017年 半數物聯網解決方案將源自創業三年內的新創公司

瀏覽: 817
回覆: 0
共1頁
發文數:17526
發表時間:2014-10-22 15:11:18
Gartner:至 2017 年,半數物聯網解決方案將源自創業三年內的新創公司

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 Gartner 表示,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簡稱 IoT)將經由各式各樣全新創造的利基應用而獲得接受、採用與成長,而其背後的推手為創作者和新創事業,而非科技廠商、消費產品公司或大型企業。Gartner 預測,至 2017 年,50% 的 IoT 解決方案(通常為產品與服務的組合)將源自創業三年以內的新創公司。

前述的「創作者」,Gartner 定義為使用傳統工具加上全新數位設計與原型快速開發製造技術以創造和生產產品的發明家、實驗家及創業家。另外,「新創公司」則是指聚焦於技術並且擁有高度發展潛力的新興事業。

Gartner 研究副總裁 Pete Basiliere 表示:「傳統看法認為,物聯網的成長動力來自大型企業。當然,傳統看法總是有它的道理,而且事實上,大型消費產品公司、水電瓦斯公司、製造商及其他大型企業的確也在開發 IoT 產品。然而,Gartner 的 Maverick 研究機構發現,真正在塑造 IoT 樣貌的是所謂的創作者和新創公司。全球各地的個人與小型企業都在開發 IoT 解決方案以處理一些真實但通常屬於利基市場的問題。他們善用低成本的電子產品、傳統製造和 3D 列印工具,再加上開放及封閉原始碼的軟硬體來創造能改善流程與生活的 IoT 裝置。」

Basiliere 指出:「企業經理人通常認為 IoT 是 B2B 與 B2C 的商機,仰賴其內部技術專家開發必要的系統與連網產品。但是,這些企業都是行動緩慢的大象,無法快速因應腳下的變遷。絕大多數大型企業的產品開發流程都太過冗長,而且又太過重視投資報酬,因此只能生產大量且應用最廣的 IoT 產品,結果只能開發出少數幾樣可以創造大量營收的 IoT 應用。反觀創作者、新創公司和集體開發專案則能創造許許多多小金額的利基 IoT 應用。」

基於這個原因,大型企業的高階主管與新興科技策略分析師必須徹底改造其產品發掘流程。不論在消費產品企業或是醫療、公用事業、無線、製造或其他垂直產業,主管們必須鼓勵企業內的創作者發展 IoT 概念。他們必須仔細檢視這些創作者的成品,評估將其背後創意轉化到企業內部是否可行。

Basiliere 表示:「創新是企業維持永續價值並創造競爭力的必要條件。然而,在許多企業當中,企業文化和流程卻迂腐而僵化,以致扼殺了創新。此時此刻,世界各個角落的創作者和新創事業都在全力發掘各式各樣的利基問題,並以 IoT 的概念革新解決方案。他們不僅將促使消費者及企業接納 IoT,而且將帶來企業想像不到的創意解決方案,打造出一個『截然不同的物聯網』。」

Basiliere 舉那些正在利用便宜的 Arduino 開放原始碼電子平台、入門級 3D 印表機及傳統木工與機械工具來打造其 IoT 裝置的創業家和個人為例。Gartner 發現,這些草根專案聚焦於管理和控制居家裝置,而且更重視提供便利(例如在您到家之前就先打開暖氣),而非節省成本(如企業與公家部門市場的 IoT 所重視的)。

如同其他科技的發展歷史,IoT 早期階段的成長潛力將使得大量的新創事業和資金出現,各自嘗試抓住自己所看到的早期商機或是被忽略的產品利基。這勢必將帶來許多創新解決方案與形形色色的產品,其中許多將無法通過市場考驗。儘管如此,這樣的過程卻能帶動成長,因為成功的解決方案通常會被較大的供應商所吸收,進而擴大整體市場。所以,創作者可讓全球廠商疏於開發的族群和利基市場體會連網裝置的好處,若非如此,這些人大概也不會接觸大型企業的 IoT 產品。

Basiliere 說:「這一切絕非一帆風順,當然,創作者和新創事業要面對不少不利的條件,不論他們提供的是 IoT 方案或是較為傳統的產品和服務,大多數的小型企業將在五年內倒閉,而即便是『成功』的案例,其中也有許多會發展成營收幾乎無法支撐個人或家庭開銷的個人生活形態公司(lifestyle company)。」

水杉而 於 2016-05-28 16:04:24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
發表時間:2025-09-16 08:03:05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