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文數:426
發表時間:2009-04-15 05:08:00
發表時間:2009-04-15 05:08:00
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54446
iPhone快速在瀏覽器應用程式及內容、資料與網路應用程式上建立了領導優勢。
市場研究機構Forrester在近日發表一份有關企業使用iPhone的報告,指出黑莓機雖然在企業傳訊及行事曆領域中出類拔萃,但iPhone卻快速在瀏覽器應用程式及內容、資料與網路應用程式上建立了主導氣勢。
Forrester造訪了三家支援iPhone的企業,分別為Kraft Foods、甲骨文(Oracle)及位於加州的Amylin藥廠,這些企業在支援iPhone後,員工使用iPhone的數量急遽成長,例如Kraft Foods及甲骨文全球已有4000名員工使用iPhone。
其中,Amylin藥廠IT總監Todd Stewart表示,比起其他行動平台,iPhone更易支援,他們只花了三天時間讓企業系統支援iPhone。
Forrester分析師Ted Schadler表示,繼電腦、音樂產業之後,蘋果重新定義了第三個產業─手機產業。App Store現在提供了2.5萬種的應用程式,而且締造了8億次的下載,iPhone成為一個新的創新平台。
Schadler認為,iPhone不只是另一個裝置,它改變了企業文化,而且讓員工可自由選擇所要的工具,並使IT支援模式轉化成自助服務,包括iPhone在內的行動網路裝置已在愈來愈普及的行動員工中成為一個提供內容與協作應用程式的新平台。
雖然現在這些應用程式多半屬於消費者應用程式,但企業軟體業者諸如思科(Cisco)、IBM Lotus、Salesforce.com及甲骨文對iPhone的支援讓iPhone未來的行動協作能力更有看頭。Schadler表示,即使黑莓裝置持續在企業傳訊及行事曆領域中出類拔萃,但iPhone卻快速在瀏覽器應用程式及內容、資料與網路應用程式上建立了主導氣勢。
此外,蘋果身為軟體公司的優勢、擁抱開發人員API、快速更新、開放源碼,以及其對個人電腦與網路產業的掌控都讓iPhone有更大的發展潛力。例如相較於其他行動電話業者,iPhone更容易更新軟體,同時蘋果也可輕易在iPhone上增加各種新功能。例如在iPhone 2.0中,蘋果新增對ActiveSync的支援讓iPhone能與Exchange互動。
以往企業擔心iPhone的安全與管理問題在iPhone 3.0中則有更完善的解決方案。例如可強制使用者登入有安全機制的企業虛擬網路、改善行事曆與同步功能、可以鎖定照相機等iPhone特定功能、能夠加密檔案以免裝置遺失時資料洩露。
因此,Schadler建議企業將iPhone排進支援的裝置列表上;而且行動電話已成為筆電以外行動應用程式必須支援的裝置。根據調查,有53%的智慧型手機用戶會把筆電帶回家,但只有38%的iPhone用戶這樣做;同時,iPhone也是另一個消費IT凌駕商業IT的例子,此一消費化IT或技術大眾主義(Technology Populism)趨勢已無法避免,企業IT部門應該善用此一動力。(編譯/陳曉莉)
iPhone快速在瀏覽器應用程式及內容、資料與網路應用程式上建立了領導優勢。
市場研究機構Forrester在近日發表一份有關企業使用iPhone的報告,指出黑莓機雖然在企業傳訊及行事曆領域中出類拔萃,但iPhone卻快速在瀏覽器應用程式及內容、資料與網路應用程式上建立了主導氣勢。
Forrester造訪了三家支援iPhone的企業,分別為Kraft Foods、甲骨文(Oracle)及位於加州的Amylin藥廠,這些企業在支援iPhone後,員工使用iPhone的數量急遽成長,例如Kraft Foods及甲骨文全球已有4000名員工使用iPhone。
其中,Amylin藥廠IT總監Todd Stewart表示,比起其他行動平台,iPhone更易支援,他們只花了三天時間讓企業系統支援iPhone。
Forrester分析師Ted Schadler表示,繼電腦、音樂產業之後,蘋果重新定義了第三個產業─手機產業。App Store現在提供了2.5萬種的應用程式,而且締造了8億次的下載,iPhone成為一個新的創新平台。
Schadler認為,iPhone不只是另一個裝置,它改變了企業文化,而且讓員工可自由選擇所要的工具,並使IT支援模式轉化成自助服務,包括iPhone在內的行動網路裝置已在愈來愈普及的行動員工中成為一個提供內容與協作應用程式的新平台。
雖然現在這些應用程式多半屬於消費者應用程式,但企業軟體業者諸如思科(Cisco)、IBM Lotus、Salesforce.com及甲骨文對iPhone的支援讓iPhone未來的行動協作能力更有看頭。Schadler表示,即使黑莓裝置持續在企業傳訊及行事曆領域中出類拔萃,但iPhone卻快速在瀏覽器應用程式及內容、資料與網路應用程式上建立了主導氣勢。
此外,蘋果身為軟體公司的優勢、擁抱開發人員API、快速更新、開放源碼,以及其對個人電腦與網路產業的掌控都讓iPhone有更大的發展潛力。例如相較於其他行動電話業者,iPhone更容易更新軟體,同時蘋果也可輕易在iPhone上增加各種新功能。例如在iPhone 2.0中,蘋果新增對ActiveSync的支援讓iPhone能與Exchange互動。
以往企業擔心iPhone的安全與管理問題在iPhone 3.0中則有更完善的解決方案。例如可強制使用者登入有安全機制的企業虛擬網路、改善行事曆與同步功能、可以鎖定照相機等iPhone特定功能、能夠加密檔案以免裝置遺失時資料洩露。
因此,Schadler建議企業將iPhone排進支援的裝置列表上;而且行動電話已成為筆電以外行動應用程式必須支援的裝置。根據調查,有53%的智慧型手機用戶會把筆電帶回家,但只有38%的iPhone用戶這樣做;同時,iPhone也是另一個消費IT凌駕商業IT的例子,此一消費化IT或技術大眾主義(Technology Populism)趨勢已無法避免,企業IT部門應該善用此一動力。(編譯/陳曉莉)
來不及囉~ 於 2015-05-25 08:44:35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發表時間:2025-08-21 06: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