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文數:4169
發表時間:2004-05-28 19:11:00
發表時間:2004-05-28 19:11:00
IT.SOHU.COM 2004-05-25 14:25 轉自: 商務周刊
曾高舉3G先鋒大旗的DoCoMo在吶喊數年后猛然發現,自己不知置身何地
□文 龔偉同
在不經意之間,習慣於當領跑者的DoCoMo被一家它從未視為強勁對手的公司超過了。
2001年,DoCoMo的3G網絡率先投入商業運營。同一年,日本幾家較小的移動運營商合並成KDDI公司。當此之時,DoCoMo和它那位不會謙遜的總裁兼CEO立川敬二春風得意。1999年推出的i-mode不僅使立川敬二一舉成名,也奠定了DoCoMo在日本移動電信市場的絕對優勢地位。試水3G似乎能進一步拉大它與對手的差距。然而,數年后的今天,這樣的結局並未出現。
日本電信運營商協會今年4月7日公布的資料顯示,2003財年KDDI的使用者新增數量首次超過DoCoMo。在截至3月31日的財年里,KDDI的3G使用者增長290.97萬,比DoCoMo多84萬名。
盡管使用者新增數量並非決定性指標,但仍具有相當的象征意義。更令DoCoMo難堪的是,KDDI的成功是在曾被視為DoCoMo專長的資料領域取得的。KDDI一名副總裁說:“3年以來,我們竭力了解市場。這是DoCoMo頭一回遭到挫折。”
“大衛”能殺死“歌利亞”嗎?
DoCoMo的挫折似乎仍會繼續。據雷曼兄弟公司預測,今年KDDI的利潤將增長17億美元。當然,現在還很難斷定KDDI能否成為殺死DoCoMo這個日本移動電信行業“歌利亞”的牧羊人大衛。2003財年,DoCoMo的利潤約為59億美元。但是,投資者顯然更喜歡KDDI。在過去一年時間里,KDDI的股價上漲了近80%。而DoCoMo的股價在2000年超過豐田成為日本股市第一大牛股,其后就開始下滑,迄今跌幅已超過70%。
DoCoMo與KDDI競爭的背后,實際上是兩種標準之爭。KDDI使用的是CDMA2000 1x。這是高通主推的一種標準。它完全與2G相兼容。其優勢在於由舊網絡向新網絡過渡的過程要順利得多。DoCoMo使用的是WCDMA標準,其優勢是傳輸速率快,可達每秒384千比特。立川敬二認為,DoCoMo的技術才是真正的3G。那麼,為什麼“真3G”卻會在“假3G”面前敗退呢?
DoCoMo被超過並非偶然。日本的手機普及率已達到62%,市場已接近飽和狀態,搶奪新使用者的競爭異常激烈。在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價格砝碼更顯重要。與KDDI公司相比,DoCoMo的3G手機不僅笨重(150克),待機時間短,而且價格昂貴——每部400美元。
高昂的服務收費更是突顯了DoCoMo的價格劣勢。在通話過程中,使用者比較容易控制電話費,但在內容傳輸服務中,費用就不好控制了。DoCoMo實行按傳輸位元組收費的制度,而使用者往往不太了解自己所要傳輸的資料到底有多少位元組。當傳輸一些高清晰度的視訊及圖像時,使用者的費用往往非常高。這成為使用者消費過程中的心理障礙。
2003年秋,KDDI宣布實行低價包月制,收費僅40美元。DoCoMo受到極大沖擊,但並沒有產生心理震撼。在立川敬二看來,KDDI的3G根本算不上3G,所以沒有必要和它在價格上比拼。
立川敬二顯然高估了DoCoMo的優勢。盡管DoCoMo的技術傳輸速度更快,手機的語音質量也很好,但服務卻存在不少局限性。JP摩根大通公司一名分析師指出,DoCoMo的服務水平“很糟糕”。即使是在東京這樣的大城市,還是有許多地方無法接入該公司的3G網絡,而且信號中斷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在營銷方面,DoCoMo也遜色於KDDI。目前,DoCoMo仍繼續同時銷售2G和3G手機。KDDI走的是另一條路。該公司聲稱,不會銷售在老技術基礎上開發的新手機,它在市面上所銷售的全部都是3G手機,消費者找不到該公司的任何2G產品。其實,大部分消費者不會追究誰才是真3G的問題。在性價比更能為消費者所接受的情況下,即使是“假3G”也有其市場合理性,而技術先鋒如果把握不住消費者心理,技術也無法成為其發展的加速器。
失算海外
DoCoMo與KDDI的較量不僅發生在日本市場,在其他市場兩家公司也時有交手。I-mode在日本成功后,立川敬二開始謀求向海外擴張。過去幾年,DoCoMo在海外投資約162億美元,希望憑借著i-mode及3G技術謀得進一步的發展。在立川敬二及其他一些人看來,這種擴張似乎是不可避免的。電信公司賴以發展的主要途徑無非兩條:一是使用者數量的增長,另一條是成功的新業務,在國內使用者數量增長有限的情況下,向外發展自然成了重要選擇之一。
過去4年,DoCoMo的投資遍布歐洲、美國和亞洲,然而,結果卻不盡如人意。現在,i-mode只拓展到比利時、法國、德國、荷蘭、西班牙和中國台灣。在歐洲,i-mode使用者僅有大約200萬。穆迪公司估計,DoCoMo的海外投資損失約在117億美元左右。據了解,DoCoMo海外投資額的2/3已被注銷。
I-mode被認為是DoCoMo發展3G的熱身運動。為了在全球擴大其WCDMA網絡,DoCoMo在美國的AT&T無線公司,荷蘭的KPN移動公司以及和記黃浦的3G(英國)公司均有巨額投資。由於需求疲軟,它已注銷了75%的3G投資。
據了解,該公司還計划將其在和記黃浦3G(英國)公司20%的股價賣給和記黃浦,因為這項投資既沒有達到其在英國推行i-mode的目的,也未達到在該國促進3G服務迅速展開的目標。目前這家合資公司使用者數僅有21萬左右,遠低於和記黃浦及DoCoMo當初的預期。DoCoMo在這家公司共投入16.9億美元,卻收獲了一個令投資者難以接受的結果。
對於海外投資的失利,立川敬二解釋說:“我們的首要全球戰略是使第三代W-CDMA服務在全球普及。投資只是手段,而非目標。”此話的確沒有任何可指責之處。但是,立川敬二不僅高估了全球3G服務的需求,也低估了擴張成本。投資過程中的不理性即根源於此。比如該公司對美國AT&T移動公司的投資就明顯出價過高。此外,大部分的投資正值電信業衰退時期,這顯然是一個錯誤的時機。
豬頭立方 於 2016-05-28 16:50:38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發表時間:2025-09-14 01:48:44

發文數:4169
發表時間:2004-05-28 19:13:00
發表時間:2004-05-28 19:13:00
告別舊模式
面對著國內外市場的失利,DoCoMo不得不做出調整。該公司表示,它已進入“從快速擴張到穩步發展的轉變時期”。這實際上等於承認,其新使用者數量已無法再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在i-mode推出幾年后的今天,DoCoMo已越來越像一家尋常無奇的公司。它必須直面並不樂觀的現實,並努力去適應。
它不僅需要增加新使用者,還必須設法吸引使用者增加消費量。這也就要求它改革已不適應新情況的舊業務模式。今年3月,DoCoMo宣布其3G服務實行低價包月收費制。新收費制的實施意味著,DoCoMo已在實質上告別了以往的業務模式。
在使用者主要以送出簡單的電子信件為主時,按資料大小收費的模式還能行得通。當使用者需要送出更多的資料,如圖片、共享視訊和游戲時,這種模式的費用就過於高昂了。3G只有在資料方面才顯示出其與2G的實質差別,因為如果只是傳輸語音,2G就足夠了。不解決費用的瓶頸問題,DoCoMo的3G業務就難以發展起來。
實行新的收費制后,更多的新業務才有可能得到發展。按照立川敬二的設想,在未來,DoCoMo可發展諸如電子書籍服務、移動網絡電子商務等新業務。他還指出,這只是DoCoMo開創新業務的第一步。他說:“我們的目標是,不僅要增加網絡的業務量,還要開創新的業務模式,使我們的服務得到增值。”新收費制的實施初見成效。3月31日,DoCoMo宣布,2月和3月,其3G使用者增加了100萬。高盛公司預計,2005年DoCoMo的3G使用者將增加700萬。
DoCoMo的反擊使它與KDDI之間的爭奪進入拉鋸戰狀態。一方的任何失誤都可能被對方抓住並利用。2003年11月,KDDI推出一種新的服務——“贏家(Win)”,其傳輸速度能與DoCoMo的3G技術相匹敵。KDDI顯然希望在保持價格優勢的同時,提高傳輸速度,實現其在3G中徹底超過DoCoMo的目的。
KDDI此前的CDMA 1x技術主要針對語音通信,而“贏家”則純粹是針對資料的服務。換言之,如果CDMA 1x還算不上3G的話,“贏家”應該是毫無疑問了,至少在KDDI看來如此。KDDI公司原先預期,到2004年3月,其“贏家”服務的使用者能達到45萬,然而,這個目標也並未實現。
KDDI公司強調,從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的2004財年才是兩家公司實力對決的一年。DoCoMo無疑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今年2月,該公司開始擴大3G服務網絡覆蓋。它希望,隨著3G網絡在2004年覆蓋到日本人口的97%,其3G使用者能增至600萬。DoCoMo表示,關鍵在於要吸引公司使用者使用傳輸速率更快、更加先進的資料服務。這並非易事。由於日本經濟衰退,大多數公司經理認為這種服務是無關緊要的。
在3G的道路上,DoCoMo遇到的威脅並不只有KDDI。一些對3G持懷疑態度的人指出,Wi-Fi和其他無線技術的出現將會削弱對3G的需求。立川敬二不同意這種觀點。在他看來,不論是在歐洲還是日本,Wi-Fi都還沒有形成大氣候,它與3G能夠共存,因為兩者的用途是不相同的。
不過,立川敬二也明白,作為電信運營商,不論是i-mode也好,3G也罷,DoCoMo的收入來源最終都是有限的,要繼續發展就不能再完全依賴通信量,而必須尋找新的業務。該公司已與索尼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開發手機內置智慧卡。這種卡可用於多種交易,如用作信用卡、員工身份卡、安全卡等。它計划把這項技術許可給手機制造商,從許可費中獲得新的收入。
立川敬二仍面臨著不少困難。兩年前,由於巨額海外投資損失,一些人曾要求他下台。立川敬二提出減薪20%,但仍堅持不下台。但是,他終於還是不得不分權。今年4月7日,DoCoMo宣布,立川敬二將卸去總裁之職,由58歲的高級副總裁津田四郎(Shiro Tsuda)接任。DoCoMo在3G道路上曲折前行時,立川敬二3G先鋒的形象也在日漸模糊。
面對著國內外市場的失利,DoCoMo不得不做出調整。該公司表示,它已進入“從快速擴張到穩步發展的轉變時期”。這實際上等於承認,其新使用者數量已無法再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在i-mode推出幾年后的今天,DoCoMo已越來越像一家尋常無奇的公司。它必須直面並不樂觀的現實,並努力去適應。
它不僅需要增加新使用者,還必須設法吸引使用者增加消費量。這也就要求它改革已不適應新情況的舊業務模式。今年3月,DoCoMo宣布其3G服務實行低價包月收費制。新收費制的實施意味著,DoCoMo已在實質上告別了以往的業務模式。
在使用者主要以送出簡單的電子信件為主時,按資料大小收費的模式還能行得通。當使用者需要送出更多的資料,如圖片、共享視訊和游戲時,這種模式的費用就過於高昂了。3G只有在資料方面才顯示出其與2G的實質差別,因為如果只是傳輸語音,2G就足夠了。不解決費用的瓶頸問題,DoCoMo的3G業務就難以發展起來。
實行新的收費制后,更多的新業務才有可能得到發展。按照立川敬二的設想,在未來,DoCoMo可發展諸如電子書籍服務、移動網絡電子商務等新業務。他還指出,這只是DoCoMo開創新業務的第一步。他說:“我們的目標是,不僅要增加網絡的業務量,還要開創新的業務模式,使我們的服務得到增值。”新收費制的實施初見成效。3月31日,DoCoMo宣布,2月和3月,其3G使用者增加了100萬。高盛公司預計,2005年DoCoMo的3G使用者將增加700萬。
DoCoMo的反擊使它與KDDI之間的爭奪進入拉鋸戰狀態。一方的任何失誤都可能被對方抓住並利用。2003年11月,KDDI推出一種新的服務——“贏家(Win)”,其傳輸速度能與DoCoMo的3G技術相匹敵。KDDI顯然希望在保持價格優勢的同時,提高傳輸速度,實現其在3G中徹底超過DoCoMo的目的。
KDDI此前的CDMA 1x技術主要針對語音通信,而“贏家”則純粹是針對資料的服務。換言之,如果CDMA 1x還算不上3G的話,“贏家”應該是毫無疑問了,至少在KDDI看來如此。KDDI公司原先預期,到2004年3月,其“贏家”服務的使用者能達到45萬,然而,這個目標也並未實現。
KDDI公司強調,從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的2004財年才是兩家公司實力對決的一年。DoCoMo無疑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今年2月,該公司開始擴大3G服務網絡覆蓋。它希望,隨著3G網絡在2004年覆蓋到日本人口的97%,其3G使用者能增至600萬。DoCoMo表示,關鍵在於要吸引公司使用者使用傳輸速率更快、更加先進的資料服務。這並非易事。由於日本經濟衰退,大多數公司經理認為這種服務是無關緊要的。
在3G的道路上,DoCoMo遇到的威脅並不只有KDDI。一些對3G持懷疑態度的人指出,Wi-Fi和其他無線技術的出現將會削弱對3G的需求。立川敬二不同意這種觀點。在他看來,不論是在歐洲還是日本,Wi-Fi都還沒有形成大氣候,它與3G能夠共存,因為兩者的用途是不相同的。
不過,立川敬二也明白,作為電信運營商,不論是i-mode也好,3G也罷,DoCoMo的收入來源最終都是有限的,要繼續發展就不能再完全依賴通信量,而必須尋找新的業務。該公司已與索尼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開發手機內置智慧卡。這種卡可用於多種交易,如用作信用卡、員工身份卡、安全卡等。它計划把這項技術許可給手機制造商,從許可費中獲得新的收入。
立川敬二仍面臨著不少困難。兩年前,由於巨額海外投資損失,一些人曾要求他下台。立川敬二提出減薪20%,但仍堅持不下台。但是,他終於還是不得不分權。今年4月7日,DoCoMo宣布,立川敬二將卸去總裁之職,由58歲的高級副總裁津田四郎(Shiro Tsuda)接任。DoCoMo在3G道路上曲折前行時,立川敬二3G先鋒的形象也在日漸模糊。
豬頭立方 於 2004-05-28 19:13:00 修改文章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