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文數:7559
發表時間:2004-06-24 20:16:00
發表時間:2004-06-24 20:16:00
http://202.85.169.139/gate/big5/china.nikkeibp.co.jp/china/news/tel/tel200406240111.html
【日經BP社報道】 “我們十分關注(基於手機網絡的移動對講功能)Push-to-Talk技術。使用該技術的服務已經在美國獲得成功,我們也準備朝這一方向發展”,剛於2004年6月18日就任日本NTT DoCoMo社長的中村維夫在6月21日舉行的記者見面會上特別強調說。
中村提出的經營方針基本上沿續了前社長立川敬二(被董事會任命為NTT DoCoMo顧問)的路線。在記者見面會上,中村直截了當地發表了對NTT DoCoMo現狀的看法:“公司成立13年以來,業績一直穩步增長,2003年(2004財年)的銷售額更是創下了歷史最高記錄。不過,估計2004年度NTT DoCoMo將首次出現減收減益。股價也降跌至無法向股東交待的低水平。今後,手機服務的累積用戶數量將趨於飽和,通過採用定額制等手段、單純依靠通信量的業務模式已經越來越難以為繼。
從100億日元的“小業務”做起
針對現狀,中村提出了三大解決對策。(1)向市場投放附帶非接觸IC卡“FeliCa”功能的手機等,通過完善生活中所必需的功能和服務來實現新的增長;(2)進一步加快已開通4年的第三代手機(3G)服務“FOMA”的普及,吸引更多的用戶放棄PDC、使用FOMA;(3)從服務費、手機到網絡的質量和售後服務,全方位提高用戶滿意度(CS)。
做到這些並不容易,這一點中村自已也很清楚。不過,中村在記者見面會上表示:“今後不會將精力放在‘i模式’等業務規模超過1兆日元(約合人民幣770億元)的服務上。即使是規模只有1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7億元)的‘小業務’,也將認真做起、為實現增收增益打好基礎”。
對於文章開頭提到的Push-to-Talk這一新式服務的具體方案,在中村的腦海中已變得越來越清晰。將來如果這一方案得以實現的話,將有望成為包括更換手機及服務費的收入在內的新的利潤增長點。
面臨的課題是挖掘國內需求
導入Push-to-Talk服務需要解決的技術性課題,即配備該功能的手機的開發及通信網絡的改造等,似乎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難。這就是為什麼多家網絡設備廠商在較短時間內便可開展Push-to-Talk服務的原因。這些廠商已經擁有包括提供Push-to-Talk服務時所需要的軟交換機等成套系統產品的能力,這些設備一旦投入使用便可迅速開展服務。
移動電話服務的通信網絡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美國Sprint、Verizon Communications以及NTT DoCoMo使用的基於普通公共線路網絡延伸的網絡。第二類是美國Nextel Communications那樣的相當於MCA無線應用型的通信網絡。一位精通無線通信的技術人員在接受《日經電子》採訪時解釋說:“最便於導入Push-to-Talk服務的是後者。這是因為原有通信網的主要技術與Push-to-Talk相似。與後者相比,前者在新設服務器等方面要花費更多的準備時間和成本。儘管如此,如果能採用網絡設備廠商的系統產品,可順利開展Push-to-Talk服務。Sprint及Verizon兩公司繼Nextel公司之後,已相繼開始提供Push-to-Talk服務,這正是在採用上述產品的情況下才得以實現的”。
開展Push-to-Talk服務的首要問題在於滿足合同用戶的要求。對於開展商用服務的具體時間,中村社長在記者見面會上表示:“開展這一服務尚需時日,什麼時候開始提供還不好說”。對此,前面那位技術人員分析說:“日本的通信運營商好象也認為只有在商業用途上才用得著Push-to-Talk。不過,如果只用於商業用途也只不過可獲得數十萬個合同用戶。如果要形成一項業務,還需要向普通消費者提供有吸引力的服務、獲得數百萬個合同用戶”。
能否給Push-to-Talk增加新的附加值、贏得普通消費者、在日本實現普及?NTT DoCoMo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同時聲稱將在日本開通Push-to-Talk服務,可以說“中村新體制”已經開始啟動了!(記者:金子 寬人)
奧提斯 於 2016-05-28 16:50:39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發表時間:2025-09-10 08: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