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文數:7559
發表時間:2004-01-31 01:14:00
發表時間:2004-01-31 01:14:00
http://chinagate.yam.com.tw/cgi-bin/g2bcgi.cgi?dest=http%3a%2f%2fmobile.enet.com.cn%2fmobile%2finforcenter%2farticle.jsp%3farticleid%3d20040130282839
無線通訊也許是電子市場中最具潛力的市場,在全球IT產業普遍低迷的今天,依然可以保持相當的活力。隨著全球IT業的復蘇,2004年全球的無線通訊市場也不過正由於這個產業的開發尚未完善,所以衍生出了許多問題有待解 Q。業界也要保持學習的心態,以期早日熟悉無線通訊產業的運做模式。實際上從許多新興的無線通訊產品上,我們確實發現了不少叫好不叫座的實例。其原因不在於該產品前景看淡,而是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克服市場和技術面的障礙。
手機庫存將調整完畢?
無線通訊大致包括手機、無線區域網(WLAN)等。在WLAN方面,有多種技術並存,如IEEE 802.11、HomeRF和藍牙等。以市場規模大小和涵蓋面來看,當然手機的需求要大的多,而且在GSM等標準上的技術已經邁入成熟的階段;相對地WLAN則仍在萌芽的階段,尚未達到相當規模的程度,但發展十分迅速。
手機是2003年最熱門的產品,但在手機需求不如預期的情 r下,2003年全球手機廠商普遍庫存嚴重,使手機上下遊產業發展停滯。自2003年秋開始的庫存調整,使得2004年行動電話市場陷入混沌的狀態,而難以具體地規劃其輪廓。預計到2004年第2季庫存已清除至相當程度,整個市場能見度方能提高。
2003年以來所殘留的庫存逐漸消化之後,各方可重新估計2004年的生產量,第2季度陸續公布的數字大都傾向向下修正,支持5億元以下的看法居多。庫存的調整仍在持續進行中,只是最嚴重的時期已在第1季度發生,大部份的見解指出,在第2季底或第3季初,即可回復到正常的庫存狀態。受到庫存嚴重的影響,第1季的生產量陷入相對低潮,日經市場估 生產量只有9778萬支,雖然比2003年第1季增加6%,卻比2003年第4季衰退近兩成。JP Morgan則估計第1季的生產量只有8700萬支,較2003年第1季衰 p10%。不管上述的統計數字如何,第2季之後,手機市場需求轉向正面走向的趨勢,已成為各市場分析公司的共識。依據全球最大的手機零組件供應地日本制造商的說法,庫存調整最健全的諾基亞、西門子和三星電子的訂單已開始相對地轉強。好轉的跡象出線了,整個產業的結構也開始產生新的變化。
歐洲市場後勁乏力 全球3G保守升溫
空中介面標準方面,GSM的佔有率有提高的走勢。主要原因之一是美國TDMA的擁護者AT&T Wireless已經引進GPRS。在2003年第4季,原預期歐洲的新用戶會急速增加。2001、2002年的第4季,和前一年第3季相比,歐洲新用戶增加率為60%,可是在2003年竟陡降為15%,造成庫存大幅增加。此外歐洲部份國家廢除獎勵制度,使WAP服務延遲也是新用戶成長遲滯的原因。實際上西歐的手機普及率,已由2002年底的63%竄升至2003年的87%,已進入飽和狀態。預計2004年,歐洲的新加入用戶為4530萬,較2003年的8986萬人大幅縮減,普及率則提高至74%。至此之後,歐洲市場必須依賴手機的替換 澩叢焓諧
根據JP Morgan的統計,歐洲市場基於電池壽命和其他因素的原因,用戶通常每兩年更換手機,有超過50%的用戶會每年換機一次,但因WAP手機欠缺吸引力,已降為40%。在2004年底可因GPRS的效應而回升至40%。具有移植NTT DoCoMo經驗的KPN Mobile將引進WAP/i-mode手機。3G手機將成為手機制造商的新希望。如果3G能在歐洲市場發展成功,對於其他使用GSM的國家或地區將有很大的刺激作用。
2004年新一代行動電話服務的開展,將主要在日本和歐洲地區發生。眾所周知,NTT DoCoMo在2001年5月開始切入W-CDMA,即所謂的3G服務,但服務的區域仍只局限於日本部份地區。其競爭對手J-Phone也在2002年6月開始提供服務。相對於日本跳過2.5G,直搗3G的高難度,歐洲則是平順地由2.5G切入3G。歐洲各電話服務商對3G的態度冷熱有 e,整體而言,實施進度比預期的晚,約在2004年秋才會全面展開。故從2004年整個走勢來看,正面臨用戶數接近飽和,新服務還未即時銜接上的青黃不接的時期,將使手機的產品形態陷入低階化的窘境。又由於近兩季的庫存調整,零組件使用量的 p少,供過於求的局面使零組件單價滑落。盡管手機供需即將步入正軌,整體市場仍彌漫著相對保守的氣氛。
藍牙互通困難
刺激手機的銷售除了服務系統的提升之外,周邊功能的增加,也是可運作的切入點。在眾多周邊零組件中,就以藍牙最受注目,它將扮演手機和資訊產品連接的橋樑,對兩者的促銷均有推波助瀾的作用。不過藍牙自1999年底業界積極推動以 恚 過程並不 利。藍牙現存的主要症結是在標準化的過程中,無法確保不同的設備的相互連接。而藍牙和GPRS的 Y合在PC的應用並不被看好,一般以為GPRS手機搭配藍牙,可作為PC無線上網應用的解 Q方式。在2003年下半年發布的部分GPRS手機確實附載了藍牙模塊。不過GPRS數十Kbps的通訊速度,和V.90類相比相差無幾,差 e只是行動式和固定式的不同,若再考慮費用,就更大失魅力了,故業界並不期待GPRS在PC上的應用。倒是德國電信所提供的GPRS服務“T-DI GPRS”當中,有一項不需要基本費的“GPRS eco”,每10KB下載需要0.4美元左右,費用只有日本以封包為計算基準的四成左右,以此吸引需要頻繁上Internet的使用者。GPRS加上藍牙,在筆記本的應用不被看好,使英特爾認為WLAN和筆記本的結合比較適合,並推出了訊馳產品。
WLAN朝向5GHz發展
除了手機和藍牙之外,以802.11為中心的WLAN也在2003年開始受到業界廣泛的注目。在2000年業界提出的WLAN相關技術中,以HomeRF和達到11Mbps的802.11b最為人所知。上述兩大產品是以2.4GHz為頻譜,和藍牙共用,並已在2000年 日 式商品化。但因三種技術擠在2.4GHz易產生幹擾,業界認為不易解 Q。尤其加入藍牙開發的業者很多,市場定位以低價為目標,未來的出貨量可達數億個以上。所以自2000年下半年以 恚 部份業者認為2.4GHz最好留給藍牙使用,WLAN直接攻入5GHz的802.11a,可避開2.4GHz擁擠的頻段,並可開發全方位的應用。至於HomeRF,原本所取得的頻寬有限,速度只能達到1.6Mbps,後經FCC同意開放更大的頻寬,而可提升至10Mpbs,如此將使HomeRF可和802.11b直接抗衡。然而HomeRF無可避免地,也將面臨和802.11b相同的問題。既然許多業者以將 WLAN在2.4GHz的應用視為過渡時期解 Q方案,10Mbps的HomeRF的生命周期頂多只能和802.11b一樣。那麼有意開發2.4GHz WLAN的業者,倒不如投入技術和市場都比較成熟的802.11b。HomeRF的訴求是強調低價,可同時被家庭和企業市場接受,但在上述競爭環境的限制之下,低價並無助於改善其發展前景。這正是為何加入HomeRF開發的業者屈指可數。也是HomeRF一員的英特爾已在2001年4月宣布不推出HomeRF的產品,直接攻入5GHz的802.11a,並於2003年推出了基於802.11a模塊的訊馳產品。
DataQuest預測2004年5GHzWLAN將大量進入家庭市場。故2004年會是2.4GHz/5GHz世代交替的開始,並可能在2004~2005年間完成。2004年正是投入開發5GHz WLAN市場的好時機。(eNet資訊中心)
奧提斯 於 2016-05-28 16:50:32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發表時間:2025-05-25 04: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