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文數:17525
發表時間:2014-06-18 15:20:10
發表時間:2014-06-18 15:20:10
善用社群足跡 專業發言 求職加分
104:1 成企業盼求職者填社群帳號「批評公司、抱怨工作」最容易提前出局
104:1 成企業盼求職者填社群帳號「批評公司、抱怨工作」最容易提前出局
您一天花多少時間在社群網站?是否已達社群成癮的程度,只要不上社群網站,就渾身不對勁?!104 資訊科技公共事務部經理張雅惠說,求職者的「社群足跡」逐漸成為企業進行人事背景查核的輔助工具,已有 10% 的企業希望求職者填寫社群帳號,最希望觀察求職者的人格特質、情緒 EQ、以及個人專業,其中,以 500 人以上大型企業、以及電信通訊業比例逾 14% 最高;最忌諱在社群網站批評公司或主管、抱怨工作內容,很容易在求職過程提前出局。
社群足跡,補履歷表及面試過程的不足
社群網站幾乎是人們上網一定會停留的平台,使用者黏性愈來愈高!《TIME》雜誌今年年初在 Facebook 十周年前夕推出「社交網路時間計算機」,平均每位網友每天泡在 Facebook 17 分鐘,等於平均每月有 8.5 小時花在 FB。
104 資訊科技調查發現,社群內容可能影響求職結果,企業希望求職者填寫社群帳號,最想透過社群足跡「觀察求職者在社群的發言情緒,判斷人格特質、EQ、以及網路性格」占 64.7%,其次為「觀察求職者在社群的發言內容,是否對產業及職務展現專業觀點」占 31%(見圖 1)。

1 成企業盼求職者填社群帳號
企業透過「社群足跡」進一步了解候選人的人格特質、生活氣習、以及專業背景等,藉以彌補履歷表及面試過程的有限與不足,104 資訊科技調查發現,已有 1 成的企業會要求或希望求職者在個人資料中填寫社群帳號(例如 Facebook、LinkedIn、微博、騰訊微博、Google+、Twitter、Pinterest 等)。18 大產業中,以「電信通訊業」的 15.4% 比例最高。按公司規模,以「500 人以上」大型企業的 14.1% 比例最高。
面試過程中,如果企業人資或用人主管發現求職者在社群網站出現哪些留言或觀點,很可能「提前出局」或「由紅翻黑」逆轉出局?殺傷力最大的是「批評前公司或前老闆」、占 74.1%,其次是「抱怨工作內容」、占 66.4%;若僅為單純描述生活上的吃喝玩樂,增添生活小趣、無傷大雅,但對職務專業加分有限(見圖 2)。

求職者面試個資,企業需註明人事管理特殊目的
求職者能否拒填社群帳號?張雅惠說,多數企業不會強迫要求,但若能主動提供,反而讓徵才企業更了解求職者的人脈資產、個人風格、以及專業表現;目前《個資法》規定,企業徵才蒐集求職者個人資料之前,必須告知是為了人事管理的特定目的,並說明個資範圍及資料欄位,註明若未經錄取,個資將保存多久、及何時銷毀;若經錄取,個資將儲存在人事資料袋並匯入資系統,直到特定目的消失為止。
上述資料由 104 資訊科技集團於 2014 年 5 月 1 日到 5 月 27 日針對企業會員執行調查,合計回收 1,057 份有效樣本,在 95% 的信心水準下,估計誤差為±3.01%。
水杉而 於 2015-05-25 09:07:09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發表時間:2025-09-14 03:4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