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橫公路高雄縣甲仙大橋橋墩、橋面傾陷而封橋,公路總局決定拆除重建,等中央核定後發包規劃設計、施工,預計兩年多完成。
公路總局第三區養護工程處甲仙工務段長劉慶輝表示,甲仙大橋民國五十八年九月通車,七十八年橋面拓寬,算是老舊橋樑,且四十年前的橋樑規劃設計,沒有考慮地震、暴雨沖刷等因素,不符合現在的橋樑規範要求,因此決定拆除重建。
甲仙大橋封橋後,由高一二八縣道替代,繞道耗時,民眾、機車偏好使用甲仙大橋下游的吊橋通行。因此公路總局第三區養護工程處甲仙工務段積極規劃在旗山溪床闢建便道與便橋,以方便兩岸民眾與南橫公路遊客。
劉慶耀表示,配合大橋拆除重建,旗山溪便道、便橋至少使用三年,便橋需維持旗山溪三年的流水斷面,可能要達一百公尺以上。便橋、便道積極規劃設計中,最快在三個月完成啟用。
辛樂克颱風侵襲,甲仙大橋第二號橋墩十四日深夜傾陷,導致兩面橋面陷落,經公路總局第三區養護工程處勘查發現一號橋墩也鬆動,原計畫是打掉一、二號橋墩及三面橋面,預計一年內完工。
甲仙大橋全長三百公尺,是南橫公路台南縣到台東縣必經橋樑,也是高縣甲仙鄉關山、小林村、三民鄉聯外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