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美國服裝業的救命稻草?

瀏覽: 1814
回覆: 1
共1頁
發文數:144
發表時間:2013-08-27 22:24:00


  這將是最受年輕女性歡迎的經濟學讀物,粉紅色的書封,搭配最流行、最炫酷的時裝鏡、高跟鞋、各式口紅、小拎包,尤如一個小小的時尚秀場,只需一枚主角,便可以踢踏出一個季節的時尚風景。黑、粉搭配的封面底色,令該書有了高貴、經典、奢華的況味,不論讀者對經濟學是否感興趣,都會想借此書一探時尚的究竟,向那些潮流品牌暗送秋波。

  本書作者伊麗莎白L.克萊因,曾經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購物狂人,每周都會去一些時尚店鋪打獵所謂的潮流服飾,購物一旦成癮,便很難刹車。

  當她意識到自己的購物成了問題,開始清點衣櫃、床櫃、儲物袋的時候,才發現這些衣物廉價而缺少個性,甚至她已經囤積了7雙同款帆布鞋,這些東西讓她逐漸淹沒在沒有個性的隨波逐流中。

  那麼,為何追逐時尚卻陷入了平庸的行列?追求潮流反而垃圾滿櫃?接下來,作者開始了一次關於時尚的探尋之旅,她在書中一層一層剝開時尚的迷離外衣,追溯它的由來,以及商家是如何以“時尚”為誘餌,敲開消費者緊捂的錢袋,從此細水長流消費不斷,以及消費者的購物偏好又是如何反作用於“快時尚”服裝產業鏈,逐波拉低快銷商品的品質,攪亂全球經濟格局。

  在美國,服裝曾經是昂貴的代名詞,它們做工考究,質地精量,大部分產於美國本土。正因它的昂貴,人們珍視衣物,小心翼翼地對其修改裁剪,一件衣服可以由母親傳給孩子,由姐姐傳給妹妹,縫縫補補都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甚至一度在美國人心中,購買服裝是一項投資,而不是消費。

  伴隨著發展中國家的崛起,一批平價衣物開始充斥美國市場,它令服裝不再是昂貴的商品,激烈的行業競爭,蘊孕著設計、生產、銷售的變革。各種平價及折扣服裝連鎖店,開始陸續出現。

  伴隨著美國經濟的不景氣,來自日本、中國的服裝迅速攻占了美國服裝市場,錢包已經緊縮的美國中產階段,不得不下調服裝品質預期,選擇還算“物有所值”的外國低價服飾。

  盡管美國已經看到了其服裝產業,在發展中國家不斷沖擊下開始風雨飄搖,並在一定時間內實施了配額保護措施,但伴隨著全球一體化的大勢來襲,貿易壁壘只能在一段時間內保護本國脆弱的服裝產業,美國本土服裝加工廠仍是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窮途末路,一些工廠變賣設備,關門“大吉”。

  世界經濟格局正在被改寫,廉價服裝風頭正勁,它們便宜到可以和一杯咖啡、一個三明治等值。

  如今,美國人的服裝消費習慣正在被精明的商家改寫,花樣翻新的潮流服飾,改變了美國人按季購衣的習慣,人們購衣頻率由每年4次變為每年48次,甚至更多。

  為了刺激消費者的購物欲望,商家想方設法縮短服裝從設計到上市的時間,不幸的是這些服裝生命周期更短,正所謂“朝生夕死”。它們將很快被新款服裝替代,成為壓在箱底的古董,甚至開始悲催的二手貨飄泊之旅。

  而當消費者在購物荷爾蒙的刺激下,買下一件又一件折扣服裝,很快就會將它們拋之腦後,“雞肋服裝”由此產生,部分服裝成了一次性用品。

  對於創造力無限的美國人來說,和已然形成規模效應的發展中國家拼服裝價格,顯然會滿盤皆輸,而走精品路線,拼設計、拼質量、拼高端品牌似乎成了唯一的出路。

  體驗經濟來襲,美國正欲借此機會在全球范圍內翻轉服裝經濟格局。美國服裝業者將目標消費群體鎖定在了全球消費者的梯形塔尖,在美國本土只生產讓中產階級仰望的高端服飾,奢華的服裝成為消費者尊崇地位的代名詞。

  即便如此,群峰之巔是否風光無限,貴族經濟能否成為支撐美國服裝產業複蘇的救命稻草,甚至伴隨著發展中國家富人階層的崛起,全球服裝價格會否走出一輪V形反轉行情,一切尚是未知數。

  可以肯定的是以體驗經濟為代表的量身定制、量身設計的服裝發展潮流正在全球興起。

  作者將近一半的筆墨用於描述分析中國服裝產業的發展對於美國,乃至世界服裝業的沖擊。

  在作者筆下,中國的服裝產業無所不能,一家工廠就可以搞定服裝生產的所有環節,這為服裝“快時尚”創造了最佳條件。

  筆者認為,從另一個側面而言,是世界服裝快時尚改造了中國服裝產業,中國是一個有著源遠流長服飾文明的古老國度,雖然在文革浩劫期間,灰和黑曾一度統治了中國的服裝世界,但伴隨著中國經濟的複蘇,蘊藏在民間美的意識、獨屬於中國的國風國韻也應逐漸蘇醒,但可悲的是中國服裝產業尚未成型,就為了謀求快速發展沖進了世界代工廠的畸形軌道,至今未走出一條特色化發展之路,那些沒有任何表達的快時尚產品,與中國古老的服飾文明背道而馳。

  在書中,作者對快時尚的叛逃,一是由於廉價服裝缺少個性、款式平庸,降低了作者的品位和自我辨識度,令其淹沒於“流行”的大潮中,失去自我;其二是緣於作者的環保意識,快銷服裝生命周期過於短暫,而在快銷服裝的生產、運輸、銷售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碳排放,其三是作者對於一線生產服裝工人的生存憂慮,低價服裝的盛行必然伴隨著對於一線工人工資的克扣,無論是科技進步還是規模生產,都保證不了服裝生產工人的權益。

  目前,中國仍缺少屬於自己的世界服裝品牌,缺少世界一流的服裝設計師,缺少服裝的中國性格,未在世界上刮起一股有獨特魅力的服裝中國風,同時,也沒有形成成熟的服裝消費群體。

  在體驗經濟已經風起雲湧的今天,在大的方面,中國如何走出服裝產業的特色化發展之路,如何迎擊美國的服裝訂制時代;在小的方面,我們每一個消費者,如何從我做起,改變消費習慣,理性消費、價值消費、個性消費,是該書帶給我們應有的啟示,改變需要從現在開始。





雪霏霏 於 2015-05-25 09:05:52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
發表時間:2025-08-28 03:57:15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