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文數:7559
發表時間:2005-11-20 10:24:00
發表時間:2005-11-20 10:24:00
http://udn.com/NEWS/INFOTECH/INF1/3017597.shtml
降價戰一觸即發 電信業印鈔機會生鏽嗎?
【記者 費家琪、陳雅蘭】
電信界正瀰漫著一股詭譎的氣氛。中華電信才剛調降行動電話撥打市內電話的費率,一旦遠傳與台灣大哥大跟進,掀起再一波降價的風潮,將使電信三雄的獲利大地震。
電信三雄素有大股東印鈔機之稱,看看三家業者剛出爐的前十月獲利表現即可證明。中華電每股稅後純益4.4元,已經超越全年財測目標,今年必然是個豐收年;遠傳與台灣大每股稅前盈餘分別是4元與3.24元,獲利能力也都是一級棒。
一位行動電話公司的高層主管即透露,由各家業者近年來的穩定成長獲利數字來看,「行動電話業者很難說沒有暴利」。獲利的主要來源就是消費者貢獻的通話費。
一位電信官員透露,電信市場已經形成三雄鼎立的態勢,業者都不肯輕易降價,以免一發不可收拾,形成流血戰爭,結果只好由交通部這位中華電信的大股東出面,要求具有價格領導地位的中華電率先降價,其他業者也只好跟進,以免競爭不過。
中華電信早已卸下國營事業身分,但仍有國營事業的包袱,日前在行政院長謝長廷一聲令下後,立即推出行動撥打市話的降價方案,降幅平均為7%,最高達到15%,一年約可為消費者節省8億元,即相當於中華電信要損失8億元的營收。
一位電信業者分析,其他業者拿到中華電的降價方案後,就立刻分析新的費率結構。中華電顯然是主攻高用量用戶,在1,683元以上的月租費部分,降幅達15%;低用量用戶88元、188元月租費的降幅只有3%。不過,高資費用戶只占中華電總用戶數的5%,這招降價應該是「只傷皮毛,不損筋骨」。
以往中華電降價,民營業者想都不用想就立刻宣布跟進,但是此次中華電降價後,遠傳與台灣大卻按兵不動,並一再宣稱自家費率最划算,中華電並沒有最便宜。
中華電高層主管表示,在某些低月租費的部分,中華電降價後的費率,只是與另兩家業者的費率相當。不過,中華電是市場領導者,與後進業者間存有約10%的價差空間,一旦中華電把費率壓低到與遠傳、台灣大相當,這兩家業者為了避免客戶流失,遲早會跟進降價。
這位高層主管說,中華電的年營收1,800多億元,年獲利四、五百億元,絕對有能力承受降價對獲利的影響,,而且,以往每次降價後,用戶數與用量都會再增加,未必吃虧。但民營業者就不同,一年營收約在六、七百億元,年獲利約在150億至180億元,承受降價損失的壓力相對較大。
遠傳與台灣大暫時按兵不動、未掀起價格戰有兩個原因,一個是還在觀望接續費的變動,另一個因素則是得弄清楚威寶電信的開台策略。
首先在接續費方面,交通部已經在審核接續費的內容,依照電總的方案,預備調降行動電話撥打市話的接續費,現行費率為白天每分0.59元與晚間0.39元。一旦接續費調降,大哥大業者的成本降低,可將價差回饋給民眾,新費率已呈報交通部,近期可望過關,預定從明年1月1日起實施。
其次,電總將同步調漲三項接續費,包括市話撥打行動電話、市話打市話、市話打長途與國際電話,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市話撥打行動的接續費(現行每分0.814至0.614元),一旦調漲後,將對中華電形成利多,卻對民營大哥大業者造成不利影響。
接續費一降三漲,遠傳與台灣大在成本調降後,其實有能力在費率上降價,目前還在靜觀其變,主要要是待新的接續費定案,才能撥好算盤,理出最有利的降價方案。
至於新進競爭者威寶電信的開台,其他業者不免心存忌憚。威寶副董事長曹萬鈞表示,威寶一開台就要一炮而紅,但不會打出損人不利己的招術,屆時在資費與手機補貼等項,一定會有令人耳目一新的作法,形成結構性的改變,才能抓到消費者。
威寶第一步即是打出高額補貼手機促銷,以預購手機的金額全額補貼通話費,形同是五款3G手機免費,包括摩托羅拉、索尼愛立信等手機,以沒有上限的促銷費用來衝刺開台。
曹萬鈞分析,電信三雄當然希望市場有如加拿大路易斯湖一般,平靜而美麗,不要互相殺價,獲利也就能益發美麗。但是威寶是「戴著鋼盔往前衝」,勢必會來一場地震,打破現在的均勢,讓市場重新洗牌。
由外資高盛的報告中,也可以看出,外資持續關心的焦點即是威寶開台是否會引爆一波降價戰、行動電話號碼可攜式服務(NP)上路是否帶來用戶大餅重新洗牌效應,以及第三代行動通訊(3G)提高業者的支出卻未相對帶入獲利等種種問題,此時,又再加上費率變化的不確定變數,電信三雄都有高度的不確定感。
未來40天將是影響大哥大業者競爭局勢關鍵的時刻,電信三雄能否繼續維持高獲利能力與暨有的市場地位,很快就可分曉。
【2005/11/20 經濟日報】
降價戰一觸即發 電信業印鈔機會生鏽嗎?
【記者 費家琪、陳雅蘭】
電信界正瀰漫著一股詭譎的氣氛。中華電信才剛調降行動電話撥打市內電話的費率,一旦遠傳與台灣大哥大跟進,掀起再一波降價的風潮,將使電信三雄的獲利大地震。
電信三雄素有大股東印鈔機之稱,看看三家業者剛出爐的前十月獲利表現即可證明。中華電每股稅後純益4.4元,已經超越全年財測目標,今年必然是個豐收年;遠傳與台灣大每股稅前盈餘分別是4元與3.24元,獲利能力也都是一級棒。
一位行動電話公司的高層主管即透露,由各家業者近年來的穩定成長獲利數字來看,「行動電話業者很難說沒有暴利」。獲利的主要來源就是消費者貢獻的通話費。
一位電信官員透露,電信市場已經形成三雄鼎立的態勢,業者都不肯輕易降價,以免一發不可收拾,形成流血戰爭,結果只好由交通部這位中華電信的大股東出面,要求具有價格領導地位的中華電率先降價,其他業者也只好跟進,以免競爭不過。
中華電信早已卸下國營事業身分,但仍有國營事業的包袱,日前在行政院長謝長廷一聲令下後,立即推出行動撥打市話的降價方案,降幅平均為7%,最高達到15%,一年約可為消費者節省8億元,即相當於中華電信要損失8億元的營收。
一位電信業者分析,其他業者拿到中華電的降價方案後,就立刻分析新的費率結構。中華電顯然是主攻高用量用戶,在1,683元以上的月租費部分,降幅達15%;低用量用戶88元、188元月租費的降幅只有3%。不過,高資費用戶只占中華電總用戶數的5%,這招降價應該是「只傷皮毛,不損筋骨」。
以往中華電降價,民營業者想都不用想就立刻宣布跟進,但是此次中華電降價後,遠傳與台灣大卻按兵不動,並一再宣稱自家費率最划算,中華電並沒有最便宜。
中華電高層主管表示,在某些低月租費的部分,中華電降價後的費率,只是與另兩家業者的費率相當。不過,中華電是市場領導者,與後進業者間存有約10%的價差空間,一旦中華電把費率壓低到與遠傳、台灣大相當,這兩家業者為了避免客戶流失,遲早會跟進降價。
這位高層主管說,中華電的年營收1,800多億元,年獲利四、五百億元,絕對有能力承受降價對獲利的影響,,而且,以往每次降價後,用戶數與用量都會再增加,未必吃虧。但民營業者就不同,一年營收約在六、七百億元,年獲利約在150億至180億元,承受降價損失的壓力相對較大。
遠傳與台灣大暫時按兵不動、未掀起價格戰有兩個原因,一個是還在觀望接續費的變動,另一個因素則是得弄清楚威寶電信的開台策略。
首先在接續費方面,交通部已經在審核接續費的內容,依照電總的方案,預備調降行動電話撥打市話的接續費,現行費率為白天每分0.59元與晚間0.39元。一旦接續費調降,大哥大業者的成本降低,可將價差回饋給民眾,新費率已呈報交通部,近期可望過關,預定從明年1月1日起實施。
其次,電總將同步調漲三項接續費,包括市話撥打行動電話、市話打市話、市話打長途與國際電話,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市話撥打行動的接續費(現行每分0.814至0.614元),一旦調漲後,將對中華電形成利多,卻對民營大哥大業者造成不利影響。
接續費一降三漲,遠傳與台灣大在成本調降後,其實有能力在費率上降價,目前還在靜觀其變,主要要是待新的接續費定案,才能撥好算盤,理出最有利的降價方案。
至於新進競爭者威寶電信的開台,其他業者不免心存忌憚。威寶副董事長曹萬鈞表示,威寶一開台就要一炮而紅,但不會打出損人不利己的招術,屆時在資費與手機補貼等項,一定會有令人耳目一新的作法,形成結構性的改變,才能抓到消費者。
威寶第一步即是打出高額補貼手機促銷,以預購手機的金額全額補貼通話費,形同是五款3G手機免費,包括摩托羅拉、索尼愛立信等手機,以沒有上限的促銷費用來衝刺開台。
曹萬鈞分析,電信三雄當然希望市場有如加拿大路易斯湖一般,平靜而美麗,不要互相殺價,獲利也就能益發美麗。但是威寶是「戴著鋼盔往前衝」,勢必會來一場地震,打破現在的均勢,讓市場重新洗牌。
由外資高盛的報告中,也可以看出,外資持續關心的焦點即是威寶開台是否會引爆一波降價戰、行動電話號碼可攜式服務(NP)上路是否帶來用戶大餅重新洗牌效應,以及第三代行動通訊(3G)提高業者的支出卻未相對帶入獲利等種種問題,此時,又再加上費率變化的不確定變數,電信三雄都有高度的不確定感。
未來40天將是影響大哥大業者競爭局勢關鍵的時刻,電信三雄能否繼續維持高獲利能力與暨有的市場地位,很快就可分曉。
【2005/11/20 經濟日報】
奧提斯 於 2015-05-25 08:05:51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發表時間:2025-05-19 19: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