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借誰的牌照,今年明基一定要推出自己的手機

瀏覽: 1034
回覆: 1
共1頁
發文數:4169
發表時間:2003-04-07 18:33:00
一張手機牌照價值千萬 暗地交易成本轉嫁消費者

http://it.sohu.com/79/75/article208127579.shtml

2003-04-05 10:35  作者: 楊子  轉自: chinabyte


  (記者 楊子)近來有關手機牌照的事情在媒體上沸沸揚揚,一些正準備加入國內手機大戰的廠商也開始在媒體上大放厥詞,炮轟手機牌照存在的合理性。其中創維黃宏生對記者說:“在全球資訊技術發展的視窗尚未關閉、民間資本已有能力介入其中的時候,如果還不向民營企業開放手機市場準入,就有可能坐失良機。”

  1998年12月31日,為保護國內企業,資訊產業部和國家計委發布5號文件,手機生產廠家須經資訊產業部發放許可證方可進行生產。到2000年5月,資訊產業部決定不再發放手機牌照。

  記者在就此事採訪對手機牌照熟知的手機廠家時,資深人士告訴記者,手機牌照的未開放,是管理部門擔心開放民間資本進入手機市場會造成重復建設。

  他表示, 跨越政策的合資和兼並也使得一些沒有牌照的但有能力生產手機的廠商進入手機市場。於是,大家打起了繞開走或抄近道的主意。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花錢從有牌照資源的企業手里買一個。托普悄無聲息地收購了國威電子、聯想則與廈華成立合資公司、僑興更是以凈資產溢價70%的價格換來了中電通信的CDMA和GSM兩張牌照。但是隨著小靈通的崛起和這樣的合並、合資越來越多,牌照的存在還有多大意義就值得研究。他強調說:“移動通信業必須重新洗牌,向所有具備條件的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開放手機牌照。”

  2002年7月,創維集團董事長黃宏生就放話打算投入15億元做手機,沒有手機牌照的創維只能通過其他辦法搞一張“準生證”。不久前,黃宏生再次炮轟手機牌照壁壘,大聲疾呼“給民營資本一個公平參加市場競爭的機會”。在等待手機牌照放開的不僅僅是創維一家,明基已經在中國大陸苦等了兩年多。2003年初曾文祺曾說:“無論借誰的牌照,今年明基一定要推出自己的手機,再等,我們就等不及了。”

  據說,當初之所以採用牌照制,是為了保護國內的企業,避免重復建設。但是,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有人指出,現在牌照反而成了國外品牌的保護傘,因為他們該有牌照的都有了,反而是國內的許多企業在一旁干瞪眼。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說,從某個角度講,牌照似乎並沒有起到原先設想的作用,部分拿到牌照的企業甚至連一個像樣的工廠都沒有。在現今崛起的國產品牌梯隊里,當年確定的定點企業,尤其是獲得資訊產業部重點支持的企業也並未挑起大梁,反而是一些並沒有得到多少看護的企業和后來以貼牌、收購形式進入市場的邊緣角色擔起了向外資品牌挑戰的主角。

  他說:“隨著TCL等一批企業的崛起,當年定點的生產企業有相當部分淪為手機制造加工廠,或靠轉賣手機牌照維系生存。”

  他強調,一旦牌照放開,手機的成本將大大降低。因為一張牌照背后交易的價格大致是1000萬元左右,如果能將這1000萬元省去,可想而知手機的成本將有多大的降幅。(完)

豬頭立方 於 2015-05-25 07:49:26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
發表時間:2025-09-13 01:25:23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