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傳電信 FarEastone 討論民生報:打開手機、PDA健康狀況一覽無遺

瀏覽: 892
回覆: 1
共1頁
發文數:2712
發表時間:2002-10-28 13:04:00
資料來源:http://udndata.com/story.php3?dbname=udnfree&SearchString=puawyrlxuNwrpOm0wT49MjAwMjEwMjg=&select=0&no=1&totalsum=6&sharepage=20&kind=2

開放空間
打開手機、PDA健康狀況一覽無遺
──這一天即將到來

沈淵瑤
想像一下,當一個人身上配戴或植入一個小小的偵測裝置或晶片,每天早上起來,或閒著沒事時,祇要按按手機或PDA的「健康鍵」,看一下自己的生理功能(血壓、心跳、體溫……),血球值、肝功能、腎功能、特殊生化檢驗值,看看有沒有不正常的癌症指數,感染標記,異常免疫反應等。很快可以藉著預設的警示系統,看出有沒有超出正常值,就可以知道自己是否生病或將要生病。甚至可以將數據傳輸給特約的家庭醫師或醫學中心的醫療監視平台,讓醫院可以馬上回報給你,是否需再到醫院作進一步檢查。這樣,你不是就很有安全感,而且可以達到早期診治,減少龐大的健保醫療花費嗎?

健保費用急劇上昇,造成國家財政的一大負擔。老年人口迅速增加,未來的年輕工作人口,將肩負起沈重的社會福利。因此,如何減少重症及慢性疾病的花費,這方面的研究是刻不容緩的。而如何早期偵測疾病,早期治療,以及建立老年人的健康監視系統,就顯得非常重要。

其實回歸傳統中國醫學就有這樣的看法,「上醫醫於未病、中醫醫於欲病、下醫醫於已病」。現代醫學都主張要有足夠的生病證據才能施予治療,就是必須醫於「已病」,有時候實在延誤了治療的黃金時機 。有時候,甚至已經病入膏肓,病人仍然不曉得要如何找醫生,或不曉得問題出在那裡,因而喪失了寶貴的生命,實在可惜。老實說,有些名醫的猝然死亡,就是忙得不曉得身體已經出了狀況。

生物科技的發展,即將繼電腦、資訊業之後,成為台灣科技研發與經濟的主治。而利用生物晶片技術、微米電極裝置,甚至更精細的奈米技術,藉著體表貼置、皮下植入、內視鏡放置,或經口腔吞服,在經過胃腸道的過程中,進行偵測或篩檢,將測得的生理、生化資訊無線傳輸技術,傳入手機或PDA,經過數據化以後,即可達到展示、警示、貯存或傳輸的作用。

這種結合生物科技的人體內偵測功能,與資訊工具的展示、警示、傳輸功能,是人類自身健康最實際最重要的,它的研發範疇非常廣泛,它的商機也是無限的。試想,如果有一天,手機可以顯示你已有早期心肌缺血,不必讓你發展到心肌梗塞才叫救護車;或許有一天,你可以從手機上看到不正常的癌症指數,馬上進行檢查與治療;或者早期知道腎功能失常,不必等到有一天要洗腎或換腎,甚至有一天,可以偵測B型肝炎或AIDS,而老年人可以配戴生理機能監視器,孕婦可以帶著胎心音監視器等等,在在都可以達到早期診治、保障健康、減少醫療開支。

以前的技術而言,生理機能偵測裝置,包括心跳、血壓、體溫、血氧、血糖等偵測,經由紅外線短距傳輸至PDA或行動電話,都是立即可以商業化的,廠商越早進入這個領域,祇要造型適當、美觀、實用,都可以在未來成為領導品牌,創造無限商機。(作者為台北馬偕醫院兼任醫師)
【 2002-10-28/民生報/A7版/醫藥新聞 】

阿文 於 2016-05-28 17:34:42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
發表時間:2025-08-06 10:50:46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