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贏了:改變即將降臨

瀏覽: 1820
回覆: 4
共1頁
發文數:11003
發表時間:2008-11-06 05:23:00

歐巴馬贏了:改變即將降臨

大選之夜,歐巴馬確定勝出,在芝加哥發表勝選演說,對6 萬5000名群宣布,「改變即將降臨美國。」
美聯社

民主黨寫美國歷史新頁

民主黨候選人歐巴馬4日為美國歷史寫下新頁,獲選為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

歐巴馬在發表勝利演說時表示,「改變即將降臨美國。」他告訴現場的6.5萬民眾支持者:「改變遲未來臨,但今晚,因為我們在這次選舉,在這個關鍵時刻的作為,改變即將降臨美國。」他說,「什麼都有可能,任何族裔都能當總統。」

電視台4日深夜宣布歐巴馬在加州獲勝後,他的選舉人票便正式跨過贏得選舉所需的270票門檻,最新的得票數是歐巴馬獲得338張選舉人票,馬侃156票;但因計票工作仍在進行,可能還會有變動。全美共有538張選舉人票。

馬侃、布希已致電道賀

共和黨候選人馬侃立即承認落敗,並打電話向歐巴馬道賀。馬侃告訴他的擁護者說:「美國民眾已經開口,明確地表達他們的心聲。我已經打電話給歐巴馬參議員,恭賀他當選為美國的下一任總統。」

歐巴馬的發言人吉普斯說,馬侃在美東晚間11時 (台灣5日中午12時)左右打電話給歐巴馬。歐巴馬告訴馬侃說:「我需要你的協助,你是很多重要事務上的領袖。」此外,布希總統也已經打電話向歐巴馬道賀。

歐巴馬獲選為美國第44位總統,加上民主黨在國會選舉方面也有斬獲,將使歐巴馬和民主黨可以自1990年代以來,首度穩穩地控制美國聯邦政府。

歐巴馬在麻州、密西根、新澤西、紐約、東北各州與加州等選舉人票倉都告捷,馬侃則在南方、中西部等州有所獲勝。

俄亥俄、賓州也成囊中物

更重要的是,歐巴馬攻下小布希2004年曾經獲勝的俄亥俄州,而馬侃雖在賓州布下重兵,最近幾周還來來回回地不斷造訪,最後卻仍被歐巴馬輕易拿下。

本屆總統大選的投票情況空前的踴躍,根據各州統計數字,維吉尼亞、柯羅拉多的投票出席率接近90 %,俄亥俄、加州、德州、密蘇里、馬里蘭等多州的投票率也都高達八成以上。

根據MSNBC出口民調的調查,逾六成的投票選民指出,經濟是當今美國面臨的最重要課題,認為恐怖主義是他們最關切議題的選民只有9 %。

【2008/11/05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葡萄柚 於 2015-05-25 08:42:34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
發表時間:2025-09-06 19:27:24
發文數:11003
發表時間:2008-11-06 05:24:00

黑人白宮之路 血淚斑斑

身為首位挑戰白宮的黑人,歐巴馬將在美國最嚴重的金融風暴中,接受嚴峻的考驗。
美聯社

從2007年2月一個寒刺骨的清晨宣布出馬白宮以來,歐巴馬說過不少名言,其中一句是:「我有生之年永遠不會忘記,我的故事在地球上任何其他國家都沒有可能。」他可以加一句,雖有可能,這故事寫來也艱辛漫長,血淚斑斑。

一個「黑如柏油」的非洲父親和一個「白似牛奶」的美國母親的結晶,在信仰伊斯蘭的印尼度過童年,由外公外婆在夏威夷帶大,成為變革的震央。換了地球上任何別地,歐巴馬都不可能崛起如此之速,如此之高。不可能變可能,正是地球上的人不管愛恨美國,競相前往美國尋夢的主因,也是這次美國大選全球炒熱的主因。

這個哈佛畢業生拿到白人的票,因為他是他們撫養長大,他拿到黑人票,因為他們認為他是自家人。中年以上的非裔選民,生平所受的一切歧視之痛因此緩解,他們有一種集體得救之感。被趕出電影院、餐館,童年被成群白人小孩拿棍子的心傷可望就此痊癒,真正昨日已遠。

廿世紀中葉 處處充斥種族歧視

70歲的安妮‧波普是「全國有色人種促進協會」 (NAACP)地區主任,在密西西比州小鎮成長,她小時,兩個15歲的黑人少年被指對一個白人少女吹哨,被拖到郊外吊死,生殖器割下來塞在他們嘴裡。想想,這還是廿世紀中葉的事。

她全家1960年離開棉花田,遷居紐約奧伯尼,住在一個以教堂為中心的社區,稱之為上帝當初給摩西的「應許地」。波普說,歐巴馬勝選,代表一種新的應許地,是馬丁路德金恩名言「我有一個夢」的高潮。金恩說過,希望「我的四個孩子有一天生活在一個不以他們的膚色,而是以他們的品格內涵來看他們價值的國家」。

85的詩人希爾說,1958年他來到奧伯尼,在紐約州交通局當橋梁工程師,甚至到那時候,南方式種族歧視也處處可見,有人在他辦公桌頂上掛一個吊頸套。第二年,他和一個仲介商約好看一棟求售的房子,到了那裡,仲介商瞥他一眼,沒下車就開走。

大選夜,希爾全家和親友聚集看開票,他還寫了一首詩,以誌其盛。

77歲的歷史學家巴拉德青少年時代在費城經歷種族隔離,創巨痛深,「我要眼見為信」。他曾說,很多能幹的黑人領袖,像前國務卿鮑爾,都曾為歐巴馬鋪路,但美國的沉默多數到時候一票在手,還是不給歐巴馬,只因他黑。

「有生之年 終於等到有黑人可選」

70歲的芭芭拉‧普萊爾倒相信美國選民會在這次的歷史性選舉裡克服種族歧視,「明智的選民不會憑種族歧視投票」。

歐巴馬的吸力多大? 65歲的黑人貝爾頓40年來頭一遭進投票所:「從甘迺迪以來,我沒投過票。我當時說,要等到有黑人可以選,我才要再投票。我以為我有生之年甭想了,感謝上帝,真有這種事。」

【2008/11/05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葡萄柚 於 2008-11-06 05:24:00 修改文章內容


發文數:11003
發表時間:2008-11-06 05:26:00

觀察站》歐洲,何時出黑人總統?

歐洲黑人都高興歐巴馬創造了美國政治史紀錄,不過,他們在歐洲能不能如法炮製? 大多數人說,想就好,至少目前是這樣。更老實一點的人說,歐巴馬在美國的成功,反而凸顯歐洲的少數族裔離上層權力座位還遠著。

杜克洛斯是海地裔,他的巴黎店面賣一系列印著歐巴馬形象的T恤。他說:「這裡,整個制度都在擋路。法國人保守多了。」他旁邊一個留著非洲髮式的朋友,美式籃球帽上別著歐巴馬標誌。法國會不會出個黑人來選總統? 他大笑說:「這裡的文化不同。」

歐洲從二次大戰結束以來逐漸撤出其全球帝國,移民人口很大,而且還在增加,法國和英國的黑人都不少。但是放眼全歐,找不到一個帶非洲口音,能像歐巴馬這樣成為主流政黨候選人的人物。

法屬圭亞納裔的克莉絲丁‧陶比拉,2002年競選法國總統,得票率2.32 %,她說,法國社會有迎接黑人候選人的準備,政黨沒有:「政黨是路障。」

她表示,法國社會已準備享受歐巴馬提供美國的那種美麗探險,但大環境依舊難改。目前法國內閣僅有的黑人女性是人權部長拉瑪‧雅德,她也說,法國的政治制度不容許冒出一個歐巴馬,原因不在他是黑人,而在移民很難融入法國。

剛果裔的杜亞狄今年當選義大利第一個,也是僅有的國會議員,請49歲的他想像一下「歐洲歐巴馬」,他說,義大利政黨裡的黑人還太少,再看吧。另外,義大利還沒有移民形成的中產階級,而且歐洲國家紛紛制訂限制移民數目的法律,少數族裔的遠景不容易樂觀。

法、德、西、義等國無數民調顯示歐洲人樂見歐巴馬勝選,但精神支持是一回事,現實情況完全不然。英國有8 %少數族裔人口,645個國會議員裡卻只有15人 (2.3 %)是少數族裔。

【2008/11/05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葡萄柚 於 2008-11-06 05:26:00 修改文章內容


發文數:1264
發表時間:2008-11-09 02:42:00

歐巴馬看起來就很順眼

會當選是一定的

小威 於 2008-11-09 02:42:00 修改文章內容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