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文數:144
發表時間:2013-04-13 21:46:00
發表時間:2013-04-13 21:46:00
時尚業刮起“個性定制風”
設計師鄧兆萍也認為,目前國內高級定制目前主要以服裝為主,一些與服裝相匹配的服飾配件如鞋、手包、飾品、配件等少有定制。而個性定制,針對普通消費者提供首飾深加工服務,消費者自己提供草圖或想法,然後交給專業的珠寶設計師,再挑選合適的裸鑽和戒托材質之後再進行制作。
問題剖析
國內高端定制多為“偽高定”?
由於起步晚、問題多,一直以來都有一種聲音認為,中國的高級定制多數是“偽高定”。對此,設計師林姿含坦承,中國與國際高級定制的確存在差距。“歐洲高級定制有近百年曆史,而中國真正意義上的定制業起步不到20年。”林姿含表示,國內目前沒有明確、成熟的發展模式可以借鑒,我國的高級定制店很多,但真正從事“高級”定制的設計師不多,許多的高級定制店以工作室形式呈現,從客戶的身份地位、運行體制、服裝價格、公司規模等角度來說偏向於普通定制,而非高級定制。設計師鄧兆萍也認為,目前國內高級定制目前主要以服裝為主,一些與服裝相匹配的服飾配件如鞋、手包、飾品、配件等少有定制。
對此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丁寧分析指出,出現這一現狀首先是相關品牌的缺位。國外奢侈品牌,例如香奈兒等品牌在高端定制市場的成功,品牌起到了關鍵作用,國內服裝品牌企業首先應對高端定制品牌進行准確的定位,大力塑造品牌文化、藝術氣質等等。其二高端定制業務面臨服務方面的挑戰,高端定制客戶大多是私人企業家、明星、官員等,企業最好在原有的渠道服務體系之外建立獨立的服務體系。三是設計師人才缺乏,一件高端定制服裝從開始的客戶需求溝通、量體裁衣到最後的交付需要經過十多道工作流程和試穿與完善,這就需要設計師不僅專業精湛,還具有深厚的藝術文化修養和優秀的溝通能力。目前國內頂尖設計師是稀缺資源,尤其是具有綜合素質能力的設計師更是一人難求。
“定制”招牌被鑽石網店濫用
記者了解到,“珠寶定制”根據不同的標准,可分為高級定制、個性定制和基本定制。一件高級定制珠寶的常規流程,從想法到草圖再到設計制作成品,整個過程至少需要一個月,一些工藝複雜的定制甚至需要幾個月,針對人群主要是影視明星、社會名流、高級商務人士等等,主要是因為他們出席大型商務活動或者晚宴的機會較多。
而個性定制,針對普通消費者提供首飾深加工服務,消費者自己提供草圖或想法,然後交給專業的珠寶設計師,再挑選合適的裸鑽和戒托材質之後再進行制作。這種珠寶定制模式很受年輕朋友們喜歡。個性定制服務不僅僅只針對原石的新款設計,還有針對舊款珠寶進行設計翻新改造,以及損壞款式的再翻新等業務。
“如今不少鑽石小鳥、戴維尼、珂蘭、Bloves等鑽石網店都打著‘個性定制’的招牌,事實上大部分珠寶企業所提供的定制服務非常有限,大多只是簡單的DIY。消費者想要獲得一款獨特首飾的心願恐怕難以實現。”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指出,目前許多鑽石網店打著高級定制的旗號,其實只是提供DIY定制,即由商家提供款式,由消費者選擇款式、金屬和寶石,對首飾進行重新組合,國內珠寶界的DIY普遍停留在選戒托、配鑽石的有限選擇層面。
在戴維尼的官方網站,信息時報記者發現,“裸鑽定制”分類裏僅提供了“挑選鑽石”環節和“挑選戒托”環節,之後就進入“完成定制”,可供選擇的種類僅有戒托、耳釘和吊墜,可選擇材質僅列了白18K金、PT950和18K黃金。所謂的“定制”僅僅是金屬和鑽石的重新組合。在鑽石小鳥的官方網站上,“個性定制”分類裏提供的也是類似的情況:“先選鑽”和“先選托”。
記者觀察
設計師生存狀況不樂觀
有不少業內人士指出,此次彭麗媛國際首秀,不僅喚起對服裝定制的關注,也將對設計師資源轉化成市場成果起到促進作用。丁寧表示,廣東不乏優秀的服裝設計師,曆屆“中國十佳設計師”均有1/3來自廣東地區,但這些設計師資源卻沒有很好地轉換成市場成果。著名時尚產業專家、比藍國際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總裁李凱洛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二:一是設計師比較“自我”,過於考慮自已的創意而忽視消費者接受程度;二是多數服裝企業老板對服裝原創性設計還不夠重視,面對國際定制的咄咄逼人之勢,國內定制品牌和設計師更要練好內功。
記者近日對全國最大的珠寶生產加工基地之一深圳羅湖進行走訪,頂著亮麗光環的珠寶定制設計師,絕大部分領著低廉薪水過活,對設計結果沒有話語權。“每天下班前交當天的設計圖紙,有時一天交幾次,如果你的圖沒有得到老板的認可,他就給你臉色看。”在深圳水貝某家珠寶首飾企業的設計部工作的小馬很無奈,“我們每天穿著粗劣的工廠制服,全身上下毫無品味可言。”
事實上,國內絕大部分珠寶設計師的生存狀況令人堪憂,他們畢業後來到中遊的生產加工企業工作,沒有具備豐富的閱曆,對行業缺乏深入的認知,在設計上完全遵從商業操作,僅僅根據合作方或者全國各地零售商的需求來調整圖紙,工作停留在“繪圖”角色上,大多以臨摹為主,無法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工資待遇也和普通的工薪階層差不多,3000元至5000元上下浮動。在業內,僅僅有很少一部分,能夠被稱為高級珠寶設計師師,他們往往擁有個人的工作室或品牌,在業界享有一定知名度,而且擁有特殊的人脈資源和工作背景等等,這部分人群在國內珠寶界寥寥無幾。
不過,林姿含對此並不感到擔心。“隨著消費者對服裝設計要求越來越個性化,以及快時尚品牌進入服裝市場競爭加劇,品牌企業更意識到原創設計的生命力,定制設計師也會越來越被重視。”林姿含表示,國內服飾品牌設計師更具有本土文化底蘊,更了解國內消費者的性格、氣質和時尚品味,因此,國內高級定制的最大優勢就在於接“地氣”,這也容易促進本土設計師資源進行市場轉化。
設計師鄧兆萍也認為,目前國內高級定制目前主要以服裝為主,一些與服裝相匹配的服飾配件如鞋、手包、飾品、配件等少有定制。而個性定制,針對普通消費者提供首飾深加工服務,消費者自己提供草圖或想法,然後交給專業的珠寶設計師,再挑選合適的裸鑽和戒托材質之後再進行制作。
問題剖析
國內高端定制多為“偽高定”?
由於起步晚、問題多,一直以來都有一種聲音認為,中國的高級定制多數是“偽高定”。對此,設計師林姿含坦承,中國與國際高級定制的確存在差距。“歐洲高級定制有近百年曆史,而中國真正意義上的定制業起步不到20年。”林姿含表示,國內目前沒有明確、成熟的發展模式可以借鑒,我國的高級定制店很多,但真正從事“高級”定制的設計師不多,許多的高級定制店以工作室形式呈現,從客戶的身份地位、運行體制、服裝價格、公司規模等角度來說偏向於普通定制,而非高級定制。設計師鄧兆萍也認為,目前國內高級定制目前主要以服裝為主,一些與服裝相匹配的服飾配件如鞋、手包、飾品、配件等少有定制。
對此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丁寧分析指出,出現這一現狀首先是相關品牌的缺位。國外奢侈品牌,例如香奈兒等品牌在高端定制市場的成功,品牌起到了關鍵作用,國內服裝品牌企業首先應對高端定制品牌進行准確的定位,大力塑造品牌文化、藝術氣質等等。其二高端定制業務面臨服務方面的挑戰,高端定制客戶大多是私人企業家、明星、官員等,企業最好在原有的渠道服務體系之外建立獨立的服務體系。三是設計師人才缺乏,一件高端定制服裝從開始的客戶需求溝通、量體裁衣到最後的交付需要經過十多道工作流程和試穿與完善,這就需要設計師不僅專業精湛,還具有深厚的藝術文化修養和優秀的溝通能力。目前國內頂尖設計師是稀缺資源,尤其是具有綜合素質能力的設計師更是一人難求。
“定制”招牌被鑽石網店濫用
記者了解到,“珠寶定制”根據不同的標准,可分為高級定制、個性定制和基本定制。一件高級定制珠寶的常規流程,從想法到草圖再到設計制作成品,整個過程至少需要一個月,一些工藝複雜的定制甚至需要幾個月,針對人群主要是影視明星、社會名流、高級商務人士等等,主要是因為他們出席大型商務活動或者晚宴的機會較多。
而個性定制,針對普通消費者提供首飾深加工服務,消費者自己提供草圖或想法,然後交給專業的珠寶設計師,再挑選合適的裸鑽和戒托材質之後再進行制作。這種珠寶定制模式很受年輕朋友們喜歡。個性定制服務不僅僅只針對原石的新款設計,還有針對舊款珠寶進行設計翻新改造,以及損壞款式的再翻新等業務。
“如今不少鑽石小鳥、戴維尼、珂蘭、Bloves等鑽石網店都打著‘個性定制’的招牌,事實上大部分珠寶企業所提供的定制服務非常有限,大多只是簡單的DIY。消費者想要獲得一款獨特首飾的心願恐怕難以實現。”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指出,目前許多鑽石網店打著高級定制的旗號,其實只是提供DIY定制,即由商家提供款式,由消費者選擇款式、金屬和寶石,對首飾進行重新組合,國內珠寶界的DIY普遍停留在選戒托、配鑽石的有限選擇層面。
在戴維尼的官方網站,信息時報記者發現,“裸鑽定制”分類裏僅提供了“挑選鑽石”環節和“挑選戒托”環節,之後就進入“完成定制”,可供選擇的種類僅有戒托、耳釘和吊墜,可選擇材質僅列了白18K金、PT950和18K黃金。所謂的“定制”僅僅是金屬和鑽石的重新組合。在鑽石小鳥的官方網站上,“個性定制”分類裏提供的也是類似的情況:“先選鑽”和“先選托”。
記者觀察
設計師生存狀況不樂觀
有不少業內人士指出,此次彭麗媛國際首秀,不僅喚起對服裝定制的關注,也將對設計師資源轉化成市場成果起到促進作用。丁寧表示,廣東不乏優秀的服裝設計師,曆屆“中國十佳設計師”均有1/3來自廣東地區,但這些設計師資源卻沒有很好地轉換成市場成果。著名時尚產業專家、比藍國際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總裁李凱洛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二:一是設計師比較“自我”,過於考慮自已的創意而忽視消費者接受程度;二是多數服裝企業老板對服裝原創性設計還不夠重視,面對國際定制的咄咄逼人之勢,國內定制品牌和設計師更要練好內功。
記者近日對全國最大的珠寶生產加工基地之一深圳羅湖進行走訪,頂著亮麗光環的珠寶定制設計師,絕大部分領著低廉薪水過活,對設計結果沒有話語權。“每天下班前交當天的設計圖紙,有時一天交幾次,如果你的圖沒有得到老板的認可,他就給你臉色看。”在深圳水貝某家珠寶首飾企業的設計部工作的小馬很無奈,“我們每天穿著粗劣的工廠制服,全身上下毫無品味可言。”
事實上,國內絕大部分珠寶設計師的生存狀況令人堪憂,他們畢業後來到中遊的生產加工企業工作,沒有具備豐富的閱曆,對行業缺乏深入的認知,在設計上完全遵從商業操作,僅僅根據合作方或者全國各地零售商的需求來調整圖紙,工作停留在“繪圖”角色上,大多以臨摹為主,無法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工資待遇也和普通的工薪階層差不多,3000元至5000元上下浮動。在業內,僅僅有很少一部分,能夠被稱為高級珠寶設計師師,他們往往擁有個人的工作室或品牌,在業界享有一定知名度,而且擁有特殊的人脈資源和工作背景等等,這部分人群在國內珠寶界寥寥無幾。
不過,林姿含對此並不感到擔心。“隨著消費者對服裝設計要求越來越個性化,以及快時尚品牌進入服裝市場競爭加劇,品牌企業更意識到原創設計的生命力,定制設計師也會越來越被重視。”林姿含表示,國內服飾品牌設計師更具有本土文化底蘊,更了解國內消費者的性格、氣質和時尚品味,因此,國內高級定制的最大優勢就在於接“地氣”,這也容易促進本土設計師資源進行市場轉化。
雪霏霏 於 2015-05-25 09:05:06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發表時間:2025-10-11 23: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