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媒體收視行為調查「新媒體閱聽行為研究實驗室」正式成軍

瀏覽: 1999
回覆: 1
共1頁
發文數:17511
發表時間:2013-03-05 04:17:00
挑戰數位匯流時代 數位媒體收視行為調查新任務
「新媒體閱聽行為研究實驗室」 今(4)日正式成軍

以使用者閱聽行為研究與服務設計為引擎,帶動台灣新媒體產業的研發

無線電視、有線電視、MOD、類比電視、數位電視、網路電視、智慧電視…,在數位匯流的趨勢下,具有連網、雙向傳輸、選擇與互動等個人化功能的閱聽終端載具呈現快速且多樣化的發展;國內傳統的收視率調查已經無法全面涵蓋現況,為加速帶動新媒體衍生的創新服務商機,雲端暨聯網電視論壇與資策會創研所特地發起成立「新媒體閱聽行為研究實驗室 (New Media User Lab)」,希望經由試驗建立新媒體收視調查機制,與現行的收視率調查結合,提供現行收視資訊外的第二選擇(Second Opinion),形成互補關係,朝向未來多平台、多元的新媒體閱聽收視分析的方向邁進。


▲行政院政務委員張善政親臨「新媒體閱聽行為研究實驗室」成立發表會並致詞。。

挑戰不可能的任務 「新媒體閱聽行為研究實驗室」扮新媒體產業研究智庫

因應數位匯流媒體環境的到來,台灣有線寬頻產業協會 (CBIT),於 2010 年底集結了國內重量級的數位匯流產業相關業者,成立了「雲端暨聯網電視論壇 (CCTF)」,並於 2012 年 7 月邀集論壇中致力於新媒體型態研究的 23 家公司組成「新媒體收視分析與應用 Working Group」,邀請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創研所)扮演新媒體產業研究智庫,研議雙向數位機上盒回傳收視行為的海量資料蒐集、分析與應用之機制,以凝聚產業對於數位媒體收視行為衡量方式之共識。


▲貴賓右起為資策會執行長吳瑞北、雲端暨聯網電視論壇執行長鄭俊卿、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副局長田又安、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委員彭心儀、行政院政務委員張善政、行政院科技會報副執行秘書黃彥男、公平交易委員會副主委孫立群、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蔡蕙安、雲端暨聯網電視論壇會長簡仁德、資策會創研所所長楊仁達。

為加速帶動新媒體衍生的創新服務商機,2013 年,雲端暨聯網電視論壇與資策會創研所透過「新媒體收視分析及應用 Working Group」,發起成立「新媒體閱聽行為研究實驗室 (New Media User Lab)」,其定位係以使用者閱聽行為為中心的研究平台,透過掌握並分析新媒體閱聽行為,藉以帶動數位內容製播、互動節目與廣告等新型態商業模式,並針對數位機上盒在收視資訊蒐集過程中,對於個人資料保護法適法性之研究及匿名化之處理,均有妥適之準備及因應之道,目前已有凱擘、台媒、新永安、聯維、寶福、瑞旭及資策會創研所等成員率先投入。

New Media User Lab 將定期提供會員最新的收視分析及媒體趨勢研究報告,目前已有超過 66 家業者申請成為 New Media User Lab 網站平台的會員,包括學術研究機構、電視台、內容業者、媒體代理商等,以利各界由使用者出發,打造多元的新媒體創新服務模式。

新媒體好 S.I.M.P.L.E 閱聽率調查不簡單

根據資策會 FIND 最新的抽樣調查顯示,2012 年國內已有超過 20% 消費者習慣跨平台多螢閱聽,邊看電視邊在社群網站發表意見、推薦和分享的行為越來越普遍。從消費者的期待出發,「新媒體」還需包含社群分享(Socialmedia)、互動 (Interactive)、多螢(Multi-screen),個人化功能 (Personal)、定址服務 (Location)及娛樂性 (Entertainment)等 S.I.M.P.L.E. 功能 / 特質,經資策會 FIND 估計符合上述特質的閱聽眾在國內至少達 520 萬人。

為提供更精確的服務,「新媒體閱聽行為研究實驗室」特地納入資策會創研所 5 個跨團隊行為研究技術與研發能量,包括:閱聽行為研究、APP 互動廣告、社群媒體分析技術 (Social Event Radar, S.E.R.)、巨量資料蒐集與處理,及雲端運算與儲存等相關技術。

此外,創研所更進一步建置使用者行為洞察室,提供良好的單面鏡隔間和隔音效果,供研究人員模擬使用者真實閱聽環境,裝設專屬易用性觀察裝置,如:攝影機、眼動儀、電腦工作站等,來觀察受測者在使用產品或服務時之真實行為,並導入服務體驗工程方法 (Service Experience Engineering, S.E.E.),協助實驗室成員運用各項使用者洞察工具進行新媒體的服務模式設計,帶給使用者豐富且優質的新媒體閱聽服務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資策會創研所亦率先協助建置 New Media User Lab 網站平台,陸續匯聚由凱擘、台媒、新永安、聯維、寶福、瑞旭等數位電視用戶閱聽行為分析資料,涵蓋全台 6 大區 - 大台北、桃竹苗、中彰投、雲嘉南、宜花東、高屏,相關被使用者授權同意之收視行為數據,將去除個資經過匿名化處理後,基於公共利益和學術目的分享給參與本實驗室的成員。第一階段提供收視分析報告,內容含有線數位電視 _ 類比雙載頻道、數位加值頻道,每月、每週、全日及黃金時段收視佔比排名,以及資策會及國內外收視分析及產業趨勢研究報告等。

未來隨著投入的業者更多,普查 / 海量收視資訊涵蓋的區域會更完整、更普及,若能與現有 Nielsen 個人化抽樣收視調查結合,更可以在普查 / 海量機上盒的收視資訊上加上個人化的收視調查結果,與現行的廣告投放機制接軌,這些都是後續值得繼續發展及研究的課題。

今(4)日成立發表會中,雲端暨聯網電視論壇「新媒體收視分析與應用 Working Group」謝明益召集人與資策會創研所林玉凡副所長,分別就如何運用數位電視機上盒海量資料解析閱聽行為,與運用社群媒體巨量資料分析使用者行為之分享報告,獲在場產業先進高度評價。企盼「新媒體閱聽行為研究實驗室」未來能凝聚更多跨界領域的業者加入,以期有助於帶動整個數位電視新媒體行業的產製與研發創新環境,並藉由探討新媒體的創新應用方向和產製流程,滿足不斷改變與創新的消費者閱聽需求,挑戰不可能的任務。

水杉而 於 2015-05-25 09:04:52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
發表時間:2025-08-24 16:31:35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