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手機討論拋開激情 相機手機的市場區隔儼然成形

瀏覽: 1122
回覆: 2
共1頁
發文數:4169
發表時間:2004-08-02 00:26:00
http://www.acertwp.com.tw/ne/magazine/magazine_article.asp?Id=275

【徐玉學】 2003.12



全球照相手機市場過去一年的變化,讓各家研究單位的預測報告始終追趕不上。起初,各單位預估2003年為4,200~4,500萬支,2004年突破6,000萬支。不過半年光景,日本業者率先推出百萬畫素級產品,研究機構跟著將2003年預測值上修為5,500~6,000萬支,佔整體手機市場15%的比重,內建數位相機的比重也將大幅攀升。

但是這場夢來得快,似乎去得也快?相機手機畫素一再提昇,手機製造商就得面對售價不斷上漲後,造成消費者抗拒的壓力,因此製造商對於相機模組引進往往是處於被動地位。過往由系統服務業者主導的手機貼補模式,在製造成本大幅增加下,補貼意願不再如過去這麼強烈。相機手機在未來或許還是熱門話題,但是熱度會持續多久,變數還很多。

高畫素=高成本 相機模組發展受質疑

相機模組係由CCD/CMOS、快門、鏡片、PCB與邏輯IC等元件所組成,初期由於手機相機模組所需的畫素較低,CIF與VGA相機模組結構較為簡單,以感測器與鏡頭為主,但到了QVGA,其他零組件必須配合高畫素感測器與鏡頭數量而使成本上揚。例如CIF與VGA使用低價的塑膠鏡片即可,基本上CIF使用一片塑膠鏡片,VGA約需兩片塑膠鏡片,但畫素再提昇上去就要用到玻璃鏡片,另外,相機手機的興起,是記憶體容量需求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這些間接的成本也將使得手機單價上揚。因此在相機模組成本方面,以2003年底的成本估算,CIF單價約700日圓,VGA約1,000日圓,而QVGA則約4,000日圓。

因此若由成本面觀察手機附相機模組的發展趨勢,相機模組佔手機整體製造成本的變化是不容忽略的事實。因此當藍芽或彩色螢幕(4,096色)可以因成本逐漸降低而成為手機標準配備或必備功能,相機模組是否也會遵循如此的發展模式是有待深入探討的,尤其若手機用相機模組畫素的提昇速度雷同數位相機的狀態,那高畫素無疑仍會是以高階手機為主要供給市場(圖1)。

80%以上相機手機仍是以日本為主

以2003年相機手機市場發展情形來看,根據日本矢野經濟研究所所做之數據樂觀顯示,相機手機預估將佔2003年日本手機市場之88.9%強,為3,947萬支,其中百萬畫素將佔整體照相手機出貨量的43.1%,達到1,700萬支。預計2004年相機手機熱潮已逐漸邁出日韓而在全球擴散,根據In-Stat/MDR的報告,未來5年內相機手機需求可望加速擴大,相機手機出貨量將由2003年的4300萬台成長至2007年的36600萬台,年複合成長率高達53.2%。

由以上數據來看,即便到2003年,80%以上的相機手機仍是以日本為主(其餘幾乎為南韓),也因此日本相機手機用戶的反應或許可以作為借鏡。首先,與一般印象無異,相機手機目前主要族群主要為中、青年族群。根據NTT DoCoMo的資料顯示,在使用NTT DoCoMo的相機手機用戶中,20世代(20~29歲)的族群便佔了三分之一強(約35%),總和15~29歲的族群共佔總用戶50%以上。

不過就相機手機的實際使用情況來看,中、青年族群的使用熱度則屬尚可,根據IPSe研究所在2003年2月有關相機手機使用者所做的調查,使用相機功能的頻率平均為每個月5次,而一週使用1次以上的使用者達36.6%。另外根據日本NTT DoCoMo公布的數據顯示,2003年7月份相機手機用戶平均每天僅傳送照片4張,這是否意味相機手機對青年族群的新鮮感有所變化值得玩味。

豬頭立方 於 2016-05-28 16:50:42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
發表時間:2025-09-11 10:06:13
發文數:4169
發表時間:2004-08-02 00:26:00

因此有一種說法是,在目前主流的相機手機機種中,內建相機模組之畫素多落在11萬、31萬畫素的情況下,在經過數位放大時會產生畫質劣化的情況。因此,使用者也就對高畫素的相機手機有所期待;根據調查發現,有45.5%的使用者希望下次購買相機手機時,能購買100萬畫素以上的相機手機,而有39.5%的使用者希望下次購買相機手機時,能購買50~100萬畫素以上的相機手機。但由於目前相機手機用戶原先就以日本30歲以下族群為主,因此這樣的統計結果能否擴充為全球市場則有待商榷。

系統服務業者支持意願受矚目

2002年前手機製造業者對於引進相機模組的態度是被動的,主要原因在於在已經逐漸精巧的手機內再擠進相機模組,對於額外的成本負擔和降低耗電量都是嚴苛的挑戰。因此以日本市場為例,系統服務業者的全力推動是很重要的關鍵。由於只要圖像畫素越高,對傳輸時間與儲存量的需求就越大,在封包計費的基礎下,系統服務業者可以向用戶收取的費用就越高。所以2002年搭載VGA相機的手機開始推出時,日本業界已經規劃2003年導入百萬畫素級相機模組,一切只是為了在日後的數據服務上獲得更大利益。

同時全球其他地區手機業者也積極跟進,例如Nokia預計在2004年下半年前將相機手機列為手機策略產品之一,預料相機手機的新聞熱2004年仍將持續。以DIR針對各家國際大廠於2003 Cebit所展出共168款手機所做的調查,各家手機業者相機手機佔手機款式比重已達27%,Samsung甚至預期在2003年年底新推出的行動電話中將有80%具有照相的功能,這個數字在2003 Cebit展中僅14%(表1)。

對2004年相機手機發展的疑問

傳送圖片的市場究竟有多大

除了之前提到的NTT DoCoMo的相機手機用戶使用調查,IDC亦提出一份調查結果顯示,計畫在未來半年內購買數位相機手機的受訪者當中,有44%每月願意額外支付21美元左右的數位影像傳輸與相關費用,不過,在比對意願與行為後,根據過去的調查,有1/3的數位相機手機用戶在購買數個月之後,就會停止使用相機模組相關的功能。

此外由於手機未來支援mini SD記憶卡,以利於由手機拍攝之影像可在與mini SD卡相容之TV螢幕顯示,同時在記憶卡上顯示之電視記錄也可在手機上瀏覽,這使得未來相機手機用戶並不一定會透過2.5G或3G系統來付費傳送。尤其在有線網路較為普及的日本以外其他國家,可以用其他費用較為便宜的方式傳送圖像,或是出現相機手機根本僅用作自身使用的現象。

系統服務業者的補貼是否持續

以日本為師,手機製造商透過與電信業者合作方式讓新手機更易於取得,例如Nokia、T-Mobile與Amazon.com合作,讓新訂戶無須成本就可獲得相機手機,或者以電信業者提供短期、低成本服務來吸引用戶購買相機手機的模式正在全球各地推廣。但以目前全球無線通訊系統仍是以2.5G的規格來看,傳輸速度跟不上畫素提昇速度,加上支援MMS的手機比例不高,以及不同業者部署MMS架構缺乏相互連結,相機手機會發生遠端互傳的背景環境實是疑問。

因此數位相機手機市場要獲致長期的成功,必須持續改良手機與調降相關服務費用,但很遺憾的是,越高畫素的相機手機卻意味用戶每次傳送時的服務費用將再次提昇,換言之用戶對圖像品質的滿意度、用戶對傳輸速度的滿意度、用戶對服務費用的滿意度、用戶對手機成本的滿意度四者本質上是很難兼顧的。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目前大部分電信業者以每月服務費用回收折扣成本的方式促銷相機手機,一旦未來附加服務的回收費用,無法改善自1999年開始每月平均無線服務費用由128美元下滑至2003年為88美元的現象,系統服務業者對相機手機補貼的意願是否仍會持續?別忘了這是2002年後手機製造商大力推廣相機手機的最大動力。

豬頭立方 於 2004-08-02 00:26:00 修改文章內容


發文數:4169
發表時間:2004-08-02 00:26:00
手機業者成本考量與市場定位

手機製造商因應特殊需求,特別增添新功能來吸引消費者的青睞。同一品牌、同一型號的手機,也可能在面對不同目標客戶族群而有相異的特殊功能如播放音樂、下載視訊影像、玩遊戲等。也就是說,滿足特定利基市場需求的手機可能會大行其道。

造成此革命風潮的源頭來自手機本身,而螢幕彩色化更扮演推波助瀾的效果。手機從通訊用品晉升到流行用品,成為數位內容的載具即拜其所賜,而由於彩色面板成為主流的趨勢已不可擋,因此對於整體產業而言仍然具有共通的前進方向。在螢幕彩色化後,手機線上遊戲、MMS、多媒體廣告、藍芽,以及簡易文書處理等附加功能有了揮灑的空間,更加深了市場能深切的程度。所以可以預料,在以彩色為基礎下,附加的行動服務,及配合本土需求的數位內容,才可能有進一步的開創空間,形成個性化的手機與共通性的服務(圖2)。

因此在手機市場區隔多元化的趨勢下,手機內建相機模組是否會成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情形頗值玩味,尤其是倘若系統服務業者對相機手機的補貼意願下降,成本考量對手機製造商而言將更為重要。至於相機手機本身,則需要更優異的影像感測器、更大的記憶體來儲存相片、如何延長電池的壽命、僅需少數按鈕就可捕捉及傳送照片的人機介面,同時在硬體與軟體雙方面滿足客戶的需求,而這些客戶又還是集中在30歲以下的族群。

綜合上述,相機手機在未來幾年銷售量將大幅成長的結論應無太大歧見,但有以下課題是值得深思的:

.成長的幅度為多少?即相機手機是否會如預期在日本以外的地區成長仍有待觀察,因為歐美國家和亞洲國家的文化不同,尤其是數位相機的普及率已快速提昇,手機使用者是否會熱衷於用手機來照相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若相機手機用戶真能熱衷於用手機來照相,但卻不使用圖像互傳的服務來增加系統服務業者營收,那麼系統服務業者對相機手機的補貼意願是否持續,以及對手機製造商的影響?

.即使以目前日本市場觀察,青少年對相機手機高畫素的追求固然是一股勢力,但手機市場仍有不同區隔,非時尚追求者是否願意以高價位購買高畫素相機手機大有疑問,所以無相機模組手機、低畫素相機手機、高畫素相機手機共存,同時分別以「中低階手機」、「中高階手機」、「高階手機」為定位方式似乎是較合理的生態。

(作者目前任職於拓墣產業研究所)

豬頭立方 於 2004-08-02 00:26:00 修改文章內容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