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文數:5
發表時間:2007-03-04 04:15:00
發表時間:2007-03-04 04:15:00
手機抽籤會靈嗎
一、大家所熟悉的腦波
十九世紀末,德國的生理學家漢斯‧柏格看到電鰻發出電氣,認為人類身上必然有相同的現象,而發現了人腦中電氣性的振動。後來,藉由圖表來補捉腦波,才得知振動的存在。由於這和人類的意識活動有某種程度的對應,因而引起許多研究者的興趣。
人腦中的神經細胞無時不刻在活動著,因而產生一連串電流活動,也就產生電器性的擺動。而這種擺動呈現在科學儀器上,看起來就像波動一樣。腦中的電器性震動我們稱之為腦波。可用一句話來形容腦波,就是腦細胞活動訊息的傳達。由於電子工學的進步,腦波的周波數也得以用儀器測定。國際腦波學會就針對不同震動的周波數,定以α、β、δ、θ之名。
二、腦波與預測的關聯
19世紀科學家發現電流流動時會產生磁場,這也是後來的電磁波理論,現代的科學家更進一步發現只要有能量,就會有磁場,磁場的效應對宇宙空間存在,也有一定的影響,而能量一旦能利用波動方式產生時,它不但能夠遠距離傳送,同時也能攜帶訊息。
2.1 腦波能控制電流而產生預測的運用
人體的手指能夠彎曲,是由大腦皮質下達指令,透過一連串微量的電流所組成的訊息經由神經傳導送達指關節而執行的,有電流,就會產生波動,腦波訊息(θ波)經由手掌中延伸的手機,與內建的資料庫相吻合的話,就能產生預知未來的結果,手機執行功能所需的電流功率很微弱,與電腦需求強大功率不同,不至於將腦波訊息反射回去或蓋掉,所以是最適合的裝置。
2.2 腦中資料庫來源
佛家提到「因果論」說法,西方科學認為人腦存在「潛意識」,二者都是一
種概念性說法,是否可以量化?我們認為可以,而且認為它就是資料庫,儲存在人腦中,這些資料來源就是「個體累世生活經驗與周遭人、物一切互動的總合」,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想知道未來,答案其實早就在自己的腦海裏,求籤問神明,神明是從你自身腦中所儲存的資料找出答案,然後以籤詩來回答你的疑惑。
2.3 腦中資料與如何籤詩相對應
我們把腦中特定資料想像為一段情境或場景,而每一首籤詩又各自描繪不同情境,想知道未來的結果,只要引導出腦中相關資料,以波動方式傳遞到手機內,進入程式找尋相吻合的情境,當達到一定吻合度時,就會博得三聖杯,手機頁面會顯現籤詩及解籤內容。
三、手機行動廟宇
3.1 中國最早的預測學,商周時代問卜已經相當流行了
中國在歷史上的記載,商周時代易經、卜卦已經相當流行了,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預測學,到了漢朝,漢文帝的佛教東傳,道教記載中修練成仙的人也特別多,這時候求神問卜的方式也經過改良,走向廟宇的籤詩文化,這可以從許多籤詩的詩詞,大都出現在漢唐小說中的典故,例如大唐演義、三國志等,可見留存到現在的廟宇籤詩文化在中國已有千年的歷史了,籤詩的預言有其靈驗度,才能流傳千年而不墜,連日本東京淺草觀音寺的籤詩,也被日本人深信不疑。
3.2 廟宇興盛關鍵
廟宇香火鼎盛與否,首重籤詩靈驗,而廟宇所在地理位置也很重要,台灣的香客不太可能大老遠至澎湖上香,本版手機行動廟宇就是將實體廟宇完整搬移到手機上,透過手機無遠弗界的傳播,信眾無須勞師動眾,就可隨時隨地與神明對話,請求開示,本版內建之求籤軟體有一定之靈驗度,整體求籤程序幾近完全比照信眾進廟求籤實際情況,雖說有科學理論依據,但無非是替神明服務,廣開方便法門,服務信眾。
3.3 廟宇文化之傳承
廟宇文化有沒落危機,年輕一輩鮮少入廟上香,遑論抽籤,優美的廟宇文化、具特色的建築逐漸失傳、傾邔,透過手機行動廟宇之建置,從新找回屬於我們的信仰,將優美文化源遠流傳下來,廣植人心
一、大家所熟悉的腦波
十九世紀末,德國的生理學家漢斯‧柏格看到電鰻發出電氣,認為人類身上必然有相同的現象,而發現了人腦中電氣性的振動。後來,藉由圖表來補捉腦波,才得知振動的存在。由於這和人類的意識活動有某種程度的對應,因而引起許多研究者的興趣。
人腦中的神經細胞無時不刻在活動著,因而產生一連串電流活動,也就產生電器性的擺動。而這種擺動呈現在科學儀器上,看起來就像波動一樣。腦中的電器性震動我們稱之為腦波。可用一句話來形容腦波,就是腦細胞活動訊息的傳達。由於電子工學的進步,腦波的周波數也得以用儀器測定。國際腦波學會就針對不同震動的周波數,定以α、β、δ、θ之名。
二、腦波與預測的關聯
19世紀科學家發現電流流動時會產生磁場,這也是後來的電磁波理論,現代的科學家更進一步發現只要有能量,就會有磁場,磁場的效應對宇宙空間存在,也有一定的影響,而能量一旦能利用波動方式產生時,它不但能夠遠距離傳送,同時也能攜帶訊息。
2.1 腦波能控制電流而產生預測的運用
人體的手指能夠彎曲,是由大腦皮質下達指令,透過一連串微量的電流所組成的訊息經由神經傳導送達指關節而執行的,有電流,就會產生波動,腦波訊息(θ波)經由手掌中延伸的手機,與內建的資料庫相吻合的話,就能產生預知未來的結果,手機執行功能所需的電流功率很微弱,與電腦需求強大功率不同,不至於將腦波訊息反射回去或蓋掉,所以是最適合的裝置。
2.2 腦中資料庫來源
佛家提到「因果論」說法,西方科學認為人腦存在「潛意識」,二者都是一
種概念性說法,是否可以量化?我們認為可以,而且認為它就是資料庫,儲存在人腦中,這些資料來源就是「個體累世生活經驗與周遭人、物一切互動的總合」,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想知道未來,答案其實早就在自己的腦海裏,求籤問神明,神明是從你自身腦中所儲存的資料找出答案,然後以籤詩來回答你的疑惑。
2.3 腦中資料與如何籤詩相對應
我們把腦中特定資料想像為一段情境或場景,而每一首籤詩又各自描繪不同情境,想知道未來的結果,只要引導出腦中相關資料,以波動方式傳遞到手機內,進入程式找尋相吻合的情境,當達到一定吻合度時,就會博得三聖杯,手機頁面會顯現籤詩及解籤內容。
三、手機行動廟宇
3.1 中國最早的預測學,商周時代問卜已經相當流行了
中國在歷史上的記載,商周時代易經、卜卦已經相當流行了,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預測學,到了漢朝,漢文帝的佛教東傳,道教記載中修練成仙的人也特別多,這時候求神問卜的方式也經過改良,走向廟宇的籤詩文化,這可以從許多籤詩的詩詞,大都出現在漢唐小說中的典故,例如大唐演義、三國志等,可見留存到現在的廟宇籤詩文化在中國已有千年的歷史了,籤詩的預言有其靈驗度,才能流傳千年而不墜,連日本東京淺草觀音寺的籤詩,也被日本人深信不疑。
3.2 廟宇興盛關鍵
廟宇香火鼎盛與否,首重籤詩靈驗,而廟宇所在地理位置也很重要,台灣的香客不太可能大老遠至澎湖上香,本版手機行動廟宇就是將實體廟宇完整搬移到手機上,透過手機無遠弗界的傳播,信眾無須勞師動眾,就可隨時隨地與神明對話,請求開示,本版內建之求籤軟體有一定之靈驗度,整體求籤程序幾近完全比照信眾進廟求籤實際情況,雖說有科學理論依據,但無非是替神明服務,廣開方便法門,服務信眾。
3.3 廟宇文化之傳承
廟宇文化有沒落危機,年輕一輩鮮少入廟上香,遑論抽籤,優美的廟宇文化、具特色的建築逐漸失傳、傾邔,透過手機行動廟宇之建置,從新找回屬於我們的信仰,將優美文化源遠流傳下來,廣植人心

Charlie 於 2016-05-28 17:38:45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發表時間:2025-05-30 02:26:45

發文數:4
發表時間:2007-03-05 05:52:00
發表時間:2007-03-05 05:52:00
用過就知道,已經有人下載試過了,前二天三立新聞報導過.

陌生的訪客 於 2007-03-05 05:52:00 修改文章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