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文數:7559
發表時間:2004-02-09 21:00:00
發表時間:2004-02-09 21:00:00
http://202.85.169.139/gate/big5/china.nikkeibp.co.jp/china/news/tel/tel200402090113.html
【日經BP社報道】 “也只有國內業務較為順利的今天才是推進海外業務的大好時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2月3日NEC正式發佈了卡片式手機“N900”,負責商品策劃的首席中國業務專家山崎耕司熱切地表示。話語中透露出了NEC決戰海外手機業務的堅定決心。
NEC卡片式手機“N900”
NEC真正開始進軍海外手機業務是2002年春。在此之前,NEC雖然有一段時期曾潛心拓展呼機和模擬手機業務,不過後來暫時撤出了海外業務。
2002年重返該市場時,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GSM市場已被芬蘭諾基亞、美國摩托羅拉、韓國三星電子等公司所壟斷。在此後的中國市場,儘管本地廠商憑藉低價格優勢不斷發展壯大,但著名外商的產品陣容和銷量依然保持對其他競爭對手的壓倒性優勢。“在中國起步確實太遲了”,山崎也承認公司目前存在的不足。
首席中國業務專家山崎耕司
但NEC並不服輸。自2003年1月上市“N8”開始,包括目前正在開發的產品,截止到2004年3月底在中國市場共推出了11種產品。通過向中國消費者展示已在日本廣泛普及的上網功能和相機功能等,正在逐漸提高產品知名度。
對於希望進一步加快這一進程的NEC來說,N900肩負著重大使命。該公司在2003年10月於上海召開的記者招待會上宣佈開發N900,同年12月接受日經BP社採訪時公佈了該產品的特點。正當業界紛紛猜測何時量產供貨時,該公司近日決定2月下旬在中國上市。
此次推出的N900除了將充電電池容量降低到了原來的40%即400mAh外,還放棄內置麥克風、改用外置耳麥來通話,更為專注於通話功能。另外,通過在組裝等方面下功夫,真正實現了卡片式設計,厚度只有8.6mm。“可以有各種使用方式,比如從西裝胸部口袋或手包裏拿出來用,或者用吊帶挂在脖子上”(NEC移動終端業務部長田村義晴),對於中國消費者來說,N900的目標是成為一款可以“向人炫耀”的手機。
NEC移動終端業務部長田村義晴
“在中國這個擁有2億7000萬用戶的全球最大的手機市場上,各手機廠商展開了激烈競爭,每年有700種新產品上市”(田村)。與日本相同的折疊式手機設計最近雖然不斷增加,不過直板型和旋轉型以及類似便攜遊戲機那樣雙手持機的產品也應有盡有。在這個市場上,單純靠出色的設計已無法得到消費者的認可。NEC希望通過在採用小型超薄的機身中集成相機和彩色液晶面板等技術,獲得購機時要求極高的高端消費者的青睞。
N900的售價估計在7000元左右。銷售目標10萬部。從中國的手機行情來看,低價位機型一般為700元~2000元,中檔機則在2000元~4000元之間。N900採取的戰術是通過制定很高的單價,將銷售對象鎖定在少數高收入階層。另外,還通過賦於它“高不可攀”的產品形象,在中國市場培育NEC品牌知名度。
“如果在中國市場站不住腳,決戰3G就無從談起”
NEC在這款卡片式手機的開發上耗費了大約3年的心血。之所以如此執著,原因就在於NEC對海外手機業務抱有一種強烈的危機感。至於中國手機市場,山崎分析說:“語音通話比例仍然很大,數據通信依然擁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與只在形狀上做文章、不斷推出新款式的其它廠商相比,NEC可以充分展示自己在互聯網接入功能等方面的強大優勢”。
另外,該公司預測2004年底至2005年初,第3代手機(3G)的商用服務將在中國開通。就連過去沒有什麼名氣的低端產品廠商也有希望通過在3G領域的努力打一次翻身仗。實際上,NEC將聯手香港和記黃浦集團在歐洲和香港提供3G商用服務。先於其他公司購進中文3G手機“ c616”等舉措足以顯示該公司對於3G業務的熱情。
山崎解釋說:“如果不能在年銷量5000萬部的中國市場上站住腳,決勝3G將無從談起”。該公司準備通過在即將進入3G時代的中國GSM市場開拓新領域、樹立NEC品牌形象、建立全面開發3G業務的橋頭堡。
NEC對日本國內手機業務前景也有所擔心。帶錄像拍攝功能的手機等產品目前銷售勢頭良好,因此確保了一定的業績。但隨著日本市場逐漸進入飽和狀態,根本不能保證今後也高忱無憂。本文開頭寫到的山崎講話充分顯示了這種危機感。N900上市之際將在北京、上海成立天線等配件商店,開展這種“從未有過的積極主動的營銷活動”同樣也是基於上述高度的進取精神。
N900不在日本上市,根本原因在於市場差別
記者招待會上,記者紛紛提出有關該產品在日本國內上市的問題。而NEC則出言謹慎,“首先會在中國上市,然後視市場需求形勢,再考慮在日本等其他市場推出”。
實際上,NEC最初曾針對日本市場開發過PDC方式的卡片式手機,但就在投產之前卻放棄了。此舉緣於日中手機市場的差別。
在日本,產品開發週期比中國長,各廠商每年都只進行幾次款式改進。相應地,每種機型的供貨量也大多以百萬部計,市場需要的是能被大多數用戶接受的手機設計。而在中國市場上,會把部分開發工程委託給外部設計公司,以此向市場推出眾多機型。如果是市場份額靠前的外資廠商每年會達到20~30個品種。這樣,每個品種的銷量平均僅10萬部左右。
另一個因素是與通信運營商的關係。在日本,廠商生產的手機由各電信運營商進行零售,購買手機與入網配套進行。運營商付給零售商的獎勵會降低手機的銷售單價,對廠商來說,好處在於能夠開發功能和性能俱佳的產品,同時也要求他們必須開發出能夠滿足運營商提出的苛刻條件的產品。而以中國為代表的GSM市場,一般是由消費者在手機以外另行購買SIM卡。從廠商的角度來看,一方面存在得不到運營商垂青的風險,另一方面則可不受運營商意志影響的情況下靈活地進行商品開發。
鑒於以上因素,NEC就不在條件苛刻的日本市場上銷售,而把目光瞄向了環境日趨完善、更容易冒險的中國市場。對於今後在日本上市的可能性,山崎就曾表示“從收益角度來看,可能性很小”。對於該公司來說,雖然“過去NEC的手機業務只重視日本市場,但今後則準備積極開拓海外市場。N900的市場定位是希望用戶將其視為體現NEC戰略的標誌”。
NEC同時還表示,繼N900之後還將在中國上市其他卡片式手機。目前正在開發充電電池使時間更長的產品(待機85小時、通話70分鐘)和通過加大顯示屏而能進行觸膜面板操作的產品等。(記者:金子 寬人)
奧提斯 於 2016-05-28 16:50:32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發表時間:2025-08-24 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