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布袋戲布袋戲由來

瀏覽: 2606
回覆: 1
共1頁
Mem284011
發文數:1383
發表時間:2007-12-24 18:40:00
布袋戲的起源傳說

「布袋戲」的起源,由於缺乏詳實可靠的文字或文物資料可供查證,所以並沒有明確的說法。但閩南地區的專家學者,對「布袋戲」這種偶戲是在十七世紀明代以後才逐漸發展成形的,比較有一致的看法。

  而在福建泉州、漳州與台灣地區,民間流傳著一個懷才不遇的秀才,成為布袋戲主師爺的傳說故事:

  十七世紀,明朝神宗皇帝的萬歷年間,泉州秀才梁炳麟(漳州的傳說名孫巧仁),博學多才,滿腹經綸,但每次參加科舉考試都名落孫山。

  有一年,梁炳麟又要赴考,他聞知福建仙游縣九鯉湖仙公廟,神跡顯赫,常在信徒的夢中,未卜先知指引明確的人生方向。於是,梁炳麟決心到仙公廟圓仙夢,求仙公指引他的功名利祿所在。

  當晚,梁炳麟在睡夢中,夢見福、祿、壽三仙及麻姑、魁星….等眾神在扮仙獻寶祝賀,第二天又抽得一個上籤:「三篇文章入朝廷,中得三鼎甲文魁;功名威赫歸掌上,榮華富貴在眼前。」,他欣喜萬分,以為這一次科舉考試,一定能高中無疑。

  那知,梁炳麟依然名落孫山。回到故鄉後,梁炳麟以教私塾維生。空閒時,他常到隔壁一位「傀儡戲」演師家參觀,他看到演師要將十幾條戲線維妙維肖的掌控,做出各種讓人驚嘆的動作,是必要歷經好幾年苦練才成。有一次,梁炳麟於觀賞時,突然靈機一動,想到如果能將傀儡戲偶縮小,以手掌來操弄,一定更為靈巧。

  於是,梁炳麟便訂做小型戲偶,時常拿在手掌上演練;在熟能生巧的情形下,戲偶的動作日漸活潑,甚至比傀儡戲偶的動作更加自然動人。他便參考稗官野史,自編劇本,透過劇情來表達自己不得志的怨嘆與無奈,也藉機盡情發揮自己的詩文才華,並諷刺考官無能,有眼無珠。

  梁炳麟正式演出後,因為演出的口白,涵具文雅的詩詞歌賦,又配合精妙的掌上技巧,立刻轟動了整個泉州,大家爭相聘請他去表演。

  有一次,梁炳麟演到文狀元的角色時,不知不覺的唸出往日所抽到的籤詩,才領悟到九鯉湖仙公示夢所指示的「功名威赫歸掌上」,就是指他眼前的掌上世界。

  梁炳麟名揚福建省後,許多失意的秀才便競相仿效,演起布袋戲。不過,他們大都自稱:「賣藝賣聲不賣影(露臉現影),暫借今朝候科期」,說明他們只是出於無奈,暫借布袋戲來謀生,他們的目標還是科舉考試。

  這一傳說故事雖不是真實,但點出布袋戲演師不但要有一手好掌藝,更要學習許多文史知識,才能應付戲劇的需要。



布袋戲的名稱由來

福建泉州、漳州及台灣地區將手操(手袋)傀儡戲,稱為「掌中戲」、「布袋戲」及「小籠」,而以「布袋戲」的稱呼最為大家熟知。

「掌中戲」的名稱,是以這種偶戲的表演,由人的手掌在其中操弄而得名。

「小籠」的名稱,是相對於俗稱「大籠」的人戲:「人戲」以「人」為演員的戲劇,所使用的用具、戲服,如同一般生活用具大小,因此裝道具、戲服的戲箱、戲籠都較大,稱為大籠。而「偶戲」是人的縮小版,平均在八寸至一尺高(24~30公分),所使用道具、戲服都是比例性縮小,戲箱、戲籠自然較小,而稱為「小籠」。

  「布袋戲」的稱呼,經過許多專家學者對民間藝人流傳的說法,加以歸納研究 ,大家都認為不外是從戲偶的形狀、戲台的造型、裝戲偶的工具和演戲時盛裝戲偶的袋子而來的:

  (一)、偶戲所使用的戲偶,除了頭部、手掌及腳是木雕外,身體軀幹和四肢都是布縫製的,形狀四四方方,很像一個方形布袋。

  (二)、早期演出時,所使用較簡易的戲台,形狀像一個大型布袋。

  (三)、演完戲,全部的戲偶都可放進一個大布袋裡,可輕便搬運。

  (四)、演戲時,為便於整理、使用,演師隨手將使用過的戲偶投進掛在表演戲台下一個用布縫製的袋子裡 。

異端 於 2015-05-25 08:34:53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
發表時間:2024-05-10 16:03:32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