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文數:4169
發表時間:2003-08-10 00:40:00
發表時間:2003-08-10 00:40:00
這裡
老實說下面是有篇在討論最近大霸機子的文章啦,但我會另外po文章是希望大家都看到啦,其實下面那款5188我還滿喜歡的,本來是考慮買來用一陣子,再給我媽用,因為我媽超想要摺疊機的,但是就在我看到上市這個網站後,我決定再等一陣子囉,很多不賴的機子,可能會有人說那機子都那麼小,而且很像韓機,但看在我眼中,我倒覺得並不是那麼像韓機說,而且我覺得大霸有走出自己的特色,比起OKWAP和BENQ的工業設計,在我那麼挑剔的想法中,是真的比他們好很多,甚至裡面的操作功能選單都做得比起那二家來得精緻,雖然實機是128 x 128 pixels (65000 Color CSTN) 1.5吋的螢幕,可能會有影響到,但是比起BENQ來說我還是覺得好很多,另外就是有人會嫌手機太小了.但我想大霸會設計的那麼小,還不是為了符合台灣和大陸人的胃口,不管怎麼樣,我現在開始看好大霸,雖然大霸在手機的功能並不是領先的,但他在工業設計的改變比起BENQ和OKWAP我覺得好很多,並竟在台灣還沒有進入像日本以行動服務來設計前,消費者買手機還是較著重手機的外觀的。
老實說下面是有篇在討論最近大霸機子的文章啦,但我會另外po文章是希望大家都看到啦,其實下面那款5188我還滿喜歡的,本來是考慮買來用一陣子,再給我媽用,因為我媽超想要摺疊機的,但是就在我看到上市這個網站後,我決定再等一陣子囉,很多不賴的機子,可能會有人說那機子都那麼小,而且很像韓機,但看在我眼中,我倒覺得並不是那麼像韓機說,而且我覺得大霸有走出自己的特色,比起OKWAP和BENQ的工業設計,在我那麼挑剔的想法中,是真的比他們好很多,甚至裡面的操作功能選單都做得比起那二家來得精緻,雖然實機是128 x 128 pixels (65000 Color CSTN) 1.5吋的螢幕,可能會有影響到,但是比起BENQ來說我還是覺得好很多,另外就是有人會嫌手機太小了.但我想大霸會設計的那麼小,還不是為了符合台灣和大陸人的胃口,不管怎麼樣,我現在開始看好大霸,雖然大霸在手機的功能並不是領先的,但他在工業設計的改變比起BENQ和OKWAP我覺得好很多,並竟在台灣還沒有進入像日本以行動服務來設計前,消費者買手機還是較著重手機的外觀的。
豬頭立方 於 2015-05-25 08:05:35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發表時間:2025-09-06 14:15:56

發文數:4622
發表時間:2003-08-10 01:16:00
發表時間:2003-08-10 01:16:00
豬頭大大復活了喔?¥
REVO 於 2003-08-10 01:16:00 修改文章內容

發文數:7559
發表時間:2003-08-10 05:42:00
發表時間:2003-08-10 05:42:00
大霸給我的感覺是
不重視台灣市場
連母國台灣都不以最好的手機上市
一味進攻大陸市場
這是比較令人反感的一點!!
另外一點就是’’鑲鑽’’這種俗氣的行銷
很多人也都不是很喜歡
不重視台灣市場
連母國台灣都不以最好的手機上市
一味進攻大陸市場
這是比較令人反感的一點!!
另外一點就是’’鑲鑽’’這種俗氣的行銷
很多人也都不是很喜歡
奧提斯 於 2003-08-10 05:42:00 修改文章內容

發文數:2051
發表時間:2003-08-10 09:04:00
發表時間:2003-08-10 09:04:00
的確...
我的感覺也是如此
覺得他只重視大陸市場~不理台灣
難得在台灣賣...5688+長那付樣子...
而且大霸又愛鑲水鑽...
到不如拿掉以節省成本來吸引人還比較好....
我的感覺也是如此
覺得他只重視大陸市場~不理台灣
難得在台灣賣...5688+長那付樣子...
而且大霸又愛鑲水鑽...
到不如拿掉以節省成本來吸引人還比較好....
bear.s 於 2003-08-10 09:04:00 修改文章內容

發文數:6998
發表時間:2003-08-11 05:48:00
發表時間:2003-08-11 05:48:00
我對大霸非常反感
黏一個鑽石 就號稱高貴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是買鑽石送手機ㄌㄟ~ = =
黏一個鑽石 就號稱高貴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是買鑽石送手機ㄌㄟ~ = =
Mr.181 於 2003-08-11 05:48:00 修改文章內容

發文數:6998
發表時間:2003-08-11 05:49:00
發表時間:2003-08-11 05:49:00
老實說 外表 沒有比內在重要~ ~
Mr.181 於 2003-08-11 05:49:00 修改文章內容

發文數:6998
發表時間:2003-08-11 05:50:00
發表時間:2003-08-11 05:50:00
搞不好過兩個月就看到上次在香港網站看到的65K的直立手機將要在台灣上市 ="=
Mr.181 於 2003-08-11 05:50:00 修改文章內容

發文數:7559
發表時間:2003-08-12 06:02:00
發表時間:2003-08-12 06:02:00
From 電子時報
名人講堂-大霸電子董事長莫皓然
台灣發展OEM/ODM型態已面臨瓶頸
轉型自有品牌 永不嫌晚
--------------------------------------------------------------------------------
(簡佩萍/DigiTimes Research) 2003/8/11
從事品牌工作會讓人年輕,因為工作內容必須不斷換新,相對地,OEM/ODM業務的工作內容則重複性較高。以一齣戲來比喻,做自有品牌者就像是演員、導演或編劇,必須隨看戲的人起舞,要滿足的是多數消費者;而OEM/ODM就像後台的工作人員,不管什麼戲上演,做的事都差不多,追求的是滿足演員、導演和編劇少數人的要求。
因此,OEM/ODM要勝出,通常做到物美價廉就有機會,發展歷程都是先買到品質的門票後,再和競爭者比看誰跑得快,但通常最多領先2、3個月,之後馬上有人跟上來,因此,OEM/ODM又進一步追求比競爭者更低的成本,藉由日以繼夜的耕耘,改善成本結構。
在這樣的遊戲規則下,OEM/ODM須能確保自身的成本是全世界最低的,台灣過去確實如此,但近年來,大陸已開始能提供更低成本的生產要素,以及聰明又很努力的人,讓台灣的低成本優勢,很難持續具競爭力,就像10多年前日本是全世界成本最低的地方,但曾幾何時已移轉到台灣與南韓是一樣的道理。
而若要繼續抓住OEM/ODM低成本的競爭優勢,除了代工廠外,還要反問台灣人是否願意回頭過成本低的生活?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表示台灣廠商必須在OEM/ODM外,另外找出路,自有品牌則是可行之路之一。
投入自有品牌之路 永遠不嫌晚
不過,品牌的經營走的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樣樣有明確的答案不同。社會科學需要在富有的環境下才會豐富,台灣進入富有的社會環境至少已經10~15年,消費者的層次比過去好很多,對品牌會更有認識,且目前全球最具成長性的市場在亞太,而亞太最大的市場則在大陸,台灣人對大陸消費者思維與習慣的認識,會比國外廠商容易與深入;另外,台灣過去10多年的自由民主歷程,讓言論自由化,消費者接受多元化的能力提高,新品牌在台灣市場冒出頭的機會很高。
再加上台灣過去慣走的OEM/ODM路線已面臨必須轉型的狀態,投入品牌的決心會比過去高很多。因此,環境成熟、市場機會在亞太與大陸,加上決心,會讓台灣廠商投入自有品牌的成功機會大很多。
但因為要滿足消費市場的需求並不容易,因此,這條路的投入時機永遠不會太晚,且大廠不一定會贏,主要原因在於善變的電子業是快魚吃慢魚,大公司不見得能長存,小公司也經常機會百出。
從OEM/ODM轉型OBM 員工心態與企業文化最需徹底改變
不過,由於自有品牌的經營看的是社會科學的東西,永遠找不到極限在哪裡,而影響品牌組成與成效的因子也很多,和OEM/ODM的成功要件絕對不同。
以大霸2年半前開始做手機品牌的經驗,從事品牌與代工業務最大的不同,就在客戶層面,猶如文章一開始以一齣戲為比喻所言,品牌廠商要滿足普遍大眾需求,但永遠很難知道客戶要什麼,和OEM完全是兩回事,OEM的主要客戶是少數幾個具有訂單決定權者。
也因此,以低成本為導向的公司文化以及員工做事心態要徹底改變,是廠商在兩種不同營運模式轉換時最需著墨之處,除了透過不斷的教育訓練,後續也都要按照訓練的方法做,並執行既定的工作,才能讓員工相信公司的決心,化解員工對非完全成本導向經營的質疑,以及體會品牌事業的趣味,相信現在問大霸所有同仁,大多數一定會認為當初的轉型是正確的。
至於有人擔心的品牌行銷人才不足,其實從根本而言,應不是問題,因為在20多年前台灣廠商開始做OEM/ODM時也不懂怎麼做,但憑著願意打拼的精神持續學習,也已是全球資訊產品的OEM/ODM重鎮。另外,也有人認為台灣品牌需有超前的技術為基礎才有機會,但其實品牌與技術可以互為因果,一旦品牌受到肯定,全球各種好的技術都會主動湧來,不會對台灣廠商發展品牌形成太大限制。
品牌展現的是綜合競爭力 非單點突破可及
也因為要滿足的不是少數人,做品牌的底子顯得更加重要,因為品牌代表的是與消費者溝通的承諾,表現的是公司的綜合競爭力,非單點突破可及,需要時間熬,以大霸的經驗,至少2~3年的準備時間是必要的,如此才能把地基打得深,樓也才能蓋得高。
這和大霸內部常談到的「寒帶樹木」哲學的觀念是相同的。熱帶的樹木通常很快就能長得高大,但很難看到百年老樹,相反地,寒帶樹木雖然長得細長緩慢,卻能見千年古木。這對大霸的啟示是,規模擴充得快不一定能長久,加上電子業的變化又這麼快,在此迅息萬變的行業,大其實不一定有用。
以大霸為例,雖然走自有品牌,但存貨與應收帳款都管理得很好,目前存貨不到2個月,應收帳款也都在很良好的狀態。
其實,歸根就底,品牌的經營和企業經營是一樣的道理,外表的東西不會存在太久,本質最重要,若公司壽命只有10年、20年,對社會是沒有太大意義的。(大霸電子董事長莫皓然口述,簡佩萍整理)
莫皓然,交大電子工程學士、大同企管所碩士,1971年創立大霸電子,現任大霸電子董事長與集團主席兼總裁,1998年獲得美洲中國工程師學會年度成就獎,2000年並獲美國商業週刊推選為當年度的亞洲之星。
名人講堂-大霸電子董事長莫皓然
台灣發展OEM/ODM型態已面臨瓶頸
轉型自有品牌 永不嫌晚
--------------------------------------------------------------------------------
(簡佩萍/DigiTimes Research) 2003/8/11
從事品牌工作會讓人年輕,因為工作內容必須不斷換新,相對地,OEM/ODM業務的工作內容則重複性較高。以一齣戲來比喻,做自有品牌者就像是演員、導演或編劇,必須隨看戲的人起舞,要滿足的是多數消費者;而OEM/ODM就像後台的工作人員,不管什麼戲上演,做的事都差不多,追求的是滿足演員、導演和編劇少數人的要求。
因此,OEM/ODM要勝出,通常做到物美價廉就有機會,發展歷程都是先買到品質的門票後,再和競爭者比看誰跑得快,但通常最多領先2、3個月,之後馬上有人跟上來,因此,OEM/ODM又進一步追求比競爭者更低的成本,藉由日以繼夜的耕耘,改善成本結構。
在這樣的遊戲規則下,OEM/ODM須能確保自身的成本是全世界最低的,台灣過去確實如此,但近年來,大陸已開始能提供更低成本的生產要素,以及聰明又很努力的人,讓台灣的低成本優勢,很難持續具競爭力,就像10多年前日本是全世界成本最低的地方,但曾幾何時已移轉到台灣與南韓是一樣的道理。
而若要繼續抓住OEM/ODM低成本的競爭優勢,除了代工廠外,還要反問台灣人是否願意回頭過成本低的生活?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表示台灣廠商必須在OEM/ODM外,另外找出路,自有品牌則是可行之路之一。
投入自有品牌之路 永遠不嫌晚
不過,品牌的經營走的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樣樣有明確的答案不同。社會科學需要在富有的環境下才會豐富,台灣進入富有的社會環境至少已經10~15年,消費者的層次比過去好很多,對品牌會更有認識,且目前全球最具成長性的市場在亞太,而亞太最大的市場則在大陸,台灣人對大陸消費者思維與習慣的認識,會比國外廠商容易與深入;另外,台灣過去10多年的自由民主歷程,讓言論自由化,消費者接受多元化的能力提高,新品牌在台灣市場冒出頭的機會很高。
再加上台灣過去慣走的OEM/ODM路線已面臨必須轉型的狀態,投入品牌的決心會比過去高很多。因此,環境成熟、市場機會在亞太與大陸,加上決心,會讓台灣廠商投入自有品牌的成功機會大很多。
但因為要滿足消費市場的需求並不容易,因此,這條路的投入時機永遠不會太晚,且大廠不一定會贏,主要原因在於善變的電子業是快魚吃慢魚,大公司不見得能長存,小公司也經常機會百出。
從OEM/ODM轉型OBM 員工心態與企業文化最需徹底改變
不過,由於自有品牌的經營看的是社會科學的東西,永遠找不到極限在哪裡,而影響品牌組成與成效的因子也很多,和OEM/ODM的成功要件絕對不同。
以大霸2年半前開始做手機品牌的經驗,從事品牌與代工業務最大的不同,就在客戶層面,猶如文章一開始以一齣戲為比喻所言,品牌廠商要滿足普遍大眾需求,但永遠很難知道客戶要什麼,和OEM完全是兩回事,OEM的主要客戶是少數幾個具有訂單決定權者。
也因此,以低成本為導向的公司文化以及員工做事心態要徹底改變,是廠商在兩種不同營運模式轉換時最需著墨之處,除了透過不斷的教育訓練,後續也都要按照訓練的方法做,並執行既定的工作,才能讓員工相信公司的決心,化解員工對非完全成本導向經營的質疑,以及體會品牌事業的趣味,相信現在問大霸所有同仁,大多數一定會認為當初的轉型是正確的。
至於有人擔心的品牌行銷人才不足,其實從根本而言,應不是問題,因為在20多年前台灣廠商開始做OEM/ODM時也不懂怎麼做,但憑著願意打拼的精神持續學習,也已是全球資訊產品的OEM/ODM重鎮。另外,也有人認為台灣品牌需有超前的技術為基礎才有機會,但其實品牌與技術可以互為因果,一旦品牌受到肯定,全球各種好的技術都會主動湧來,不會對台灣廠商發展品牌形成太大限制。
品牌展現的是綜合競爭力 非單點突破可及
也因為要滿足的不是少數人,做品牌的底子顯得更加重要,因為品牌代表的是與消費者溝通的承諾,表現的是公司的綜合競爭力,非單點突破可及,需要時間熬,以大霸的經驗,至少2~3年的準備時間是必要的,如此才能把地基打得深,樓也才能蓋得高。
這和大霸內部常談到的「寒帶樹木」哲學的觀念是相同的。熱帶的樹木通常很快就能長得高大,但很難看到百年老樹,相反地,寒帶樹木雖然長得細長緩慢,卻能見千年古木。這對大霸的啟示是,規模擴充得快不一定能長久,加上電子業的變化又這麼快,在此迅息萬變的行業,大其實不一定有用。
以大霸為例,雖然走自有品牌,但存貨與應收帳款都管理得很好,目前存貨不到2個月,應收帳款也都在很良好的狀態。
其實,歸根就底,品牌的經營和企業經營是一樣的道理,外表的東西不會存在太久,本質最重要,若公司壽命只有10年、20年,對社會是沒有太大意義的。(大霸電子董事長莫皓然口述,簡佩萍整理)
莫皓然,交大電子工程學士、大同企管所碩士,1971年創立大霸電子,現任大霸電子董事長與集團主席兼總裁,1998年獲得美洲中國工程師學會年度成就獎,2000年並獲美國商業週刊推選為當年度的亞洲之星。
奧提斯 於 2003-08-12 06:02:00 修改文章內容

發文數:6998
發表時間:2003-08-12 18:26:00
發表時間:2003-08-12 18:26:00
幫歐大推~
Mr.181 於 2003-08-12 18:26:00 修改文章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