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在廿二家嬰兒奶粉裡檢出三聚氰胺,衛生署昨晚接獲消息,除會同經濟部標檢局漏夜清查,確認毒奶粉是否有進口外,還請陸委會透過海基會,請海協會提供相關資料。
海協會昨天晚上約十時半左右,將有毒奶粉的廠牌、批號傳真給海基會,海基會並立即將名單交給衛生署協同經濟部清查中。
衛生署這次格外戒慎恐懼,截至半夜截稿為止,還沒有結果。雖然名單上不少品牌看似中國大陸地方產品,但當初查三鹿奶粉時,在未接獲海協會通知前,衛生署一度也以為沒進入台灣。有了三鹿奶粉的前車之鑑,衛生署食品衛生處副處長謝定宏說,將徹夜清查,「我們不能再輸了」。
但問題是,食品衛生處目前僅握有媒體提供的資料。謝定宏說,單是媒體版本,就有很多個,產品名稱不同,內容都有些出入,增加比對困難。像有些版本用「磊磊」,另一個版本卻是「累累」,還有「育宝」、「御宝」以及「金必士」、「金必氏」等,只能一個一個去查。
由於上次三鹿奶粉並不是以嬰兒奶粉名義進口,而是隱藏在「粉狀乳製品」號列裡,謝定宏說,標檢局從今年進口資料,先找出跟「乳」有關的六百筆資料,再人工比對,交叉比對廿二個有問題的品牌,以免有漏網之魚。
據衛生署統計,去年一年,約有一萬四千七百多公噸奶粉從中國大陸進口,相較於前年,明顯成長許多。謝定宏說,目前只能確定,只有雀巢公司在大陸投資生產的克寧、雀巢奶粉是以「調製奶粉」名義進口,嬰兒奶粉裡,並無大陸進口產品,其餘奶粉可能以各式各樣名義進口,都需要仔細清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