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手機討論北京松下通信副總經理:松下主打國際市場

瀏覽: 1452
回覆: 3
共1頁
發文數:4169
發表時間:2002-07-20 02:12:00
【賽迪網訊】2001年,松下手機在中國的銷售量一度下降。姑且不論這種下滑有多少是因為松下自己的原因,有多少是媒體炒作的結果,但都給手機生產商,特別是國內手機生產商以警示。去年年底剛到北京松下通信設備公司擔任中方副總經理的潘劍平,在接受本報記者的採訪時坦率地談到了自己在松下的責任,以及對中國手機市場的看法,當然最令人關注的應該是他對國內同行的啟示。


  售后服務關係到成敗

  松下在中國近幾年的發展情況如何?

  北京松下在1992年開始做尋呼業務,可以說是做中國最早的尋呼業務,到1996年以尋呼業務為主。從1997年開始,松下開始做GSM手機,到2000年松下手機在中國的業務發展到了一個高峰時期,達到年生產200萬台,銷售額為22個億的規模。

  2001年松下手機在中國出現了哪些問題?

  2001年,我們的GD92、GD93兩款手機包括GD92手機出現了“中華民國”字樣的政治錯誤。由於當時公司的反應比較緩慢,應對失策,導致社會的某些反響不利於松下。當然,出現這種問題也有客觀原因,比如松下手機在中國的銷售量不是很大,銷售面比較集中,大多集中在東南沿海發達城市的上海、廣州地區。歸根結底,是松下手機的營銷環節出現了問題,但我們一直認為松下手機是以質量取勝的,相比其他手機廠家的同檔次手機,松下手機是以質量可靠為優勢。

  此次事件的結果如何?

  2001年,松下手機在中國的銷售量直線下滑。去年的產量為100萬台,銷售額為9個億。此事件的連環反應是將我們去年的銷售計划打亂了,比如我們的GD85、GD75兩款手機本來是去年就應該推出的產品,結果我們被迫推遲到今年上半年才推出。最大的損失還是對消費者信心的打擊,我們需要花上很長時間才能彌補。

  您認為此次事件對國產手機有什麼啟示?

  消費類的產品銷售要注重售后服務。現在的手機市場早就不是大哥大時代了,隨著品牌的增多,消費者可選擇的余地也多了,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也相應增強,如果此時廠家出現了哪怕是一點點的差錯就會有被激化甚至被擴大的危險。

  目前國內手機企業的銷售量並不大,但隨著以后銷售量的增多,如果售后服務跟不上,自然而然就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問題一多就會加大激化的概率。

  下半年松下有什麼計划?

  今年上半年我們推出了GD75、GD85兩款機型,但是不足以扭轉去年的頹勢,因此下半年我們推出GD55、GD68、GD88三款機型準備占據低、中、高檔市場。GD55的型特點是非常精致小巧,市場價在1000元左右;GD68是GPRS手機,帶有256色彩色屏幕,定位在中檔大眾市場;GD88是我們的高檔產品,帶有65000像素的微型攝像頭。我們希望這些產品能夠使松下手機的銷量得到恢復,也為松下手機重新獲得使用者的信任打好基礎。

  技術更加專業化您是去年下半年才來到北京松下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松下通信)的,也就是GD92手機事件之后,這是不是意味著公司將重整的重任交給了您?

  松下通信正在進行體制改革。我們的目標是成為面向國際市場的松下手機制造中心,著重點在出口產品的生產。

  難道松下通信對中國市場喪失信心了?

  這可以說是我們一個戰略的轉變。從GD92手機事件上,我們看到了松下通信在營銷方面的劣勢,因此決定整合整個松下公司在中國的資源,特別是營銷渠道方面的資源,以達到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的目的。同時,我們也注重利用中國國內生產成本低的優勢,並以此來打造國際市場。這應該是我們的一個重新定位,松下通信將從原來的研發、生產、銷售等環節面面俱到轉變為集中生產制造,但需要強調的是我們是比以前更重視中國市場。

  愛立信將自己的一個資訊平台賣給了TCL,您怎麼看這種做法?

  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愛立信是包含內容最全面的手機制造商。愛立信早期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實行遍地開花策略,你可以看到愛立信既有GPRS手機,也有CDMA手機,這種策略使得愛立信獲得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和利潤。但是隨著市場的急劇變化,愛立信的資源已經不足以支持這麼龐大的業務體系,因此很自然地會將一些業務出售,比如移動終端業務。而將精力集中於他的傳統優勢——系統上,這應該是一個明智的選擇。與索尼的合作,對TCL進行技術轉讓都是基於專業化的考慮。

  市場:重蹈家電覆轍您怎麼看待TCL等家電商進軍手機市場?

  國內手機市場正在進行著銷售渠道的變革,天音、中郵普泰等傳統的分銷商都在進行整合,而國美、蘇寧等大賣場的崛起是一個新的挑戰。

  TCL、海爾進入手機市場並得到快速的發展,與它們原有的家電銷售網絡有很大的關係,它們原有的家電行銷系統可以與手機銷售共享。同時,也由於、大城市的手機市場已經飽和,市場已轉向欠發達的、二級城市轉移的客觀原因。國產手機無法在發達城市同國外手機競爭,因此大多是開辟中西部城市的異度空間,快速發展是對他們工作的回報。

  但是,手機市場正面臨不能賺錢的威脅,大量的進入者已經將手機的利潤攤薄了。

  您能談談國外手機市場與國內手機市場的比較嗎?

  國內手機市場可能與日本、韓國的市場更有可比性。國內手機市場在消費結構上不如日本、韓國,這兩國的消費者的購買力較強於中國,消費者的消費傾向也比較接近,但這並不能說明中國手機市場在整體上落后。日本、韓國的手機廠商大致在一個檔次上運作,可以說在這些國家,中、高檔手機並沒有太大的差別,而且在日本、韓國,手機商只要在幾個大城市中占據了市場就能占據整個市場。中國的差異性則太大,中國由於地域的差別而導致消費者的消費品位的差別極大,因此手機廠商就需要制訂非常細致的營銷策略。

  您對我國手機市場有什麼預測?

  6月份由於世界杯的影響,手機銷售出現下降,但下半年會保持高速發展。這是因為:一、GPRS將是手機的焦點,只是現在預言它的成功還為時過早;二、市場方面,中西部地區、二級城市應該會是亮點,因為手機的銷售有一個激發點,一旦手機的銷售數量達到一定的比例,就會加速銷售的增長,中西部地區正處於這個臨界點上;三、低價位手機的大眾市場有極大的發展潛力。(賽迪網-中國電子報記者李少林)

豬頭立方 於 2016-05-28 16:49:37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
發表時間:2025-10-18 00:51:33
發文數:4
發表時間:2002-07-20 02:44:00
啊...Panasonic.....早年不是都叫他"國際牌"嗎
ㄏㄏ

陌生的訪客 於 2002-07-20 02:44:00 修改文章內容


發文數:2079
發表時間:2002-07-22 05:21:00
應該是National....

小傑 於 2002-07-22 05:21:00 修改文章內容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