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信 CHT 討論中華電信公布2014年第2季營運成果

瀏覽: 1021
回覆: 0
共1頁
發文數:17513
發表時間:2014-07-30 22:42:10
中華電信公布 2014 年第 2 季營運成果

中華電信(2412)今日(7/30)公布 2014 年第 2 季自結合併營運成果。該公司依據金管會發佈之國際財務報導準則(T-IFRSs)編製之 2014 年第 2 季合併營收為 557.8 億元,較 2013 年同期減少 0.1%;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淨利 106.0 億元,減少 0.3%;每股盈餘 1.37 元。

董事長蔡力行表示:「自從加入中華電信,我與經營團隊積極檢視公司營運策略與業務發展,尤其著重 4G、光纖寬頻、MOD 與企業客戶服務。我們於 5 月底率先推出 4G 服務,引領台灣正式進入 4G 時代。為提供客戶高速優質的行動上網服務,並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中佔有優勢,我們加速 4G 網路之佈建和資本支出之投入,且有信心達成今年底客戶數 40% 市佔率與 2015 年底 90% 以上人口覆蓋率的目標。另外,我們嚴格檢討資本支出與各業務間資源之分配,相信可控制全年資本支出低於預算數。透過營運效率之提升與資源之合理配置,將為公司長期的成長奠定穩固的基礎。」

財務資訊

營業收入


2014 年第 2 季合併營收 557.8 億元,較 2013 年同期減少 0.1%。各主要營收項目比重為:行動通信業務 49.8%、網際網路業務 11.3%、國內固定通信業務 30.9%、國際固定通信業務 7.0%、其他 1.0%。

2014 年第 2 季行動通信業務營收為 277.8 億元,成長 3.4%,主因行動加值營收與手機銷售收入的成長抵銷了語音營收減少。行動語音收入減少主要因為市場競爭及促銷方案。

網際網路業務營收為 62.9 億元,較 2013 年同期成長 1.7%,而成長主要來自加值服務。

國內固定通信業務營收為 172.3 億元,較 2013 年同期減少 5.2%。市話營收 90.0 億元,較 2013 年同期減少 6.1%,國內長途電話為 8.4 億元,減少 5.7%,兩者營收之下滑均因行動電話及 VOIP 取代。整體寬頻營收為 47.0 億元,較 2013 年同期成長 0.4%。

國際固定通信業務營收較 2013 年同期減少 2.4%,為 39.3 億元,主要原因是國際電話因市場競爭,致相關營收減少。

營業成本與費用

2014 年第 2 季總成本與費用為 434.5 億元,較 2013 年同期增加 0.6%,主要係折舊攤銷與人事費用增加。

所得稅

2014 年第 2 季所得稅費用為 21.0 億元,較 2013 年同期增加了 2.8%。

營業淨利與本期淨利

2014 年第 2 季營業淨利為 123.2 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 2.6%。營業淨利率為 22.1%,2013 年同期為 22.7%。本期歸屬母公司之業主淨利為 106.0 億元,減少 0.3%。每股盈餘 1.37 元。

現金流量與息前、稅前、折舊及攤銷前盈餘(EBITDA)

第 2 季來自營業活動的淨現金流量為 144.2 億元,較 2013 年同期減少 25.6%,主係 102 年因連續假期客戶繳費由第一季順延至第二季而墊高基期所致。EBITDA 為 208.5 億元,年增 1.3%;EBITDA margin 為 37.4%,2013 年同期該比率為 36.9%。

資本支出

第 2 季資本支出為 73.2 億元,較 2013 年同期減少 9.1%;其中 51.5% 用於國內固定通信業務,31.4% 用於行動通信業務,8.9% 用於網際網路業務,2.7% 國際固定通信業務,其餘用於其他項目。

業務資訊

寬頻 / 網際網路業務


中華電信持續推動吸引客戶升速至光世代寬頻之策略。截至 2014 年 6 底,中華電信光世代寬頻客戶數已達 303 萬,佔寬頻客戶數之 66.7%。此外,100Mbps 速率以上客戶數已達 63 萬,年成長 534%。HiNet 寬頻客戶數為 379 萬,年成長率為 0.4%。

行動電話業務

截至 2014 年 6 月底,行動電話客戶數為 1,092 萬,年成長率為 4.8%;行動上網客戶數為 465 萬,年成長率 46.6%,同時提高行動上網客戶數市佔率至 36.4%。

第 2 季行動加值營收年成長率為 23.7%,達 84.4 億元,其中行動上網營收成長 32.5%,為行動加值營收之主要來源。

固網業務

該公司仍維持其在固網市場的領導地位,截至 2014 年 6 月底,市話客戶數累積為 1,146 萬。

聲明

本文件之內容,除著作權法規定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外,其他包括文字敘述、圖片及其他資訊,均受著作權法保護。不得為著作權標的者,任何人均得自由利用。受著作權法保護者,除有合理使用情形外,應取得該著作財產權人同意或授權後,方得利用。

水杉而 於 2016-05-28 17:40:24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
發表時間:2025-08-30 11:24:59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