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文數:4169
發表時間:2003-10-12 19:45:00
發表時間:2003-10-12 19:45:00
東京特派員陳世昌
是National?還是Panasonic?
對喜歡用日本電器產品的人,可能都已經察覺到,過去街頭常見的「National」、「國際牌」或者是「Panasonic」招牌,目前都已經統一成為「Panasonic」。大家熟悉的那句「那秀那魯」日本發音也成了絕響。許多人因此領悟到:老態龍鍾的「國際牌」終於開始「求變」了!
四月起揮別National
不論是National,或者是Panasonic,或者是國際牌,這些都是日本松下電器的品牌。但是從今年四月開始,松下電器正式宣佈廢止National品牌,統一成為Panasonic,對外宣示松下將進入一個經營的新時代,引起了電機業界的側目。
松下最大的致命傷,就是打不響自己的知名度。在美國松下公司的宣傳人員就抱怨,「在美國,很多人都不知道Panasonic就是松下的品牌」,公司名與品牌名不同,讓松下在與SONY競爭時吃了很大的虧。
販賣戰略在美模糊
日本的公司如「SONY」、「HITACHI」、「SHARP」,公司名字就是商品名字。這個好處是,消費者很容易就知道使哪家公司生產的東西,打響公司的知名度,則商品也就容易受到歡迎。
松下可不是如此,在音響與影像(AV)產業方面,松下用Panasonic這個品牌,在白色家電用品方面,又用了National品牌,美國的消費者因此都以為,這兩個品牌分屬兩個公司所有,壓根兒不會覺得與松下有關,這讓松下在美國的販賣戰略變得非常模糊。
National讓人覺得老
在日本國內其實也有這樣的情況。特別是年紀大的日本人,對近年來才在音響影音市場竄起的Panasonic品牌沒有特別的印象,到松下電器行買東西,還常常說:「我要National的電視」,還要勞駕說明一番之後,才讓這些老日本世代搞清楚狀況。
松下已經到了非變不可的時代。松下的National老品牌,一直予人聯想到戰後剛創業的松下幸之助的那個年代,這個以腳踏車燈起家的「老舖」,最近這幾年歷經了戰後以來最大經營危機。前年與去年的營業,都是股票上市以來的首見的巨幅赤字,大家都說:松下老舖可能就此與National一樣,沈淪到這波日本長期的不景氣下了。
十年前的結算,松下集團的總營業額高達7兆5000億日圓(台幣兌日圓約一比三點六),是SONY的兩倍,但是到2002年3月的結算期時,SONY反敗為勝,超過這個由「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所建立的王國。
近十年產品開發慢
日本電機界比較這十年的新事業的開拓與新產品的開發,松下確實不如SONY,這是松下喪失領先地位的主要原因。一個最明顯的例子是,兩雄都在美國收購了電影公司,松下卻被MCA拖累,最後不得不忍痛脫手,但是SONY的哥倫比亞還在手中,並且還在向世界推出「日本版」的好萊塢電影,成了新影壇霸主。
新社長著手大改造
連續兩年的龐大赤字經營,給了松下一記棒喝。兩年前甫擔當大任的社長中村邦夫就喊出「破壞與創造」的口號,著手松下內部的大改造。他開始整頓大組織內的冗員,削減了13000名的員工,這在松下幸之助時代絕對是不可思議的大事;他並且將龐大事業部的獨立經營全部廢止,改組成十四個AV網路、白色家電、攜帶通信、部品等巨大的事業部門,集中資源專攻有利自己專長技術的產品開發。
超薄電視領先SONY
今年九月一日,松下在日本超薄型電視的市場上,推出了「VIERA」系列產品,中村社長手中拿著遙控器,以相當自信的語氣說:「這是新生松下所推出的新產品,絕對不會輸給任何的對手」,這個發表會等於也是松下改革成功的發表會。
松下的「VIERA」超平面電視系列,其實與SONY以前在映像管時代推出「WEGA」系列有異曲同工之妙。當年SONY推出WEGA,橫掃世界的市場,中村社長當時就說,「危險,這樣下去電視市場會被SONY吃光了」,多次在松下內部反應他所觀察到的危機感。現在,SONY在超薄型電視的發展反而落後松下,松下儼然成了新數位時代新貴。
松下面臨新的競爭即將開始。今年年底之前,日本的地上波電視即將改為數位放送,明年夏季的雅典奧運會到來,又將帶動一筆不小的消費景氣,松下已經好整以暇,除了超薄型電視外加上在市面上佔有了五成以上的DVD錄影機,完成了新商機到來前的佈局。
今年七月廿五日,松下搶回了四年前被宿敵SONY奪走的股票市價總值超前的優勢,包括白色家電與AV等產品在內,松下的市場佔有率都提高到了25%,遙遙的領先了SONY。
【2003/10/12 聯合報】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6/1612920.shtml
SONY也有難看的時候
是National?還是Panasonic?
對喜歡用日本電器產品的人,可能都已經察覺到,過去街頭常見的「National」、「國際牌」或者是「Panasonic」招牌,目前都已經統一成為「Panasonic」。大家熟悉的那句「那秀那魯」日本發音也成了絕響。許多人因此領悟到:老態龍鍾的「國際牌」終於開始「求變」了!
四月起揮別National
不論是National,或者是Panasonic,或者是國際牌,這些都是日本松下電器的品牌。但是從今年四月開始,松下電器正式宣佈廢止National品牌,統一成為Panasonic,對外宣示松下將進入一個經營的新時代,引起了電機業界的側目。
松下最大的致命傷,就是打不響自己的知名度。在美國松下公司的宣傳人員就抱怨,「在美國,很多人都不知道Panasonic就是松下的品牌」,公司名與品牌名不同,讓松下在與SONY競爭時吃了很大的虧。
販賣戰略在美模糊
日本的公司如「SONY」、「HITACHI」、「SHARP」,公司名字就是商品名字。這個好處是,消費者很容易就知道使哪家公司生產的東西,打響公司的知名度,則商品也就容易受到歡迎。
松下可不是如此,在音響與影像(AV)產業方面,松下用Panasonic這個品牌,在白色家電用品方面,又用了National品牌,美國的消費者因此都以為,這兩個品牌分屬兩個公司所有,壓根兒不會覺得與松下有關,這讓松下在美國的販賣戰略變得非常模糊。
National讓人覺得老
在日本國內其實也有這樣的情況。特別是年紀大的日本人,對近年來才在音響影音市場竄起的Panasonic品牌沒有特別的印象,到松下電器行買東西,還常常說:「我要National的電視」,還要勞駕說明一番之後,才讓這些老日本世代搞清楚狀況。
松下已經到了非變不可的時代。松下的National老品牌,一直予人聯想到戰後剛創業的松下幸之助的那個年代,這個以腳踏車燈起家的「老舖」,最近這幾年歷經了戰後以來最大經營危機。前年與去年的營業,都是股票上市以來的首見的巨幅赤字,大家都說:松下老舖可能就此與National一樣,沈淪到這波日本長期的不景氣下了。
十年前的結算,松下集團的總營業額高達7兆5000億日圓(台幣兌日圓約一比三點六),是SONY的兩倍,但是到2002年3月的結算期時,SONY反敗為勝,超過這個由「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所建立的王國。
近十年產品開發慢
日本電機界比較這十年的新事業的開拓與新產品的開發,松下確實不如SONY,這是松下喪失領先地位的主要原因。一個最明顯的例子是,兩雄都在美國收購了電影公司,松下卻被MCA拖累,最後不得不忍痛脫手,但是SONY的哥倫比亞還在手中,並且還在向世界推出「日本版」的好萊塢電影,成了新影壇霸主。
新社長著手大改造
連續兩年的龐大赤字經營,給了松下一記棒喝。兩年前甫擔當大任的社長中村邦夫就喊出「破壞與創造」的口號,著手松下內部的大改造。他開始整頓大組織內的冗員,削減了13000名的員工,這在松下幸之助時代絕對是不可思議的大事;他並且將龐大事業部的獨立經營全部廢止,改組成十四個AV網路、白色家電、攜帶通信、部品等巨大的事業部門,集中資源專攻有利自己專長技術的產品開發。
超薄電視領先SONY
今年九月一日,松下在日本超薄型電視的市場上,推出了「VIERA」系列產品,中村社長手中拿著遙控器,以相當自信的語氣說:「這是新生松下所推出的新產品,絕對不會輸給任何的對手」,這個發表會等於也是松下改革成功的發表會。
松下的「VIERA」超平面電視系列,其實與SONY以前在映像管時代推出「WEGA」系列有異曲同工之妙。當年SONY推出WEGA,橫掃世界的市場,中村社長當時就說,「危險,這樣下去電視市場會被SONY吃光了」,多次在松下內部反應他所觀察到的危機感。現在,SONY在超薄型電視的發展反而落後松下,松下儼然成了新數位時代新貴。
松下面臨新的競爭即將開始。今年年底之前,日本的地上波電視即將改為數位放送,明年夏季的雅典奧運會到來,又將帶動一筆不小的消費景氣,松下已經好整以暇,除了超薄型電視外加上在市面上佔有了五成以上的DVD錄影機,完成了新商機到來前的佈局。
今年七月廿五日,松下搶回了四年前被宿敵SONY奪走的股票市價總值超前的優勢,包括白色家電與AV等產品在內,松下的市場佔有率都提高到了25%,遙遙的領先了SONY。
【2003/10/12 聯合報】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6/1612920.shtml
SONY也有難看的時候
豬頭立方 於 2016-05-28 16:50:22 修改文章內容

商業贊助
發文數:1發表時間:2025-09-15 00:28:55

發文數:21569
發表時間:2003-10-12 22:27:00
發表時間:2003-10-12 22:27:00
NATIONAL:
PANASONIC
TECHNICS
RAMSA
都是松下廠牌◎
PANASONIC
TECHNICS
RAMSA
都是松下廠牌◎
HOOK 於 2003-10-12 22:27:00 修改文章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