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吋 HUAWEI Mate 10 與 6 吋 Mate 10 Pro 是華為旗下首批預載 Android 8.0 系統的智慧型手機,同時也率先搭載華為自主研發的麒麟 970 行動平台,以及 F1.6 大光圈的徠卡雙鏡頭,其中的 Mate 10 Pro 更是用 18:9 顯示比例 OLED 螢幕。Mate 10 系列所採用的麒麟 970 平台,主打 AI 人工智慧,其中包含 8 核 CPU(Cortex-A73 + Cortex-A53)、12 核 GPU(Mali-G72)、雙 ISP,以及 HiAI 移動計算架構,可大幅提升手機在圖像識別、語音交互、智慧拍照等方面的能力。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HUAWEI Mate 10(左)配備 5.9 吋 16:9 比例 LCD 螢幕,擁有 2,560 x 1,440pixels 解析度,螢幕下方配置具有指紋辨識的 Home 鍵;Mate 10 Pro (右)則是採用 6.0 吋 18:9 比例 OLED 螢幕,擁有 2,160 x 1,080pixels 解析度。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HUAWEI Mate 10(左)與 Mate 10 Pro(右)皆搭載 F2.0 光圈 800 萬畫素前鏡頭,提供美顏效果與人像模式。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HUAWEI Mate 10(下)與 Mate 10 Pro(上)兩者皆將一組天線設計在機身頂部,並具有收音麥克風,紅外線發射器,但 Mate 10 Pro 取消耳機孔設置,僅 Mate 10 保留 3.5mm 耳機孔。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HUAWEI Mate 10(下)與 Mate 10 Pro(上)側邊設置有雙卡卡槽。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HUAWEI Mate 10(右)與 Mate 10 Pro(左)支援 4G + 4G 雙卡雙待,不過僅 Mate 10 可透過 microSD 卡擴充儲存空間,最高可擴充至 256GB。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HUAWEI Mate 10(下)與 Mate 10 Pro(上)將音量鍵與電源鍵設置在同一側。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HUAWEI Mate 10(下)與 Mate 10 Pro(上)兩者在下方的配置完全相同,擁有一組天線、USB Type-C 傳輸埠、收音麥克風與喇叭。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HUAWEI Mate 10(左)支援 IP53 防水防塵,機身尺寸 150.5 x 77.8 x 8.2mm,重量 186g,內建 4,000mAh 電池,台灣引進摩卡金、亮黑; Mate 10 Pro(右)支援 IP67 防水防塵,機身尺寸 154.2 x 74.5 x 7.9mm ,重量 178g,內建 4,000mAh 電池,台灣引進摩卡金與寶石藍。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HUAWEI Mate 10(左)與 Mate 10 Pro(右) 採用第三代徠卡雙鏡頭,擁有 2,000 萬畫素黑白鏡頭 + 1,200 萬畫素黑白鏡頭的組合,皆具備 F1.6 大光圈,並且具有補光燈,兩顆鏡頭略高於背蓋,有略微突起,Mate 10 Pro 在鏡頭下方另有指紋辨識器。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HUAWEI Mate 10(左) 與 Mate 10 Pro(右)兩款手機盒裝採用相同的配色,外盒上也有徠卡標誌。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HUAWEI Mate 10 內附變壓器、充電線、退卡針、耳機及 TPU 保護套。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 Mate 10 Pro 內附變壓器、充電線、USB Type-C 耳機、Type-C 轉 3.5mm 耳機線、退卡針與 TPU 保護套。![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HUAWEI Mate 10 系列內建 App 一覽。(點圖片可放大)
應用雙開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HUAWEI Mate 10 系列可利用應用雙開功能在同一支手機中雙開同一個 APP,透過雙開模式可同時在一隻手機上使用兩個社群帳號等,不需要再帶兩台手機出門。
隨拍即翻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HUAWEI Mate 10 系列只需要打開微軟翻譯 APP 就可以針對多種語言進行隨拍即翻,翻譯之後的文字也會按照原本照片上順序進行排列。
名片掃描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HUAWEI Mate 10 系列在通訊錄內建名片掃描,僅需名片拍攝即可自動建立聯絡人資訊,有錯誤的部分使用者也可自行再修正,省去大部分輸入資料的時間。
4G 雙卡雙待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HUAWEI Mate 10 系列支援雙 4G 同時待機,日後即便 3G 退場後,仍具有雙卡雙待的功能。
Wi-Fi+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HUAWEI Mate 10 系列具有 Wi-Fi+ 功能,能夠自動判斷目前使用的 Wi-Fi 訊號品質做切換,並在 Wi-Fi 連線品質不佳時使用行動網路,減少網路不穩的狀況,增加使用者上網的穩定度。
智慧遙控器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HUAWEI Mate 10 系列具有紅外線發射器,可透過此功能新增各種電器遙控器,只要一支手機就能遙控家中大部分的電器產品。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HUAWEI Mate 10 系列攝錄調整功能放置在介面上方,透過左右滑動畫面切換攝錄模式與進階設定,介面下方為圖片庫、拍照鍵與切換錄影功能。往上滑動拍攝鍵上方的方向圖示,可快速開啟 Pro 專業模式,前後相機都支援背景虛化功能。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HUAWEI Mate 10 Pro 可透過人工智慧辨識 13 款的物體與場景,搭配徠卡雙鏡頭幫助使用者在拍攝時能夠有更優異的拍照效果。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HUAWEI Mate 10 Pro 人像自拍模式提供 1-10 級美顏與背景虛化,由上而下、由左至右依序為開啟背景虛化後關閉美顏與美顏3、5、10 實測。(點圖可放大看原圖,感謝 Goomi 李經理協助拍攝)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HUAWEI Mate 10 Pro 主鏡頭日間拍攝效果,使用一般色彩設定時,顏色已經相當飽和。(點圖可放大看原圖)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HUAWEI Mate 10 Pro 支援人像模式,能同時虛化背景與進行美膚,使用人像模式時最高只能使用 1,200 畫素拍照,但可以進行無損兩倍變焦,減少背景範圍,讓主體更突出,散景更迷人。(點圖可放大看原圖,感謝 Goomi 李經理協助拍攝)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HUAWEI Mate 10 Pro 可單獨透過 2,000 萬畫素黑白鏡頭進行拍攝,黑白效果濃郁對比迷人。(點圖可放大看原圖)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HUAWEI Mate 10 Pro 自動模式下若 2,000 萬畫素解析度拍攝無法進行縮放,但在選擇 1,200 萬畫素解析度下則可使用兩倍光學對焦(下)。(點圖可放大看原圖)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HUAWEI Mate 10 Pro 支援寬光圈模式,能自動虛化背景凸顯主體,使用寬光圈模式時最高只能使用 1,200 畫素拍照,但可以進行無損兩倍變焦,讓主體更突出。(點圖可放大)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HUAWEI Mate 10 Pro 使用 HDR 模式(下)進行拍攝,效果不是很明顯,因為 Mate 10 Pro 在自動模式當中,已會自動調亮畫面,因此 HDR 效果反而沒有那麼強烈,但還是可看出陰影比較重區域有再被提亮。(點圖可放大看原圖)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HUAWEI Mate 10 Pro 夜間與微光拍攝效果,雜訊控制得相當不錯,細節保留得相當多。(點圖可放大看原圖)
HUAWEI Mate 10 Pro 4K UHD 日間錄影:
HUAWEI Mate 10 Pro 4K UHD 夜間錄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HUAWEI Mate 10 Pro 台灣內部版本型號為 BLA-L29,運行 Android 8.0.0 Oreo 作業系統;螢幕支援最大 10 點觸控。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HUAWEI Mate 10 Pro 搭載海思麒麟 970 行動平台,採用八核心 CPU(Cortex-A73 + Cortex-A53)、Mali-G72 12 核 GPU。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HUAWEI Mate 10 Pro 重置後,儲存空間約有 108 GB 可以使用,靜置一段時間後,RAM 則有 3.6GB 可以運行軟體。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HUAWEI Mate 10 Pro 以安兔兔評測 v6.2.7 跑分獲得 174,575 分。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HUAWEI Mate 10 Pro 透過安兔兔硬體測試軟體 v2.5 測驗電量消耗,起初溫度為 27 度,運行 1 小時後,電量還有 94%,溫度來到 32 度;運行約 5.75 小時左右測驗結束,獲得 9,335 分,此時溫度為 36 度。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HUAWEI Mate 10 Pro 在 GeekBench 4 v4.1.1 軟體中,單核成績 1,905 分,多核則為 6,761 分。透過 3DMark v1.6.3439 軟體測試 Sling Shot Extreme、Sling Shot、Ice Storm Unlimited 與 Ice Storm Extreme,分別獲得 2,909、3,231、23,139 與 14,103 分。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大光圈徠卡雙鏡頭!華為Mate 10與Mate 10 Pro開箱]()
▲HUAWEI Mate 10 Pro 透過 GFXBench 3.1 v4.0.13 軟體測試詳細成績。
點評:兩者採用相同設計元素,但外觀比例上略有不同,HUAWEI Mate 10 Pro 雖然機身尺寸更大,但操作的手感並不差,喜歡搶先體驗 18:9 大螢幕視覺體驗的使用者,可選 Mate 10 Pro。兩款手機後鏡頭略比機身突出,放置在桌面時需多注意鏡頭摩擦,但原廠已經隨盒附上 TPU 保護套,可減少鏡頭摩擦的問題。
◎ 功能:8.5 / 10 分
點評:UI 整體來說相當順暢且直觀,但在相機部分因為具有太多功能,若是剛接觸的使用者可能會一直手忙腳亂,若能將相機介面再整合與簡化一些,相信會更容易操作。
◎ 效能:9 / 10 分
點評:兩款手機都搭載華為自家的海思麒麟 970,效能表現有達旗艦水準,且內存空間重置後還相當大;在續航力表現中,兩者都因為具有 4,000mAh 電池成績都不錯,也都能透過專用 SuperCharge 變壓器,進行快速充電,不論在容量與續航方面,能滿足重度使用者。
◎ 攝錄:9 / 10 分
點評:HUAWEI Mate 10 系列擁有 F1.6 大光圈,不管在任何光線下都能順利地拍攝出明亮的照片,再加上萊卡認證鏡頭的加持,尤其是黑白攝影的效果更是極具萊卡味,不論彩色或黑白拍攝的效果也都相當討喜,Mate 10 Pro 也在 DxoMark 拿到了 97 分高分,一舉刷新華為自家產品的最高分數。
◎ 其它:8.5 / 10 分
點評:具備 4G + 3G 雙卡雙待,支援台灣 4G 全頻,亦提供 NFC 與 SuperCharge 快充。HUAWEI Mate 10 Pro 可能是因為結構的問題取消了 3.5mm 耳機孔的設置,若是想要耳機孔的使用者只能選擇小一號與容量規格低一級的 Mate 10,從原本僅需考慮手機尺寸的選擇中又多了一個需要考慮的點。
◎ 總分:43.5 / 50 分
【華為 Mate 10 系列重點規格】
型號 | HUAWEI Mate 10 | HUAWEI Mate 10 Pro |
系統 | Android 8.0、EMUI 8.0 | |
雙卡雙待 | 4G + 4G 雙卡雙待 | |
尺寸 / 重量 | 150.5 x 77.8 x 8.2mm 重量 186g | 154.2 x 74.5 x 7.9mm 重量 178g |
螢幕 | 5.9 吋 16:9 LCD | 6 吋 18:9 OLED |
處理器 | HiSilicon Kirin 970 八核心 | |
RAM / ROM | 4GB / 64GB | 6GB / 128GB |
前鏡頭 | 800 萬畫素、F2.0 光圈 | |
後鏡頭 | 2,000 萬畫素黑白+ 1,200 萬畫素彩色、F1.6光圈、雙色溫 LED 閃光燈 | |
電池 | 4,000mAh(不可拆卸) | |
特色功能 | F1.6 徠卡雙鏡頭、智慧辨識物體與場景、AI 快速翻譯技術 |
【華為 Mate 10 系列外型設計】
▲HUAWEI Mate 10(左)配備 5.9 吋 16:9 比例 LCD 螢幕,擁有 2,560 x 1,440pixels 解析度,螢幕下方配置具有指紋辨識的 Home 鍵;Mate 10 Pro (右)則是採用 6.0 吋 18:9 比例 OLED 螢幕,擁有 2,160 x 1,080pixels 解析度。
▲HUAWEI Mate 10(左)與 Mate 10 Pro(右)皆搭載 F2.0 光圈 800 萬畫素前鏡頭,提供美顏效果與人像模式。
▲HUAWEI Mate 10(下)與 Mate 10 Pro(上)兩者皆將一組天線設計在機身頂部,並具有收音麥克風,紅外線發射器,但 Mate 10 Pro 取消耳機孔設置,僅 Mate 10 保留 3.5mm 耳機孔。
▲HUAWEI Mate 10(下)與 Mate 10 Pro(上)側邊設置有雙卡卡槽。
▲HUAWEI Mate 10(右)與 Mate 10 Pro(左)支援 4G + 4G 雙卡雙待,不過僅 Mate 10 可透過 microSD 卡擴充儲存空間,最高可擴充至 256GB。
▲HUAWEI Mate 10(下)與 Mate 10 Pro(上)將音量鍵與電源鍵設置在同一側。
▲HUAWEI Mate 10(下)與 Mate 10 Pro(上)兩者在下方的配置完全相同,擁有一組天線、USB Type-C 傳輸埠、收音麥克風與喇叭。
▲HUAWEI Mate 10(左)支援 IP53 防水防塵,機身尺寸 150.5 x 77.8 x 8.2mm,重量 186g,內建 4,000mAh 電池,台灣引進摩卡金、亮黑; Mate 10 Pro(右)支援 IP67 防水防塵,機身尺寸 154.2 x 74.5 x 7.9mm ,重量 178g,內建 4,000mAh 電池,台灣引進摩卡金與寶石藍。
▲HUAWEI Mate 10(左)與 Mate 10 Pro(右) 採用第三代徠卡雙鏡頭,擁有 2,000 萬畫素黑白鏡頭 + 1,200 萬畫素黑白鏡頭的組合,皆具備 F1.6 大光圈,並且具有補光燈,兩顆鏡頭略高於背蓋,有略微突起,Mate 10 Pro 在鏡頭下方另有指紋辨識器。
▲HUAWEI Mate 10(左) 與 Mate 10 Pro(右)兩款手機盒裝採用相同的配色,外盒上也有徠卡標誌。
▲HUAWEI Mate 10 內附變壓器、充電線、退卡針、耳機及 TPU 保護套。
▲ Mate 10 Pro 內附變壓器、充電線、USB Type-C 耳機、Type-C 轉 3.5mm 耳機線、退卡針與 TPU 保護套。
【華為 Mate 10 系列內建功能】
▲HUAWEI Mate 10 系列內建 App 一覽。(點圖片可放大)
應用雙開
▲HUAWEI Mate 10 系列可利用應用雙開功能在同一支手機中雙開同一個 APP,透過雙開模式可同時在一隻手機上使用兩個社群帳號等,不需要再帶兩台手機出門。
隨拍即翻
▲HUAWEI Mate 10 系列只需要打開微軟翻譯 APP 就可以針對多種語言進行隨拍即翻,翻譯之後的文字也會按照原本照片上順序進行排列。
名片掃描
▲HUAWEI Mate 10 系列在通訊錄內建名片掃描,僅需名片拍攝即可自動建立聯絡人資訊,有錯誤的部分使用者也可自行再修正,省去大部分輸入資料的時間。
4G 雙卡雙待
▲HUAWEI Mate 10 系列支援雙 4G 同時待機,日後即便 3G 退場後,仍具有雙卡雙待的功能。
Wi-Fi+
▲HUAWEI Mate 10 系列具有 Wi-Fi+ 功能,能夠自動判斷目前使用的 Wi-Fi 訊號品質做切換,並在 Wi-Fi 連線品質不佳時使用行動網路,減少網路不穩的狀況,增加使用者上網的穩定度。
智慧遙控器
▲HUAWEI Mate 10 系列具有紅外線發射器,可透過此功能新增各種電器遙控器,只要一支手機就能遙控家中大部分的電器產品。
【華為 Mate 10 系列攝錄體驗】
因 HUAWEI Mate 10 與 Mate 10 Pro 兩者相機配置都相同,因此僅以 Mate 10 Pro 進行拍攝測試。▲HUAWEI Mate 10 系列攝錄調整功能放置在介面上方,透過左右滑動畫面切換攝錄模式與進階設定,介面下方為圖片庫、拍照鍵與切換錄影功能。往上滑動拍攝鍵上方的方向圖示,可快速開啟 Pro 專業模式,前後相機都支援背景虛化功能。
▲HUAWEI Mate 10 Pro 可透過人工智慧辨識 13 款的物體與場景,搭配徠卡雙鏡頭幫助使用者在拍攝時能夠有更優異的拍照效果。
▲HUAWEI Mate 10 Pro 人像自拍模式提供 1-10 級美顏與背景虛化,由上而下、由左至右依序為開啟背景虛化後關閉美顏與美顏3、5、10 實測。(點圖可放大看原圖,感謝 Goomi 李經理協助拍攝)
▲HUAWEI Mate 10 Pro 主鏡頭日間拍攝效果,使用一般色彩設定時,顏色已經相當飽和。(點圖可放大看原圖)
▲HUAWEI Mate 10 Pro 支援人像模式,能同時虛化背景與進行美膚,使用人像模式時最高只能使用 1,200 畫素拍照,但可以進行無損兩倍變焦,減少背景範圍,讓主體更突出,散景更迷人。(點圖可放大看原圖,感謝 Goomi 李經理協助拍攝)
▲HUAWEI Mate 10 Pro 可單獨透過 2,000 萬畫素黑白鏡頭進行拍攝,黑白效果濃郁對比迷人。(點圖可放大看原圖)
▲HUAWEI Mate 10 Pro 自動模式下若 2,000 萬畫素解析度拍攝無法進行縮放,但在選擇 1,200 萬畫素解析度下則可使用兩倍光學對焦(下)。(點圖可放大看原圖)
▲HUAWEI Mate 10 Pro 支援寬光圈模式,能自動虛化背景凸顯主體,使用寬光圈模式時最高只能使用 1,200 畫素拍照,但可以進行無損兩倍變焦,讓主體更突出。(點圖可放大)
▲HUAWEI Mate 10 Pro 使用 HDR 模式(下)進行拍攝,效果不是很明顯,因為 Mate 10 Pro 在自動模式當中,已會自動調亮畫面,因此 HDR 效果反而沒有那麼強烈,但還是可看出陰影比較重區域有再被提亮。(點圖可放大看原圖)
▲HUAWEI Mate 10 Pro 夜間與微光拍攝效果,雜訊控制得相當不錯,細節保留得相當多。(點圖可放大看原圖)
HUAWEI Mate 10 Pro 4K UHD 日間錄影:
HUAWEI Mate 10 Pro 4K UHD 夜間錄影:
【華為 Mate 10 系列效能測試】
因 HUAWEI Mate 10 與 Mate 10 Pro 採用的處理器都相同,但 Mate 10 Pro 的容量與 RAM 配置較高,因此以 Mate 10 Pro 進行效能測試。▲HUAWEI Mate 10 Pro 台灣內部版本型號為 BLA-L29,運行 Android 8.0.0 Oreo 作業系統;螢幕支援最大 10 點觸控。
▲HUAWEI Mate 10 Pro 搭載海思麒麟 970 行動平台,採用八核心 CPU(Cortex-A73 + Cortex-A53)、Mali-G72 12 核 GPU。
▲HUAWEI Mate 10 Pro 重置後,儲存空間約有 108 GB 可以使用,靜置一段時間後,RAM 則有 3.6GB 可以運行軟體。
▲HUAWEI Mate 10 Pro 以安兔兔評測 v6.2.7 跑分獲得 174,575 分。
▲HUAWEI Mate 10 Pro 透過安兔兔硬體測試軟體 v2.5 測驗電量消耗,起初溫度為 27 度,運行 1 小時後,電量還有 94%,溫度來到 32 度;運行約 5.75 小時左右測驗結束,獲得 9,335 分,此時溫度為 36 度。
▲HUAWEI Mate 10 Pro 在 GeekBench 4 v4.1.1 軟體中,單核成績 1,905 分,多核則為 6,761 分。透過 3DMark v1.6.3439 軟體測試 Sling Shot Extreme、Sling Shot、Ice Storm Unlimited 與 Ice Storm Extreme,分別獲得 2,909、3,231、23,139 與 14,103 分。
▲HUAWEI Mate 10 Pro 透過 GFXBench 3.1 v4.0.13 軟體測試詳細成績。
【華為 Mate 10 系列評測結語】
◎ 外型:8.5 / 10 分點評:兩者採用相同設計元素,但外觀比例上略有不同,HUAWEI Mate 10 Pro 雖然機身尺寸更大,但操作的手感並不差,喜歡搶先體驗 18:9 大螢幕視覺體驗的使用者,可選 Mate 10 Pro。兩款手機後鏡頭略比機身突出,放置在桌面時需多注意鏡頭摩擦,但原廠已經隨盒附上 TPU 保護套,可減少鏡頭摩擦的問題。
◎ 功能:8.5 / 10 分
點評:UI 整體來說相當順暢且直觀,但在相機部分因為具有太多功能,若是剛接觸的使用者可能會一直手忙腳亂,若能將相機介面再整合與簡化一些,相信會更容易操作。
◎ 效能:9 / 10 分
點評:兩款手機都搭載華為自家的海思麒麟 970,效能表現有達旗艦水準,且內存空間重置後還相當大;在續航力表現中,兩者都因為具有 4,000mAh 電池成績都不錯,也都能透過專用 SuperCharge 變壓器,進行快速充電,不論在容量與續航方面,能滿足重度使用者。
◎ 攝錄:9 / 10 分
點評:HUAWEI Mate 10 系列擁有 F1.6 大光圈,不管在任何光線下都能順利地拍攝出明亮的照片,再加上萊卡認證鏡頭的加持,尤其是黑白攝影的效果更是極具萊卡味,不論彩色或黑白拍攝的效果也都相當討喜,Mate 10 Pro 也在 DxoMark 拿到了 97 分高分,一舉刷新華為自家產品的最高分數。
◎ 其它:8.5 / 10 分
點評:具備 4G + 3G 雙卡雙待,支援台灣 4G 全頻,亦提供 NFC 與 SuperCharge 快充。HUAWEI Mate 10 Pro 可能是因為結構的問題取消了 3.5mm 耳機孔的設置,若是想要耳機孔的使用者只能選擇小一號與容量規格低一級的 Mate 10,從原本僅需考慮手機尺寸的選擇中又多了一個需要考慮的點。
◎ 總分:43.5 / 50 分
Sponsor

斜槓N年,特約編輯/工程師/鄉民/部落客/攝影師,似工程師也似藝術家,相信理性與感性可以和平共處。
本文相關商品
相關新聞
2017/10/22
2017/10/20
最新消息
2025/05/03
熱門新聞
2025/04/29
留言
阿肯 12/18/2017 at 1:45 PM
這次華為也在不少地方有做廣告贊助,看來也要深耕台灣市場了嗎?
LiquorSpiral 12/3/2017 at 8:19 PM
是4G+4G才對吧
老王 12/4/2017 at 1:07 PM
感謝提醒,已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