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迎接2016,台灣手機品牌戰力分析與未來期望

2016/01/01
22416
2015 年邁入尾聲,2016 年接踵而至,而全球智慧型手機產業又將開啟新一輪的競賽,台灣本土品牌當然也不會缺席。以 HTC、華碩為首的台灣智慧型手機大廠,在 2015 年都做了許多創新與嘗試,像是 HTC 推出多款 M9 旗艦、正式跨足 VR 事業,而華碩則是在強勢的 ZenFone 2 系列外,也有針對手機拍照推出了 ZenFone Zoom 等特色產品。究竟這些國產品牌有哪些優勢,在 2016 年又該如何調整腳步走得更快更穩?請看以下觀點分析。

[觀點]迎接2016,台灣手機品牌戰力分析與未來期望


【HTC:2016 手機事業力求振作,VR 新品初試啼聲】

2015 對於 HTC 是艱辛的一年,但同樣也是邁入轉型階段的第一年。在手機本業部分,HTC 在台灣不僅推出多款 Desire 機型,原本象徵旗艦的 One 系列也大幅擴充至 8 款之多。在各價位帶的新品輪番轟炸、以及通路促銷配合下,HTC 2015 年在台灣的出貨大致維持不錯的表現,但整體的營業收入還是沒有明顯起色,主因歸咎年度旗艦 HTC One M9 銷售成績平平,只能靠不斷的 M9 系列改款來延續系列壽命,在全球市場也沒有明顯成長。VR 虛擬實境的新事業可能是 HTC 在 2015 年較有斬獲的部分,HTC Vive 公開後,各方評語大致良好,各種消費者體驗與開發者論壇等活動也已經提前暖身,替 2016 年鋪路。

[觀點]迎接2016,台灣手機品牌戰力分析與未來期望
▲HTC 歷年季營業收入變化。

進入 2016 年,HTC 如果想在手機上演反攻,首先必須端出足夠戰力的旗艦機種,捨棄機海戰術,將產品線單純化,中低階 Desire 系列的數量也必須縮減,將資源集中在少數競爭力高的單品。另外透過重塑品牌印象,讓 HTC 與其他競爭對手有所區隔。對於 HTC 來說,剛萌芽的 VR 事業在 2016 年的重要性將會更高,如果說 2015 是 HTC Vive 的暖身年,那麼 2016 年才是關鍵的啟動期,至於能否成功打響第一砲?CES 2016 期間可以從以下 2 個方向持續關注:銷售策略(販售模式、產品定價)、首發內容(影音、遊戲、生產力工具)。畢竟 Oculus Rift、Sony PlayStation VR 等競品也預計在 2016 年第一季開賣,HTC Vive 要怎麼賣?要賣給誰?要賣多少?可以做什麼?將是能否領先對手搶得先機的關鍵。

[觀點]迎接2016,台灣手機品牌戰力分析與未來期望
▲HTC Vive 在 2015 年有不錯的起頭,2016 年 VR 事業將是宏達電的重點發展項目。

【ASUS:整體表現穩健、策略清晰,2016 再接再厲】

台灣另一本土大廠 ASUS 華碩,2015 年在智慧型手機領域的表現也算是相當精采,除了靠著的 ZenFone 2 與 ZenFone 2 Laser 無論在台灣或是其他東南亞、南美洲新興市場有不錯的成績。在創新產品方面則有 ZenFone Selfie、ZenFone Zoom 兩款專攻影像的特色手機。在行銷策略方面,除了靠代言人蕭敬騰幫產品形象加分,其他像是吉祥物 Zenny、各種 kuso 廣告,以及網路社群的操作,都讓 ASUS 在 2015 年有穩定成長。展望 2016 年,ASUS 除了在擅長的高 CP 值領域發揮,也必須向萬元以上、甚至一萬五千元以上區間的產品進攻(例如 PadFone 系列),才能在手機產業站得更穩,並提高 ASUS 的品牌價值。

[觀點]迎接2016,台灣手機品牌戰力分析與未來期望
▲ASUS ZenFone Zoom 是華碩 2015 年的代表作之一,除了展現軟硬體開發實力,也進一步擴張了 ZenFone 系列的定價範圍與產品類型。

【Acer:想翻身,產品必須有突破】

近年來將主力鎖定在中、低階手機產品,並且訴求低價的 Acer 宏碁,由於受到小米、華碩等品牌高性價比的影響,產品在市場上相對不具競爭力,再加上 Acer 手機在市場中品牌力量有限,所以 Acer 便將重點放在歐洲或東南亞等過去銷售筆電較佳的市場,但出貨數量仍然相當有限。相較於其他品牌,Acer 現階段缺乏明星級產品,Liquid 手機在市場上也沒有絕對高性價比或低價的優勢,由於重視平板電腦多過於手機,近期產品無太多的創新作為。不過今年 8 月 Acer 推出 Predator 電競品牌,除了常見的電競產品外,也同步發表平板、手機等行動裝置,算是近年來較大的突破。拋開市場是否需要電競手機,面對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Acer 若想翻身必須要有更多的嘗試,否則在固守既有市場的情況下,很難有進一步的突破。

[觀點]迎接2016,台灣手機品牌戰力分析與未來期望
▲Predator 電競手機與電競平板等行動裝置的推出,算是 Acer 在 2015 年的新嘗試之一。

【其他品牌】

其他台灣本地手機品牌如 GSmart、BenQ、TWM 等,2015 年雖然沒有什麼大動作,但依然靠著電信通路搭配資費推廣,在國內市場擁有一定的成績,尤其是 TWM,由於是電信自有品牌,在整體中低價位有不俗的表現。GSmart 的部分 2014 年受到東歐內戰的影響(東歐是 GSmart 的主要市場),重創手機事業的表現,因此 2015 年在台灣也變得低調許多。

[觀點]迎接2016,台灣手機品牌戰力分析與未來期望
▲TWM 品牌本身雖然沒有研發能力(多數產品為 ZTE 中興、富士康代工貼牌),但靠著通路與促銷資費,在低價位的入門市場有不錯的表現。

整體來說,台灣本土二線品牌 2016 年還是會以貼牌的 OEM、ODM 產品為主,在市場策略方面還是只能固守在高 CP 值的低價區間。但這也沒有什麼不好,畢竟還是有不少消費者需要這種類型的產品,但如果想要有進一步突破,可能就必須有更明確的品牌性格,產品的差異化要做出來,必須投入一定的研發成本。其中 GSmart(即 GIGABYTE)與 BenQ 本來就具備一定的軟硬體研發實力,前者有筆電、板卡等 PC 產業,BenQ 則是在多樣電子產品、面板等等域有多年發展的累積,若能整合資源發揮綜效,應該會更有競爭力。

[觀點]迎接2016,台灣手機品牌戰力分析與未來期望
▲GSmart 在沉寂許久後,預計將於 2016 上半年推出多款新機。
Sponsor

相關新聞

留言

登入後即可留言

  • Default sogi

    浩子cc 1/4/2016 at 2:24 PM

    要在手機市場殺出一條血路,實在辛苦